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鸿门宴里的那些小人物

2023-09-25何伟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沛公项伯范增

何伟

刘邦冒险赴项羽的鸿门宴,宴会上主客双方各怀心思,斗智斗勇,刀光剑影。鸿门宴从此千古流传,“鸿门宴”也成为华夏民族的一个常用成语,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后世与此相似的情形,著名的有关云长单刀赴会等。

鸿门宴上,除了刘邦、项羽两个主要人物,范增、张良、项伯、樊哙等四个重要人物,还有三个小人物(曹无伤、项庄、倒酒人),也不可忽视。历史长河中他们仅仅出现过一次,有的甚至没有一言半语,但也栩栩如生、熠熠生辉。

一、曹无伤的悲哀

曹无伤,鸿门宴上一个刚刚出场就谢幕的人物,让人一声叹息,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有人甚至夸大其词:因为曹无伤才有了鸿门宴。其实无论有无曹无伤,都会有鸿门宴。

曹无伤,在史书中只算间接出场,转瞬即逝。《史记》里,曹无伤的出现,与鸿门宴贯穿始终。《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史记·高祖本纪》里,内容大同小异。《汉书·高帝纪上》,班固借用司马迁的表述,内容有所省略,但大体相同。

曹无伤是为自保而出卖刘邦,还是项梁先前派往刘邦军队的间谍?因为资料阙如,无法断定,《史记·高祖本纪》《汉书·高帝纪上》都记载为“欲以求封”。由此可见,曹无伤审时度势,认为刘、项两军必定会火并,他为了前程而投靠项羽,却最终枉送了性命。其实,在乱世中急于站队,纯属正常现象,我们没有必要给曹无伤贴上奸诈、内奸的标签。

能当上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必有战功。他向项羽透露的也并非重大机密,项羽破关后,刘、项两军敌意加重,双方皆知项强刘弱。曹无伤告密,急于投靠项羽,可以称作政治表态:他误以为两军必战,想获得先机,为自己留条后路。孰料刘、项竟握手言和,曹无伤之错,错在识人不明。

曹无伤的情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也并非谗言,完全属实。刘邦也并未隐藏他的如意算盘:“距关,勿内诸侯。”但曹无伤并不知晓项羽的内心打算,他认为“沛公欲王关中”,项羽绝不会容忍。其实,项羽自己并不愿“王关中”,杀入咸阳后,他并未利用关中地利,成就其帝业,而是烧杀掳掠,一心想着“衣锦还乡”。项羽对秦有亡国破家的深仇大恨,灭秦,就是将秦国宗室斩尽杀绝,包括秦王子婴。刘邦“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才是项羽大怒的最终原因。项羽打到秦都,图的就是把珍宝运回故乡:“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天亮时刘邦就带着百余随从到了鸿门,向项羽解释。刘邦的一番话说得很含糊,但非常有效:自责听信小人之言,闭关不纳诸侯。这“小人”,暗含双关,不仅指自己听信小人,也暗指项羽听信小人,准备大动干戈。寥寥数语,就和盘托出刘、项两人曾经并肩作战的情谊,战略分工的情景,配合默契的情分,可谓历历在目;又表态自己没大本事,全凭运气好。

听到刘邦表态,一向刚愎自用的项羽急忙辩解:“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上,刘、项之间只有这一次对话,项羽就把通风报信的曹无伤卖了。

项伯先前曾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确为实情。“义”的确重要,六国灭秦,就是因为“秦无道”“大不义”。刘邦先入关灭秦,已立下不世之功。知道刘邦向项伯作的表态后,项羽便打消了灭刘的念头。如今刘邦早早来臣服,杀刘,即“大不义”,即樊哙后來所言的“亡秦之续”。杀了刘邦而众叛亲离,项羽不愿看到这个后果。

刘邦来项营,声言“不敢倍德”,是受了小人挑拨,项羽仓促间抛出曹无伤,下了台阶,也减轻了自己道义上的压力:谁都讨厌叛徒,抛出曹无伤,也能表现出项羽的光明磊落。曹无伤成了成全项羽颜面而被随意抛弃的棋子。曹无伤的死活,对项羽来说是无所谓的。曹无伤大概死也没想到,他的下场竟然会这样。

刘邦把攥在手里的胜利果实拱让于项羽,痛心不已,回营后,他立即诛杀曹无伤。很多事情,不到最后不会知道结果。如果没有项伯夜访,成功的就是曹无伤了。曹无伤自以为精明,但人算不如天算,到头来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曹无伤死于非命,也是自找,正如古人所云:“祸莫憯于欲利。”

二、项庄的尴尬

后世之人大都知道一句名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凝缩的成语,流传千古。其实,《史记·项羽本纪》里,描述项庄的文字很少,直接描写的更少,不到百字,而且集中出现在鸿门宴一处。《汉书·高祖纪上》,班固简录此处内容,字数更少;其他相关史籍,则无记载。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在鸿门宴上舞剑,实属偶然,是临时受范增嘱托而来。范增让他以祝寿之名,趁机击杀沛公于座。项庄开始踌躇满志,志在必得。孰料计划刚刚付诸实施,项伯就出手了。以当时的情境,项庄的处境可谓尴尬至极:范增与项伯,一个是军师,一个是左尹;一个是项羽自认的亚父,一个是自己的叔父;一个坚持要立即杀死刘邦,一个挺身而出保护刘邦;而身为最高领导者的堂兄项羽则面无表情,默然不应。在这种情况下,项庄到底是杀死刘邦,还是不杀?这的确是一个不好捉摸的问题。

此时,项庄可谓进退两难,唯一的办法,可能是激怒刘邦对自己发火,从而找到理由刺杀刘邦。但以刘邦的聪慧狡诈,既然能隐忍到鸿门负荆请罪,就不会对项庄动怒。让项庄更加难堪的是,既然接受了范增的命令,就必须舞剑。范增(军师、亚父)的命令,可能就代表了项羽的命令。如果项羽和范增两人都不下令,让他停止剑舞,项庄必须一直表演舞剑。而剑术的招数是有限的,项庄一直不停地表演,必然是尴尬地重复性舞剑;如果时间长了,必定疲劳,动作难看。更为麻烦的是,季父项伯一直在他前面保护刘邦。项庄如果一不小心,反而会刺伤甚至刺死项伯,那就更得不偿失,甚至是一件罪过。

好在形势危急之中,张良急忙招来樊哙闯帐。宴会上,大家的视线转移到樊哙身上,项庄也就趁机停止舞剑。其实,如果不是项伯以身遮蔽沛公,鸿门宴上项庄一定会杀了刘邦。如果发生了这个恶性事件,必然会酿成一场大乱,其他诸侯可能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项羽。这是项羽不愿看到的,否则,项羽也早有可能在宴会上杀死了刘邦。

太史公善用互见法,项羽不杀刘邦,《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里说得非常清楚:“项羽亦因遂己,无诛沛公之心矣。”项羽已经得到一切他想得到的,既然已称心如意,就不必杀害刘邦,横生枝节。如果我们以此为参照,鸿门宴上所发生的一切,就不难理解了。

三、倒酒人的反击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此处太史公写得生动而简约,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通常而言,古代重要人物身边的服务人员,大都是他们的亲信。如刘邦的赶车人夏侯婴、刘邦的参乘樊哙等,甚至还是刘邦的铁哥们。而鸿门宴上这个没名没姓的“倒酒人”,几乎等同于一个符号;如果一定要给他添加什么头衔,我们姑且称他为“项羽的亲信”。这个倒酒人在历史中仅出现过一次,甚至没有一言半语,但依旧熠熠生辉。

见到怒气冲冲的樊哙闯帐,项羽也有所顾忌——按剑而跽。知道樊哙的身份后,项羽又颇为欣赏:吩咐“赐卮酒”“赐彘肩”。如果倒酒者不是项羽身边的亲信,必然没有那么大的胆量,一而再地借题发挥,给予樊哙“斗卮酒”“生彘肩”。此时倒酒人胆敢一再自作主张,或许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倒酒者与项羽的“护卫”同仇敌忾。不管是负责饮食的“内卫”倒酒人,还是负责站岗的守卫,项羽身边的人员一般都是经过挑选的亲信、心腹之人,而且比较威猛高大。譬如,身材“长大”的韩信,此时就担任项羽的“执戟郎中”。鸿门宴上,樊哙并未获得项羽的召见,却公然闯帐,还让卫士扑地,瞋目而视项羽。不仅守卫项羽的卫士觉得脸上无光,负责招待的内卫,也必然心里不快。此情此景下,倒酒者心底对樊哙产生憎恶之情,不愿以礼相待,可以说是理所当然、情有可原。

其次,倒酒者借机给樊哙“斗卮酒”“生彘肩”,也是由樊哙的身份决定的。“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樊哙的地位不高,只是沛公的一个“保镖”而已,跟宴会上项羽身边的服务者的地位相当。凭什么樊哙能在宴会上喝酒吃肉,而自己要为他服务!我们不会忘记:鸿门宴前,巨鹿之战中,项羽刚刚打败秦军主力,诸侯见项羽时“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而沛公手下的一个小小的参乘,在鸿门宴上竟然如此嚣张跋扈。因此,倒酒者“与斗卮酒”,目的是让樊哙丢脸:看看是你闯军帐的力量大,还是倒给你酒的威力大。意想不到的是,樊哙“立而饮之”。这一切项羽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再次下令“賜之彘肩”。项羽的本意在于奖赏,但倒酒者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计更比一计狠,借机给樊哙“生彘肩”,目的依然是让樊哙出丑:一定要看看你到底有多厉害、有多“牛”气,看看你如何吃掉项王赏赐给你的彘肩?

众所周知,生肉吃起来比较困难,生的猪蹄更难嚼动。正因为“生彘肩”难以嚼动,樊哙才以盾牌铺地,拔剑切而啖之。如果是熟彘肩,樊哙就不会多此一举,普通人都能轻而易举地享用猪蹄,樊哙竟然还用剑切,全无壮士气概,反而显出一股小家子气,项羽就不可能瞧得起他。正如后世水浒英雄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才称为豪壮!

当然,也不排除古代生活水平低下,尤其是当时秦末连年战乱,物品稀缺。鸿门宴上,可能受多方面条件等限制,此时大鼎里蒸煮的猪腿还没有煮熟,倒酒人正好将计就计,拿一只生彘肩替代。《左传·宣公四年》有相似的记载:“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字子公)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用手指蘸鼎中鼋羹的“染指”,后来成为著名的典故。虽然故事不同,但我们至少可以从“染指”一事得知,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宴会常常用鼎,蒸煮时间较长,主客常常一边喝酒,一边等候大鼎里的煮物,有时还伴有歌舞表演以助兴。这才有前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事件,以及后世所谓的“钟鸣鼎食之家”的称呼。

因此,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历史。历史虽然不是由小人物决定的,但时隐时现的小人物也丰富了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衬托了历史风流人物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历史还存在着偶然性,有时小人物在历史的瞬间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人物不等于小人,小人物的“小”,是因为他们属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凡人物。然而,历史上如果缺少了这些形形色色的小人物,那么社会也就失去了精彩。鸿门宴中,曹无伤、项庄、倒酒人,这些小人物虽然着墨不多,有的三言两语,有的一笔带过,但他们丰富了刘邦、项羽、范增等人物形象,衬托了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沛公项伯范增
差点成为“羊二代”
《鸿门宴》的结构解析
刘邦鸿门脱险记——改写《鸿门宴》
《鸿门宴》前后二三事
以文本细读的视角看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浅谈沛公的危机公关艺术
远见
军师范增的短板
《鸿门宴》:救刘邦于剑下者谁
《史记》范增性格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