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建模活动的实践研究
2023-09-20林梅卿
林梅卿
【摘 要】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建模活动的实践研究,探讨了如何使“教”“学”“评”三者达到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注重课程设计、强化教师培训、创新评价方式等多方面措施,可以实现“教”“学”“评”一致,提升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關键词】小学数学;建模活动;教学评一致;实践
数学建模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而小学数学建模活动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有效手段。然而,当前小学数学建模活动存在“教”“学”“评”不一致的问题,即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评价标准不匹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使“教”“学”“评”三者达到一致,提升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一、组织开展小学数学建模活动的意义
小学数学建模活动是一种开放性、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建模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数学建模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自主探究,不再是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数学建模活动需要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建模,需要涉及数学的各个方面,如几何、代数、概率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应用能力。此外,数学建模活动是一种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需要学生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境自主设计解决方案,这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创新和创业。再者,建模活动需要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需要在团队中互相协作和配合。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数学建模活动是一种课外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学习体验,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生活乐趣。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学生可以更全面、多角度地了解数学,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在小学数学建模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探究问题的本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需要有很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他们未来的竞争力。此外,小学数学建模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合适的问题进行探究和研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评价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学生的成长。总之,组织开展小学数学建模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丰富他们的课外活动内容,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了解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因此,应该在小学教育中积极推行小学数学建模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机会。
二、小学数学建模活动“教”“学”“评”一致的实践要点
小学数学建模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数学知识,更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了实现小学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评”一致,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是对研究问题的设定,问题的确定是小学数学建模活动的核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探究问题的本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此外,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小学数学建模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学生应该成为主角,参与到问题的选择、模型的建立、解决方案的探究和实际应用等各个环节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引导方式,学生需要在团队中分工合作、相互协作,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优势,促进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提升。教师引导在建模过程中也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活动中,教师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本质,指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协助学生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也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小学数学建模活动的评价方式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活动的目标要求,还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团队评价、个人评价、自评互评等,以达到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小学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评”一致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机会。
三、小学数学建模活动“教”“学”“评”一致的实践策略
(一)案例描述
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展“如何设计合理的篮球场地”数学建模活动,首先确定问题。教师在讨论班会上,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设计合理的篮球场地,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想法,并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参与,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不同的角色分工,如小组长、场地测量员、资料搜集员、模型设计员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发挥个人优势和特长,积极参与活动。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小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小组内的活动,场地测量员负责测量场地尺寸和建筑物位置,资料收集员负责收集场地设计的相关资料,模型设计员负责设计数学模型和建议场地设计方案。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协作,促进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提升。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通过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指导建模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测量数据不准确”“构建的模型存在漏洞,与现实有出入”“突然发现设计方案行不通”等。教师对学生的建模过程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完善模型和方案。此时,教师不要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要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课本上的知识,或是让学生上网查询信息,借鉴一些优秀方案、确保学生的活动达到预期目标。教师根据活动目标和要求,设计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小组展示、小组策划书、个人反思等。教师在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二)案例分析
通过以上实践策略,小学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评”一致得以实现,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学习到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了综合素质,提升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换。教师在活动中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更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通过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指导建模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活动的主导者和参与者,通过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和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实践性活动还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合作和个人表现,积极参与和贡献。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培养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这一案例充分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师在活动中通过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指导建模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同时对学生的建模过程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完善模型和方案,确保学生的活动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在评价中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最后,我们能够看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这个例子中的数学建模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意识等。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综上所述,这个例子充分体现了小学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评”一致的实践策略,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实现小学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评”一致,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数学建模活动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活动的任务和评价指标。教师需要清晰地知道在活动中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从而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实现目標。“教”“学”“评”一致体现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作为教师要了解这一理论的内涵。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在数学建模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发现和探索,引导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方法。当然,实践活动难免出现学生表现不足的情况,此时,教师要重视班级氛围的营造,班级氛围对数学建模活动的成功非常重要。教师应建立一个和谐、积极、主动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积极的氛围下进行活动,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交流和探究。评价是活动的重要部分。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意识和数学知识运用能力。评价方式需要符合活动的任务和目标,避免过于单一或片面,应该是全面、客观、公正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课程设计方面,需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将建模活动融入数学课堂,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教师培训方面,需要加强教师的建模技能培养,提高教师的建模水平。在评价方式方面,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综合评价,包括个人评价和团体评价等多方面。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教”“学”“评”三者达到一致,提升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宜娴.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策略[J].青海教育,2022(11):47.
[2]陈秀华.“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策略研究 ——以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2(2):67-68.
[3]黄少芬.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学、评的一致性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1):213.
[4]姜一秋.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教、学、评”的一致性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1):214.
[5]张丽丹.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学评的一致性思考[J].考试周刊,2019(37):99.
[6]石昀灵.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思考[J].华夏教师,2020(35):58-59.
[7]周存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学业评价一致性研究[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10):165-166.
[8]任占杰.小学数学教学诊断性动态评价体系建构及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22(4):43-54.
(基金项目:本文系永春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建模活动“教”“学”“评”一致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