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间叶性错构瘤的临床和CT 表现
2023-09-28吴秋花马梦雪
毛 旭,吴秋花,马梦雪
(1 青海红十字医院放射影像介入科 青海 西宁 810099)
(2 青海红十字医院超声科 青海 西宁 810099)
肝间叶性错构瘤(mesenchymal hamartoma of the liver,MHL)是一种罕见肝脏良性间叶源性肿瘤,是间叶组织的错构瘤样生长形成,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目前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影像学表现也无统一诊断标准,术前诊断困难,易与其他肿瘤混淆。本文回顾性分析5 例MHL 患者的CT 表现,总结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对肝间叶性错构瘤的全面认知,以提升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 月—2022年6 月于青海红十字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间叶性错构瘤患者5 例,患者年龄为1~15 岁,平均年龄(4.6±3.9)岁,其中男性3 例,女性2 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肾功能均正常;②均经手术治疗获得病理结果;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甲状腺功能亢进不宜增强检查者;②不能配合检查者。
1.2 方法
5 例患者均采用GE 宝石HD750 设备扫描,进行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为100 kV,管电流自动mAs,螺距1.0,层厚5 mm,0.625 mm 后处理重建。增强扫描经肘静脉采用高压注射器团注碘佛醇(320 mgI/mL),造影剂用量按照1.0 mL/kg 计算,注射速率为2.5 mL/s。三期扫描:动脉期延迟30 s,实质期延迟60 s,延迟期180 s。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肝下缘。数据上传至AVW4.6 工作站进行分析。
由两名主治医师对各期CT 值、最大直径、发生部位、形态、是否钙化、是否有包膜、强化类型等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两名医师意见有分歧时,由上级医师判定最终结果。
2 结果
2.1 常规检查结果
5 例患者经常规检查发现,1 例腹胀症状,其他无明显临床症状,1 例甲胎蛋白升高(150 ng/mL),1例肝功能出现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21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11 U/L,谷草/谷丙0.3,总蛋白51 g/L,白蛋白29.7 g/L,总胆红素21.8 μmol/L)。
2.2 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
5 例患者中病灶位于肝左叶2 例(2/5),肝右叶3例(3/5),左右叶同时累及未见;病灶最大直径约7~19 cm,平均(12.6±4.8)cm;病灶边界清晰,呈分叶状、花瓣状改变,整体呈类圆形。
2.3 CT 表现
平扫可见类圆形分叶状低密度影,呈囊实性改变,其内可见条状分隔及不同程度实性成分,部分病灶可见斑点状钙化(2/5),平扫CT 值约5~30 HU(图1a),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病灶分隔及实性成分可见渐进性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晰,未见明显包膜,未见明显增粗供血动脉(图1b~1d)。
图1 肝间叶性错构瘤的CT 表现
3 讨论
肝间叶性错构瘤发病率低,少见,文献报道多以个案报道为主,如果对此病不了解,则遇到此类病例误诊概率较高,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文献讨论,对于了解和诊断肝间叶性错构瘤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本文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借鉴。未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肝间叶性错构瘤的认识将会不断深入,相关诊疗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和改进。在不久的将来,肝间叶性错构瘤的治疗水平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多的患者将会从中受益。
3.1 肝间叶性错构瘤的临床特点
肝间叶性错构瘤临床多无明显症状,部分可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其他症状可有心力衰竭、黄疸、自发性脓肿等[2]。本组病例仅有1 例(1/5)出现症状。文献报道该病发病年龄多在20 个月以内,本组病例最大年龄15 岁,最小年龄1 岁,平均年龄为(4.6±3.9)岁,与文献报道有明显差异,可能与病例样本数量较少有关[3]。另外此病偶见成人,金富伟等[4]曾报道3 例成人病例。血清甲胎蛋白通常是正常的,偶见甲胎蛋白升高,可于手术切除后逐渐恢复,肝功能也基本正常[5],本组病例血清甲胎蛋白升高和肝功能各1 例。值得注意的是血清甲胎蛋白升高不只见于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也可以,甚至明显升高。对于发病率,朱黎等[6]报道一组病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与本组病例基本一致,但纳入病例均较少,需后续扩大病例继续观察。
3.2 肝间叶性错构瘤的发病机制
目前肝间叶性错构瘤的发病机制不明确。有研究表明染色体19q 异位活化的遗传学改变可能与间叶性错构瘤相关[7],也有研究表明间叶性错构瘤可以恶变为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所以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应该高度重视,提高诊断水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引发不良的后果。
3.3 与影像学相关的病理改变
病理学改变与影像学改变密切相关,作为放射科医师必须了解病理学相关表现。典型的组织学光镜形态为疏松黏液背景中可见比例不等的间叶成分、肝细胞索、胆管和大小不等的囊腔;间叶成分为原始的梭形或星芒状肿瘤细胞组成[8]。MHL 可有蒂,从几厘米到大于30 cm 不等[9]。通常为孤立性单发病灶。剖面以不同的比例显示实性和囊性成分,这些囊性结构与胆管不相通,含有淡黄色液体,偶尔有凝胶状物质。病灶本身没有包膜,但可见假包膜[10],可能与肿块压迫周围正常肝组织、血管、胆管有关。病灶明显坏死或钙化并不常见[9]。本组病例均为囊实性肿块,最大直径约19 cm,均为单发病灶。
3.4 肝间叶性错构瘤的CT 表现
肝间叶性错构瘤在CT 的表现与病理学改变密切相关,主要为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可多可少,并见分隔,呈多房蜂窝状改变。以肝右叶多见(4/5),曹其伟等[11]报道的肝右叶病灶占100%(5/5),证明肝间叶性错构瘤好发肝右叶。病灶中央可见点状钙化(2/5),李杨等[12]报道7 例中1 例出现钙化,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样本量小。钙化在众多的文献中都有提及,只是发生的概率大不相同,由于CT 发现钙化比较敏感,这也强烈提示钙化在诊断肝间叶性错构瘤中有重要价值。增强后病灶内未见明显增粗血管,实性部分呈渐进性中度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司友娇等[13]曾报道过一例动脉期边缘强化,逐渐填充式强化的病例,提示我们要注意与肝血管瘤鉴别。
3.5 肝间叶性错构瘤的鉴别诊断
细粒棘球蚴病:主要鉴别囊型包虫,有牧区生活史,CT 表现为囊中囊,囊内飘带征,无强化,钙化为条带状或弧形,实验室检查包虫抗体阳性,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特别是在青海、四川、西藏、甘肃包虫高发地区应该注意鉴别。
多房性肝脓肿:患者临床多有高热、寒战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明显升高,CT 表现为双环或三环征,周围有晕状改变,强化明显,有时病灶内可见气液平面,更有助于诊断。
肝母细胞瘤:3 岁左右儿童好发恶性肝脏肿瘤,血清甲胎蛋白多明显增高,CT 以实性为主,伴有坏死囊变,病灶强化明显。
婴儿型血管内皮瘤:婴幼儿良性肝脏肿瘤,CT 强化方式类似于海绵状血管瘤,从周边强化开始向中心逐渐填充。
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罕见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多大于间叶性错构瘤,CT 表现为巨大囊实性肿块,可为单或多房,囊腔大小不一,内部可见条片状实性成分,实性成分多位于肿瘤边缘,强化方式与间叶性错构瘤一致。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有助于鉴别,未分化胚胎性肉瘤因其恶性表现为DWI 高信号,ADC 低信号,与间叶性错构瘤表现不同[14]。
巨大肝囊肿:无分隔,无强化,没有实性成分。
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血管瘤一般动脉期呈边缘 斑片状、结节状强化,且接近同层面大血管密度,静脉期及平衡期向中心填充,强化程度降低,可高于或等于肝实质密度,呈“早出晚归”的方式;与肝间叶性错构瘤持续填充式、条索、网格样强化不同。诊断困难时可以借助磁共振加以鉴别。
胆管囊腺癌或胆管细胞癌:胆管囊腺癌的分隔粗细不均伴软组织结节,呈明显持续性强化;胆管细胞癌为乏血供肿瘤,周围一般伴有胆管扩张,边界不清,延期轻度强化,中央坏死常见,而间叶性错构瘤坏死少见[6,14]。
3.6 肝间叶性错构瘤的治疗和预后
本病预后一般良好,完整手术切除后少见有复发病例,本组病例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但需警惕手术切缘一定阴性,否则可能有复发或继发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可能。
综上所述,当发现儿童特别是年龄小于2 岁的肝右叶囊实性肿块病例,伴点状钙化,渐进性强化,血清甲胎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时,高度警惕肝脏间叶性错构瘤的可能性,应该把此病列入鉴别诊断,以防误诊。CT 检查在肝间叶性错构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供精准的位置、形态、大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与手术相关的信息,对于准确诊断肝间叶性错构瘤及其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学检查并不是诊断肝间叶性错构瘤的唯一依据,必须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结合,才能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最终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