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2023-09-20黄斯琪
黄斯琪
摘 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沉淀,逐渐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民族声乐是以我国音乐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为代表的,它与民歌、说唱、戏曲等不同,它是在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演唱的精髓和特色的同时,借鉴和吸收西方声乐的演唱原理和长处,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鲜明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新型民族声乐艺术。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对传统民族声乐进行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民族音乐表现形式单一、对民族声乐缺乏理论研究、民族声乐艺术理论体系尚未建立、民族声乐艺术的特色不突出等,这就使民族声乐艺术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地位。为了保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能够得到长足发展,本文針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可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5-00-03
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发展的状态,既与西方声乐艺术有明显区别,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要实现多元化发展,必须对其进行准确把握与认识。当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在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基础上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进行了全方位的发展。但是,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亟须艺术工作者去不断探讨。
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指的是以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为基础,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它包含了民族风格和传统音乐元素。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人们对于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我国,民族声乐大体可分为民间歌唱、民间说唱、戏曲演唱和民族新唱法四大类。这几类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渗透和创新,从而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
二、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意义
多元化发展是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化进步的主要标志。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对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它不仅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特色,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许多其他国家优秀的声乐艺术成果,比如:意大利美声唱法、法国“美声唱法”、美国“美声唱法”等。这些声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注重歌曲本身的内涵和形式,还对演唱技巧、演唱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创新。
三、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民歌的艺术加工
民歌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丰富我国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民歌的历史非常悠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西方声乐作品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普及,很多人在演唱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民歌,无法对民歌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处理,也不能将民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很好地表达出来。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因此,对我国传统民歌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非常有必要[1]。目前,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缺乏对民歌的艺术加工问题比较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传统民歌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不够丰富;二是有些民歌存在着严重的舞台表演痕迹;三是很多声乐演唱者忽视了对民歌中情感方面的处理;四是在演唱时过于注重声音技巧上的处理和表达。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缺乏对西方声乐艺术的借鉴的原因及危害
虽然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西方声乐艺术的借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一直处于封闭、单一的发展状态。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缺乏对西方声乐艺术的借鉴,不仅会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失去自身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特色,还会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方音乐文化之间出现明显的差距。一方面,由于我国缺乏对西方声乐艺术的借鉴,所以在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模仿西方音乐作品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西方声乐艺术的借鉴,导致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缺乏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和特色。因此,要想实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就必须实现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借鉴[2]。
(三)传播手段单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各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播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渠道比较单一,往往局限于在学校中进行专业教育,缺乏社会传播;其次,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内容不够丰富,缺少时代气息和流行元素,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方法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当下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最后,由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受众群体相对较少,在传播过程中很难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它。比如,在网络上进行宣传的时候,很难吸引到年轻人的注意力。
四、促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措施
(一)对民歌进行艺术加工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民歌,在传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历史上的文人雅士大多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因此他们对民歌也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民歌不仅具有明显的情感和表达方式,还能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能够将一些历史信息直接体现在民歌中。要对民歌进行艺术加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首先,改变唱法。将民族传统声乐中的“喉”由“开”改为“闭”。“开”指的是喉头下降,使上腔、额窦以及咽壁自然打开,保持气息通畅。但如果是高把位的发声时,喉头还处于高位,会出现嗓子疼、不舒服等现象;而如果是低把位,会出现气息不通畅的问题。即通过共鸣腔体的运用、气息的运用以及咬字吐字等对民歌中存在的挤、憋、捏等现象进行改善。其次,改编曲调。民歌改编可以采用对原有曲调进行改编、改变歌曲旋律等方式,使其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如通过对民歌进行改编,可以使其具有“歌味”;还可以将民歌与西方的歌曲相融合,使其呈现出“洋味”,从而提高民歌的艺术性。我国的传统民歌多采用“四句式”或“五句式”结构,之后逐渐开始采用“四句式”结构。所以说,对民歌进行二次创作时,必须将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适当改编与创新,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对民歌进行改编与创新时一定要保留原有音乐特色、风格、韵味以及情感等,不能改变其本质[3]。最后,借用外来元素。我国在对民歌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借鉴其他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和特点,这样既能够丰富民族声乐的内容,又能实现多元化发展。例如,《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就是将民族歌曲与流行音乐相融合创作而成的,既能体现我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又能展现新时代年轻人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因此,这种借鉴外来元素的方式也是可行的。但是必须注意两点:第一,不能将其他民族音乐作品与本国民歌相结合;第二,不能改变民歌的基本特色。民族声乐作品必须立足于本民族文化、风俗以及艺术特点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多元化发展。总之,要想实现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探索,就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民族声乐艺术本质出发、结合本民族文化以及民歌特点进行二次创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采用科学的演唱方法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只有采用科学的演唱方法才能提高作品的演唱水平。当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正处于多元化发展阶段,很多作品都是从民间流传下来的,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它独特的表演形式能够给大众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丰富了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对于这些作品而言,无论是采用传统民族唱法还是现代民族唱法,都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在演唱传统民歌时需要尽量保持原生态音色,以便更好地表达民歌的情感。而在演唱现代民族歌曲时需要借鉴科学发声方法,以便于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4]。另一方面,在对我国传统民歌进行演唱时需要确保其声音的自然性,并使用科学发声方法来展现作品的情感与内涵。对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而言,其主要特点为注重音色的运用,这就要求在对传统民歌进行演唱时必须坚持自然化原则。当前阶段,很多中国传统民歌都是通过自然化方式进行创作的。因此,在对这类民歌进行演唱时要想体现其情感与内涵必须遵循自然化原则进行创作。
(三)借鉴西方声乐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传统民歌、戏曲以及宗教音乐中不断融合与发展而来。传统民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音乐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传统民歌逐渐失去了生命力,变得陈旧乏味。因此,我们在学习、继承传统民歌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对传统民歌进行创新。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以及实现多元化发展,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声乐艺术表现形式中的有益成分。西方声乐艺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外来音乐元素,并与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进行了融合与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要借鉴西方声乐艺术表现形式,就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对于国外的音乐文化和审美取向,应该做到正确的接受和借鉴。其次,在了解和掌握西方声乐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西方声乐艺术表现形式中的精华部分。最后,对于作品内容要充分理解。民族声乐艺术必须能够反映出民族文化的本质特点。民族声乐在作品内容和题材方面应该符合作品表现风格,充分体现出作品表现的主题。
(四)利用现代化科技传播手段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经济发展的推进和社会生活形态的变化,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不断发生改变,音乐作品在表现形式、题材内容及审美趣味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民族聲乐艺术既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受众的审美需求,也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化艺术发展的新形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有必要合理应用现代化科技传播手段进行传播。对此,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首先,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为大家呈现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精彩内容。其次,借助新媒体技术平台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进行宣传。再次,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现代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对于传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发挥文艺晚会的积极作用。文艺晚会是重要的文艺形式之一,在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
(五)加强对中国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
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加强对中国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能够有效促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要加强对中国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首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也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民族声乐艺术教学,是实现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要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方式,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学生加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人才培养体系中来。一是要制定相关政策激励具有潜力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实践机会;二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加入民族声乐艺术教学体系中来;三是要努力为中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提供资金支持。最后,学校还要加大对中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力度,要重点关注中国民族声乐人才的教育与训练。通过建立完善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人才培训机制来实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人才队伍质量的不断提升。
五、结束语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史虽然非常短暂,但是它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始终没有放弃自身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不仅体现在它所形成的演唱风格、作品体裁、声乐教育等方面,更体现在它自身的发展理念以及对当代中国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探索上。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是非常漫长而曲折的,其前景也是光明而美好的。民族声乐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为世界乐坛和人们带来了异彩纷呈的音乐盛宴。在中国走向世界,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文化风采的今天,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研究就更显得意义重大而深远。
参考文献:
[1]丁书银.探析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J].大众文艺,2021(02):91-92.
[2]孙宏娟.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探究[J].乐府新声,2021,39(03):59-64.
[3]贾译然.声乐艺术演唱风格的多元化探讨[J].戏剧之家,2022(19):88-90.
[4]刘婕.新文科视域下民族声乐多元化教学的现状及策略探究[J].艺术科技,2022,35(24):223-225.
[5]闫如玉.多元化视域下声乐艺术演唱风格探讨[J].戏剧之家,2023(05):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