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3-09-22刘磊于棋李凤英厉郡华夏永梅
刘磊 于棋 李凤英 厉郡华 夏永梅
脑梗死是全球成人中患病率、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其死亡率在我国位居首位[1]。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在我国最为常见, 易导致脑梗死进展加重, 严重时导致肢体偏瘫, 且神经功能恶化常出现在院内治疗期间, 容易造成医患纠纷, 临床上如能早期识别该类患者, 并对其进行防治, 将极大改善患者预后[2]。本研究通过收集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病例, 为脑梗死的治疗寻找疗效佳、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案, 以期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0 月于日照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00 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0 例。本研究经日照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20-11-01)。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
1.2 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 岁, 病程<7 d;②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③符合《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标准》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定义;④经影像学检查确定责任梗死灶及责任血管。
1.2.2 排除标准 ①影像学检查显示责任梗死灶、责任血管供血区与临床症状不相符者;②既往发生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者;③后循环脑梗死,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心律失常等引起的心源性脑梗死, 血管炎性脑梗死;④烟雾病、动脉夹层、血管炎及其他无法明确病因的卒中者;⑤发病前2 周内有急性感染性疾病者, 有出血性疾病及倾向、血液疾病者;⑥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疾病者, 妊娠、哺乳期、月经期妇女;⑦双侧颅内、外血管疾病引起梗死者, 临床考虑为大面积脑梗死者(NIHSS 评分>25 分);⑧服用可能对实验检查结果有影响的药物者, 对依达拉奉右莰醇药物过敏者。
1.2.3 剔除标准 ①治疗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严重出血或死亡);②随访过程中失访或临床数据缺失者;③不遵从医嘱用药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进行基础治疗, 即包括吸氧、心电监护、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调脂、改善侧支循环、扩容降纤等常规治疗。
1.3.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 予以患者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200007)治疗, 将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 ml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中, 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 2 次/d, 连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临床疗效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 d 后评估两组NIHSS 评分, 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90%为治愈;治疗后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6%~90%为显效;治疗后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6%~45%为有效;治疗后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6%或增加<18%为无效;治疗后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增加≥18%为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两组诊治过程中肝肾功能损伤、消化道反应、头晕头痛、出血及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3 临床相关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 d 后、治疗90 d 后评估两组NIHSS 评分、mRS 评分、ADL 评分。NIHSS 评分0~42 分, 评分越高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mRS 评分0~6 分, 评分越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态越好。ADL 评分0~100 分, 评分越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4 血清炎性因子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 d后评估两组CRP、IL-6、TNF-α 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2.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相关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NIHSS、mRS、ADL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90 d 后, 两组NIHSS、mRS 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 ADL 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实验组NIHSS、mRS 评分低于对照组, 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相关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相关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NIHSS 评分 mRS 评分 ADL 评分实验组 50 治疗前 4.98±2.71 2.25±1.01 61.34±5.28治疗7 d 后 3.22±2.34ab 1.24±1.04ab 70.05±5.94ab治疗90 d 后 2.08±2.00ab 1.08±1.03ab 86.13±5.71ab对照组 50 治疗前 4.38±0.92 2.16±1.23 61.10±5.93治疗7 d 后 4.01±0.82a 1.69±1.02a 65.60±5.94a治疗90 d 后 3.88±0.74a 1.58±1.11a 70.09±5.84a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L-6、TNF-α、CRP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 后, 两组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实验组IL-6、TNF-α、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7 d 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IL-6(pg/ml) TNF-α(pg/ml) CRP(mg/L)实验组 50 治疗前 6.00±1.23 7.36±0.54 7.24±2.11治疗7 d 后 3.32±0.47ab 6.49±0.43ab 4.06±0.88ab对照组 50 治疗前 6.11±2.14 7.33±0.77 5.93±1.34治疗7 d 后 5.11±1.03a 7.72±0.64a 4.46±0.97a t治疗前组间 0.315 0.226 3.706 P治疗前组间 0.753 0.822 0.000 t治疗7 d 后组间 11.180 11.280 2.160 P治疗7 d 后组间 0.000 0.000 0.033
3 讨论
脑梗死的死亡率在我国位居首位,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在我国最为常见, 且神经功能恶化出现比例高, 常出现在院内治疗期间, 容易造成医患纠纷, 给患者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残疾[4,5]。但其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其病理生理过程包含能量耗竭、自由基生成增多、免疫系统激活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6,7]。不同机制在不同时间相互作用, 形成恶性循环, 进而使病情进展。
目前, 国内外已有研究证实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脑梗死效果较好[8],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90 d 后, 两组NIHSS、mRS 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ADL 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实验组NIHSS、mRS 评分低于对照组, 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9,10]。
炎症机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其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和破裂的始动因素, 还能通过激活脑内固有免疫反应释放大量炎症因子, 促发“瀑布式”炎症级联反应, 促进神经元凋亡, 加重脑缺血损伤程度, 进而对患者预后产生负面影响[11-14]。已有相关研究证明, 依达拉奉右莰醇作为一种新型神经保护剂, 是由依达拉奉和右莰醇两种成分组成的多靶点神经保护剂。其中依达拉奉是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 可有效清除多种自由基, 阻止脑水肿和脑梗死进展, 对脑梗死引起的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右莰醇可以抑制缺血导致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的表达, 具有更好的神经保护功能[15,16]。炎性细胞因子不仅可促使单核细胞释放组织因子、破坏血栓纤维帽、促进血栓形成, 还会通过炎症反应增加血管通透性、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促使病情进展。CRP 基线水平被证实与斑块破裂风险、斑块进展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且能够评估脑梗死的严重程度, 预测疾病进展和患者死亡风险[17-20]。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7 d 后, 两组IL-6、TNF-α、CRP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实验组IL-6、TNF-α、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考虑与依达拉奉右莰醇能减少炎症因子和炎症蛋白表达, 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综上所述,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轻炎症反应, 且安全性良好, 但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研究, 有待多中心、大样本量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