基于校企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实践
2023-10-03张文欣王方艳
张文欣 王方艳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随着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全球迎来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在科技创新背景的推动下,各行各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此背景下应与时俱进,肩负起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任,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及创新型人才。
目前,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单一,以学术型、科研型为主导,忽略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多样化、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为顺应时代潮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1-2],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使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可有效解决,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进一步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时代背景
随着国家教育、经济体系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使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3],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大批能够将学术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但长期以来,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人才对接错位,导致高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出现“虚假过剩”的现象,加剧了研究生教育结构性供需的矛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培养人才与所需人才差异大。传统培养方式重理论、专业知识的传授,弱化实践运用,缺乏创新创业意识的引导,培养方案的不合理性,导致学生知识体系建设不完整,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创新创业意识。二是校企合作缺乏深度融合,合作形式单一。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企业很难参与到培养方案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造成校企关系不紧密,基础不牢固等问题。三是校企协同培养的制度保障、组织保障不健全。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利益平衡机制构建存在缺陷,供需主体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满足[4],在学生参与实习的过程中,企业的日常管理负担价值、安全管理压力增加,企业承担的生产效率降低、市场变化等不确定性风险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校企协同人才培养路径
校企协同培养研究生指明了未来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结合研究生现状及教学条件,分析校企协同育人的优势和作用,寻求其内在规律与改进方式。结合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方面,依托一系列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将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意识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实施路径如下: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改革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构建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打破传统以学科为导向的教育思想,遵循反向设计原则[5],以社会需求和目标为导向,设置动态课堂,完善以企业真实需求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计划,增加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度[6]。全面分析专业学位对应的行业及职业要求,结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素质结构,修订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对接、课题研究与职业需求对接。在此基础上针对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挑战,以科研项目为契机,遵循“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服务企业、社会”的宗旨,引导研究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搭建“平台+模块+项目”的人才培养方式。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课题内容,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增加社会竞争力。此外,所研发的项目成果由企业和学校共同享有,从而确保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可长期有效运行。
(二)革新竞赛理念,以赛促学,反哺教学
以科技创新为理念,从学科竞赛入手,在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特色才能发挥、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内涵和目标为切入点,从环境及自身条件出发,以“学教研践”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团队为载体,重构高校与产业无缝对接协同育人的创新创业平台,构建“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将参加比赛、创新立项、毕业设计三方面融合到一起,形成“一条龙,不断线”的研究生团队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结合CDIO 工程教育理念,训练学生构思和设计能力。采用综合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成长的重要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7],配合毕业设计与课题研究,做到第一、二课堂的有机结合,进行多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研究生团队以参加挑战杯、青春杯、电子大赛等比赛为依托,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突出学科、专业、产业之间的协同,在教学活动中夯实基础、在实践探索中增长知识,重构“基础+应用+综合创新”三级能力培养路径,以申报专利、发表论文等成果提升学生的内生力,激励学生参与科研,助力学生科研发展。通过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在构思创意、设计思路、实现产品和团队运作等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行走课堂”和“校企讲堂”等活动,助力学生将科研成果向产业基础转化,让学生体会创新创业的魅力和科学研究的价值,全面塑造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需求。
(三)转变传统培养模式,搭建多元协同平台
传统教育模式,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思维的引导,为突破这一现状,解决人才对接错位的问题,以产业链为主线、教学改革探索为依托、科研项目为载体、多学科交叉为突破,搭建多样的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分布式工作站及实践教学基地等,补充实践资源及平台,加快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基于“以生为本、知行合一”的理念,以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构建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搭建实训、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四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育平台。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畅通教师的企业挂职渠道,打通技术人员来校授课难的壁垒,构建校企紧密合作的利益共同体[8-9],开启“教学—科研—开发”的合作模式,一起进行人才的培养,统筹协调,协力运作,实现1+1〉2 的人才协同培养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原创性[10]。
(四)构建校企协同育人长期有效的协同机制
校企协同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切实可靠的运行机制是保证校企协同育人长期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以校企研究生联合培养为案例,从动力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以双方的需求为中心,以双方的利益获取为动力,互为双方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11]。通过共同利益,共同目标的驱动,达成双方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评价机制需要在政府驱动,企业牵头的模式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内容的制定[12],在国家政策扶持下,结合行业人才培养标准、企业真实需求和高校培养目标,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原则,制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内容,以“学习、汇报、资源、监控”为一体的研究生指导理念和评价方法,探索专业知识、开发技术、项目成果及创新能力等多元化的考核指标,促进学生专业基础技能、职业胜任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真正实现“教学结合、以评促学”的目的;保障机制[13]通过机构保障、人员保障、项目保障和经费保障等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保驾护航,确保有序持续运行,提升育人效果,向社会输入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施成果
通过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及相关领域专家指导培养方案的修订,实现了需求与培养的融合,引导研究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加强了案例教学及校外专家的引入,带动企业参与实践互评,实现了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协同,形成了系统的教学体系及培养机制。该研究成果在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农业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中得到了落实,受益学生总计100 余人,激发了学生参加科研课题、创新实践及企业锻炼的兴趣和热情。
在此成果的帮助下,机电工程学院不仅实现了对农业专业学位硕士的产教融合培养,更是全方位实现了对学生的综合培养能力的提升。截至2021 年,机电工程学院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111 余项,完成研究生创新立项60 余项,协助学生申请专利20 余项;在多种培养模式的协调发展下,学院连续三年被评为“教学先进单位”“优秀党支部”;在学生科技创新领域的最高赛事“挑战杯”中获得全国特等奖,在国家级科技创新A类赛事共获二等奖以上奖励35 项;在山东省机器人大赛、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科技赛事获省级以上奖励256项,获奖学生达1000 余人次。
四、结语
高等农业教育在各国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全国共有80 个学校设有农业工程类专业,且农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一直受到了我国重视。校企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利于深化协同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一步拓展协同理论的深度与广度,为各个主体共同参与研究生协同培养奠定理论基础。探寻校企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教育规律,有利于高等教育中研究生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丰富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关于校企协同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强高校的开放程度,创新办学模式,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试点工作。同时,研究成果的推广可为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寻求一条人才培养和发展之路,使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具可行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院校办学特色及服务社会的功能,解决学生培养缺少特色、缺乏实践创新性、知识和能力上不足等问题,为各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