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孤独症儿童面孔识别能力的个案干预研究

2023-09-17邹佩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15期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电脑游戏

【摘 要】 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面孔识别障碍,具体表现为不关注他人面孔,不能识别不同人物的面孔身份及基本的面部表情。这一障碍限制了孤独症儿童从面孔获取重要的社交信息,进而影响了他们建立基础的社交互动模式。文章以一名孤独症儿童为例,采用电脑游戏对其面孔识别能力实施干预,包括面孔关注干预、面孔身份识别干预、基本面部表情识别干预三个阶段,并在干预过程中灵活使用视觉提示、适时支持、分类评价等多种策略,有效提升了个案的面孔识别能力。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面孔识别能力;电脑游戏

【中图分类号】 G764

面孔是传达社会信息的重要渠道,日常生活中,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面孔获取重要的信息。普通儿童在出生的第一年,就会关注人的面孔,并从面孔中获取社会信息。随着年龄的增加,对面孔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而孤独症儿童因自身障碍,缺乏面孔识别的能力,比如不喜欢看人的面孔,不能正确分辨面孔身份和表情,导致其在与他人社会交往时缺少了一个有效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电脑游戏以其生动鲜明的界面、欢快的配乐很容易吸引孤独症儿童的注意[1]。因而,针对孤独症儿童面孔识别的干预,涌现出了许多电脑游戏课程,且取得了良好的循证实践干预效果。为此,笔者采用电脑游戏,对提高一名孤独症儿童的面孔识别能力进行干预,以期帮助其提高面孔识别能力,更好地进行社交互动。

一、个案基本情况及问题

周周(化名),男,10岁,孤独症,就读于特殊教育学校二年级。他的认知水平较高,韦氏智力测验分数69,认识常见的汉字和100以内的数字;能分辨物体的常见属性,如大小、多少、高矮、颜色、形状等;能分辨早晚、星期、月份、季节等时间概念;能按功能或材质对物品进行配对和分类。周周的发音较清晰,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能仿说简短的句子,功能性语用能力较弱,经常出现与当前情境无关的语言。他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不关注他人眼睛和面孔,不会“看人脸色”,经常做出与情景不符的行为,缺少与班级同学的互动,更喜欢独自活动。周周特别喜欢电子产品,尤其对电脑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

二、干预方案

干预方案是开展个案干预的指导性文件,根据面孔识别能力的发展顺序及个案的现实情况,本研究制订了包含干预方法、干预计划、干预流程的方案。

(一)干预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由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认知与脑科学研究小组开发的一款电脑游戏软件开展面孔识别干预,该游戏适用于孤独症儿童,可在电脑端下载安装[2]。使用者可自主选择面孔关注干预、身份识别干预或表情识别游戏模块进行训练,具有便捷易操作的特点。

(二)干预计划

个体对面孔的识别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个体能有意关注他人的眼神和整体面孔,而非关注环境中的其他物品。其次,个体能观察他人的面孔特征,并据此识别不同的面孔身份包括熟悉的人物和陌生的人物。最后,个体能识别人物呈现的面部情绪,如高兴、生气、悲伤等[3]。不少孤独症儿童眼动实验的相关研究显示,相比环境中的其他物品,该群体对人物面孔缺乏兴趣,表现为不与人眼神接触、不看人脸等,周周也有同样的社交困境。因此,笔者制订干预计划时,将面孔关注干预列为第一个阶段,这是开展后续干预的基础,是周周需要掌握的先备技能。随后依次开展面孔身份识别训练和面部表情識别训练,形成了周周的干预计划,具体干预内容见表1。

(三)干预流程

训练强度与训练效果成正比例关系,笔者根据周周的实际情况,实施密集强度的训练,但周周在学校生活中还需学习其他知识技能及参加学校各类发展性活动。因此,笔者为周周提供每周三次,每次35分钟的干预,同时与家长沟通,要求他每天在家花半个小时巩固训练的内容。周周需要接触电脑,因此在实施干预时需注意合理用眼、适时休息,巧用强化措施,防止过度沉迷。

每次干预训练的流程包括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向周周说明本节课的游戏项目,让他做好心理预期。第二个环节是采用多种策略向周周讲解、示范游戏的玩法,让他理解游戏规则。第三个环节是周周在教师的指导下熟悉如何玩游戏。第四个环节是周周独立玩游戏。

三、干预过程及实施策略

(一)第一阶段:面孔关注干预

1.干预内容

面孔关注干预包括眼神接触和注视、整体面孔关注,目的是培养周周面孔识别的先备能力,即关注他人眼神和面孔。本阶段的干预内容为眼神接触游戏、眼神注视游戏、找面孔游戏。眼神接触游戏要求周周指出与其眼睛对视的人物,教师使用的指导语为“谁在看着你”。眼神注视游戏要求周周指出游戏人物注视的物品,教师使用的指导语为“他在看什么”。此阶段的游戏通过变化每次呈现图片的数量及干扰图的数量,逐渐增加难度,具体如图1所示。整体面孔关注游戏内容为“找面孔”,即通过PS技术将不同人物的面孔隐藏在干扰背景中,要求周周找出目标人脸。

2.干预策略

(1)视觉提示策略

孤独症儿童通常表现出明显的视觉信息处理优势,因而视觉提示是很有效的教学策略。为了让周周理解此阶段的游戏的玩法,教师用箭头画出人物眼睛所看的方向,当箭头指向他时则表示画中人物看的是自己。随后,教师还让周周独自用箭头标示人物眼睛所看的方向来培养周周的眼神接触和注视的能力。

(2)局部遮挡策略

孤独症儿童信息加工方式的局限导致他们难以同时处理多种信息,会发生反应混乱的情况。当呈现的人物面孔图片数量过多时,周周明显有些混乱,不知道看哪一幅图。这时教师使用局部遮挡策略,减少必要的信息呈现。例如,指向其中一幅图,将其他干扰图遮挡,问周周:“他在看着你吗”。在周周适应后,逐渐撤销遮挡,指向其中一幅图,并再次询问他。最后,教师指导周周独立使用鼠标一一指向所有图片,判断“他”是否在看着自己。

(二)第二阶段:面孔身份识别干预

1.干预内容

面孔身份识别指儿童能将相同人物的面孔进行配对,无论其是正脸、侧脸、戴墨镜、戴帽子等不同装扮。本阶段干预使用了面孔拼图游戏和身份配对游戏。面孔拼图游戏要求儿童根据目标图片将人物面孔拼接完整,具体如图2所示。面孔身份配对游戏要求周周在观察目标图片后,随即在一组图片中找出刚呈现的目标图片,教师的指导语为“记住你看到的照片”“找出刚才看到的照片”。此阶段的游戏在面部的表情、方位、配饰、遮掩等方面有不同的组合,以此变化干扰信息,尽量贴近实际生活,增加游戏的难度。

2.干预策略

(1)对比观察策略

在第一阶段面孔关注游戏顺利展开后,周周能观察他人的面孔。为了帮助周周理解游戏规则,教师指导他对比观察目标图片与操作图片或选项图片的区别。教师还打印了放大的游戏图片,指导周周用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等形式比较人物面孔上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的区别。

(2)适时支持策略

此階段的游戏要求周周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反应,教师需要注意支持的时间和支持的程度,防止过度支持影响他的思考与判断或过少支持引起他的挫败感。例如,面孔身份配对游戏中,目标图片呈现的时间较短,且不可返回查看,教师将每个目标图片打印编号,实施过程中注意观察周周的反应情况,适时出示图片给予提示,若他需要的提示次数过多,可暂停游戏,待他学习状态良好时再进行。

(三)第三阶段:基本面部表情识别干预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面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是传达社会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基本的面部表情包括七种,分别是高兴、伤心、愤怒、惊讶、害怕、厌恶、中性,识别和理解面部表情是社交互动的基础。

1.干预内容

本阶段使用了表情拼图游戏和表情配对游戏对周周进行干预。表情拼图游戏的模式与面孔拼图游戏的玩法一致,要求周周根据目标图片,将带有面部表情的人物面孔拼接完整。表情配对游戏的模式也与面孔身份配对游戏一致,要求周周在观察带有面部表情的目标图片后,随即在一组选项图片中找出刚呈现的目标图片,如图3所示。

2.干预策略

(1)复述命名策略

人物的面部表情有明确的名称,在干预时,教师在引导周周观察的基础上,对面部表情复述命名。教师将表情图片两两呈现,指导周周使用对比观察策略,总结不同表情下面孔特征的变化,并对表情进行命名,运用复述策略帮助周周熟记表情名称。接着让周周尝试独立进行游戏,适时提醒其说出表情名称后,再找出与目标图片一致的表情图片。

(2)分类评价策略

在干预过程中,周周容易出现畏难和逃避的情绪,这是因为孤独症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为避免这些情绪影响干预进程,教师恰当、充分地运用强化物很有必要。在实施该阶段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对周周使用表情评价和强化物跟进的策略。例如,周周在专注游戏时顺利通关某一个环节,教师用“高兴”的表情图片和其喜欢的实物,及时给予表扬。如果周周并非因疲劳而出现不良情绪,教师用“伤心”或“愤怒”的表情图片对他的行为进行评价,并用正向表情图片和他喜欢的强化物引导他调整情绪。

四、干预成效与反思

经过一个学年的干预,周周在面孔关注、面孔身份识别、面部表情识别三大模块上测试的正确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分别从26.7%、20%、14.3%提升为93%、87.7%、85.7%。家长和教师也反应周周能较好地指认或命名生活中不同人物的面孔身份和表情。但还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一是周周对面孔身份和表情背后的意义理解不足,如他能判断这是陌生人的面孔,能回答“不认识”,却不会与安全教育知识相联系,如陌生人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二是周周不能理解表情与事件的因果关系,他虽然能判断教师的表情是愤怒,此时他会克制自己的行为,但不能理解教师愤怒的原因,表明其还需进行情绪认知教育,这是后续干预训练的方向。此外,电脑游戏对提升孤独症儿童面孔识别能力有较好的效果,但软件存在一些不足,如游戏素材均为欧美人士、游戏难度偏高,一定程度上更适用于认知水平较高、配合度高的孤独症儿童。未来,可在后续研究中探讨该游戏软件对这一群体的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敏.电脑辅助教学对增进低功能自闭症儿童情绪辨认能力之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1-65.

[2]胡芬.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面孔识别缺陷概述[J].绥化学院学报,2014(4):58-62.

[3]邹佩.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干预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13(7):92-97.

本文为杭州市2022年教师教育立项课题“分层·分类·分阶:区域融合教育巡回指导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立项编号:2022JSJY12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特殊教育学校,311201)

猜你喜欢

孤独症儿童电脑游戏
俄讨论设立电脑游戏黑名单
为什么玩电脑游戏时要适可而止?
从电影《海洋天堂》试分析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工作服务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认数个案研究
让每个孩子成为自己的“CEO”
手游或将取代电脑游戏
浅谈用“绘画艺术”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一些做法
简述美国近年来对孤独症儿童游戏的研究及启示
我国孤独症儿童治疗干预技术研究现状
电脑游戏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