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歌曲融入音乐教学的意义与实施建议
2023-09-19赵涵真
■赵涵真
在中华5000 多年的文化长河中,古典诗词歌曲是民族的文化瑰宝。传统意义上说的古典诗词歌曲为古曲,这些古曲多为器乐曲,配以古人所作的歌词进行吟咏。现代所说的古典诗词歌曲可分为五类:古词古曲、古词新曲、古曲新词、新词新曲、改词编曲。这些古典诗词歌曲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以及音乐鉴赏价值,能够满足学生的趣味性与艺术性并存的学习需求,因此,古典诗词歌曲对于音乐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古典诗词歌曲融入高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首先,古典诗词歌曲是我国音乐的精髓,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的精华。将古典诗词歌曲引入高中音乐教学实践,能够有效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有重要意义。其次,将古典诗词与高中音乐教学结合,既能丰富高中音乐课堂的内容,弥补高中教材关于古典诗词歌曲的音乐内容过少的不足,又能通过古典诗词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通过对音乐的欣赏、陶冶提升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无须“死记硬背”就能有效地带动并加强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记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后,古典诗词本就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有琴歌,即抚琴而歌。词于唐宋兴起,词人依曲填词,佳作广传后世。诗词和音乐都是作者和表演者通过内心情感而抒发的内容。将古典诗词歌曲融于音乐教学中,有助于体现音乐教育教学的情感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突出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提高音乐素养。然而,古典诗词歌曲在高中音乐教材中篇幅比重过小,以人音版、湘艺版和花城版的高中必修《音乐鉴赏》教材为例:2019 年版人音版教材总篇幅为189 页,其中古典诗词歌曲仅有3 页,占比1.6%;2019 年版湘艺版教材总篇幅为170 页,其中古典诗词歌曲仅有8 页,占比4.7%;2019 年版花城版教材总篇幅为150 页,其中古典诗词歌曲仅有2 页,占比1.3%。在当今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背景之下,教材内容的分配显然是不够合理的。与此同时,在音乐课堂中,许多高中音乐教师也未对古典诗词歌曲进行足够的介绍。
二、古典诗词歌曲融入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施建议
第一,选择学生熟悉、可听性强的古典诗词歌曲。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比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来说,他们理解力更强,同理心更强,情绪情感的表达更丰富、更强烈,他们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应当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入手,选择学生熟悉的古典诗词作品,更容易触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古典诗词诵读》的《江城子》《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蒹葭》等。这些学生已经学过的、熟悉的古典诗词作品,都有相应的古典诗词歌曲,选择这些古典诗词歌曲作品进行欣赏教学,或作为音乐课堂的补充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生不仅不会畏惧古典诗词带来的挑战,反而会欣然接受这样的音乐课堂。另外,教师可选择可听性强的歌曲。首先,可以选择悦耳动听的流行音乐。如王菲的《水调歌头》《清平调》,邓丽君的《独上西楼》(《相见欢》)、《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几多愁》《虞美人》)。这些依托于流行歌曲体裁的古诗词歌曲本身就非常受学生们的喜爱,在音乐课堂中播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古典诗词音乐学习和古典诗词文学学习的兴趣。其次,可以选择具有高艺术水平的艺术歌曲。如黄自作曲的《长恨歌》、刘雪庵作曲的《红豆词》。艺术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精致的钢琴伴奏,扣人心弦,经过教师的引领欣赏,这类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必定能够成为学生喜爱的歌曲。最后,可以选择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古曲古词的音乐。如《阳关三叠》(《送元二使安西》)。教师可以先播放以民族器乐演绎的古曲,例如古琴,先由学生欣赏古曲伴奏,再结合朗诵、吟唱,古曲与诗词相和,能够使得此类音乐课堂别有一番风味,陶冶学生的心灵,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与审美性。
第二,掌握姊妹艺术知识,更新教学观念。比如,加强教师古典诗词文学底蕴的培养。教师应当具有的一般素养包括一般文化知识和姊妹艺术知识,其中,姊妹艺术知识包含文学、影视、舞蹈等。姊妹艺术文化不仅与音乐艺术有许多相通之处,还往往能与音乐艺术结合为一个复合整体,例如古典诗词歌曲、影视歌曲等。在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下,音乐教师应当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较好地进行艺术教学工作,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将古典诗词歌曲融入高中音乐教学前,需要提前进行自学或接受相关的文学素养培训,加强自身文学底蕴。同时,还需要提前备课,了解学生学过哪些古典诗词,喜欢哪些诗人、词人,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与教学,将古典诗词歌曲自然地融入进高中音乐课的教学之中。比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古典诗词歌曲的教学。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歌曲教学时,应当注意不要局限于聆听歌曲、欣赏歌曲这一简单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运用吟咏诗词、歌唱表演和情境描绘与欣赏等方法进行教学。对于源于古曲古词的歌曲,可以运用吟咏诗词、朗诵诗词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古色古香、蕴含古韵味的歌曲最适合使用此类方法;对于演唱难度较小的流行音乐,可以使用歌唱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在使用此方法教学之前,需要教授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等唱歌技巧;时至今日,多数古典诗词歌曲都是由前人作词、后人谱曲的古词新曲,古人所作的诗词或是蕴含饱满的感情,或是含有深远的历史典故。后人则运用现代作曲理论,谱写极具诗之意境的乐曲,这类歌曲可以借助情境描绘与欣赏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歌曲教学之前讲述诗词与作者的背景故事来进行情境描绘,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深切情感,欣赏古典诗词与歌曲的美。其中,部分以钢琴伴奏、诗与音乐相结合为特点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旋律婉转动听,催人泪下。选取这类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进行教学,更能体现出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即审美价值。比如,开发有关古典诗词歌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指学校以国家或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等条件,由学校成员在自愿、自主的基础上,独立或与校内外团体、个人合作研究开发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要的一切形式的课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明确指出要“推进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和完善”,学校若能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编订相应的校本教材,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选修课,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于师生而言,开发并实施有关古典诗词歌曲的校本课程既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又能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研究课程设计、进行与音乐相关姊妹艺术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对于学校而言,开设有关古典诗词歌曲的校本课程能够促进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还能够推动学校课程的特色发展,打造特色音乐课程,促进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与发展。
第三,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比如,举办“经典咏流传”主题歌咏活动。自2018 年以来,中央电视台连续四年推出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响应国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词”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述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树立文化自信,备受观众的喜爱。在此背景下,学校和老师们也可以创办“经典咏流传”的歌咏活动,不仅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也可以在班级范围内、课堂范围内开展。这样的活动打破了以往学校课外活动单纯的朗诵表演、朗诵比赛或音乐表演、音乐比赛等活动形式,变成了“和诗以歌”的主题歌咏活动,除了演唱古典诗词歌曲,学生还能够在活动中深挖诗词背后的内涵与文化意蕴,解读诗词含义,真正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传统文化,这样的活动更具教育意义和文化建设意义。比如,组织学生听“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主题音乐会。艺术歌曲是为诗歌所谱写的音乐,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且与大多数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艺术歌曲的伴奏是由作曲家创作,而不是表演者即兴发挥改写而成。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经由学堂乐歌时代的音乐家们的发展、“文革”结束后现代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创作发展时期以及二十一世纪的创作新时期,至今已有非常多优秀的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作品,如青主《大江东去》(选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刘雪庵《红豆词》(选自《红楼梦》)、赵季平《关雎》《蒹葭》(选自《诗经》)。这些作品意蕴典雅,旋律优美,伴奏华丽且文学性极强,十分适合教师引领高中生欣赏。通过聆听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学习和古典诗词学习的兴趣。近年来,许多优秀的歌唱家开办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为内容的音乐会,并且进行专业的音频录制,发布了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数字专辑。如在2021 年,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和钢琴演奏家陈萨共同演绎的《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包含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越人歌》《关雎》《幽兰操》《静夜思》等。此外,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余惠承教授、作曲家李砚共同创作了一系列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蝶恋花》《凤求凰》《白头吟》《青玉案·元夕》等。这些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品具有极强的可听性和审美价值,诗乐相融,令人回味无穷,非常值得教师推荐给学生去欣赏、传唱。又比如,开展古典诗词歌曲填词改编活动。由于古典诗词通常为五言诗、七言诗、四六句,或有固定的词牌名、曲牌名,因此,依曲填词的歌曲改编活动十分适合学生。对于感情基调相似且韵律相同的古典诗词,则可以进行此类改编活动。例如《蝶恋花》这一词牌名,多为婉约词,以这一词牌名为依托所作之词,主题多以离别伤感为基调:北宋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深秋怀人,通过高楼独望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愁苦之情,表达离愁别恨的主题。北宋晏几道的《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也是一首伤别的恋情之作,写别后的凄凉情景……根据同一词牌名,教师在音乐课堂开展古典诗词歌曲的填词改编活动,可以寓教于乐,使学生提高学习古典诗词音乐的乐趣,有助于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古典诗词音乐,同时在欣赏音乐、改编歌曲的过程中欣赏古典诗词原作,拓展其文学知识储备,提升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古典诗词歌曲融入音乐教学具有实际的教学意义,教师可以从选择适合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诗词歌曲、掌握姊妹艺术知识,更新教学观念和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这三个方面进行音乐教学,以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高中音乐课堂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