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肝衰竭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3-09-22杨阳陈丹
杨阳 陈丹
肝衰竭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 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各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 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状。目前肝衰竭的发生及发展均需经历从肝炎到肝癌再到肝衰竭, 其中有效控制肝炎的发生、发展是预防肝衰竭发生的最重要措施[1]。肝炎中一般以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最高,也最易导致肝衰竭的恶性快速发展。乙型肝炎病毒在感染者体内以准种形式存在, 在环境选择压力下, 准种的病毒组合不断变化, 适应性强的变异株可代替野生株成为优势株, 病毒生物学特点也可能发生变化, 改变病毒的复制能力和致病性、抗原表位, 影响免疫应答反应, 产生抗病毒药物耐药性等[2]。其结果一方面造成持续感染而不断诱导肝细胞炎性损害、纤维增生,加重肝纤维化, 增加产生新的乙型肝炎基因变异的机会;另一方面变异病毒毒力的增强和抗原表位的改变,可以引起过度免疫应答反应, 造成严重的肝细胞损伤,甚至发生肝衰竭。肝衰竭的发生原因, 目前比较肯定的是由于某种原因(如病毒感染、药物中毒、内毒素血症等)使肝脏局部本身的免疫细胞活化, 释放各种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 导致肝脏局部的免疫反应。同时, 外周血的免疫细胞, 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聚集在肝脏, 导致肝脏间质细胞的溶解和肝实质细胞的坏死、凋亡[3]。整个过程中既涉及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也涉及全身免疫和肝脏的局部免疫, 既有肝实质细胞的损伤和破坏, 也包括间质细胞的坏死和破坏。在细胞损伤及破坏的过程中诱导外周免疫耐受激活体内免疫球蛋白的超敏反应, 提高免疫球蛋白对机体的保护机制。免疫球蛋白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 通过中和作用减少肝细胞内抗原和毒素对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 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 也可通过与肝细胞的受体交联调整吞噬作用, 激活多种免疫细胞的抵抗感染侵袭的能力[4]。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结合部位能够作为独特性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抗独特性抗体, 形成对整个抗体应答的网络调节。同时, 免疫球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第一可变区能够特异性结合病原体或毒素表面介导感染的表位或毒力相关的表位结合, 使病原体或毒素失去感染和毒力, 抗体与相应抗原表位结合, 激活补体经典激活途径, 从而形成攻膜复合物裂解病原体, 降低肝炎细胞对肝的损伤[5]。故在肝衰竭时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够有效监测肝衰竭的发展进展, 但目前临床仍有一些人认为肝脏诱导的免疫保护为免疫反应, 通过免疫球蛋白等的检验不能有效诊断肝衰竭, 故本研究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肝衰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2021 年9 月本院收治的30 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 根据肝衰竭时期不同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 每组15 例;另选择同期30 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年龄32~71 岁,平均年龄(56.96±8.53)岁;男23 例, 女7 例。对照组年龄32~73 岁, 平均年龄(58.96±9.53)岁;男22 例,女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相关影像学及生化检查明确肝衰竭的诊断;②患者的病程均<26 周;③患者短期内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而且存在出血倾向, 肝脏的缩小也进行性加重;④患者存在b 型肝炎的携带史;⑤患者出现肝功能进行性衰弱和失代偿。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氨中毒导致4 型以上的肝性脑病;②合并严重的静脉曲张及腹水增加;③合并严重的心脏及肺部疾病;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⑤合并严重的免疫缺陷及结缔组织性疾病。本次研究经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 患者及家属签写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入院后完善医师的医嘱检查,同时协助医师完善病历的书写, 注意试验期间的饮食管理, 同时护理人员嘱患者避免住院期间出现严重的跌倒等意外损伤, 每日对患者进行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监测, 嘱家属注意患者的精神行为等异常改变, 床旁准备急救相关药品。对照组在进行检测时嘱其避免服用免疫相关药剂, 避免在感染及发热期间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
两组受检者于清晨空腹时由护理人员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静脉血5 ml, 以3500 r/min 的速度对全血进行离心处理, 收集血清, 应用四川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IgG、IgA、IgM 定量测定试剂盒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G、IgA、IgM 含量, 应用重庆中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总胆红仪器进行总胆红素的测定, 应用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凝血分析仪进行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测定。应用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基蛋免疫定量分析进行白蛋白的测定。
1.3 观察指标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IgG、IgA、IgM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研究组不同肝衰竭时期的IgG、IgA、IgM 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IgG、IgA、IgM 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 研究组IgG、IgA、IgM、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 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IgG、IgA、IgM 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 ±s)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IgG、IgA、IgM 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IgG(g/L) IgA(g/L) IgM(g/L) 总胆红素(μmol/L) 白蛋白(g/L) 凝血酶原活动度(%)对照组 30 11.20±4.31 4.02±1.23 3.76±1.21 13.61±7.64 37.12±9.31 91.35±9.67研究组 30 23.52±5.61a 13.21±3.61a 12.62±4.10a 382.43±32.64a 28.61±8.49a 34.61±8.59a t 9.538 13.198 11.352 60.262 3.699 24.027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研究组不同肝衰竭时期IgG、IgA、IgM 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 中重度组IgG、IgA、IgM、总胆红素水平高于轻度组, 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轻度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不同肝衰竭时期IgG、IgA、IgM 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 ±s)
表2 研究组不同肝衰竭时期IgG、IgA、IgM 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 ±s)
注:与轻度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IgG(g/L) IgA(g/L) IgM(g/L) 总胆红素(μmol/L) 白蛋白(g/L) 凝血酶原活动度(%)中重度组 15 26.37±9.12a 17.58±6.43a 17.51±6.35a 420.61±31.26a 22.70±8.36a 31.23±8.56a轻度组 15 20.67±4.13 8.84±1.52 7.73±1.32 344.25±17.63 34.52±9.79 37.99±6.25 t 2.333 5.123 5.840 8.240 3.556 2.470 P 0.027 0.000 0.000 0.000 0.001 0.020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 肝细胞内几乎所有的细胞均参与免疫反应及应答, 如肝细胞表面存在参与炎症相关的受体表达调质, 能够激活T 细胞或肝内其他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通过免疫球蛋白使受体的水平上调;肝细胞内的库普弗细胞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除了通过抗原提呈外, 还能通过分泌花生四烯酸和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而且他们还能重建连接组织和参与纤维的形成[6]。肝衰竭的发展过程中抗原通过门静脉系统进入血液不能引起免疫反应, 但经过腔静脉进入血液的抗原能够引起免疫反应, 在某些条件下, 库普弗细胞能够表达抗原, 提呈抗原, 引起自身免疫现象。故在对肝衰竭进行诊断时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够早期发现肝衰竭。慢性肝衰竭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缺陷, 容易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导致患者的多器官出现衰竭[7]。免疫球蛋白在肝衰竭患者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如:肝脏是人体进行体内各种代谢和毒素清除的主要结构,免疫球蛋白通过特异性的识别和结合毒素关键表位,封闭病原体或毒素的结构, 使乙型肝炎病毒丧失感染能力, 同时还能有效清除细胞外病原体和处于裂解复制期的游离病毒, 达到体内代偿作用[8]。免疫球蛋白与肝细胞的抗原结合, 可因构型改变使其ch2/ch3 功能区的补体几何点暴露, 激活补体破坏病原体;免疫球蛋白的V 区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后能够促进库普弗细胞对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吞噬, 发挥免疫反应[9]。免疫球蛋白是机体最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 可通过中和作用减少抗原和毒素对免疫系统的刺激, 也可通过受体交联、调理吞噬等激活多种免疫细胞的抗感染功能, 避免肝衰竭患者因细菌感染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降低死亡率[10]。IgG 是血清和体液中的主要抗体成分,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 亲和力高, 在体内的分布广泛, 是肝衰竭患者体内发挥免疫反应的重要抗体。IgM 不能通过细胞壁, 主要存在血清中, 具有很强的抗原结合能力, 该抗体也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 血清中该抗体的检出, 表明患者存在感染。IgA 主要存在唾液等腺体表面, 参与局部黏膜保护, 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抗体[11]。肝衰竭患者由于肝内各种免疫系统及细胞的大面积坏死导致患者的免疫系统崩溃, 出现免疫球蛋白的大量释放参与抗原抗体反应, 故在肝衰竭的诊断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与肝衰竭患者的发生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12], 肝脏同样也是凝血因子合成的主要场所, 肝衰竭患者的肝脏损伤严重, 肝细胞大量死亡, 肝脏大面积坏死, 导致肝细胞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 导致发挥内外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缺乏, 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IgG(23.52±5.61)g/L、IgA(13.21±3.61)g/L、IgM(12.62±4.10)g/L、总胆红素(382.43±32.64)μmol/L 高于对照组的(11.20±4.31)g/L、(4.02±1.23)g/L、(3.76±1.21)g/L、(13.61±7.64)μmol/L,白蛋白(28.61±8.49)g/L、凝血酶原活动度(34.61±8.59)%低于对照组的(37.12±9.31)g/L、(91.35±9.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IgG(26.37±9.12)g/L、IgA(17.58±6.43)g/L、IgM(17.51±6.35)g/L、总胆红素(420.61±31.26)μmol/L 高于轻度组的(20.67±4.13)g/L、(8.84±1.52)g/L、(7.73±1.32)g/L、(344.25±17.63)μmol/L, 白 蛋 白(22.70±8.36)g/L、 凝血酶原活动度(31.23±8.56)%低于轻度组的(34.52±9.79)g/L、(37.99±6.2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肝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 不仅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 而且能够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加强检测的规范性, 避免人为的操作失误及仪器的损坏造成结果的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