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族农民画的文化艺术价值研究
2023-09-19秦红梅
秦红梅
摘 要:三江侗族农民画是民间美术的组成部分,是民间文化艺术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是广大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本文从三江农民画的历史成因、内容题材、艺术特点以及图式结构入手,充分借鉴民间美术在文化和历史角度的社会价值展开分析,探析三江侗族农民画艺术形态特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艺术价值,助力民间美术的传承。
关键词:三江农民画;艺术特征;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4-00-03
世代居住于此的广西三江侗族同胞深爱着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从那个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年代开始,就活跃着一群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用廉价的笔、天然自制的“彩绘颜料”和质朴稚拙的绘画手法将侗族的自然与建筑、劳作与饮食、节日与婚俗、信仰与希望等包罗万象的民俗,融入自己的画作之中,表现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生动地表现了侗族的生活习俗和劳动场面、民俗节日。画作中大胆的艺术夸张、强烈的色彩对比、浪漫的想象、乡土气息十足的作品向人民展示了一个纯正无瑕的世界,慢慢走出村寨、走出广西、走向世界,三江侗画也因此走过“侗彩画”到“侗族农民画”再到“侗族现代民间绘画”的历程。
一、三江侗族农民画的历史成因
三江侗画最早可追溯至隋唐时期,唐代时叫作侗彩绘,发展到清代叫“洞帕彩绘”,图案纹样、色彩的运用多借鉴于侗族手工艺图案和侗族传统刺绣纹样及色彩,深受“苗锦侗绣”的影响,清代文学家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中就对“苗锦侗绣”有所描述并给予了高度的赞誉,这是同地域“姐妹艺术”相互影响、民间美术传承方式的必然结果。这一时期,侗族民间绘画多以墙壁、木质建筑为载体,主要彩绘于鼓楼、风雨桥长廊两壁上端、凉亭内部顶上以及家庭装饰使用,抑或绘于庙堂等地,又称之为“彩壁画”或“古彩画”(见图1)。“农民画”的形成并非原发性的民间艺術,三江侗族农民画也一样,在“彩壁画”的基础上,受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绘画形式,随着发展壮大、走向成熟,渐渐走出国门,名扬四海,现今统称“三江农民画”,2012年被列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二、三江侗族农民画的艺术特色
(一)取法“自然”的材料与技艺
走进农民“画家”的家里,陈列柜上我们能看到了一个个装着“颜料”的半截竹筒,里面的颜料取自自然,其中的红色和黄色取自当地的红泥、黄泥;红色也会取自当地的“薯莨”(植物)、黄色取自“栀子”(植物)、黑色取自农家烧火做饭时留于锅底的锅灰;竹筒的旁边放着竹篾制成的“笔”(见图2)。据杨共国先生和杨丹先生等多位画家的介绍,他们在绘画时也会考虑将侗族的当地特有颜料和工业化水粉颜料配合起来使用,有了红、黄、蓝、黑这几种颜色基本也可以画画了。侗画早期画纸规格大小不一,所用纸张是较为硬质的图画纸,这种纸张不易吸收颜料,画家通过重复的在硬纸上平涂颜料进行上色,不够平整也容易造成颜料脱落。随着侗画越来越受关注,画家也积极地学习与创新来适应不断变迁的时代,学习金山农民画用宣纸材质、用毛笔着色,借鉴中国画的装裱方法;自创在侗布上、在簸箕上进行绘画的创作,对于这一技法,除了采用水粉干画,大多会配以蓝靛使用,使作品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增加了侗画的工艺性[2]。
(二)独特的造型语言和审美意识
侗画的造型语言与审美意识跟本地域的其他艺术形式(如剪纸艺术、刺绣艺术、蜡染艺术等)中的造型方式如出一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直觉艺术”造型方式,其表现形式以“造型之奇”吸引无数眼球。但是这里我们所说的“造型之奇”是建立在人类观察物象、认知世界最本色方式的基础之上的,保持着人类认识方式的常态,用主动的方式表达感受,认清这一点对于研究侗画的造型语言是至关重要的。从表现形式上说并非刻意追求的那种“荒诞”,也不是无理性制约的现代“稚拙”,民间美术其实很真实,即创作者以全面、立体、永恒、运动的姿态观察和表现世界,用独特的创作思维与造型方式进行作品的创作。同时创作者巧用“随形造型”的布局方式,也与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思维方式一样,侗画不求形似而求神似,在作品中多用夸张的手法进行表现,突出主体造型,也不受限于物象本身,打破现实物象、题材内容,将看似不相干的若干形象有创造性地组织,使整个画面布局具有连贯性、对比性,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审美情趣的布局方法。
(三)大胆夸张的色彩特征
侗族服饰喜用黑、蓝、青、紫、白、粉红等明快的色彩,以青蓝为底,在领口、袖口、襟边、胸兜等处都会配以色彩斑斓的图案装饰;侗族的绣品多用白色、黑色或彩色为底色,配以红、绿、蓝、紫等丝线缠绕剪纸图样绣制而成;背带、童帽、肚兜一般以侗布或者黑色绒布为底,佩绿色、红色丝线;侗锦常以蓝色、黑色为底配以粉红色、紫红色等为主的太阳、月亮、花鸟等图腾纹样等,将所有对比强烈的色彩统一在深色背景中,侗族的民间艺术在整体的风格上呈现出色彩对比强烈、明快鲜亮等主观性的用色理念。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画家,从小耳濡目染,深受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熏陶,在进行农民画创作的时候,遵循着侗族祖辈传统的审美标准,有意无意间将这种用色的理念渗透到侗画的创作中,在笔者问及农民画家如何评价一幅画好与不好时,大多回答的是“颜色好看”“颜色热闹”,也许就是我们说的色彩“抢眼”,就如同侗家姑娘身着的美丽服饰一般,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在绘画的过程中没有刻意地去追求色彩的渐变,着色时更强调不同色块之间颜色的变化所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感受,这与侗族绣品及服饰装饰等民间艺术形式的用色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如黄色用紫色衬托、红色旁边画绿色或蓝绿色、橙色配绿色等。
此外,侗画用色不依赖于现实生活世界的“随类赋色”,在色彩的运用上更强调主观意愿的色彩运用,也就是说,他们不完全以客观世界色彩为施色的标准,这是创作者对创作对象的感性认识,也是传承过程中民间美术独有的特性。侗画喜用高纯度颜色来表现,红、黄、蓝、白、紫这些鲜艳色彩的心理作用有热情、喜庆、温暖、富丽和纯洁等感受,让人感到高兴和豁朗。在中国传统思想和民俗风情的影响下,侗画多以大红大紫与对比色彩描述幸福的农家生活、气氛热烈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例如,侗画《庆新年》场面宏大,烘托出热闹气氛;李婄丽《芦笙舞》中地面用黑色来反衬身着七彩服饰的人物,同时没有将画面周围的鼓楼、吊脚楼等建筑画成未经装饰的原始木质色调,而是施以蓝色、蓝绿色、绿色、紫色等不同色相的色块拼接呈五彩色,配以黄色柱子、红色及紫粉色的栏杆,统一画面气氛的同时在形状、数量和位置上的局部呼应能产生局部的节奏感,巧妙地加强色彩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明亮鲜艳的装饰美和欢庆热闹的氛围[3]。
三、三江侗族农民画的内容题材
美术往往通过典型的形象反映生活,欣赏者可从不同的美术作品中认识不同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从而认识历史、认识现实。美术作品超越时空的可能性,使侗画所表现的内容题材成为今日见证历史的资料。
(一)三江侗族农民画中的建筑
广西三江侗族聚居地山峦起伏少有平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了适应复杂的地形,侗族先民依山建寨,就地取材,巧妙地将自己的居所依山而建,根据地形巧妙地设计出不同的建筑类型,榫卯结构,几块石头便是“地基”撑起四平八稳的建筑主体,而这种建筑便是独具特色的“干栏”式吊脚楼,整个寨子建筑布局紧密有序,错落于葱郁树木间,多以石板铺路通行。侗族素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鼓楼是一种木结构重檐、多柱式建筑,柱头檐角雕绘龙凤、彩绘民间故事,造型别致,工艺精巧,也是侗家人重要的集会议事场所,庄严而神圣。风雨桥为长廊式木桥,也称“花桥”,大型风雨桥多以大青石砌桥墩,用大圆木穿榫叠架为梁,逐层挑出,桥墩上建亭阁,亦可通行亦可遮风雨,桥上彩绘有侗族民间故事,集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身。在侗画中,农民画家常常以吊脚楼、鼓楼、风雨桥绘画的主题或背景进行创作,侗族人就像是一群顽强的守望者,他们守望着家园,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在建筑上讲究人与自然的协调,强调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与映衬,追求虚实呼应,农民画家将三江侗族建筑的这一特点充分地融进了自己的画作中,构成一幅幅和谐统一、独具特色的田园风景画,感动着世人。
(二)三江侗族农民画中的节庆民俗
三江侗族农民画中以表现节庆民俗为题材的作品占一半,侗族節庆民俗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全民族的节日,二是区域性的节日,三是氏族节日。“三月三”是侗族最具特色的民族节日,也是一年之中最宏大、最隆重的。十里八村百姓汇集一起,搭台唱戏、点花炮、赛芦笙,热闹非凡。芦笙是侗族百姓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大清一统志·柳州府》记载“侗族喜欢音乐,弹胡琴,吹芦笙”。可见,侗家吹芦笙的习惯世代相传。在侗画的创作中有很多表现这一活动的场景,如杨共国的《芦笙踩堂》、张军谊的《多耶之夜》等作品描绘的都是侗家人载歌载舞的节庆场景,例如,芦笙踩堂描绘了芦笙队围成圆圈跳踩堂舞的场景,画面采用全景俯视构图,饱满充实,以大芦笙为中轴线,虽人物较多,但错落有致,给观者一种稳定的视觉效果,舞者的“动”与吊脚楼的“静”形成动静对比。“多耶”一词“多”为侗语歌唱、舞蹈之意,多耶舞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宋代,是一种女子手拉手围成外圈,男子手搭肩围成内圈,均面朝中央,圆圈呈顺时针方向做前进摆,呈逆时针方向做后退摆,画家巧妙地将围观的群众朝向画面中央的多耶舞者,看似杂乱无章的人群有了秩序的美感,将观者视线引向主体,还有最具民族特色彰显侗家人热情好客的“百家宴”也常常成为侗画的主要题材之一。正如著名版画家赵延年曾说过的:农民画“把握住最动情的瞬间形象,充沛的情感盖过了稚拙的技巧,形体虽不准确,情谊真切沁人心”。侗家的儿女也如这般,把他们生活中欢歌笑语最为真切的瞬间定格在了画作里,创作精彩而感人的作品。
四、三江侗族农民画所承载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
美术所承载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是美术所发挥的社会效能性,农民画作为我国民间美术中的一朵奇葩,自然也不例外,其承载着文化艺术价值,发挥着社会功能。
(一)侗画所承载的艺术价值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如果说对于物质的追求是为了生命的延续,那么对于精神的追求更是为了美好的期盼和民族有序的发展。侗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沃土,它所呈现出的艺术价值要与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与时俱进,深入挖掘三江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将其与侗画的宣传融为一体,采用整体推广、重点突出的策略。侗画作为一个是在少数民族文化意义下衍生出的品牌,代表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内容,是能够使消费者产生对少数民族文化丰富联想的一种标记、符号或者象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而民俗文化更是古老而神秘。正因为有了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积淀,也就形成了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适宜制作精美的宣传片,利用电视、网络新媒体大力宣传推广,展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二)侗画的社会功能
审美功能是美术的最基本社会功能之一,它是指当人们在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时,不仅心灵上得到愉悦,而且情感上也可获得极大的满足等。农民画在承载政治感化功能的同时也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首先,在创作题材上,侗画紧扣侗乡人们的生活,处理方式采取夸张变形的处理原则和浪漫主义表现方法,画面稚拙却极富情趣,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绘画作品;其次,侗画艺术形式的表现也颇有特色。侗画的作者大多是当地农民,农民画作者以民间绘画语言在多种媒介载体上开展的美术创作形式,构图饱满、色彩明快,创作者不注重比例、 透视法则,打破时空界限,把不同时节的景物放在同一画面,完全从表现物体客观形象有感而发,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
五、结束语
三江侗族农民画是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发挥着其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我们应该科学认识三江农民画艺术所传递的文化信息,结合当代生活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金花.融农民画艺术特点于儿童画中[J].科技经济市场,2015(04):238-239.
[2]杜万峰.中国山水画符号化浅析[J].文教资料,2013(21):66-67.
[3]李波.浅谈美术教育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地位[J].美术教育研究,2011,11(0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