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探析
2023-09-21邹燕
邹燕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日益提升,互联网的灵活运用已经在学校教学中显现出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有所体现。在互联网视域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树立前卫的教学理念,根据新课改的改革方向创新教学方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采用互联网手段将教学资源进行详细的整合,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有趣的、愉快的学习环境。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学习成长中的各种问题都需要教师正确的引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互联网技术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引领学生的身心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修养。目前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并没有真正的落实,效果也不明显,文章对互联网视域下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进行探讨,希望能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探究
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提出更高的标准。在信息化教育模式的不断推动下,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善于应用互联网技术,让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将学习资料进行搜索、整合,让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在学习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小学生成长阶段的教育与正确引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质与发展方向,所以更要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小学阶段就要展开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让学生能在学习的起点就摆正自身的素质与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要灵活地运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愉悦学习的同时收获健康的成长。
一、互联网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单一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完善,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更喜欢游戏形式的课堂教学,创建游戏教学情境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其更好地投入教学活动。但是现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依然沿用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够,不能学到足够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五年级第一单元“学会沟通交流”这一课时,如果教师就简单地讲述一些基本的沟通技能和注意事项,学生不能充分地理解,并且在日常和同学沟通时也不会有所改变。因此,单一的教学模式会限制学生的发展,阻碍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创建良好的、有趣的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当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以后,教师要评比出优秀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并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很多学生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教学活动中不听取同学的建议,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从而产生矛盾,导致课堂任务迟迟没有完成。有的学生会听取其他学生的建议,并将组内的同伴的建议相结合,从而顺利完成任务。
学校要有效地开展教师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教师道德与法治科目的理论知识,让其能具备良好的德法素养,并且学会转变教学方式,让课堂具有多样性、趣味性的特点,并将德法理论知识与班级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其能尽早成为教育事业的主力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小学教师要想开展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首先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教师的道德素养直接决定了班级学生的道德素养。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教师没有充足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理论知识,也没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手段,更不能很好地运用互联网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出现诸多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如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能很好地用专业的知识回答等。
班级内的学生有时会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而撒谎作业忘记带了,这种情况下有的教师会采取严厉批评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畏惧自己,从而不敢再撒谎,但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不能有效杜绝学生撒谎的坏习惯。此时,如果教师的素养和教学水平较强的话,就会对学生进行疏导,让学生从心底信服教师,从此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此外,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不能及时地意识到日常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不能清晰地认识到当下道德与法治对小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如果不能真正从学生实际发展特点和道德基础出发,仅依靠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会过于单一,没有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认识得不够透彻,即便是教学方式有瑕疵,也不知道该如何進行调整。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相脱离
当道德与法治教学脱离实际生活时,学生只是理论上了解了相关原则和概念,而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他们无法真正理解道德和法治原则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难以将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这将导致学生对这些主题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可能认为道德和法律只是学校课程中的一个抽象概念,缺乏与他们个人生活和经验的联系,从而导致对学习内容的忽视和漠视。学生难以理解道德与法治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无法将所学的道德和法律原则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或者无法意识到这些原则对个人、社会和全球的影响。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三年级“生命最宝贵”这一课时,教师如果没有为学生收集、整理网上资料,而是直接用口述的方式给学生讲解不尊重生命的例子,学生学完之后对生命的重要性并不会理解和掌握。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或电脑等设备,展示与生命相关的日常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这样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探索生命的奥秘。通过“生命最宝贵”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生命的起源、组成和运作方式,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和不可思议。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探索精神和科学兴趣,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和热爱。学生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课堂肯定会对生命的价值有深刻的理解,并真正学会珍爱生命。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并对自己教学的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反思,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如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和家校之间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如果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不适宜,可以及时地进行改进,并积极请教经验丰富的教师,不断完善教学体系。
二、互联网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策略
(一)运用互联网技术创设灵活多样学习情境
小学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起点就提高自身的素质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还应鼓励学生打开自己的心胸,树立自信心,建立友好的同学情谊,这不仅会使学生的情绪变得愉快,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将书本内容与学生的发展特点相结合,制订有效的情境教学形式。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可以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通过抖音、微博等现代化的信息平台,搜索现代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景和学习方式。只有学生足够感兴趣,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指引着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的方向。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四年级“合理消费”这一课知识时,教师可以使用相关的视频资料,展示合理消费的案例、实践经验和消费行为分析。在观看视频之前,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关注视频中的核心内容。“你认为什么是合理消费?你期待从这个视频中学到什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观看过程,并激发他们思考和探索。视频观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就视频中提出的问题、案例和观点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合理消费的重要性、挑战以及实践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教师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可以生动地展示消费行为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还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和优良品质的形成。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可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中,教师应该重视对整个评价流程的优化,包括学生预习答题、作业提交和评分等方面。
以教授统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同伴与交往”单元内容为例,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综合评价。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制作微课程,让学生进行预习。通过视频、音频或文字等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概念进行思考。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线问卷或学习平台的测验功能布置一些预习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记录他们的预习答题情况。
这样的预习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前了解学生在课前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课后,通过互联网技术,学生可以用扫描纸质作业或者直接在线输入文字的方式提交作业。教师收到学生的作业后,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批改和评价。通过在线打分系统,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详细的反馈和建议,标记出错误并解释正确的做法。这种方式不仅避免了手写批改作业的烦琐,还减少了批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同时,学生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成绩和教师的评语,在及时反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提高。在学习完课程后,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将各项评价数据整理出来,形成学生的个人学习档案。这些数据包括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测验的得分等。通过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教学和评价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学生和家长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工具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成绩,及时进行学习反思和调整。
(三)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强教学情境和生活的联系
小学生身心发育不完善,很多时候会按照自己的秉性行事,因此需要教师正确的教导。现在部分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打游戏会选择进入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游戏厅及网吧,在高强度的虚拟环境中会使学生的精神极度紧张,当游戏结束后会导致精神萎靡不振,严重时甚至引发神经性衰弱危及身体健康。教师要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成长方向,游戏固然好玩,但要游戏有度,过度沉迷其中只会影响自身的健康。
针对学生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并且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让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自我检查,如果有类似的现象要及时改正。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六年级“公民意味着什么”这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虽然在学校是学生、是教师,但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中国公民,中国公民要时刻记住以繁荣国家为己任,时刻记住遵守中国法治。法治是国家良好运转的基础,只有每个公民都遵守法律法规才能保障我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繁荣昌盛。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不完善,对道德与法治认识浅薄,也是培养良好德育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灵活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情境,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身边真实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身临其境,对知识的感知度更加深刻,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结语
互联网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动,让学生学习的热情重新燃烧起来,通过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将德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使其适应现代发展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从而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全面。另外,道德与法治重点在于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与怎样做人,小学生就如一张白纸,教师在上面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使其谱写精彩的人生。在教育事业的改革背景下,教师要顺应教育理念,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从而为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助力。
参考文献:
[1]兰兴玉.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03):108-109.
[2]高英. 互联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合研究[J]. 学周刊,2022(10):65-67.
[3]余长华.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08):73-75.
(责任编辑:孙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