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语语义非自然式衍变原因探析

2023-09-27王专

现代语文 2023年8期
关键词:语素焦点成语

王专

摘  要:成语的语义衍变可大致分为两种:“顺其自然”式和“决堤改道”式,其中,经“决堤改道”式衍变产生的语义,又可细分为联想临时义和联想固定义。当脱离语源出处(语境)时,成语本身字面之义是影响它发生语义衍变的基本因素。从语素、字面义联想方向、焦点三个角度,揭示非自然“决堤改道”式语义衍变的产生原因及其所蕴含的语言规律。

关键词:成语;语义;衍变;语素;联想方向;焦点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所说的“成语”,是指相沿习用的在共时层面上具有结构定型、意义相对固定完整、带有书面语色彩的语言单位。需要说明的是,成语作为固定短语,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我们所讨论的“成语语义”实际上相当于“词义”,这里之所以用“语义”而不用“词义”,主要是基于成语属于特殊的短语,四字中的某个字可能就是一个词,因此,我们采用了“成语语义”这一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成语语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

(1)a.(百姓)既被其害,无从表白申诉,而又愁苦无聊,安得不愤懑切齿,为盗为乱,思欲得当,以为出尔反尔之计?(明代朱之瑜《中原阳九述略·致虏之由》)

b.我既然答应你了,就不会做出尔反尔的事。

(2)a.一群高层建筑在昔日的荒滩上拔地而起,美轮美奂,堪称壮观。[1](P535)

b.冰雕艺术家们奇特的构思、精湛的技艺,加之现代声、光、电技术的糅合应用,将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冰雕景观尽现您的面前。

(3)a.时逢艳阳天气,正在三春的景况,真是柳暗花明,青山叠翠,百鸟声喧,真正是大好春光!

b.案件至此透出了一丝亮光来,但案情能否柳暗花明还未可知。

(4)a.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东晋王导《遗王含书》)

b.在报纸、电视和政府的推动、监督下,包工头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拖欠我们的工资了。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疑问:例(1)中的“出尔反尔”为什么从表示“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2](P172)到表示言行前后不一、言而无信?是什么动因促使例(2)中“美轮美奂”的语义适用对象扩大?又是什么因素促使例(3)中的“柳暗花明”发生隐喻用法?例(4)中的“明目张胆”为何由表示“不畏强权、伸张正义”的褒性义转变为表示“公然放胆做坏事”的贬性义?在这些成语语义变化的背后是否有规律可循?这些规律能否为当前的某些成语的临时用法作出解释或预测?以上都是本文试图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的例句大多出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这些用例不再标明出处;凡是出自CCL语料库之外的,则标明出处。鉴于刘洁修编著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2]注重对成语源流、意义的考证,本文中成语的语源出处及语义解释主要参考了该词典。

二、成语语义的衍变类型

关于成语语义的演变,传统观点多停留在本义、引申义的笼统介绍和语义扩大、缩小、转移的静态描写上。施春宏按照一个成语的新用法是否通用和被权威辞书认可等标准,区分了语言在使用中的“用变(changes of application)”和“演变(changes of development)”[3]。可以说,这种分类方法从动态的角度肯定了某些词语“误用”的语言价值、交际价值,但它更多的是关注现时使用过程中的一些“误用”现象,而相对忽略了历时演变之前曾出现过的“用变”现象,尤其是忽视了大部分历时发展过程中未沉淀下来的误用现象。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次重新细分成语意义变化过程中的语义类型,从而为后文分析成语语义衍变规律奠定基础。

某个成语最初产生时的应用固定义为“源义”,后来产生的与源义不完全相同或迥异的意义为“衍义”。由源义到衍义的过程为“衍变”。《说文解字·水部》:“衍,水朝宗于海也。”之后,又引申出扩展、延伸、增多之义。成语语义衍变如同一条河流,源头的涓涓细流如同字的最初意义(即源义),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衍变,或者是渐渐汇聚成辽阔大河,我们称为“顺其自然”式衍变,产生衍义,最终注入大海,成语语义变得丰富;或者是发生非自然的巨变,我们称为“决堤改道”式衍变,这种衍变有的能够最终入海,有的则在中途干涸消失,仅成为一种临时現象。如例(3a)中的“柳暗花明”,源义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后来人们又强调字面的“暗”“明”对比,基于自身行为经验,由自然事物域投射到人们的行为状态域,隐喻衍变出由逆境进入顺境,由一番情景进入另一番新的境界,这个过程为“顺其自然”式衍变。也就是说,符合人们认知或隐喻转喻机制的衍变为“顺其自然”式衍变。本文重点关注的是不合常规、非自然的“决堤改道”式语义衍变,下面,我们就对其衍变类型进行细分。

成语源义非常依赖语源、语境,其中,语源出处是决定语义的重要因素。如“一丝不挂”,最初多用于僧人对话的语境中,故其源义是禅宗用语,指一丝杂念也没有、不受尘俗牵累。而对于每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在使用某个成语时,首先看到的是这个成语所组成的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人们限于自身知识的有限性,有时就会造成初始语境义和现时使用语境义的脱节、断层,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决堤改道”式衍变;这时,人们会根据当前固有的百科知识储备重构语境,进而通过主观联想而产生出新的意义。联想义的产生可以发生在不同时空,换言之,它既包括已经经过历史检验沉淀下来的得到社会认可的意义,即联想固定义;也包括在历时衍变过程中曾出现的临时误用现象以及共时层面上仍存在较大争议的意义,即联想临时义。这种联想临时义有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衍变成联想固定义,一种是被淘汰而走向消亡。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经“决堤改道”式衍变产生的联想固定义和目前正在经受检验的联想临时义。

这里不妨举例加以说明。如“呆若木鸡”语出《庄子·达生》,指纪渻子驯养的斗鸡达到很高的境界,听到别的鸡叫,毫无反应,“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别的鸡都不敢应战。因此,呆若木鸡的源义常用来形容训练有素、能以镇定取胜的人。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们不了解其产生时的具体语境,而只是从字面义出发,用于形容在恐惧或惊讶的时候所呈现出来的呆笨或惊讶的样子,这属于联想固定义。再如,“出尔反尔”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它的源义是指“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但当脱离具体语境出处时,便产生出言行前后不一的联想固定义。

三、成语语义非自然式衍变原因探究

成语语义发生非自然式衍变的原因是接下来讨论的重点,我们将从成语语义衍变的语素、成语字面义联想的方向、成语衍变的焦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语语义衍变的语素分析

如前所述,人们在使用成语时限于自身的知识储备,在不知道成语源义时,便依据成语的字面义作出联想。很多发生“决堤改道”式衍变的成语,正是由于人们不熟悉其中的某个/某些语素义或者是误用了其中的语素义而产生的。我们认为,四字成语的字面语素义或者四字整体字面义,是成语发生“决堤改道”式衍变非常重要的因素。

王艾录所编著的《现代汉语词名探源词典》,根据语素认知的难易程度,将其分为三类:生字语素、熟字语素和义项不对号语素[4](P4-6)。其中,熟字语素又包括熟字熟义语素、熟字生义语素。所谓“不对号语素”,则是指某语素的义项在辞书中并未列出,即在辞书中未得到落实、找不到对号解释的语素。下面,就以“美轮美奂”为例加以具体说明。

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郑玄注:“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用以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美轮美奂”的对象并不限于形容房屋建筑。

仔細分析的话,“美轮美奂”之所以由指房屋建筑扩展到指一切美好绝妙的东西,是有其主客观原因的。“美轮美奂”中的语素“轮”,是指轮囷(古代圆形谷仓),形容高大。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李行健等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第4版)》中,均未收录该义项。这种在通行词典中得不到落实的语素,即为不对号语素。同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奂”的“众多”义,亦属于极少使用的语素生僻义,即熟字生义语素。这两个语素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的话,那么,其适用对象由房屋建筑向其他对象转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再加上该成语中的语素“美”重复使用,使人们在主观上觉得是“美之又美”“美上加美”,更加深了它是用来称述美不胜收的事物的印象。由于意义的变化,有时人们甚至会“因义化形”[3],用自己所熟悉的熟语素来代替熟字生义语素或者不对号语素。比如,“美伦美幻”这种用法,就是人们把“英勇绝伦”“无与伦比”中的相对熟悉的表示同类义的“伦”和“变幻”“幻境”中表示带有光、色等奇异变化的“幻”,移植过来替代的结果。

其实,有相当多的成语语义衍变的原因就是由于熟字生义语素或者不对号语素造成的。比如,“望洋兴叹”中的“望洋”本为叠韵联绵词,意为仰视的样子,语出《庄子·秋水》。特定的文献语境赋予它特定的源义,本来是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当人们不知其语源时,往往按照最常用的字面义进行联想,将它理解为“望着海洋”的意思,进而隐喻指要做一件事情而能力不够,感到无可奈何。同时,还“因义化形”,产生出“望钱兴叹”“望山兴叹”等新的用法。又如,“出尔反尔”一词,其中的“反”即为“返”的本字,是“返回”的意思,属于熟字生义语素,很容易发生误解及联想,从而导致“决堤改道”式衍变。再如,“光天化日”中的“光天”是指光明的白天,“化日”是指太平的日子。其中的语素“化”,义同“治”,是太平的意思,唐人避高宗李治讳,改“治”为“化”[5](P692)。因此,“光天化日”的语源固定义指太平盛世。后人在使用时,忽略了“化”字的正确语素义,简单地按字面义联想为阳光照耀的大白天,进而隐喻指大庭广众,是非曲直人人都能看清楚的场合。可以说,有些成语的衍义在语义演变中逐渐沉淀下来,成为联想固定义,如美轮美奂、望洋兴叹、出尔反尔、光天化日等。还有些成语的衍义则在语义演变中出现了联想临时义,如“不刊之论”“屡试不爽”“不足为训”“罪不容诛”“心广体胖”“细大不捐”“久假不归”等,均是由其中的熟字生义语素“刊”“爽”“训”“诛”“胖”“捐”“假”而造成的。这种目前并不通行的联想临时义,是被保留、吸收还是被淘汰、剔除,最终能否约定俗成和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不仅要看其特定交际价值的大小,也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

(二)成语字面义联想方向分析

就成语的意义来说,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成语各构成成分的意义与成语的整体意义一致,如顾全大局、舍生取义等。这些成语的语义一目了然,语义相对单一、固定。另一种情况是构成成分的意义与成语整体意义不一致,其整体意义是在各构成成分的基础上概括抽象而成的,它一般表示的是一种隐喻义、比喻义。如果四字语素组合起来所表示的字面义的联想方向有两种或多种,那么其语义就可能会“决堤改道”,衍变出与源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思。同时,那些经“决堤改道”式衍变出的联想义,主要还是受成语字面义的影响。

以“闭门造车”为例。“闭门造车”出自“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源义指关起门来制造大车,由于按照统一的规格,所以用起来自然与道路上的车辙相合,含有褒义色彩。当人们不知其具体语境而只用前半句时,就会基于字面意义进行不同方向的联想引申。“闭门造车”的字面意义即“关门造车”,人们从这一字面义联想产生出与源义迥异的意义:不管客观实际的盲干、蛮干,这时则含有贬义色彩。之所以会具有两种不同的联想义,主要是由于字面义联想方向的不同而造成的。也就是说,我们既可以将“闭门造车”理解为一种事件的结果,即虽然关起门来仍能制造出合格的车子;也可以理解为事件状态的发展过程,即关上门来制造车子。由于联想引申的方向有别,因此就产生了两种褒、贬色彩的联想固定义。再如“从井救人”,既可从“救人采取跟着一起跳下去的方式”联想引申,从而产生出用来形容做好事不讲方式、不计后果,于人无益反而危及自身的衍义;也可从“跳到井里去救人”联想引申,则可产生“冒着极大的危险去拯救别人”的褒性衍义。与此类似的还有“按图索骥”“苦心孤诣”等成语,这些经“决堤改道”式衍变出的截然相反的语义均已被认可接受。值得注意的是,在现时使用层面,也有一些成语基于上述原因而产生出新的联想临时义。“守株待兔”的源义是指死守狭隘的经验、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现在,“守株待兔”又产生了新的用法。例如:

(5)盗窃团伙遇巡警“狗急跳墙” 民警守株待兔抓获(《每日新报》新闻标题,2011-11-23)

(6)他梳理了在逃人员的信息,结合张某的个人生活习惯开展研判,决定化装成快递员在邮局门口守株待兔。(《人民公安报》,2022-11-21)

例(5)、例(6)中的“守株待兔”,是指公安干警采取机智的策略来抓获犯罪嫌疑分子,属于褒义联想临时义,这也是基于字面义的一种联想用法。源义是指等不到兔子、枉用心神,带有嘲讽性意义,一旦脱离了这一特定语源,人们也可以联想到守株亦有把握等到兔子,即捕捉的对象已经在掌握之中,义同“瓮中捉鳖”。守株待兔的新的联想临时义能否长久,仍需拭目以待。因为在语言使用的历史长河中,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衍义必定是那些能够填补语言交际空位、具有特定交际值的成语。

对此,我们也可以作出语言学的解释。在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动作—结果”概念基模,即述补式词语或短语。换言之,现代汉语非常注重“What has happened”。与之相比,成语大多是古代汉语的遗留,用字较少而意义精练,古汉语一个字即为一个词,很多时候从单纯的古汉字词中看不出是动作行为方式还是结果,因此,对于后世使用的人来说,易于产生多重联想方向,进而形成迥然相异的衍义。按照Talmy的观点[6](P136-139),古汉语是一种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它把动作(motion)、路径(path)同时放在动词中;现代汉语则是一种重视结果的卫星框架语言(satellite-framed language),它把与动作有时间先后关系的路径(path)独立出来。如古代的单字“飞”,现在就可能有“飞过”“飞入”等不同的解读或表达。因此,作为古代汉语遗留的成语,就易于产生字面义不同方向的联想,从而引发出与源义不同的引申义。

此外,四字成语中名词的多重方向联想,也会导致语义发生与源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衍义。比如,“行不由径”中的名词语素“径”本义为小路,“由”为经过,字面义为走路不抄小道,进而“顺其自然”衍变出形容办事遵循正道的源义。不过,名词语素“径”后来又可以指各种道路,于是从字面的“不往路上行走”之义衍变出办事不遵循正道、行为悖谬的意思。可见,由褒义经“决堤改道”衍变出贬义,也是基于字面义联想方向的不同而造成的。

(三)成语衍变的焦点分析

所谓“焦点(focus)”,是指语句在信息包装中予以凸显(prominent)的成分,也就是被赋予信息量最多的成分。我们之所以将它引入到成语分析中来,主要是因为人们在认知和使用成语的过程中,由于关注的焦点及类型的不同,从而造成了成语的衍变。

1.成语语义中的自然焦点

自然焦点是指由句子结构所决定的焦点,也叫“常规焦点”。通常情况下,结构的次要成分(非核心成分)负载着较多的信息量,如偏正结构的修饰语、述宾结构的宾语等。

在“美轮美奂”中,形容词“美”在该成语中被赋予了最多的信息量,属于焦点,并且也成为四字语素中的重音所在。而不对号语素“轮”和熟字生义语素“奂”,则成为整个词义的“背景”。再加上单语素“美”的重复使用,更加深了该语素的被关注程度,使其成为焦点义。于是该语素的意义在整个词义中出现了语素义渗透和扩散,形成了“以点控面”的局面,可以用于修饰一切美的东西。

自然焦点对许多成语的语义衍变具有解释力。如“空穴来风”源义是指有了洞穴才能有风进来,用来形容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缘由的;后来经过“决堤改道”式衍变产生的衍义,却常被用来形容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这是因为在“空穴来风”的使用过程中,表示修饰的形容词语素“空”和宾语语素“风”成为自然焦点,人们关注的是表示“不包含什么、里面没有东西或没有内容、不切实际”的“空”和经过隐喻后所表示的“没有确实根据的”的“风”的语素义,这种关注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忽视意义的整体性。而关注于焦点语素“空”“风”,便衍变出“没有事实根据”的临时联想义。随着这种用法的日益增多,便衍变为联想固定义,被《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所收录。

2.成语语义中的对比焦点

刘丹青、徐烈炯以[突出][对比]两项语义特征为参项,将对比焦点定义为具有[+突出][+对比]功能特征的焦点[7]。

“柳暗花明”的源义是指垂柳浓密,鲜花夺目,用以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但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将其中作谓语的形容词“暗”和“明”作为焦点,赋予其更多的信息,“柳”和“花”则成为背景。同时,在自然环境中,“黑夜”和“白天”呈现出“暗”与“明”的交替,使人们将成语中“暗”与“明”的对比焦点,理解为由暗到明的动态过程,强调“暗”“明”的对立转折關系,于是联想演变出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突然出现好的形势之义。

在某些蕴涵对比焦点的成语中,作为对比焦点的语素如果位置、语序有变,则有可能会导致整个成语意义的改变。如“事半功倍”一词中,语素“半”和“倍”是对比焦点所在,如果二者互换位置,则意义相反。“阳奉阴违”“屡战屡败”“口是心非”“点铁成金”等成语,也与之类似。

3.成语语义中的话题焦点

所谓“话题焦点”,是指具有[-突出][+对比]功能特征的焦点。话题焦点只能以句外话语成分为背景,其强调作用仅表现在跟句外成分的对比上。

我们以“明目张胆”一词为例进行说明。它的字面义是睁大眼睛、放开胆子。当与其对比的背景(语境)是在惩凶除恶、抗争权势时所表现出来的畏首畏尾、噤若寒蝉时,“明目张胆”则指有胆略、敢作敢为。但当它与句外对比的成分变成在为非作歹却无所畏惧时,“明目张胆”就会用来形容无所顾忌、公然放胆做坏事。

综上所述,成语语义的非自然式衍变,大都可以找到一定的语言运用理据或者语言交际动因,毕竟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成语的使用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情达意、高效完成交际。这也启示我们,应理性对待成语语义衍变这一现象。一方面,应具备“共时”思维,认识到成语语义是在长期的语言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延续性和稳固性,因此,我们要尊重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准妥帖地使用成语;另一方面,还应具有“历时”思维,认识到有些成语在历史长河中可能会发生变化,对能够满足大众使用习惯和心理的新用法要多些包容。我们相信,那些富有生命力的成语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交际需求,势必会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汉语表达的百花园也必定会更加多彩多姿、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宋永培,端木黎明.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

[2]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3]施春宏.关于成语用变和演变的思考——从几则成语的现实使用谈起[J].汉语学习,2006,(6).

[4]王艾录.现代汉语词名探源词典[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

[5]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6]Talmy,L.Lexicalization patterns:Semantic structure in lexical forms[A].In Shopen,T.(ed.).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Volume III:Grammatical Categories and the Lexic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7]刘丹青,徐烈炯.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J].中国语文,1998,(4).

猜你喜欢

语素焦点成语
焦点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因果复合词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拼成语
焦点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