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师幼互动质量,促进学前融合教育发展
2023-09-17赵红梅王燕华余丽
赵红梅 王燕华 余丽
【摘 要】 师幼互动水平是决定幼儿园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致力于提升师幼互动质量,从开展园本培训、开展微研究项目和开设补救性课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帮助教师掌握融合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促进教师对融合教育进行再认识与思考,有效地基于幼儿个别化需求进行活动设计、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从而提升学前融合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师幼互动;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 G610
师幼互动作为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情景中的基本形态,以教师和幼儿为双主体,通过心理和行为上的双向作用及双向影响促进幼儿的发展[1]。2022年2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評估指南》,将“师幼互动”定为关键二级指标,有7个质量考查要点。师幼互动是幼儿发展和园所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2]。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近20年来一直在探索学前融合教育的有效实施。目前在册的939名幼儿当中,有40名左右需要给予特殊关注和教育支持的特需儿童,分布在16个班级(占班级总数的50%)中。相对于普通班级,幼儿园融合班级对师幼互动的质量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同时结合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特点,采取特定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才能保证适宜有效应对,进而提高学前融合教育的有效性,满足所有幼儿的发展需求。我园秉承“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北京市海淀区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区域教研指导下,组织教师不断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提升师幼互动的教育质量。
一、开展园本培训解决师幼互动典型问题
我们通过调查总结了融合班级师幼互动存在的5个主要问题:互动机会不均等,互动内容不平衡,互动方式较单一,互动理念不一致,互动效果不理想。结合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两类园本培训:一类是较为传统的培训学习。例如我们请教师在以下7个方面的教育支持方式中,选择自己最擅长及最不擅长的内容:生活照顾、情绪抚慰、活动指导、秩序保持、安全保护、共同游戏、情感表达。根据选择结果将教师分出“擅长”与“不擅长”的小组,采用配对学习的方式,擅长组分享成功经验,不擅长组学习后进行回应。教师反馈: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分享,学习到很多优秀有效的方法,很多经验方法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增加了对身边教师的了解,便于日后有针对性地请教求助。另一类是应用具身认知方式的培训学习。例如我们策划了分别对应5种师幼互动问题的典型特殊幼儿案例,参训教师进入案例小组,每组5人,分别扮演一种角色(特殊幼儿、爱心同伴、普通同伴、下午班教师、助教老师)。案例没有预设剧本,班主任扮演特殊幼儿自由发挥,其他教师自行分配角色、随机应变。5个案例以情景剧形式依次呈现,其他教师观摩,结束后进行总结分享。教师反馈:培训更加有趣,督促自己不断探索班级幼儿的个性特点,分析挖掘特殊幼儿各种行为背后的原因;能够看到教师应对策略与配合分工情况,同时直观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辛苦付出,认识到创设尊重生命、包容接纳、平等友爱、互帮互助良好氛围的重要性。两类培训各有其效,前者聚焦学习他人的方法和策略,后者聚焦幼儿特殊需要解决的过程,并在情感上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共情和相互激励的契机。
二、开展微研究项目培养教师研究性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为更好地支持教师融合教育的专业发展,提升师幼互动质量,我园设立和推进“微研究”项目,鼓励教师通过科学研究解决问题,而不仅仅依赖经验照搬模仿。微研究的课题主要是教师特定的工作问题。例如,通过开展1学期的“正向行为支持策略促进幼儿良好行为养成的实践研究”,成功帮助特殊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通过绘本解读应对小班幼儿情绪问题”“融合幼儿园特殊幼儿幼小衔接支持个案研究”“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等微研究探究个性化教育支持,满足了幼儿特殊需要。目前我园共立项微研究32项,23项已结题,全园96位专任教师90%以上参与微研究。微研究增强了教师的研究意识,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得教师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互动、引导和支持。
三、开设补救性课程提升特教专职教师的师幼互动质量
我园自2007年设立特教资源中心,现有两位专职教师,负责全园特殊幼儿补救性课程的教学实施。补救性课程,形式体现为“一对一支持”,内容主要为无法通过课程调整和嵌入性教学予以实现,而根据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确定为幼儿关键性发展目标的活动。
补救性课程的互动质量保障首先在于教师增强活动设计的主体性。特教专职教师不能照搬复制常规课程内容,而是需要通过多次研讨和持续跟进,精心设计针对性、补救性课程内容。其次在于支持过程体现完备性。补救性课程设计时依据IEP目标,实施时围绕目标采用各种方法,活动后再对照目标进行评价和调整,以实现课程互动的闭环和优化。再次则是互动评价体现发展性。如专职教师给特殊幼儿拍照有3条原则:一是保护隐私,尽量拍背影、侧颜、局部;二是记录成长,聚焦过程和变化,围绕发展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三是捕捉美好,收集幼儿开心、专注、坚韧、深度参与的画面。这些影像内容不仅有利于强化教师对幼儿关键性发展目标的关注,实施的过程更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教育情感。教师们在分析幼儿行为时,不再仅仅是笼统地感性描述,而是有针对性地对照IEP,不断调整改进评价,提高一对一教育支持的有效性,也丰富了师幼互动的内涵。
师幼互动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是教师的教育意识和专业水平。我园积极支持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师幼互动关系质量,并使之成为特殊幼儿最为需要且宝贵的成长资源。融合教育不仅需要物质环境的无障碍,更需要人文环境的接纳包容,良好的师幼互动正彰显了一所幼儿园的融合教育品质。
参考文献:
[1]李萌,张洪秀.近十年我国学前教育师幼互动质量研究热点与展望[J].基础教育研究:学前教育,2023(3):81-82.
[2]于晓文,赵一名,金芳.师幼互动质量对3—6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22(1):64-68.
本文为2022年北京市幼儿园干部教师培训科研课题重点课题“幼儿园融合教育中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教师培训研究”(编号:KTX14522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