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孝文化比较研究

2023-09-17丁佳华徐丽丽

新楚文化 2023年1期
关键词:孝文化比较差异

丁佳华 徐丽丽

【摘要】“孝”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历经数千年后,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了。中国的孝文化产生于商周时期,后续经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家们不断完善和推崇下,其内涵不断丰富与充实,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日本由于生产力低下及社会结构等原因的影响,并未产生“孝”这一观念。日本的孝文化虽来源于中国,但在传入日本后,为更加适应其社会环境、风俗文化及民族心理等,而逐渐发生了历史演变。中国的孝文化传入日本后,由于孝文化的产生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以及中日民族文化及宗教思想的不同等原因的影响,无法根本撼动日本民族固有的价值观念,导致孝文化并未真正影响到民众。

【关键词】孝文化;比较;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1-0008-04

一、中国孝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的孝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但这一时期的“孝”仅处于萌芽状态,是基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水平所产生的一种情感。

在古代中国,孝观念是与死亡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孝道伦理,从狭义上来讲就是追思念祖,善事父母,敬爱长辈[1]。孝文化产生于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农业社会时代,农业发展依托于农耕知识、技术等的发展程度,这些知识、技术的发展在当时主要依靠历代农耕经验的积累和传承。随着农耕文明的不断发展,经验较为丰富的年长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逐渐受到重视。在当时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社会背景下,“孝”的产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社会生产的发展。

此外,西周时期的宗法等级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孝文化的地位,反过来,孝文化也服务于宗法等级制度。宗法等级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在政权组织中更能体现出血缘的重要性,“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的制度使得政权得以稳固。

因此,西周时期的政治主张十分注重孝文化,而“孝”与政权统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然而,这一时期的“孝”仍依赖于政权统治对之进行规范的阶段,更多强调的是对祖先的祭祀等礼制规范。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在孔子的推崇下,中国的孝文化开始向“孝顺父母”这一范畴转变。随着宗法奴隶制的瓦解以及封建制的确立,孔子提出了一系列文化主张,其中与孝文化相关的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2]子游问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2]虽然其并未对“孝”进行统一的定义,但我们可以通过上述主张看出与“孝”相关的文化主张中,既包含了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的侍奉供养,也强调了对父母要怀有敬爱之心。换而言之,即孔子将孝的思想具体内化了。

“孝”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礎。作为传统伦理之一的“孝”,自古以来在儒家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汉代是我国孝文化发生转变的另一个重要时间节点,这一时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得儒学思想正式成为该时期的主流思想。而此时的孝文化在儒家思想的推崇下,开始与政权统治逐渐紧密结合起来,并逐步形成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同时,董仲舒在“三纲五常”理论中规定了父子、君臣、夫妻之间的伦理逻辑,也使之最终成为儒家思想的伦理基础。

孝文化中,不仅最直接地维系并体现了基本的家庭内部关系,同时也可应用于君臣关系,“君子之事亲,故忠可移于君”[3],即所谓的“移孝作忠”。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孝文化已上升至政治层面了。另外,汉代尤重孝道,在西汉汉武帝年间形成重要的“举孝廉”制度[4]。“孝”是指孝悌者,“廉”是指清廉之士,这是汉代由下至上推选人才的一种选拔制度。除此以外,这一时期对“孝”的重视还体现在养老观念上。具体来说,即制定了一系列养老措施以保障“孝”的进一步落实,例如对老人赏赐物品、王杖等,减免赋役,以及举行养老礼等大型尊老仪式等,不仅提高了老人的社会地位,而且也严厉处罚了“不孝”的行为,推动了尊老敬老风气的形成。受之影响,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

总而言之,汉代的孝文化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并且开始出现了以“孝子”或“孝女”为主要故事题材的道德教育读物,如《孝子传》等,后世也陆续出现了很多模仿《孝子传》创作的故事传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孝文化也开始出现逐步固化的趋势。由于这一时期战乱较多,在“移孝作忠”的基础上,“孝”的主要地位逐渐被“忠”所替代,与“孝”相较,“忠”更为重要,“忠”甚至被赋予了“以身奉国”的极端含义。此外,作为维系家庭内部关系的孝文化也开始向“愚孝”发展,具体体现为子女必须无条件、无原则地服从父母,这完全是在理学的影响下对“孝”赋予了专一性与绝对性。在此背景下,许多“劝孝”的文学作品也应运而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元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使得文学作品中所宣传的“愚孝”思想得以进一步传播。进入宋元时期后,孝文化已经背离了孔子最初主张的范畴了。

二、日本孝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起初,日本并不存在孝文化,而是通过漫长的中日文化交流过程中,依托中国古代典籍这一载体东渐日本的。其中,对日本孝文化影响最大的非儒家经典之一的《孝经》莫属。

日本最早接触与学习中国古代经典的主要是皇室子弟及上等贵族阶层,中下层贵族及普通民众则没有学习中国典籍的资格,换而言之,即没有机会接触与接受源于中国的“孝文化”。再加上受中日社会结构中差异性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日本社会在初期并未对中国的孝文化引起重视,而将关注点主要投在学习中国的生产技术、社会制度等方面。

在中国,“孝”起源于以家庭为单位劳作的生产方式,但在日本,其社会结构的组成则与中国迥异。直至7世纪初,日本仍处于以部民制为特征的奴隶社会阶段。[5]这导致劳动力间几乎不会存在任何的血缘关系,而无血缘关系的劳动团体则并非培养孝文化的土壤。另外,在日本家庭内部关系中,由于“走婚制”的存在,夫妻乃至亲子间的联系也远不如中国这般密切。尽管父子(或父女)间存在血缘关系,也存在亲情,但并不会刻意强调子女对父母供给与赡养,更不会产生类似于中国文化中的孝观念。正因如此,中国孝文化东渐日本初期,极度缺乏植根于日本社会的文化土壤,这便导致了中国孝文化在日本的传播晚于其他文化。

最先受到中国孝文化影响的是日本的统治阶级,上层贵族阶级内部率先掀起了学习中国孝文化的热潮,即使贵为天皇也必须遵从孝道。如此一来,中国孝文化便成了日本统治阶级的行为规范。进入奈良时期后,孝文化作为日本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手段备受重视。《养老律令》中首次将“孝”上升为法律,但此时也仅限于是倡导行孝,随着孝文化体系的不断完善,还逐步出现了惩治“不孝”行为的律法等。利用律令传播及规范“孝”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孝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但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孝”的內化。儒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与佛教思想相较,后者的受众面更广,影响力也更大。因此,儒学中倡导的孝文化通过与佛教思想相结合的方式得以在日本广泛传播,而后又陆续出现了一系列以“孝”为主题的“说话”形式的日本文学作品,此类作品深刻体现了日本孝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及佛教思想的共同影响这一特点。

进入镰仓时代后,武士政权正式建立,各武士集团间为争夺利益不断斗争,集团意识逐渐强化。而作为家庭道德伦理中的“孝”的思想所发挥的作用则被逐步弱化,统治者更重视“移孝作忠”。“孝”也由此与“忠”捆绑在一起,成为所谓“忠孝”。“忠孝”包括了对父母尽“孝”及对主君尽“忠”两方面内容,而在强调上下等级之间服从关系的武士集团中,则侧重于下属对主君的“忠勇”与“忠义”等与“忠”相关的内容。但是,日本的“忠”观念,在不同时期其指向对象亦不尽相同[6]。幕藩体制确立后,武士阶层更加注重对君主的绝对服从。因此,“忠”在武士集团内部也被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甚至出现了通过“以死明志”等行为来证明武士自身对主君的“忠”。由此可见,孝文化在东渐日本后所发生的转变。

三、中日孝文化的差异性

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那么,中日孝文化之间为什么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呢?其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呢?在此,笔者将从中日孝文化的产生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以及中日民族文化及宗教思想的不同两方面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阐述。

首先,中日孝文化的产生方式及社会组织结构的差异决定了孝文化在中日文化中所处地位的不同。中国孝文化的产生是基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的封建制社会突出了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使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换而言之,“孝”来自底层民众,是底层民众间的社会伦理道德的体现。随着社会发展,日本的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到“孝”所能带来的正向社会反馈,如稳定的社会秩序、经济的快速发展等。由此,“孝文化”作为日本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手段之一,完成了“由下至上”的转变。

在中国孝文化东渐日本之前,日本本土并未产生“孝”这一观念,日语中的“孝”字只有“音读”却无“训读”大抵也证明了这一点。不仅如此,部分地区还存在将超过60岁的老人丢弃到深山里的民间故事及传说,这便是著名的“弃老山”故事。日本早期所处的奴隶制社会和“走婚制”的婚嫁习俗直接影响了血缘关系不能维系家庭关系的作用,也决定了在日本的本土文化中无法产生孝文化的这一结果。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的日本的劳动力之间鲜少受到血缘关系的羁绊,难以产生“孝”这一观念。“走婚制”的婚嫁习俗使得“家庭”这一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并不能发挥太大作用。夫妻不同住的婚姻形式使得人们的家庭观念极其薄弱,也无法形成对血缘关系清晰的认知和理解。长期存在的“走婚制”不仅使日本社会没有产生孝文化,而且还由于受到此种家庭关系的影响,在其后的统治者推行孝文化的过程中,孝文化也未真正成为日本人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

除此以外,一方面由于日本自然资源的极度匮乏,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不但无法继续创造社会价值且反而消耗社会资源,从而出现了上述的所谓“弃老”现象。在中国文化及生产知识技术传承等东渐日本前,日本社会生产力极其落后,无法创造丰富的社会财富。生产力的低下导致社会资源的匮乏,一个资源极为匮乏的社会,没有为孝养观提供生存发展的空间[7]。而由于老年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作用甚微,使得日本的老年人不能受到社会尊重,甚至会被子女遗弃。然而,在中国先进生产技术的长期影响下,日本社会生产力得以迅速提高,资源紧张的状况趋于缓解。再加上统治者效仿中国,在日本国内积极推行孝文化,也使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弃老”现象发生了极大改变。尽管此后的上层统治阶级开始逐步“自上而下”地宣扬孝文化,但由于无法根本撼动日本民族固有的价值观念,导致孝文化未能使日本底层民众受到深刻的影响。

其次,中日民族文化及宗教思想的不同也是导致两国孝文化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孝”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根本,这使源于儒家思想的孝文化在中国发展较为顺利,并未遭受过多的阻碍。孝文化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者们的不断完善和推崇下,又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内涵更加丰富和充实,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在以中国古代经典为载体东渐日本后的孝文化,虽受到日本上层统治阶级的拥护,而通过律令等手段将之向日本社会底层推行,然而并未从根本上达到预期的效果。与此相对,佛教的传入却在日本底层民众间引起了巨大反响,他们开始信佛、供佛,这直接促使了孝文化为适应当时的日本社会情况而与佛教思想相结合的结果,例如,佛教主张“因果报应”,在与佛教思想结合后的孝文化中则开始宣扬“不孝”则会遭到报应一说,等等。然而,孝文化还是并未真正实现内化,结合了佛教思想的孝文化并没有使日本的民众积极行孝,而将行为重点放在了不做“不孝”的行为上。

总而言之,日本的孝文化中既存在儒家思想的特点,又包含着丰富的佛教色彩。

四、结语

通过上述对中日孝文化差异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孝文化在中日两国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民族文化心理及宗教思想等的差异,导致孝文化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展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在中国,“孝”始终作为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存在,是维持家庭内部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时至今日,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自古代传入日本后,源于中国儒家思想的孝文化最初并未能在日本古代社会中发挥社会科的作用,而是在与佛教思想逐渐融合后,才开始与政权统治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张黎.失范与拯救——从人学视角看现代孝道的传统定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胡平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曹婉丰.从“孝悌”到“举孝廉”——略论汉代政治与伦理的同构[J].现代哲学,2020(06):142-147.

[5]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6]宋娜.“忠”“孝”在日本传统理论观念中的地位[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03):47-50.

[7]李贵鑫.试论日本孝养观的历史演变——以《楢山节考》为视角[J].学术交流,2011(09):55-58.

作者简介:

丁佳华,(1997-)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日本文化。

徐丽丽,(1980-)女,吉林长春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文化。

猜你喜欢

孝文化比较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近30年来宋代“孝文化”研究综述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