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穴位埋线治疗肺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临床观察
2023-09-28罗艳霞
余 英 罗艳霞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内科,江西 南昌 33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属于呼吸科常见的肺部疾病,临床表现为清晨与夜间咳嗽、排痰、气短、呼吸困难和胸闷等,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均较高,即使处于稳定期,也存在着反复发作、急性加重等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常规治疗以长期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为主,虽可适当缓解患者症状,但效果欠佳,且伴有不良作用。现代中医学[2]指出,慢阻肺与肺相关,病久后会入肾,与肺、肾虚损关系密切,而肺肾气虚是慢阻肺稳定期的主要中医病机。相关的文献[3]指出,冬病夏治是中医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疾病中,可提高临床效果。故本次研究就冬病夏治穴位埋线治疗肺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的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18 年2 月—2021 年2 月收治的86 例肺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43 例。单一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6 例、17 例;年龄42~74 岁,平均年龄(61.26±11.75)岁;病程4~19 年,平均病程(13.37±3.82)年。联合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4 例、19 例;年龄43~76 岁,平均年龄(62.38±11.97)岁;病程4~19 年,平均病程(13.73±2.95)年。2 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批通过此次研究。
1.2 纳入标准(1)符合慢阻肺稳定期诊断标准[4]的患者;(2)经肺功能检查,处于肺功能Ⅱ~Ⅲ级的稳定期患者;(3)中医辨证属于肺肾气虚型[5];(4)患者及其家属已知悉相关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1)对于此次研究所用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2)存在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合并症的患者;(3)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4)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单一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引导患者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生产企业:法国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注册证号H20150324,规格:50 μg/250 μg×60 泡),每天2 次,每次吸入1 吸;若患者症状加剧,则给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生产企业: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国药准字J20130135,规格:10 mL∶200 揿)治疗,每天3 次,每次吸入2 喷;服用茶碱缓释片(生产企业:上海北杰集团关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149,0.1 g×15片),每天2次,每次1片,连续治疗3年。
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加用冬病夏治穴位埋线法:在无菌条件下,实施局部消毒,选择双侧定喘、肺俞、肾俞及足三里穴和单侧膻中穴,采用可吸收线(生产企业:杭州富阳医用缝合针线厂,规格:4-0)装入穴位埋线针前端,长度0.5~1 cm,把针呈45°斜刺入患者肌肉层,约刺入4 cm,随后将针拔出,把线留置于对应的穴位皮肤内,确保皮肤外无线头裸露。术后采用敷料对针眼实施覆盖,1 d 后可除去敷料。连续治疗3 年,在每年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分别治疗1次。
1.5 观察指标分析对比2 组患者的肺功能及中医症状积分,于治疗前治疗后3 年使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水平。于治疗前、治疗后3 年使用中医症状积分表[6]进行评估,一共23 项,每项分值0~3分,总分0~45分,分值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成反比。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2 组FEV1、FVC 及FEV1/FVC 水平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FEV1、FVC 及FEV1/FVC 水平均高于单一组(P<0.05)。见表1。
表1 2组肺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 s)
表1 2组肺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 s)
组别单一组联合组t值P值例数43 43 FEV1/L治疗前1.48±0.22 1.39±0.21 0.785>0.05治疗后1.97±0.20 2.22±0.27 2.328<0.05 FVC/L治疗前1.53±0.20 1.50±0.18 0.289>0.05治疗后2.42±0.22 2.68±0.19 2.280<0.05 FEV1/FVC/%治疗前58.65±8.71 59.38±8.61 0.161>0.05治疗后68.14±5.15 74.26±8.23 2.164<0.05
2.2 2 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2 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中医症状积分更低(P<0.05)。见表2。
表2 2组肺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s,分)
表2 2组肺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s,分)
组别单一组联合组t值P值例数43 43治疗前15.43±2.34 14.95±2.15 0.395>0.05治疗后8.75±1.97 5.91±1.63 2.787<0.05 t值5.515 10.357 P值<0.05<0.05
3 讨论
近年来,中医药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效果显著、不良作用小等优点,深受医生及患者的喜爱。中医学指出,慢阻肺或因肺气长久耗伤,亏损至虚;若患者先天不足、年老体弱或后天消耗,则会导致肾气亏虚,下元不固,摄纳无权,最终致使肺气不能下通至肾、肾气不能上达至肺,肺肾均虚,气不归原,卫表不固。所以慢阻肺的病位以肺肾两脏为主,以肺肾气虚最为常见。因此,需要补益肺肾之气,使气有所主、气有所归,卫表得固,呼吸有力,气体交换正常。
本次研究中,联合组FEV1、FVC、FEV1/FVC 水平均高于单一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单一组(P<0.05)。其原因在于,冬病夏治中“冬病”指常在冬季发生的疾病,“夏治”则是指趁此类疾病在夏季有所缓解时对其进行治疗。夏季人体阳气最为旺盛,此时治疗部分属性为虚性、寒性的疾病,可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以阳克虚,从源头消除疾病的症状。冬病夏治经常是以穴位敷贴联合治疗,但该方法多是治疗损伤、疼痛等方面的疾病,对于呼吸疾病效果不佳。而穴位埋线属于中医针灸疗法中延伸出来的一种治疗方式,1次穴位埋线即可达到10次针刺的效果。在患者定喘、肺俞、肾俞及足三里等穴位实施埋线治疗,可吸收线在患者体内被缓慢吸收,对患者身体产生缓慢的特异性刺激,使刺激穴位时间延长,代替针刺治疗,进而调理气血、舒经通络,改善患者机体微循环和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穴位埋线于夏季温度最高、患者体内阳气最足之际进行,可有效祛除患者体内寒邪,扶助正气,促进阴阳恢复平衡,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7]。冬病夏治穴位埋线共用于治疗肺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可补肺肾益气,缓解患者肺肾亏虚之症,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及肺功能,降低中医症状积分,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综上,冬病夏治穴位埋线治疗肺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中医症状积分,缓解患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