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内涵阐释、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
2023-09-24李亚南顾玉军
李亚南 顾玉军
【摘 要】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短板,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应给予更多关注。随着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实现,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应从乡村振兴、优质均衡和教育数字化转型三方面寻求突破。当下乡村教育发展仍存在一系列困境,表现为“教师负担较重,培训效果不佳;科层色彩显著,校长角色边缘;乡土文化缺失,身份认同感低;资源单一‘离土,供用存在矛盾”,制约着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此,须通过“多措并举,优化师资队伍;重点发力,强化校长力量;双管齐下,守护乡土文化;内外兼顾,保障供用质量”等措施予以应对。
【关键词】乡村学校 乡村教育 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1-01-05
李亚南 / 宁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顾玉军 / 宁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银川 750000)
【基金项目】2021年度宁夏区级一流基层教学组织“小学教育教研室”建设项目(0301040722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提供有力支撑,例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进一步提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保障学生就近享有有质量的教育”“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同样强调:“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继续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可见,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和现实前提。教育振兴要求教育办出质量、办出水平。教育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乡村学校也不例外。要想实现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势必要弥补乡村教育发展短板,大力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因此,本文试图以教育质量为切入点,通过剖析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丰富内涵,厘清其现实困境,以期能为乡村学校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内涵阐释
何为乡村学校教育质量?要想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先从教育质量入手。关于教育质量,客观来讲,并无统一定义。《教育大辞典》中虽然有相关表述,即用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程度来指代教育质量,但是也只能说明教育质量的表现及标准问题,并未对其内涵进行界定。综观已有研究,学者或是基于自身研究目的、或是借鉴已有框架体系来定义教育质量。例如有学者从自身研究需要出發,将影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因素划分为“教育输入质量方面”“教过程质量方面”“教育结果质量方面”[1]。有学者则是借鉴已有的要素框架,“从生源特征、公用经费、师资状况、教学过程及教育结果五个维度,系统剖析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特征化困境”[2]。本文试图从乡村振兴、优质均衡和教育数字化转型三个方面来阐释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之所以选用这一视角,源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的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如期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学校教育质量
如前所述,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那么,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或者说,教育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对此,有学者提出从“乡村教育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教育本土化彰显”“乡土文化传承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彰显”“乡村教育革新与乡村教育优势彰显”[3]等方面发力,助推乡村振兴。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等重大教育举措的推进,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提升。据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30多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条件均达到“20条底线”要求。鉴于此,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学校教育质量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质量兼备的乡村学校。在基本办学条件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乡村学校应注重提升学校软实力,例如从教室布置、色彩搭配等方面为学生营造温馨、适宜的学习环境。第二,乡土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乡村学校通过发挥乡土文化的传承功能,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学生的乡土素养,从而为乡村振兴贡献智力支持。第三,生态教育。生态教育主要是就建设和谐乡村环境而言的,乡村学校通过向学生传授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真正走近乡村、感知乡村、热爱乡村,进而扎根乡村、建设乡村,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二)优质均衡视角下的乡村学校教育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优质均衡。”截至2021年,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发展目标已经实现,并正式向优质均衡迈进。可见,优质均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它不仅是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题中之义,更是实现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的先决条件。优质均衡“不同于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均衡发展,是一种内涵式的均衡发展”[4],它指向教育的内部环境,注重教育软实力的提升,是义务教育实现质变的关键。具体来说,优质均衡视角下的乡村学校教育质量应当包括教师、学生、校长、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办学理念、留守儿童等方面。其中,学生发展应当是乡村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核心要义,其他诸如教师、课程教学、办学理念等,皆服务于这一主体。无疑,优质的师资、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先进的办学理念是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外,留守儿童作为乡村教育的特殊群体,是影响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理应得到更多关注,尤其要关注该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状态。
(三)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乡村学校教育质量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可见,教育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分子,应当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从而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来说,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乡村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前提。有研究表明,“我国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特别是在西部偏远地区”[5]。乡村学校尚处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索期,因此,当务之急是确保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达标和完善。第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支持服务能力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和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6]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对此,乡村学校应充分利用该资源,以使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地区尤其是乡村薄弱地区。第三,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数字化教育能力与素养培养。师生及学校管理者的数字能力与素养是促使教育数字化转型和落地的关键。乡村学校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素养,避免其由于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而误入“数字化”歧途。另外,具备教育数字化战略眼光与能力素养的教师和管理者不仅是推动乡村学校更快、更好地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也是使乡村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二、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现实困境
(一)教师负担较重,培训效果不佳
教师作为乡村学校的中坚力量,是影响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囿于城乡地理环境、福利待遇等条件限制,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素来不高。为此,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这些文件的颁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的条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已有研究显示,乡村教师的工作负担过重,表现在量与质两个方面上。在量上,表现为工作总量多、时间长。乡村教师的日均工作时间超过8个小时,其中,近三成的教师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此外,教师不仅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管理班级事务,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行政事务,这些都会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在质上,主要是非教育教学任务的摊派。乡村教师不仅要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管理寄宿儿童的生活、疏导乡村儿童的心理,而且还要组织开展关于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其中,用于处理各项非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占工作时长的三分之一。可见,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乡村教师都有着较重的工作负担,不利于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另外,有学者通过调研发现,随着“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乡村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明显增多,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低层次、重复性培训多,培训方式与内容脱离实际;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教师数量不足,外出培训势必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因而其培训半径小、时间短且教师积极性不高,影响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也制约着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近年来乡村学生发展的绝对水平在提高,但是对比城镇学生相对水平仍然落后,需要更加重视乡村教师素质能力建设,提高实效性。”[7]
(二)科层色彩显著,校长角色边缘
校长是教育政策的落实者、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和教育改革的推动者,是一所学校发展前进的中流砥柱。乡村学校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场域,需要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校长,需要能激发乡村学校办学活力的校长,更需要将“教育振兴乡村”“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理念付诸行动的校长。“乡村校长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历感知角色、领悟角色、践行角色这一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校长会受到政府、教育局、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以及校长自身的价值观、个人能力等内在因素的影响。”[8]受现有条块式科层管理体制的影响(即县政府/县教育局—乡镇政府/乡镇教育辦公室—乡村学校/乡村校长),乡村校长大多缺乏直接参与教育决策的机会和平台,久而久之,便成了教育管理体制中的“透明人”和“旁观者”。也正因如此,乡村校长很难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反馈给上级部门。另外,由于县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掌握着教育资源的分配及使用权,导致乡村校长面对行政权力大多怀有敬畏和敏感心理,在实际工作中则表现为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加之乡村教育薄弱、缺乏优质资源的客观现实,面对上级部门下达的行政命令,乡村学校只能服从,致使乡村学校在无形中成了上级行政部门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凡此种种,使得乡村校长在乡村教育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乡村校长作为乡村教育的“领头人”,面临如此境遇,显然制约着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乡土文化缺失,身份认同感低
乡土文化由乡村的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村民的信念及价值观等彰显乡村特色的文化元素构成,是乡村人民的精神之“钙”,也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与人类文化的传承一样,乡土文化也需要被传承、被发展。乡村学校作为乡村的文化中心,是传播乡土文化的重要场域。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太理想。首先,乡村学校的课程设置缺乏乡土元素,具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多是城市课程的翻版。其次,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无论是在培养环境还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都缺少乡土元素,致使未来的乡村教师不具备良好的乡土素养,在正式工作时产生逃离心理。最后,由于乡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面对城市文化的冲击,容易陷入城乡二元文化的两难境地,“这部分人群在缺乏基础知识储备的情况下涌入城市后往往从事高强度低收入工作,面对城市经济、文化的双重冲击,常归因于出生缺陷,以至他们对自己的原生地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这样的逃离心理和自卑意识从个体蔓延到家庭再蔓延至整个乡村社会”[9],丢失乡村身份的同时也阻碍着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上三个方面相互交织,最终导致学生乡土意识薄弱,振兴乡村意愿不强;教师无心挖掘潜在的乡土资源,一心想着逃离;乡村学校缺乏办学自信,成为城市学校的附庸;村民自身摆脱乡村身份,纷纷进城;乡土文化逐渐中断传承并趋于消解。
(四)资源单一“离土”,供用存在矛盾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于教育而言,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为提升教育质量尤其是弥补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差距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基于信息化的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是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高度重视,乡村学校目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总量已较为充足,但在供给内容、教师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首先,在供给内容上,一方面,供给的资源类型不够丰富,主要是教学课件、媒体素材等基础性资源;另一方面,已有资源城市化倾向明显,未体现乡村实际教学需求和乡土文化特色。其次,在资源供给与教师使用上,存在“供而不用”“供不适用”“供不善用”[10]现象。所谓供而不用,指乡村教师从未使用过已有信息化教学资源,导致资源无效供给;供不适用指部分供给资源与乡村学校实际教学需求不相符;而供不善用则指乡村教师不擅长且用不好信息化教学资源。这一系列问题表明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供给未能很好地起到促进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作用。
三、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
(一)多措并举,优化师资队伍
教师对于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囿于工作负担较重、培训效果不佳等困境,乡村学校建设一支强有力师资队伍的愿望未能实现。对此,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现有问题。第一,技术赋能,提质增效。乡村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例如在备课时,相同学科教师可进行合作,共备“一堂课”,并将其上传至云平台,提供教师的集体智慧,共享教学资源,提高备课及教学效率。第二,供给发力,优化队伍。乡村教师之所以会有过重的工作负担,原因之一在于教师数量不足,“超编性缺员”[11]问题依然存在。因此,需从供给侧发力,完善乡村教师的补充机制。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乡村学校实际情况,按实际需求配备教师,而非严格按照生师比核定教师编制。此外,还可以出台政策大力培养乡土人才,例如鼓励、支持和引导乡村学生热爱乡村、扎根乡村并回馈乡村;定向培养专门的乡村师资等,力求在准入环节解决乡村教师的紧缺问题。第三,减少“干扰”,解放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非教学工作的摊派不仅加重了教师工作负担,而且也影响着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孤残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和保障制度,配齐配足学校教学以外的人员和设施,减少诸如填写表格、应对检查、撰写文案等形式主义工作,以便将教师彻底“解放”出来,使其致力于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和自身的科研能力。第四,培训提质,巧用智能。相关部门要结合乡村教师实际需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培训。例如培训前,通过问卷及实地调查等方式,准确把握乡村教师的“痛点”和“急难愁盼”问题;培训中,实时了解培训内容与教师需求的匹配程度,适时纠正培训过程的“偏航”情况;培训后,及时跟进培训效果,为下一次的培训积累经验,从而减少培训内容的低层次、重复性和盲目性。同时,可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拓展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以解决乡村学校由于教师数量不足,人员外出培训影响教学质量及培训效果的问题。此外,为切实保障培训质量,还应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以防止部分教师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應付式培训。
(二)重点发力,强化校长力量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其素质高低与学校的办学水平息息相关。乡村学校尤其需要有能力、有本领、有担当的校长。为此,有必要肃清乡村校长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障碍。第一,转变理念,适当放权。理念作为组织运行的灵魂,对组织行为有着先导性和渗透性作用,是组织长期实践的思想结晶。因此,其转变与革新绝非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首先,国家层面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出台相应政策文件,推动教育系统科层管理理念的蜕变与改革。其次,相关部门应通过不断培训促进县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班子转变现有科层制的管理理念,逐步形成多元、协同、共治的教育治理共识。同时,加大与优质教育治理区域的交流合作,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本土教育治理新模式。最后,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适当向乡村学校放权,一方面,增加乡村校长参与教育决策的机会和平台,使其从教育管理体制的“边缘人”转变为教育治理机制的参与者、建设者;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在放权的同时,也应以平等参与和多元共治的态度看待乡村校长,使其从对权力的“战战兢兢”走向从容平和、从对政策的忠实执行走向创造生成,从而身体力行地实现振兴乡村教育的理想。第二,健全机制,畅通渠道。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与乡村学校沟通反馈的平台,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切实解决乡村教育面临的问题。第三,加大投入,减少非教学工作。乡村学校缺乏与城市学校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而这一因素又是制约乡村学校发展的关键。因此,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同时,上级行政部门应抓紧建立负面清单,切实减少对乡村学校非教学工作的安排,为乡村校长和教师减负,使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和科研能力上来。
(三)双管齐下,守护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乡村人民的精神源泉,当前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守护好乡土文化这片“净土”。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以劳动课为契机,打开乡村课程变革的大门。面对惯于以城市课程为蓝本的乡村学校,目前未能形成乡土文化课程体系,况且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也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周期。鉴于劳动课程实践性强、开发相对容易、与乡村农耕文化契合度高等特点,可将其作为联系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的桥梁。乡村学校应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出符合学生发展、彰显乡村特色的课程。之后,乡村学校可以此为契机,逐步将乡村资源、乡土文化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促进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第二,主动承担责任,健全准入机制。师范院校作为师资培养的重要场所,应当重视乡土课程的设置,加强同乡村学校的合作与联系,使学生深入体验和感受乡村的风俗、传统和自然景观,从而生发对乡村的热爱之情和建设动力。尤其对于本就出身乡村的学生,要鼓励、支持其回馈乡村并成为乡村建设的一分子。事实上,“乡土性也是我国乡村教师队伍的底色”[12]。第三,以教育为抓手,重焕乡村魅力。充分发挥教育振兴乡村的功能,通过为乡村建设培养人才,增强乡村产业的吸引力,使陷入城乡两难境地的人们看到乡村发展的希望,重新回到乡村,焕发乡村记忆,增强乡村认同感和自信心,进而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的建设中。须知乡土文化不应是自卑心理加剧的原因,而应是乡村参与城市竞争的筹码和底气。
(四)内外兼顾,保障供用质量
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使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了动力,也使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得以更好地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因此用好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势在必行。面对乡村学校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中存在的供给资源不够丰富、教师资源意识和资源运用能力不足等问题,可通过以下措施予以应对。第一,丰富供给类型,强化乡土特色。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结合乡村学校实际,加强资源供给的多样性、针对性和乡土性。除教学课件、媒体素材等基础性资源,可适当提供教学工具、教育游戏等扩展类资源。“在数字教育资源校本化过程中,通过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及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根据学科、学生、教学内容来选择整合资源内容及应用能力水平得到了明显的增强。”[13]另外,由于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相关部门在资源的供给上应避免不假思索地照搬城市经验,相反,充分了解当地乡村学校的所需所缺,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能够体现乡土特色的教学资源,才能更好地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第二,加强培训,提高认识。相关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乡村教师的资源意识和资源运用能力。一方面,使其认识到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对于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减少无效供给;另一方面,通过专题培训、技能竞赛等方式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资源运用能力,以解决其不擅长、用不好的问题。另外,提高供给资源的针对性,使其符合乡村学校教学实际。例如开发专门的乡村信息化教育资源平台,作为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的有益补充,不仅能开阔乡村学校的教育视野,而且还有助于乡村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乡村学校应当秉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学宗旨,关注乡村教育的特殊性,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当然,乡村教育现存的一些问题作为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直接阻力,也应给予足够重视。总之,只有切实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加强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的衔接与融合,才能真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才能逐步建成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赵丹,陈遇春,趙阔.优质均衡视角下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8(2):157-167.
[2]赵阔.全要素框架下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及其破解[J].教学与管理,2018(36):38.
[3]马一先,邓旭.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与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2(10):50-57.
[4]冯建军.内涵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路向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2(1):119.
[5]文丰安.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现代化:重要性、梗阻及发展进路[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5):138.
[6]黄荣怀.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J].人民教育,2022(15/16):31.
[7]刘佳.“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成效与政策启示:基于对我国东中西部3省9县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师教育,2021,14(3):36.
[8]陆超,刘莉莉.挣扎与坚守:多重角色下乡村校长角色冲突的表征及动因:基于25位乡村校长的访谈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8):78.
[9]陈时见,胡娜.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3):71.
[10]潘新民,金慧颖.乡村学校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困境与出路[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7):86.
[11]陈坤,秦玉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要素配置政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2(12):2.
[12]王艳玲,陈向明.回归乡土: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20):29.
[13]李华,孙娜,马小璇.数字教育资源校本化的研究、实践与未来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22(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