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文解字》五行文化探析

2023-09-27张世传闫克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许慎说文解字先民

张世传,闫克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说文解字》对汉字的注解文化意蕴丰富,许冲评价《说文解字》:“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1]因此,考察许慎对汉字的注解,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金、木、水、火、土”五行部首入手,探析《说文解字》所蕴含的五行文化。

一、《说文解字》五行文化概述

大徐本《说文解字》中,金部收197字,另有重文13字,新附7字;木部收421字,另有重文39字,新附12字;水部收468字,另有重文22字,新附23字;火部收112字,另有重文15字,新附6字;土部收131字,另有重文26字,新附13字。这些字皆以五行字为部首字,构建了上古五行文化世界。

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对五行字的训释着眼于“五行”与“五方”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

(1)《说文·金部》:“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今声。”

(2)《说文·木部》:“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3)《说文·水部》:“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

(4)《说文·火部》:“火,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

(5)《说文·土部》:“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

金与西方之行对应,木与东方之行对应,水与北方之行对应,火与南方之行对应,土则以“错见”法对应中央。这5字的字形与“五方”并无关联,因此,多位学者对许慎偏离形训体例的做法给予了批评。实际上,许慎以“五方”训释五行字,是在本义的基础上附会了五行文化,故其释义染上了谶纬色彩,这也给后人留下了了解五行文化的“资料”。例如:

二、《说文解字》五行文化阐释

(一)反映古代世界观

五行文化系古代先民用以构建世界的普遍性适用法则。《国语·郑语》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4]“和而不同”是为五行之法,“金、木、水、火、土”可杂生世间万物,且彼此相互克制,史伯以此为喻,是将五行视为万物之源。

战国末期,邹衍将五行与政治相纠缠,并将阴阳说与五行说混合,“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史记·封禅书》),用五行表五德,用五德相克揭示周王朝必定灭亡的命运,所谓“五德始终”。“邹衍抛弃了五行中原始朴素的唯物因素而代之以唯心的五德终始循环论。”[5]《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将“王政”所依赖的四时与五行相配,以严密的逻辑论证使五行为“王政”服务。五行从此成为了构成世界万物的本源,即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行造就而成,世界万物彼此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相互转化。

(二)反映古代物质观

如今出土的甲骨文中没有“金”字,可见人们发现金属较晚。东汉的先民对金属也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在《说文解字》中,表示金属物质的汉字仅有20字。许慎说解“金”字时,以“金、银、铜、铁、铅”5种金属为训,对金属的分类,视野集中于这5种物质,区分它们的主要依据是颜色,即金为黄,银为白,铜为赤,铁为黑,铅为青。“铁”字在《说文》中同义字、重文最多,这与其最易获取且频繁使用有关。《说文》金部中,多字的训释为“某,利也”“某,刚也”,可见当时人们对金属的认知仍停留在金属的硬度与锋利度上。

我国有着悠久的木文化历史。“伐木”活动在上古时期就已出现,《商君书·画策第十八》记载:“昔者昊英之世,以代木杀兽。”[6]甲骨文中也多有“木”字。《说文》木部收100余字树名,如槐、桐、榆、松、梓等,可见先民对树木已经有了细致区分。

火是五行中至刚至烈的代表,《说文》中火部收112字。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火。《淮南子·天文训》载:“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其音徵,其日丙丁。”[7]因南北方气温有差异,故古人将南方与五行中的火相配。

五行中土为上,“地之吐生万物者也”,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五行中土居中央,为五行枢纽。

(三)反映古代农耕文明

“民以食为天”,五行与农业紧密相关。“金、木、水、火、土”与食关系密切:斧斤、锅炊与金有关,房屋、木柴与木有关,饮用、灌溉与水有关,烧饭、焚秸与火有关,种植、灶台与土有关。先民最初以敬五行神的方式希冀得到丰盛的食物,但结果却不如人意,于是开始总结五行规律,如农耕经验。正如董仲舒所言,“逆之则乱,顺之则治”[3]362。

《说文》中收录了21个器具相关字,如初耕时使用的铁器农具“铲”,之后使用的“锄”,收获时使用的“镰”等。铁农具的推广运用,扩大了耕地面积和生产规模,促进了农业发展;是一种挖土工具,《说文》释为“臿也”,槈是一种除草工具,《说文》释为“薅器也”,柫亦为农具,《说文》释为“击禾连枷也”。

《说文》中,水部字“江、河、泾、渭”等与河流相关,“洪、滔、沆、泛”等字反映了水灾这一现象,人们对水的治理则反映在“注”“汩”“沟”“決”等字中。

先民对土地有着细致的划分。《说文》:“壤,柔土也。从土襄声。”“壤”即柔土,更适合种植作物。《禹贡》中,土地除了“壤”,还被分成“垆”“埴”“垍”“埵”,此外,又以颜色划分为“白壤”“黄壤”等。《说文》中“垆”“垍”“埵”释为“刚土”,“埴”释为“黏土”。

(四)反映古代工业文明

《说文》中金属器具类用字有36个,反映了古代的工业文明。古代的金属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很多金属器具只有在特殊场合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才可以使用。其中,体积较大的金属器具多由贵族使用,体积较小的多由平民使用。金属器具大多在烹饪或祭祀中使用,亦可作为兵器。《说文》收27个相关字,如“铍”这种兵器在战国时期很常见,主要用于两军作战时刺杀和砍杀。

《说文》中与冶金相关的字有11个,从这些字中可以总结出4种冶金方法,即熔铸法、锤炼法、铸塞法、淬炼法,反映了古代冶金技术高超。

木易获取,易改造,亦有杀伤力。《说文》所收录的木部字中,臬是射箭的靶子,如张衡《东京赋》:“桃弧棘矢,所发无臬。”橹即大盾,贾谊《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枪,《说文》释为“歫”。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歫人之械也。”这些字所代表的武器都是古代以“木”为原材料制作的军事用具。《庄子·列御寇》:“为外刑者,金与木也。”木制品质地坚硬,因此古人常用木制作刑具,如桎梏,郭象注:“木谓捶楚桎梏。”《说文》:“械,桎梏也。”“桎,足械也。”“梏,手械也。”《周易·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杨慎云:“在足曰桎,在手曰梏。”《周礼·秋官·掌囚》:“凡囚者,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关押凶兽的笼子也是木制品,如柙。《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

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的先民建造房屋时以木作房屋构架,以黄土作房屋墙壁,以草泥充当石灰。对于房屋的各个部分,先民作了详细的划分,《说文》中“基、垣、垝、壁、埒”等分别表示墙始、墙垣、毁垣、垣、卑垣。

(五)反映古代礼教制度

古人常将遵从五行作为遵守礼教制度的基础。《国语·周语下》曰:“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文王质文,故天胙之以天下。”[8]“地五”也就是五行,即金、木、水、火、土,遵守“天六地五”就是遵循治国之道。

顾颉刚认为:“汉代人的思想的骨干,是阴阳五行,无论在宗教上,在政治上,在学术上,没有不用这一套方式的。”[9]西汉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占据统治地位,董仲舒将“仁、义、礼、智、信”这5种儒家伦理道德与五行相比附,称之为“五常”,他把自然变化看作天的意志,赋予天以人性,指出“天大地大人亦大”,认为“人,天地之性最贵者”。由此,儒家所奉行的“仁、义、礼、智、信”就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建立了联系,五行代表天理,三纲五常与五行相契合,服从三纲五常即为顺应天理。

到了东汉,五行成为统治者“宣教名化于王者朝廷”的工具,但时人“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说文解字·叙》),没有一个标准的“天道”,因此许慎著《说文解字》以“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也就是说,许慎著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整理当时杂乱的思想学说。许慎使用五行来解释字义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创造了一个五行文化世界,以谶纬般的语言解释汉字,以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

上古有树神崇拜现象,《周礼》:“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槱”,《说文》释为“积木燎之也。从木,从火,酉声”,即烧火以祭祀。《诗经》也有“薪之槱之”的记载。《周礼》亦云:“以槱燎祀司中、司命。”“祡”,指烧柴祭天,我国古代有弃尸葬、草葬、土葬以及棺葬等丧葬习俗,棺义为关,用来掩埋尸体。木棺浸水易腐烂,古人常在木棺外加一层椁,椁也是木制品,双层棺木可以更好地保存棺木中的尸体。棺木的使用也与等级制度有关,王筠《说文句读》:“天子之棺四重,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其亲身一重谓之榇,亦谓之椑。”[10]

对古人来说,尸体保存得完整是对死者的尊重。《说文》中有“堋”字,表示“丧葬下土”。《春秋左氏传·昭公》记载:“司墓之室,有当道者,毁之,则朝而堋,弗毁,则日中而堋。子大叔请毁之。”[11]可知埋葬时间也有所规定,必须符合“道”。《说文》中指称房屋的字也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如“殿”,秦汉后指帝王的房屋,“埍”则指奴隶居住的房屋。

(六)反映先民日常生活

先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柴木。柴,《说文》释为“小木散材。从木此声”。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认为“樵”为“散木”,“散木不入于用也”。木除了用作柴木,木也可用来制作工具,《周礼·冬官序》:“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先民亦用木造舟。《周易·益·彖传》:“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王弼注:“木者,以涉大川为常而不溺者也。”

三、结语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12]本文对《说文》中五行字“金、木、水、火、土”以及五行部首字下众字所反映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五行”融入了上古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礼教制度、日常生活等,古人对五行文化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猜你喜欢

许慎说文解字先民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许慎文化园简介
许慎德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的许慎文化研究
游许慎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