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

2023-09-26□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21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文/ 卢 楠

(新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提要]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将确保企业具备足够的人才储备,并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促进企业长足发展,提高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优势。本文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模式进行探究。

管理既是一门工作,同样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决策者拥有前瞻性,也需要管理者拥有科学的管理策略。对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科学、良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人才选拔、人才培养、提高企业内部管控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做科学性分析,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出科学的管理体系,进而突出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分类

在企业构成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重要的发展职能板块,在企业建立之始,就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对策,来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管理,从而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保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项人才需求。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企业管理的不断实践中逐步摸索出的可对其他人提供借鉴意义且行之有效的一套管理规范的通用模型。

首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包括系统性、经验性以及开放性几个部分。就系统性而言,从统筹、整体管理的角度来看,它结合了以往的形式后形成了新的管理模式,这在企业发展、企业管理中是较为常见的,其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企业员工实施科学的管理。对于类似更多依仗个人管理经验、工作经验而进行经验性的管理方式、方法,在企业管理之中也是较为常见的,其管理方法的关键在于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的高低及工作经验的多少,将相关企业管理工作分派给具有良好管理经历、经验的高素质管理人员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则效果较好,反之则较差。常常会出现“遇明君则盛,遇常君则平,遇昏君则殆”的情形。此外,还有一种是开放性管理,这种更符合当前时代特性,它将满足于企业发展的元素融入到创新型的管理体系当中,能够较好地体现出企业管理的科学性,更加有力地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其次,对人力资源管理层进行研究,其主要涉及到职能型、组合型、优异型以及职业型等四种类型的管理模式。还可以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做研究,而这其中就包括了职业人才、复合人才、综合人才等管理模式。

总体来说,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发展特点来匹配适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而适应社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满足企业对人才差异化的需求,以此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升级,达到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目标,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依据菲德勒的情境理论(权变理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并没有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管理模式应当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必须同周围环境相匹配、相契合。该方式、模式是否适用于该企业,并不是由该方式、模式确定,应是由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市场环境、企业特点(组织结构、人员构成、企业性质、企业文化等)是否与该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模式相适应来决定。所以,没有一种适用于多种企业的方法,一切都是以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生产经营条件为转移。所以,要综合考量能够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诸多变量,并且以此作为根据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诸如行业技术特征、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企业性质、内部员工结构、企业生命周期、人才市场竞争程度等都会影响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下面就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若干个因素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行业技术特征。行业技术特征是企业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需要考虑的因素,领导者需考虑企业的行业技术密集度和行业内技术变化速度来进行选择。如果产品的技术水准较高,生产技术更新迭代周期短,那么可以根据实际考虑采取承诺型的管理模式,从而来确保企业的技术优势;反之,则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规模。企业规模的大小也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当企业规模较小时,内部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不够成熟,管理起来相对容易,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相对较为简单;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生产运营也会日趋复杂,其必然伴随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程度增加,这必然会对企业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以企业文化的方式体现,企业制度又是企业文化的现实体现。因此,在确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应将企业文化这一影响因素纳入考量范围,要使其模式与企业所在地的风俗、文化、观念有所融合。

(四)企业性质。在我国,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两者性质不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其管理的内部化,较为关注管理的公平和效益。而非国有企业因身处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竞争压力较大,多采用承诺型、控制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此控制成本,提高员工承诺。

(五)企业生命周期。随着企业的发展,其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也在发生着变化,相应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需要随之改变或变化。比如,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一般企业生气勃勃,但资源有限,这时企业储备的人力资源、人才就成为了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保障,所以企业处于这一阶段时,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点就在于做人才的工作。这一阶段企业组织机构相对简单,资金相对较少,部分较小的企业甚至不存在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的招聘与甄选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主观意愿和经验判断,企业处在这一阶段是很难开展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随着企业逐步成长后,经济实力大大提高,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规模扩大,企业要大力完善、健全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赋予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运营。由此可见,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上,生命周期也是主要考虑的内容。

(六)人才竞争程度。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社会经济环境会在经济周期中的峰顶和谷底之间来回变换。当经济处于谷底的时候,经济整体的下行压力较大,市场行情低迷,企业经济效益较差,企业迎来“寒冬”,部分企业裁员、破产倒闭,大量劳动力涌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也会随之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劳动力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的企业就会拥有更多的机会、花更小的用工成本选聘到业务能力及整体素质较高的高质量人才。又因为受整体经济环境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现状的影响,这些被选聘到的人才不会轻易离职更换工作,无形中又提升了其对企业的忠诚度。

当经济处于峰顶的时候,经济整体较为活跃,市场行情较好,企业经济效益较好,企业迎来扩张、发展的“春天”,大部分企业扩大规模再生产,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劳动力市场也会随之出现供小于求的情况,劳动力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人才的竞争会与日俱增,为了在本就供小于求的人才市场上选聘适合的人才,企业会投入更多的经费,同时在后续生产经营活动中,也要不断地增加投资,以确保让员工保持一定的忠诚度,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我们在不断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不能盲目追求一成不变的模式,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分析选择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实践上的重复性和盲目性。因此,企业可以更好地开展各项管理活动,提高管理效率。

三、企业如何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企业在发展运营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并在市场环境下制定符合自身发展所需的目标与管理策略,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多样,企业如何定制符合自身需求的管理模式是一项困难决策。因此,企业在发展中必须明确发展需求,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和要求来选择相应的管理体系、模式,从而为企业的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现就以下若干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分析,才能定制最佳的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而这将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关键。

(一)结合企业长远目标选择。企业不管做任何决定,都需要对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做考虑,只有保障各项决策满足企业发展要求,才能实现企业的稳步发展。进而精准定位企业的发展方向,保障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来讲,企业组织目标的确立是其良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企业组织目标的确立需要具有战略眼光,要为之计深远,要将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方向与企业所处市场的环境、竞争进行有效的结合,形成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突出其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目标来做定位,并因地制宜地与市场行情做深入结合,从而协调企业各方因素,制定长远的管理计划。

(二)结合企业规模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对企业内部人员的管理活动,因此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时必须考虑企业规模大小以及企业内部布局等因素。在实际情况下,每一个企业在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都将对企业内部人员、部门、职能以及绩效、规模等各方面因素做细致考虑,进而定制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规模较小的企业选择人力源管理模式相对简单。不过在企业实际发展中,还是会遇到各类问题,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不适合企业长远发展,出现了适应性、针对性较差的问题,甚至在资源配置、资金供应等方面也出现不少问题。而这势必会阻碍企业长期性发展,难以突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中的内部优势,因此企业在探索管理模式时,需要注重考虑企业规模问题。

(三)结合企业文化背景。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全体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更是左右人力资源选择的硬性要求,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大不相同。例如,就我国的企业来讲,中国企业深刻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企业管理行为就具备典型的中国特色,“和谐共处”是每个中国企业不可抹去的烙印在企业骨子里的特色,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都会以正式、非正式的方式强调企业内部的和谐、团结。就美国来讲,其受自身国度文化的影响,更多强调个性化、制度化、科学化、数据化,大多时候都是以市场经济的标准进行衡量、判断、管理企业。所以,与中国相比,美国市场是典型的以市场化为导向。两个不同国度文化背景下企业管理的特点、方式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时候,其所处的文化背景也应被考虑在内,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结合企业入行产业的挑选。公司产业的类型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之一。即使是相同行业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选择也是不同的,何况是跨行业的两个企业相对比。例如,在电子产品行业和服务行业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前者来讲,高技能人员和服务于企业的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对后者来讲,客户成为企业的重心,对于客户的服务和管理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所属不同行业的差异,也会导致公司在人员招聘、甄选、配置、培训开发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重心分配或权重赋予上有所不同。

(五)其他考虑因素。其他考虑因素主要集中在企业性质、市场资源配置等方面。首先,对于企业发展性质而言,它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注重考虑这点因素,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必须要在考虑企业规模的同时,深刻研究企业发展性质,并制定长远计划,来满足企业制定的人才选拔计划。其次是根据市场资源配置因素做考虑,就目前而言,我国人才资源市场存在良莠不齐等问题,这给企业决策、资金投入带来问题,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当前市场人才行情,做出差异化的选择,从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获取信息的效率,这样才可以保障人力资源管理获得足够的优势,促进企业发展。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它将满足企业未来对人才的选拔要求,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后备资源。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不是静态的,单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不太可能在一直沿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根据企业现状及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只有做到及时合理地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才能高速、顺畅地发展。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人才云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