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09-18邢璟钰王乾贝张丁丁康卫娟
邢璟钰 王乾贝 张丁丁 康卫娟
视力又称视敏度或视锐度,是衡量视觉器官功能状态、眼部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1]。视力可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2]。其中远视力检测是眼科临床及科研工作中评价视功能最为简便及常用的方法。其检查方法简单,因而常被忽视[3]。在进行远视力检测时,若视力表种类、照度、对比度、视距等因素发生变化,即便是同一受试者也会得出不同的检测数值[4]。远视力表是检测远视力最为广泛的工具[5]。目前我国常用的远视力表为标准对数视力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于1989年颁布了对数视力表的国家标准(GB 11533—89)并于2011年再次更新[6],明确规定了标准对数远视力表的使用方法。现阶段,因远视力检测不规范、视力统计上有误区[7]等问题,已造成了医疗、科研及流行病学分析等诸多方面的混乱[8]。眼科护士作为远视力检测的主要执行者,其对远视力检测规范化的知识、态度、行为(以下简称知信行)水平决定了远视力检测的准确性,进而会影响临床中对被检测者视功能指标的评估,甚至延误眼部疾患的发现和诊治。目前临床中对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规范的知晓度、态度及行为尚未开展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基于国家标准,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的知信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规范远视力检测的操作行为及临床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2月选取北京地区23所医院的眼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取得护士职业资格证书;②在岗且在职;③眼科工作年限>1年;④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进修或轮转;②未进行过远视力检测操作。根据影响因素样本量计算方法及统计学分析的要求,样本量至少为变量数的10~15倍[9],本研究共涉及12个变量,考虑20%的流失率,计算出所需要样本量为144~216例。本研究最终纳入样本量228例。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设计,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眼科工作年限、所在医院类别、所在护理单元、是否为眼科专科护士、是否接受过远视力检测培训及考核、是否接受过与GB 11533—2011相关的培训等。
(2)“眼科护士对远视力检测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是以知信行模式为框架,在参考GB 11533—2011、国内外文献基础上,自行编制而成的。问卷经过5名专家评议,其中2名为医疗专家(均为主任医师)、3名为护理专家(均为主任护师),工作年限均≥10年。问卷包括知识、态度、行为3个部分,共33个条目。①知识部分:共有12个条目,包括远视力表种类及使用范围、远视力表的使用方法、结果判读标准、低视力检测方法等。每个条目设置了“对”“错”“不确定” 3个答案选项,答对计1分,答错或不确定计0分,反向条目则相反,总分范围为0~12分。知识水平采用级差法,分为3个等级,得分范围在0~<4分表示低水平,4~<8分表示中等水平,8~12分表示高水平。②态度部分:共有7个条目,包括对远视力检测重要性、培训与考核及规范化检测重要性的认同感。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赋值1~5分,反向条目则相反,总分范围为7~35分,分值越高,表示对远视力检测重要性的认同感越好,得分为7~<16分表示态度消极,16~<26分表示态度一般,26~35分表示态度积极。③行为部分:共有14个条目,用于了解眼科护士在远视力检测过程中的实施情况。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分为“从来不”“有时”“经常”“总是”4个等级,分别赋值1~4分,反向条目则相反,总分范围为14~56分,分值越高表示护士远视力检测行为越符合标准,得分为14~<28分表示不符合标准,28~<42分表示一般,42~56分表示符合标准。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94,Cronbach’sα系数为0.805,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2月采用电子问卷收集资料,借助问卷星平台生成问卷二维码,调查前取得科室负责人的同意和配合,问卷中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所有信息填写完整才可提交,所有条目均为必答题,1个互联网协议地址只可作答1次。共回收问卷228份,均为有效问卷。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描述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的知识、态度、行为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描述,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其中,知识正确率是指回答正确的人数占所调查护士总数的比例。比较不同特征的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知识、态度、行为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眼科护士远视力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及远视力检测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的228名调查对象来自北京市23家医院,其中来自眼科专科医院的有50人(21.9%),来自综合医院的有178人(78.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工作年限、所在的护理单元、是否接受过远视力检测培训、是否接受过与GB 11533—2011相关的培训、是否接受过远视力检测考核及为患者进行远视力检测频率不同的眼科护士,其远视力检测的知识得分不同(P<0.05);是否接受过远视力检测培训、是否接受过与GB 11533—2011相关的培训会影响远视力检测的态度(P<0.05)。其他一般资料及远视力检测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详见表1。
2.2 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知识正确率、态度和行为得分情况
228名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知识处于中等水平,态度积极,行为符合标准,得分详见表2。其中,知识正确率、态度和行为得分排名后3位的条目详见表3。
?
2.3 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知识、态度及行为问卷得分作为因变量,把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赋值方式见表4。
?
年龄和是否接受过与GB 11533—2011相关的培训是影响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是否接受过远视力检测培训是影响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详见表5。
?
3 讨论
3.1 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知识处于中等水平
在本次调查中,北京市228名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知识部分得分为(7.43±1.68)分,处于中等水平。知识正确位于后3位的条目是灯箱的照明度、检测距离的准确性及低视力患者的相关检测方法。可能的原因是,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大都知晓视力表的光照度、亮度是有要求的,但对具体数值没有掌握;对于检测距离,研究表明,临床中2.5 m视力表的出现虽然解决了场地空间有限及被检者行动不便的问题,但会对视力检查结果产生影响[10];另外,“当指数在1 cm处仍不能识别时,则检查手动”是关于低视力者的检测要求,知识正确率低可能与一般资料调查中显示的只有70.2%的眼科护士接受过远视力检测培训导致的知识缺乏有关,与林丽萍等[11]提到的护理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眼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相一致。对远视力检测规范化标准认知不足影响了远视力测量的准确性。因此,医院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眼科护士的培训,提高其知识水平。
3.2 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态度较积极
在本研究中,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态度得分为(26.80±2.11)分。说明眼科护士对远视力检测态度较积极,表示对远视力检测培训及考核持有正向态度。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可提升护理技术管理水平和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12]。但得分相对低的条目“检测者是否学习了标准对数视力表的国家标准,不会影响对被检者进行视力检测”,也说明了眼科护士对标准对数视力表的国家标准认可度不高。远视力表发展至今,世界上涌现出许多不同种类的视力表[13]。我国也由于多表共存局面给医疗、预防及科研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7],标准对数视力表的出现及国家标准的出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与护士对视力表的历史发展及国家标准的内容了解不够有关。护士在“对于低视力者,需要较一般被检者在检查时更为仔细”条目的得分最低,此题为反向计分题,得分低表示护士非常同意此观点,可能与护士认为在为低视力人群检测时,应给予更多的关注,花费更多的时间有关。但无论何种人群,护士在进行远视力检测时,都要认真对待,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操作。
3.3 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行为良好
本研究中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行为得分为(43.73±4.89)分,表明眼科护士有恰当的远视力检测行为。虽然行为总体情况较好,但对于在5 m处仍不能识别视力表4.0行视标的低视力被检者的检测方法,条目得分最低,为1(1,2)分。可能原因为,护士个人的检测习惯不同,有人认为若被检者在5 m处仍不能识别视力表4.0行视标,可直接对其进行有无手动视力的检测,以先排除低于手动视力水平的被检者,会比直接以“让其逐渐向视力表走近,直至刚能识别4.0行视标为止”为标准,更能提高检测效率。这与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主要在医院完成,但各医院之间尚缺乏统一的规范化培训与考核标准有关[14]。
3.4 年龄影响知识水平,相关培训经历影响护士远视力检测知识水平和态度
年龄、是否接受过与GB 11533—2011相关的培训影响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的知识水平,是否接受远视力检测培训影响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的态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及是否接受过与GB 11533—2011相关的培训是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知识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的护士知识得分越高。这可能与随着年龄及年资的增长,护士的临床经验更加丰富,业务水平逐步提高有关[15]。另外,GB 11533—2011对视力表的使用进行了规范化的要求,经过培训可以提高眼科护士远视力检测的知识水平。接受远视力检测培训、对远视力检测知识的了解程度高的眼科护士知识掌握更全面,对远视力检测规范化重要性的认同感水平高,其行为能力也强。在知信行模式中,知识是良好态度和坚定信念的基础,而良好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是改变行为的动力。目前我国各护理院校进行的基础护理教育仍以全科教育为主,毕业后护士所接受的继续教育常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尤其是专科护理教育[16]。随着眼科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培养眼科专科化护理人才,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是一种趋势与需求。医院管理者应做好眼科护士的远视力检测规范化培训与考核,普及GB 11533—2011的相关要求,完善各级护士培训大纲以提高眼科护士对远视力检测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整体水平。
4 小结
眼科护士是远视力检测的主要执行者。本研究表明,北京市眼科护士对远视力检测的知识掌握程度为中等,主要是对于规范化标准的细节及原理性内容知晓度低,但态度积极、行为符合标准。管理者应结合相关影响因素,加大远视力检测的培训力度,贯彻落实国家标准,使远视力检测更加科学和规范。同时,国家标准虽然对标准对数视力表的使用进行了说明,但其内容并未涵盖远视力检测整体规范化操作标准,在临床中也未出现完整而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所以,在全国范围内构建远视力检测标准化操作规程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