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兴趣开启作文之门
2023-09-24岳琼
岳琼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来说尤为重要。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从“循序渐进,辅导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拓宽文路,指导学生增强作文的兴趣”和“创新评价,引导学生体验作文的乐趣”等几方面对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循序渐进;拓宽文路;创新评价;体验乐趣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据了解,刚升入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习作已产生了害怕心理。因此,作文起步时,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增强作文的兴趣;体验作文的乐趣。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让学生用兴趣去开启作文之门。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对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时的教学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树立写作信心
作文起步教学应当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可盲目冒进,要搀好扶好再放手,降低写作難度,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进入写作状态,形成轻松的写作氛围,树立写作的信心。
1.听说同步,以说促写
部编版小学语文每一册教科书上都安排了“口语交际”这一板块,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善于表达、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同时也为写作铺路架桥,打好基础。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的教学中,笔者先请小朋友们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从而感知故事内容,了解故事大意。然后听老师讲故事,听的时候要求小朋友边听边用手指出相应的插图,让学生将听到的故事内容和看到的图画一一对应,起到帮助听懂和记忆故事内容的作用。听完故事之后,将故事情节中出现的事物打乱顺序用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排序,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最后让学生自由练讲、同桌互讲,再进行集体展示。这样的听说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记能力,加强语言积累,为日后的“写”做好铺垫。
2.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刚刚起步,可采取一些片段性的“读写结合”。如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在学完课文后引入“阅读链接”《自报家门》片段,进行比较阅读:同样是写上学、放学路上看到的景物,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圈一圈《自报家门》中“我”在放学回家路上看到的景物,再对比课文描写落叶的语段,从中发现:汪曾祺《自报家门》的片段是以简洁朴实的语言罗列放学途中看到的各种作坊、店铺及师傅工作的场景,用较少的语言让读者看到了更多的景物;课文是围绕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进行细致描写。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明白,写上学、放学路上所看到的景物,可以有不同的写法。然后布置学生进行“小练笔”,选择其中的一种写法来写写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写作方法有了课文片段做依托,学生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3.听说读写,相互促进
笔者有幸听了全国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一堂作文课“学作文,学做人”。贾老师扎实而有效的作文教学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堂课上,贾老师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方法,巧妙地将听说读写能力相结合,将习作由“难”变“易”,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课一开始,贾老师向学生阐述了“作文”与“做人”的关系,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做人”的规则记录下来。贾老师还告诉学生,中国人写文章讲究四个字,起、承、转、合,并用《惊弓之鸟》一文来举例说明这四个字的意思。接着,贾老师用一篇两百字左右的学生习作“我学会了说‘谢谢”,来对学生进行听、说、写的训练。贾老师先介绍了范文的大意,然后分别从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对范文进行叙述,每叙述一部分后让学生进行复述。最后,让学生复述整个故事。在复述中,贾老师还鼓励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加上自己的想象。就这样,在听、说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写,不仅能把故事写下来,有不少同学还加上了自己的想象,把故事写得更具体了。
二、拓宽文路,指导学生增强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首先要为学生开源,即让学生言之有物,老师要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为学生创造“有话想写,有话能写,有话可写”的写作环境,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1.捕捉时机,激发写作灵感
学生每天都接受来自生活的信息:听到的歌曲、观看的影视、阅读的书报、学习的内容、看到的现象等等。老师要随时为学生捕捉写作材料,把捕捉方法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如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所小学里,他们以古诗为教学特色。在这所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学校里,诗声朗朗,老师和学生都吟诗、赏诗,畅游在诗的优美境界中。诗歌成为了学生的写作材料。
2.创设情景,激发写作情感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所以教师在安排作文课的内容和形式时就得考虑是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用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痛痛快快地玩,高高兴兴地说和写,使他们玩有所得,写有所感。在作文教学中,笔者组织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做实验、画鼻子、洗手帕、理书包、做贺卡等等。在活动之前,提醒学生要细心观察,注意自己观察时的感受。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愉快真实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3.学科融合,丰富写作材料
现今的语文教学,决不能与其他学科孤立起来,作为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探索综合作文教学。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科技,让学生用信息课上学到的本领来查阅习作所需要的资料。例如,在学习了《搭船的鸟》和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之后,笔者布置以“我喜爱的小动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来查找和收集动物资料,然后在班级中交流展示。最后,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作文。很多同学写得十分生动有趣。
三、创新评价,引导学生体验写作乐趣
1.评价标准多维—用多把尺子来评
每个学生的习作水平都存在着差异,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作文水平差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适当放低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首先做好基础的工作,如:不写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表达清楚。对于稍微好一点的学生就提高要求,这样的做法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取得进步,并在进步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2.评价主体多元—用不同形式来评
除了传统的教师评改方式之外,笔者还采取了多种其他修改作文的方式。①自我评价。自评是把自己对作文的理解感受、构思经过、写作体会阐述出来。这个过程是一个认真反思的过程,对自己作文的理性认识,比写一遍要深刻得多。②集体评议。所以在完成习作后,教师要先阅览一遍,找出不同层次的文章,通过投影显示,让学生来做“小老师”。组织学生边看边议,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在评议中互相学习。③互相评改。班级中由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负责批改四篇作文,要求小组成员在读完各篇作文后,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共评得失,使作文要求更加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3.评价方式多样—用多种途径来评
对学生来说,最大的喜悅莫过于别人对他们作品的赞赏。学生在得到奖赏、肯定的评价时,写作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对于学生写得好的作文,笔者会在课堂上宣读,既鼓励了作者本人,又激励了全班同学。在教室的一角,笔者还开辟了一个“优秀习作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也让其他同学激活了情感因素,增强了写作信心。在班中,还举办了“佳作小报”,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把自己最得意的文章写在小报上,展示在班中的“小报墙”上。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笔者还推荐到《语文学习报》《魅力汉语》等报刊中进行发表,使同学体会到成功的快感,写作也由课内扩展到了课外。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用“兴趣”这把钥匙帮助他们开启作文的大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22.
[2]上海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汇编[M].南通:江苏海门文教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