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典礼活动的人民立场*
2023-09-22徐沐熙
徐沐熙
提 要:党和国家典礼活动坚守人民立场。典礼是聚合人民的主要政治途径,将人民作为主要参与者聚合到典礼的全流程,并与人民进行政治仪式及政治心理互动;典礼是服务人民的特殊政治仪式,既服务于人民追忆历史和表达政治理想的“政治需要”,也服务于人民的利益诉求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典礼是“教化”人民的重要政治资源,通过党纪国法的威慑以及唤起集体记忆,强化人民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意识,通过塑造国家符号提升人民的爱党、爱国情怀。
党和国家典礼是人民追忆历史和表达政治理想的重要仪式平台,天然承载着表达人民政治理想、服务人民政治需要、满足人民政治情感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等责任,担负着服务和“教化”人民的使命。其参与主体是人民,通过组织典礼、参与典礼、接受典礼的“教化”等多种方式融入典礼的不同阶段,表达个人的政治情感,满足个人的政治需求。在政治基础、制度构建、实践展演、现实影响等方面彰显了“人民立场”这一最终目标和内在追求。
一、典礼是聚合人民的主要政治途径
人民在党和国家的典礼仪式体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参与典礼策划、组织、开展的全过程。通过政治仪式互动和政治心理互动使党的人民立场在典礼中得到凸显,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齐心聚力、齐心聚情地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建设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46 页。,要把握人民愿望,站稳人民立场。党和国家的典礼活动体现了这一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典礼作为党和国家展现政治威仪,宣传理论思想的重要仪式载体,不仅从庆祝仪式和纪念活动的主体上体现人民立场,甚至从庆祝仪式和纪念活动的客体上看,庆祝和纪念场馆上的标志性建筑物、革命先烈的纪念碑等这些不可移动的典礼符号,也被赋予特殊的历史情感和政治色彩,以示对人民创造历史的高度认可。
(一)人民对典礼活动的参与
人民群众在典礼仪式体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主要参与者见证典礼仪式的全流程。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丰富了国家典礼活动的内涵。
1.人民是党和国家典礼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党和国家的典礼活动坚持人民立场,一直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激发更为广泛的人民参与,从而使人民群众亲身体会到意气风发的主人翁地位。1949 年,开国大典组织了30 万军民参与典礼活动,体现了人民群众强大的参与力量。有的国家级仪式,几乎是线上线下的全民参与。2021 年7 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3.3 万人参加综合演练、观礼等,包括受表彰的先进人物,阅兵仪式上的军人,参加巡游队伍的各阶层、各族各界群众,文艺汇演仪式上的演员,参观庆典活动的线上线下的所有观众等。可见,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典礼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没有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庆祝仪式和纪念活动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典礼仪式也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2.人民参与典礼的全部流程
党和国家典礼的前、中、后整个流程,都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典礼通过多种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的参与渠道。在典礼前期,各大官方主流媒体通过线上、线下等途径,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以投票、留言、征集文稿等渠道,让人民群众通过典礼表达政治情感,传递政治诉求,使人民群众在典礼之前即有扎扎实实的参与感。在典礼开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典礼仪式中的具体组织者、表演者、宣传者,还是作为线上线下的观看者,人民群众都用不同的方式倾情参与其中。典礼举办之后产生的教化功能和后续影响所指向的受众,依然是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可通过调查群众对典礼的满意度来总结经验,进一步规范、完善党和国家的典礼制度。总之,人民群众通过前期参与组织典礼、现场参与典礼、后期接受典礼教化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典礼的全流程、融入典礼的不同阶段,传递政治情感,表达政治理想等。
3.人民对典礼的参与具有广泛的时空性
人民对党和国家重要典礼的参与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具有广泛的时空性。一方面,不受时间限制。党和国家重要典礼的举办基本上会有固定的时间或周期,但典礼的前期宣传、后期影响等外延性的时间都是很长的。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庆典活动的前期宣传教育,提前几个月、甚至几年就已经开始了。而典礼举办之后,对人民群众产生的影响,及人民对典礼的讨论和关注也远未结束。如:开国大典,不仅当时在现场的人们会念念不忘那场大典记忆,而且后面时代里的人们也可以通过各类文字、视频材料、美术作品等回看历史,“遥望”大典威仪,他们同样是典礼的受教者。另一方面,不受空间限制。新中国成立以来,很多党和国家的重要庆典活动都呈现出中央、地方共同举办的特点,典礼的舞台深入各级行政区域的人民群众当中。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庆典活动,除了在北京组织现场参与的人民群众开展典礼之外,各地也在组织多种多样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庆典活动。通过电视、网络观看的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也都是典礼的参与者。
(二)典礼体现“与人民的互动”
党和国家典礼活动的人民立场,除了体现为人民参与其中,还体现在典礼活动中与人民的政治仪式互动及政治心理互动上。只有通过与人民的互动,各项庆祝仪式和纪念活动才能顺利展开,才能真正发挥典礼的各项功能和作用。
1.与人民的政治仪式互动
典礼是党和国家通过政治仪式与人民互动,进而实现国家意志的特殊途径,从始至终都被赋予强烈的政治色彩。是党和国家通过政治仪式表达权威、再造权威,通过与人民的互动完成政治教化功能的特殊手段。党在典礼仪式中表达政治权威,实现政治意图时始终尊重和昭显人民的意愿,同时注重提高人民的政治水平,激发人民群众的政治互动热情和创造力。在典礼举办前期,组织者会通过舆论、媒体等多种渠道倾听民意、调查民情,并在总结之前典礼经验的基础上,融入人民群众新的意见建议,以人民群众新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策划设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典礼方式。正是这样的互动准备,为典礼的顺利开展作好了铺垫。在典礼举办的过程中,也有与群众之间的广泛互动,如:奏唱国歌、政策宣讲、纪念文献的发行、先进人物的表彰、现场交流等。很多政治仪式和流程都需要在与人民的互动中完成。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在典礼活动中通过视频剪辑、舞台剧表演、诗歌朗诵、红色故事演讲等多种活动方式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从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国际社会各方面进行今昔对比,用更鲜明直观的形式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成就,表彰党的历史功绩的同时强化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感恩意识、忠诚意识。典礼结束后更需要与人民的互动,审视人民群众对典礼的满意度以及受教效果,省察是否将党和国家的理论思想、方针政策等,潜移默化地内化于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之中,等等。通过政治仪式的互动,人民群众能够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充满自信,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充满希冀;还能感受到党的伟大精神力量并自觉践行和弘扬党的伟大精神,等等。
2.与人民的政治心理互动
人民的政治心理,包括政治认同、政治追随等内涵。其中,政治认同是人民群众在典礼中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理论体系、信念宗旨、前进道路等一系列具体内容的深刻认识和全面认同,也包含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党大国精神等一系列核心概念的全面认同。政治追随在“大处着眼”,可理解为人民群众通过典礼活动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小处着眼”,可以理解为在庆典中通过表彰功勋人物、塑造先进人物、突出典型引领等方式,以“英雄符号”强化群众争当典型、抢做先进的自我意识,并化作行动逐渐将政治认同在实践中升华为政治追随。在典礼开展过程中,通过国家领导人现场发表重要讲话、礼仪展演、文件发布、音视频展播等一系列方式,传播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指导理念、核心价值观、国家精神等。这些典礼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性,能够令人民群众更直观地感受党的政治理念,更清晰地认识党的崇高形象与制度优势,触发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心理,从而在“党对人民的政治引领”与“人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和政治追随”之间实现互动。
政治情感是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之一,如果人民群众的力量没有情感基础,爱党爱国就没有了坚实的基石,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就无从谈起。典礼仪式是一种象征符号,起到情感催化剂的作用,能够催生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力量和奋勇拼搏的精神。典礼有效融合了“齐心聚力”和“齐心聚情”两个作用,“聚力”是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聚情”是指全国人民同心共情。典礼将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和集体情感整合起来,并将整合的力量、凝聚的情感延伸到推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努力实现共同的政治理想。人民群众会与这样的力量和情感引领形成互动,产生强烈的精神共振,以感恩意识和忠诚意识回馈党和国家。比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跌宕曲折、艰苦卓绝的程度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对这段历史的集体记忆最为深刻,从而引发的情感共鸣也最为强烈。通过典礼上的政治仪式及象征符号唤起这些集体记忆,能够再次激发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从而强化对党和国家的感恩意识及忠诚意识。这样的意识不只是一声口号、一个誓言,而是流淌在人们血脉中的坚守和信仰,激发人民群众将“内化”入心的感恩意识和忠诚意识“外化”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建设中去。
二、典礼是服务人民的特殊政治仪式
(一)典礼服务于“人民的政治需要”
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过去党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无不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党立足百年新起点、启航新征程的目标,就是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和国家典礼是党彰显政治伟力、凝聚民族力量、服务人民需要的一种礼制活动。从开展的动机、服务的主体、产生的影响、互动的对象等多个方面,反映出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宗旨。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213 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其核心思想,其内涵丰富,范围宏大,涉及人民主体、人民共享、人民评判等多个维度,在党和国家典礼仪式中也多有呈现。
1.典礼服务于人民追忆历史的政治需要
典礼一直存续于历史的发展脉络之中,具有“追本溯源”的属性。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群众通过典礼活动纪念历史人物,庆祝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讲述历史故事,重现历史场景等来缅怀历史,重温历史,进而与历史“同心共情”,极大程度地唤起人民的集体记忆和集体情感。人们通过典礼的各种活动回顾救亡图存、保家卫国的历史,回首那些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艰难岁月,回望党在急难险重的民族危机时刻作出的英明决策,回忆那些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典礼这种“回溯历史”的属性,既满足了人民追忆历史的需要,又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激发和鼓励从苦难中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追忆历史、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厚积薄发、大力奋进,发挥了“精神引领”的功能。知往鉴今,典礼以深刻的历史印痕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较为恰当地贴合时代背景,引领人们直面时代问题。比如:唤醒人民内心的红色记忆,将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沂蒙精神等党的伟大精神,通过仪式和庆祝活动传递到人民群众中去,以革命文化鼓舞他们在新时代再接再厉,创造新的时代辉煌。
2.典礼服务于人民表达政治理想的需要
党和国家的典礼活动不仅立足于为民解忧、为民造福,高度重视百姓的心声和精神面貌,而且还十分注重唤醒人民对历史的集体记忆,激发人民对政治理想的表达。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典礼不仅承载人民群众对过往历史的集体记忆,而且点燃人民群众对未来的向往之心,是人民群众表达政治理想的重要平台。人们既通过典礼活动加强对社会主义制度、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认可;又通过典礼表达对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的理想追求。典礼因其庄严的政治仪式、喜闻乐见的群众参与性活动等,而具有激发人们表达政治理想的独特优势。比如:各种典礼活动中关于实现小康社会的理想。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刚刚起步,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一个美好而明确的理想目标作为奋进的动力。因此,党的十三大提出了通过“三步走”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自此之后党和国家的重大典礼活动,都会通过描绘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来激发人民的奋斗热情。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讲话中指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6 页。。2022 年,在党的二十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已经建成的小康社会达到目标要求,成色十足”②《中国已经建成的小康社会达到目标要求,成色十足》,光明网,2022 年10 月15 日。,意味着小康理想的实现。从典礼持续描绘“小康”蓝图的这个历史缩影可知,人民群众天然具有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而举办纪念活动、文艺汇演、发行纪念品、形成理论文本等党和国家的典礼活动起到了表达人民政治理想的作用。
(二)典礼服务于“人民的民生需要”
党和国家的典礼活动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经过百年的发展与完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庆典活动已经成熟,主要表现在思想引领、热在基层、改善民生、促进交流四大特点。从中央到基层,将典礼活动和民生建设紧紧联系起来,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紧紧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践行我们党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将改善民生同党的典礼活动结合起来。
1.典礼融入人民的利益诉求,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
党和国家典礼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就在活动过程中融入了人民的利益诉求,比如:通过融入基层和社会的特殊平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切实倾听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从而真正改善民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庆典之际,中央和地方各类典礼活动推向高潮,用不同的方式开展庆祝,并开通表达人民民生诉求的平台。从活动内容到市政建设、乡村振兴等各个领域,通过座谈会、网络意见征求、现场意见征集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方式充分倾听民心,切实将典礼活动和解决群众诉求、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典礼用回顾改善民生的历史节点、见证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进程、展示我们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等方式,直观地、形象地将辉煌成就转化为民族自信,昭示改善民生的丰硕成果,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
2.典礼能够刺激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入口
衡量人民幸福感的首要指标就是物质生活的改善与提升。典礼活动展现了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所创造的巨大成就,吸引了更多的人们旅游观光,刺激了国内消费。单就典礼本身而言,由于参与人数众多,活动方式多元,社会影响面广,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全国各地经济的发展。从理论上来说,组织一次声势浩大的典礼活动,除促进典礼本身的消费之外,典礼所留下的聚情、整合、纪念功能又能促使典礼标志性的纪念品、文献资料、具有文化内涵的衍生产品被不断推出,从而对经济可能产生二次拉动,如:一些因典礼而衍生出的标志性产品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从而在经济层面上起到拉动内需、进而达到逐渐改善民生的作用。
三、典礼是“教化”人民的重要政治资源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些重大礼仪活动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这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第110 页。典礼对于传播主流价值,“教化”人民遵守公序良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广泛传播性推广律己敬人的公序良俗,营造文明礼让、明理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公序良俗的培育之外,典礼还是国家开展“教化”的重要政治资源。因为典礼起源于仪式,因国家实施政治活动的需要而产生,从开始就天然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随着国家政治体制的成熟,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这种政治仪式逐渐规范化。随着典礼仪式内涵的日益丰富,外化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但其政治象征和政治功能从未改变。既通过展示政治仪式等感染和“教化”人民,使人民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从而增强人民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意识;通过塑造典礼符号“教化”和培育人民的爱党、爱国情怀等,将党和国家的政策理念内化于个人的理想信念中,从而实现党和国家的政治“教化”的目的。
(一)典礼培育与强化人民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意识
政治组织者努力设计和运用纪念、庆祝活动,动员人民参与、培育民众情感以支持其合法性并激发起群众对其政策的热情。②参见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版,343 页。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典礼仪式和活动宣传自身的精神和制度,从而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党的政策、理论的支持。
人民群众在典礼威仪的震撼中产生敬畏心和信服感,进而强化忠诚意识。比如:严明党纪国法是实施政治仪式、推动政治目标的一种途径,通过精细规范、秩序井然的仪式塑造纪律严明、威严肃穆的氛围,令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党纪国法的威严气势与不容撼动。步调一致、整齐划一的典礼,凸显了党的纪律的严肃性。
众所周知,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严明党纪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在各级地方开展重要庆典系列活动的同时,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片推陈出新,向社会彰显党纪的严明。法律作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规范,是维持国家秩序,推动社会规范发展运行的重要准绳。一定的仪式,可以展现纪律的威严感与约束性,如:在宪法宣誓仪式中,国家工作人员要将人民赋予的权力通过宪法具体表现出来,并以可视化的宣誓仪式,将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所具有的最高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呈现出来,又将自身尽责畏法的宣誓活动定格化,从而产生内在的约束力,强化忠诚意识和使命担当。无论是身在其中受党纪国法直接约束的党员干部,还是观看这些典礼仪式的人民群众,都会对这些政治典礼仪式心生敬畏,并自我诫勉,从而对党和国家更加忠诚。
在回顾历史中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的感恩意识,从而深化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意识。比如:新时代的大党大国典礼是全民参与的典礼,除了传统层面人民群众的现场参与之外,在数字信息化的今天,数字网络平台的线下参与的群众人数更加庞大。一次相沿成习的大型典礼,如:党的历次逢五逢十的庆典活动,都是举国上下、全民参与的盛典。典礼将国家政治仪式搬上盛大的舞台,通过展演历史重大事件唤起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的集体记忆,让艰苦卓绝的百年历史在典礼的舞台上成为震撼中华儿女心灵、强化忠诚意识的精神指引。因为越是艰难困苦、来之不易的成绩,越能让人们记忆深刻。所以中国人民对这段历史的集体记忆也是最为深刻的,从而引发的情感共鸣也是最强烈的。深刻的集体记忆能够再次勾起人民对艰难历史的回顾,在感恩中升华对党的敬仰之情,从而强化忠诚意识。此外,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①参见[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39 页。是特定群体统一性的共享往事,并因集体需要而实现记忆凝聚和延续的一个过程,因为现实社会需要而对历史进行一定范围的重构。典礼不仅通过展演、回顾历史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唤起人民群众的集体记忆,引发人民内心的集体共鸣,从而强化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意识,还具有重塑、再造和完善集体记忆的功能。通过典礼的政治仪式引导、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演绎特殊的历史符号,唤起并重塑人民群众的集体记忆,触动集体情感,感受波澜壮阔历史中的集体力量,从而实现人民群众的集体认同。这也是实现典礼的政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典礼“教化”与提升人民的爱党、爱国情怀
典礼是一种政治仪式,也是一种政治象征,有其独特的政治功能,②参见陈金龙:《毛泽东与纪念活动的政治功能表达》,《现代哲学》,2009 年第1 期。包括弘扬国家精神、塑造国家符号、彰显国家伟力等,这些都能对人民群众起到“教化”作用,厚植了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其中,塑造国家符号这一典礼的政治功能尤为典型。
比如:通过国家符号塑造文化多元、开放民主、和谐文明的大国的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力,是典礼无与伦比的政治功能的体现。
国家符号的塑造是历史事件、文化底蕴、国家精神、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英雄人物、人民参与等多种元素、多个层面和多种形式互相作用后逐渐形成的,其内涵丰富多彩。从开国大典开始,对国家符号的塑造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典礼仪式展现各种形式的国家符号,如:毛主席画像、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红色革命故事、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等。又如:“10 月1 日”是国庆日,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生日的符号。各种积极的、正能量的国家符号能够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国家符号包括物体符号、文化符号和精神符号等多种形式。物体符号又有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之分。如:长城、故宫都是不可移动的符号,瓷器、丝绸都是可移动的符号;文化符号既可以是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精神符号就更多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功构建并向外界呈现出的精神符号有民主、法治、大国责任担当等。
典礼通过构建国家符号的权威性直接“教化”人民,从而强化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中华礼制文化的权威性塑造了大国礼制符号,进而造就了礼制的严谨、权威、恢宏、震撼。我国的大党大国典礼传承了中华传统礼制文明的仪式和符号威仪,通过展演威严法纪、程序严明的仪式流程,让线上线下全程参与典礼仪式的人民切身感受仪式的权威性。实际上,典礼作为国家实施政治引导的重要仪式,天然具有政治权威的属性。但其权威不是以外在的强制性来实施的,而是以引导、推动人民群众内化的主观意识情感为主的。典礼的政治权威来源于人民,是以人民的爱国情怀为基础的。如:开国大典,30 万人民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盛大的阅兵仪式体现国家的政治权威,全民参与的盛典彰显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历经几十年,这场盛大的典礼仪式已然成为了全民记忆中彰显和维护大国威严的重要符号。又如:党通过塑造国家领导人的光辉形象,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的回顾、高度的评价,塑造了周恩来不忘初心、坚守信仰、鞠躬尽瘁的共产党楷模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①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2 页。他号召全体党员学习周总理,做一名堂堂正正的共产党员。借助伟人形象,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教化”与提升人民的爱党、爱国情怀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