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领域视野下的高校微传播研究

2016-07-02贾先涛马江宝

今传媒 2016年6期
关键词:微传播公共领域信息素养

贾先涛++马江宝?

摘 要:微传播的兴起改变了高校信息环境,也为公共领域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本文基于公共领域的理论视角、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微传播环境下公共领域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依据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探讨了高校的微传播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分析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为提高校园微传播效果、建设校园公共领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分析了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公共领域;微传播;信息素养;高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6-0064-03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媒形态的演进,媒介融合发展带来了微传播的兴盛。微传播的信息传播具有时效强、碎片化、精准化的特点,同时具备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功能,既改变了媒介环境、又促进了现实环境的变化。高校对微传播的功用高度重视,陆续开设了公众微信号,有的高校甚至开设了多个公众微信号,微传播成为高校教育和宣传的重要媒介。高校大学生的微信群、朋友圈、博客等形式的载体,构建了多样化的信息交流平台,讨论具有普遍兴趣或利益的话题,产生类似公共领域的效果。本文在“公共领域”理论的启迪下,探讨当下高校微传播的独特性,为提升高校微传播效果、提高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寻找相应的路径和方法。

一、公共领域的相关研究与发展

(一)公共领域的概念及发展

公共领域的概念由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其著作《人类条件》中首先提出,后经法兰克福学派的尤尔根·哈贝马斯在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完善,遂引起学界对于公共领域的研究和探讨。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一种介于市民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私人利益与国家权利领域之间的机构空间和时间,其中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公共事务,形成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一致意见,并组织对抗武断的、压迫性的国家与公共权力的形式,从而维护总体利益和公共福祉[1]。可知,公共领域是介于公众和管理机构间的过渡性舆论场所,旨在维系大众的公共利益、并通过舆论的形式维护一定的秩序和规范。

(二)国内的公共领域研究与探讨

自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被引入中国后,学界对该理论争议不断[2]。有的学者认为该理论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有学者认为该理论与国情差异较大、不具备现实意义。当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首先,聚集于对国外公共领域的基本理论的翻译、研究、引入,结合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社会变化、经典文献和著作的研究,为国内学者介绍该理论的基本内涵、梳理公共领域的发展和演变;其次,争论中国近代公共领域的存在与发展,黄宗智、景跃进、邓正来等一批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出现过公共领域的形式,如学社、报刊、商会等;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中国不具备产生公共领域的传统和条件,公共领域只是西方文化下的特殊形式;最后,是关于如何构建公共领域的探讨,相关研究表明公共领域的建构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由国家或政府层面出面组建;另一种是自下而上、公民借助一定的平台和机制来实现。

(三)新媒体促进了公共领域研究的建设与发展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很难给它一个精确的定义,为了和传统的大众媒介进行区分而提出的新概念,代表了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如信息的时效性、多媒体化、碎片化、精准化等,也丰富了信息传播方式、易于管理信息的传播范围、提高信息传播的精准性,媒介融合明显,如声音、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载体均可通过单一的平台传播。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独特优势就是其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和草根性,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具备了信息的采集、编辑、发布等功能,每一台终端均可成为信息传播平台、丰富了信息的来源,改变了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模式。同时,新媒体提供了强大的交互、社交功能,各种圈文化盛行,基于兴趣、利益、友谊的商业圈、同学圈等对个体的影响越来越大,构成了组织传播的公共信息平台。新媒体的出现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新媒体对公共领域构建的作用,并展开相应的研究。当前的主要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新媒体如何促进公共领域的建设、并探讨相应的策略、措施、方法,二是不同层面的公共领域建设问题,近年来高校公共领域的建设与研究成为热点。

二、微传播促进了高校公共领域建设

(一)微传播发展情况分析

微传播的快速发展是源于微媒体工具的出现与兴盛,微博、QQ、微信等众多的微传播工具中,目前以微信的发展与应用最具有代表性。据腾讯公司的微信团队于2015年发布的《微信生活白皮书》,当年9月份,微信平台的日登录用户达5.7亿人,同比增长64%,微信在国内一线城市的渗透率达93%。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6年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的比例为29.9%,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的比例为19.6%。因此,从年龄、职业、学历等方面分析,在校大学生是微信用户的重要力量。

此外,微信是既可以面向个体用户的工具,也是面向组织机构的综合性信息传播工具,后者被称为微信公众号,是组织机构发布权威信息的微平台。目前,微信公众号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多个领域,诸如教育、商业、医疗、娱乐等。高校已经欣起了微信热,高校公共平台的功能也日益丰富,如宣传、招生、教学、时政、娱乐等。

(二)高校公共领域建设情况研究

在众多的研究者当中,张贞对公共领域的认识比较有借鉴意义。她认为,公共领域是指由私人领域中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社会文化体系,具有自由对话、形成公众意见、表述公众意愿、批判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等功能,在这样的“私人总和”组织中,个体的自我意识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培育[3]。张贞对高校的现状进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高校是一个最适合“公共领域”产生的场所。高校的信息环境、人才优势、知识创新、文化传承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其它的社会机构相比较,确是知识分子集中、高学历人才集中、极富创新能力的信息产生、共享、交流组织,具备公共领域产生的必要条件。

当前的社会变迁,网络信息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个体成长空间的影响,为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他们在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中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将处于一个动态平衡期。虚拟空间使得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转移到互联网环境中,突破物理空间阻隔,超越时间的变化,将不同形态组合在一起[4]。因此,高校的网络公共领域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微传播对高校公共领域建设的促进作用

公共领域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先决条件,哈贝马斯认为其魂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由私人组成的公众。他们具有独立人格,能够在理性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辩论;2.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因为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决定着信息的流量。单向的非沟通媒体将导致信息的匮乏和意义的缺失,在此基础上私人的“独立”与“理性”也就失去了意义;3.能够就普遍利益问题自由辩论、充分交流,进行理性批判达成共识,形成公共舆论[5]。从传播学的角度去理解公共领域,须包含以下要素,个体充分表达的自由和权力、拥有交互功能的媒介、承载公共表达诉求的信息平台,微传播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这些要求。

微传播是自媒体的代表,用户具有自由发布信息的权利。有学者用5A来阐释自媒体营造的信息环境,Anyone、Anytime、Anywhere、Anything、Any-way相结合,使碎片化的文本叙述大量存在[6]。可知,微传播可以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方、关于任何事、以任何方式的传播。只要媒体平台所依赖的移动终端具备相应的功能,便可以实现信息的自由编辑的处理,如IPAD、手机等,目前均有具备文字、拍照、视频录制、编辑处理等功能,已经满足了微传播所必需的硬件功能。同时,微传播的载体形式多样化,如视频、动漫、语言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载体均可以通过以手机为代表的数字化终端传播和接收。自媒体赋予了用户较大的信息传播、接受权力和自由,用户根据信息传播需求,可以在时空允许的情况下、自由的发布信息,微传播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自由和表达自由,保障了用户信息和言论的自由表达。

微传播工具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促进了信息的双向传播和互动。微传播提供了多种方式的信息传播,既可以是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也可以是朋友圈(微信群)式的群体(组织)传播、还可以是大众化的传播;信息的来源也多元化,既可以是个体用户的发布信息、也可以是组织机构发布的权威信息、还可以是引用或转载的权威媒体信息;通过多种渠道的信息传播与反馈,确保了信息交互的多样化。同时,以微信为代表的传媒工具还提供了多样化的交互载体,如文字、视频、语音、表情符号、点赞等形式多样的信息反馈形式,既增强了信息的互动性、又提高了信息交互的趣味性,微传播环境下的信息交互更像一种心情的表达与体验、有利于激发用户的情感表达,这对大学生群体更具吸引力。

微传播信息传播力强,可迅速完成议程设置。在微信中滋生的社会舆论,也可能引发整个网络话语空间的舆论,或者为互联网网络舆情推波助澜[7]。微传播的时效性强、信息来源多元化、信息引用与转发的集群化优势,使得热点事件迅速成为公共话题,所有的个体、组织、机构都可以利用微传媒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诉求,迅速完成相关话题的议程设置。2016年3月份,“毒疫苗”事件经过权威媒体曝光后,在微传播平台迅速掀起惊天巨浪,用户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转引与发布信息,相关信息迅速汇集、舆论强度迅速放大,理性与非理性的声音融合碰撞,使该议程持续发酵,最终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这一案例表明了微传播在公共事件、公共利益维护中,具备了作为公共领域舆论传播的必要条件。

三、公共领域视角下的高校微传播发展措施

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知识创新、传承文明的重任,公共领域的发展既是人才培养质量质提升的结果,也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具有现代权益意识的公民,高校的公共领域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微传播的发展又为公共领域建设提供了优良的媒介与信息环境,为了更好地构建公共领域,可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提升和强化微平台功能、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

在媒介融合发展的态势下,高校越来越重视微传播的作用。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微传播工具的发展和更新,信息传播与交互功能日渐强大,高校对微传播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微传播成为塑造教育品牌、传承校园文化、展示校园风貌的最佳信息工具。从公共领域建设对媒介环境的需求来看,高校微传播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微传播平台的功能需要增强和丰富,具备更强的信息传播与交互能力;提高信息的趣味性和信息传播的精准性,激发大学生对校园公众号的使用热情、提升校园微平台的用户美誉度;其次,优化微平台信息传播策略,实施分众化传播和精准化传播。依托学生社团、文体组织等多种形式的学生群体,建设和完善相应的微平台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大学生依据兴趣、爱好、知识和技能需求,融入相应的信息圈,构建相应的社团文化交流平台;最后,提高校园宣传团队的知识和技术力量,充分利用传播策略和技巧设置议程、引导校园舆论,传播正能量,建设良好的校园网络信息环境。

(二)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学生信息处理技能

校园公共领域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拥有一定媒介利用技能的大学生,微传播构成和复杂信息环境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个体的信息处理技能提出了高要求。为了应对信息化的挑战、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些发达国家于20世纪开始实施了媒介素养教育,着重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辨别、利用能力。国内的媒介素养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相关课程,如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微传播的发展使得虚拟空间的信息环境更为复杂,一些色情、虚假、欺诈、低俗信息开始泛滥,尤其是意识形态的冲突与碰撞加剧,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主流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带来挑战。信息辨别能力不强的群体出于不同的目的,对信息的加工和转发又加剧了不良信息的危害,严重污染了网络世界。只有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素质,才能更好地优化网络信息环境。微传播作为自媒体的新生力量,赋予了大学生更多的信息获取、摄制、处理、传播、交互权力,他们也需要相应的信息处理技能才能更好地驾驭微媒体。

(三)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媒体、理性表达

美国学者McMahan D指出:在当前,我们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校园网络舆论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也就是国内俗称的网络水军,来强化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和权威性[8]。公共领域是普遍利益自由表达与批判、理性交流、形成公共舆论的场所,参与者需要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激发他们的批评潜能。以“毒疫苗”事件为例,微平台充满了指责、谩骂、愤怒的声音,遮蔽了理论的探讨,显然不利于公共舆论的形成、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为了更好地引导舆论、促进校园公共领域建设,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提高校园微传播议程设置能力、弘扬主旋律,激发学生对时政及普遍利益、公共利益的关注热情,引导舆论方向;二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通过一定的传播策略、诱导学生的理性表达与批判,对非理性声音强化“把关人作用”;三是培育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公共领域的建设。

综上,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念对当前的高校微传播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一方面为高校的微传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指明了新方向。鉴于高校微传播水平的参差不齐,校园的公共领域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 余秀才,朱梦琪.微博、公共领域与后现代文化[J].现代传播,2015(12).

[3] 张贞.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看高校素质教育改革[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4] 邓若伊.论自媒体传播与公共领域的变动[J].现代传播,2011(4).

[5]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6] 袁靖华.微博的理想与现实——兼论社交媒体建构公共空间的三大困扰因素[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7] 兰甲云,曾思怡.微信公共领域里的失范行为及其法制规范建设[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8] McMahan,D.What we have here is a failure to communicate:link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mass communication[J].Review of Communication,2004(4).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微传播公共领域信息素养
“微传播”时代微信平台在医学期刊中的实际应用
中国语境中的公共道德与公民道德辨析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的解析与研究
理解公民道德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中国新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国家战略推动行业发展,促进媒体融合
传统媒体微传播的“把关”角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