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主题视频“微传播”研究

2023-09-20李根

传媒 2023年17期
关键词:微传播共青团青春

文/李根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于1922年在广州正式成立,如今已走过百年风华,从百年前动员青少年力量积极投身民族民主革命,到如今为中国建设输送青年骨干、培育少年人才,中国共青团的发展铭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风雨兼程。2022年,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的系列活动,由中国共青团中央组织,各地共青团响应,更有许多自媒体用户自发加入,形成了官媒牵头、自媒群策群力的传播矩阵,实现契合青少年群体心理需求的“微传播”。

2022年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有关活动,围绕着共青团百年栉风沐雨的历程展开,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关内容紧密衔接,唱响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青年最强音。该主题系列视频形成了用户定位准确、受众黏度高的传播矩阵,通过更为年轻化的故事讲述方式,将百年时空的历史语境与时代新生相连接,视频创作宗旨直指当今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以共青团中央账号领头的各地共青团组织,在Bilibili、抖音、快手等青少年用户密集的短视频平台,以及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平台上传视频,回望了一个世纪以来或伟大或平凡的团员代表,及其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崛起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共青团中央还开展了“百校接力唱百年”等活动,推出了《共青春》等主题宣传片,以音乐、视频、影视和线下展览齐头并进的多样形式,唤起广大青年群体的时代使命认同感与责任感。

一、历史情境下的回眸与展望:共青团百年微传播目的剖析

青年是推动一个时代发展的主力军与新鲜血液,而一代代的中国青年更是红色血脉的传承者,是中华民族理想信念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面对百年前李大钊先生在《青春》中对青少年提出的“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的历史期许,今日的青年用行动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共青团成立百年献礼作品中,许多视频都立足于时空交点展开叙述,营造百年时空交错的意境。

1.时空重合共建民族未来畅想。共青团成立百年献礼,“百年”二字是重要元素。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是属于每个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也是属于每一代中国青年的光荣瞬间,这为相关视频建构“小我”与“大我”的话语统一,并且在历史与现实间寻找交点提供了可行性。民族实质上是一个现代概念,强调其群体内部精神的统一性与共通性,而民族历史恰好符合这一要求,能够在最大限度内唤起一个民族对有关事件的共鸣,进而产生对民族身份的高度认同。许多共青团百年献礼短视频、短片,以整整一百年为时间跨度,在短短几分钟内追溯了令人热血沸腾的百年团史。共青团中央推出的建团百年宣传片《有我》开篇便这样唱道:“世界问 你是谁 来自哪 请回答,爱什么 梦什么 去何方 请回答,答案有一百年的时光。”随着历史泛黄的画卷徐徐展开,共青团百年来的历史脚印逐一映入观众眼前,从战火硝烟弥漫的革命年代,到巨龙飞天、蛟龙潜渊、国富民强的今天,这些时空的交错给予了观众最生动的答案。更有许多院校在“百校接力唱百年”活动中,演绎了歌曲《错位时空》的五四版,将青春活力、热血激昂的歌词,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相拼接。画面中莘莘学子奋力求学的青春样貌,与歌名相辅相成,共同致敬了百年前为中国革命事业热血牺牲的有志青年。这一系列短片穿梭百年光阴,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促成了官媒权威话语与亲民姿态的形象树立。

2.时空接续勾勒伟大复兴梦。将《觉醒年代》《长津湖》等热门影视作品融入视频短片中,是此次系列主题活动的一大特色。这些影视作品真实客观地反映着祖辈父辈青年时代的红色精神,用这之中的素材配上慷慨激昂的乐曲,恰好符合当下青少年对“燃”向视频的审美偏好,能够更好地诠释“青春”二字的永恒力量。除了构建历史时空的影视素材外,此次专题活动的短片还很好地结合了时事热点,收集了抗疫、抗击洪水等大事中涌现的平凡英雄影像,并着手建立两者间的联系,令史实不孤、时事不僻,二者各自找到纵横交错的情感支点,共同为青年观众了解百年团史,形成民族认同感与向心力提供支持。

广东共青团在Bilibili账号上发布的短片“一百年后的中国,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在视频开篇融入了纪录片中的真实影像,再现了兵荒马乱、内外交困的旧中国,配以深沉大气、感人肺腑的旁白。影像、旁白、歌曲前奏和史实,共同汇聚成了一组令人热血沸腾的民族史诗。随着短片的时间轴慢慢靠近,在气势磅礴的音乐中,观众随作者一起见证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两弹一星发射等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重大时刻。再由过去回到当下,从“他们”转向“我们”,以“中国速度”建成的方舱医院,星夜疾驰支援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无名英雄的胜利更肯定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也实现了本片向每一位努力发光发热的奋斗者致敬的创作目的。基于历史的短片再创作,是声光音画的融合艺术。尽管创作者并非专业的影视团队,没有独立的拍摄班底,却能够从浩繁的影像世界中沧海拾贝,找到让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国富民强路途中的青年力量,用清晰的历史时间轴,向当代青少年展示了中国未来前进的方向。

二、文化观念先行、紧贴青年所求:共青团百年微传播的手段分析

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的有关主题视频创作,实质上是一次文化内容的生产与宣传。许多参与此次活动的视频,都是由青年观众或是各级团组织自发创作的,能够鲜活生动地反映当地共青团组织的发展情况,这与此次活动“微传播”的手段与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1.文化理念聚合,共筑华夏青年精魂。这次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献礼作品,注重传播形式的多元,且以共青团中央为代表的官媒,在各大平台上的传播策略都在主动向青少年群体倾斜。因此,短视频和短片成为了主力军,其发布的时间节点也紧紧围绕在五四青年节前后,形成时空的双重合力。

本次视频创作中,青年、青春是核心主题。正如百年前李大钊先生对中国有志青年的寄语:“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年是一个民族万古长青、永葆生机活力的生力军。中国共青团自成立起就致力于为党培养青年力量。这次视频创作更着眼于青年的精神动力与奋斗潜能,客观真实地记录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姿态,同时还依托历史大事件的波澜底色,实现青年革命历史、青年时代楷模和青年群体关怀的三位一体。新华社、江苏共青团共同创作的短片“来世还做中国人,此生无悔入华夏”,由歌手李玉刚的歌曲《华夏》改编而来,融合了戏曲国粹的唱腔。为了引起广大青年群体的关注和认同,新华社、江苏共青团还力邀了多位人气网络歌手加入,用“国潮”、古风的音乐形式演绎《华夏》。新颖的曲风、诚挚动人的内容立刻引起了观众自发传播的热潮。用一首歌的时间,串联起百年来的山河变幻,这首京剧戏腔改编的《华夏》,诠释了当下青年应有的家国意识与天下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情感的唤起、渲染与共建。

2.主流媒体牵头,丰富活动传播形式。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及各省共青团宣传部门无疑是此次视频创作的中坚力量,但围绕在其周围的各高校、单位共青团组织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宣传力量。此次建团百年献礼活动规模宏大,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上下合力,构建起了分工明确、内容叠加发力的传播格局。这就要求有关视频作品的形式更加丰富,内容题材多元,能够在原有主题基础上群策群力、出新出奇。

因此,各级团组织纷纷策划各类活动,在“百校接力唱百年”系列视频中,可以看到许多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年轻面孔。他们将正能量歌曲与许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相结合,如用现代乐队演绎《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经典老歌,用体育运动的激烈与超越精神来反映歌曲内容等等,配合着电视剧《觉醒年代》《大浪淘沙》中的经典画面,当代青年以史为鉴、以仁人志士、前辈英豪为榜样的志气涌动在画面中。这样的宣传方式简约凝练,尽管没有专业设备和后期剪辑技术,却更显诚意、真挚。这种开门见山的讲述方式,更加符合网络时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与审美观念,却又不失共青团官媒应有的厚重分量与历史温度。

三、博观青年梦、砥砺少年行:共青团百年微传播的影响

在信息舆论场各种声音纷繁复杂的当下,如何排除杂音,以主流权威话语始终有力地吸引青年走向人生奋斗之路,将是共青团文化宣传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着力探索的重点。中国共青团自1922年创建以来,始终重视中国青年的价值,注重对中国青年理想信念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此次视频创作以影像的形式细数共青团百年来的风雨历程,品味共青团为富强民主的新中国所做的点滴贡献。

1.主流媒体人格化的宣传效力。主流媒体的引导力不是在一朝一夕内建立起来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早在2013年,共青团中央在各大青少年扎堆聚集的视频平台上陆续开通账号,设计出憨态可掬的吉祥物“团团”和虚拟形象“团兔”。各地共青团组织也分别融入地方特色,设计出各地的“团团”。这一卡通形象使共青团中央的视频宣传多了几分青春活力与个性魅力,不再是单调的宣传行为,而是“团团”为代表的作者形象与观众亲密无间的互动。这再次点明了传播主体与受众双向互动的重要意义。

建团百年献礼视频中,许多“团团”用幽默亲切同时不失文学意趣的语言,为广大青少年科普团史,例如安徽共青团推出的“百年团史·青春讲述”系列视频,各大高校的团员代表以读者视角走进这一壮阔恢弘的史诗篇章之中,又以“人间四月美如诗,团团为你读团史”等朗朗上口且不乏诗意的语言开头,唤起了青少年了解团史的极大兴趣。充满个性魅力的人格化形塑和极具特色的话语表达,让青少年看到了一个可爱可亲的主流官方媒体形象,这一传播策略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所借鉴,拉近与年青一代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人格化的传播策略让官媒符号变为了伸手可触的鲜活身份,为摆脱笼统、刻板的传统宣教模式迈出了重要一步。

2.打造地方中央共进的传播格局。当下的共青团有关内容宣传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大,而网络社群内部存在由核心圈层、扩散圈层和围观者圈层构成的结构性关系网络。这次的百年献礼活动,核心受众是广大的团员,同时,其他任何能够接触到有关内容的受众,都会成为扩散圈层和围观者款层中的一员。为了给青少年之外的广大群体留下深刻印象,共青团中央等官媒时刻把握向青少年倾斜的尺度,在核心与外缘圈层间把握平衡,留下双方得以共进的过渡边界。此次主题活动中,无论是官方视频,还是各地共青团员自发剪辑制作的视频作品,都保持着客观的历史视角,其作品大气磅礴、语调严肃,尊重共青团历史发展原貌,即便融入了许多年轻人喜好的青春元素,也没有折损信息本身的可信度。情感叙事与理性立场的有机结合,是当下主流媒体在面向青少年进行价值宣传时必须秉持的原则。

除此之外,共青团百年献礼视频创作是建立在多层分级的组织之下的,地方团组织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各地共青团在其视频账号上立足本地人物、本地故事、本地红色文化,将当地红色革命文化、青年时代英模的事迹融入视频中,赢得了更多当地媒体和观众的认同。比如“青春绵阳”账号发布的献礼视频,就以当地革命志士王右木青年时期的奋斗历程为切入点,叙说着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青年记忆。这些立足当地青年视角的视频进一步提升了用户参与度,能更大程度地感召起青年责任传承的使命感。

四、结语

此次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根据青少年群体的内容需要和情感期许定制内容,全面号召全国各地青年参与其中,不断提高主流媒体宣传力度,将网络“短、平、快”的微传播作为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阵地。献礼共青团百年的视频创作特点,充分反映了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用户参与方式的变化,一系列体量视频短片,串联起历史长河中的青年理想光耀,立足于当代视角发出有力的时代呼声,展现了中国共青团员应有的历史存在感与民族担当意识。此次活动再次凸显了主流媒体与大众创作者耦合的重要意义,在内容、形式与意义的激荡中发出了时代的最美和声。

猜你喜欢

微传播共青团青春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微传播”时代微信平台在医学期刊中的实际应用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青春不打烊
公共领域视野下的高校微传播研究
传统媒体微传播的“把关”角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