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总复发,为何
2023-09-16邓天君
邓天君
慢性胃炎除了会引发胃壁组织疼痛和损伤(表现为腹痛、反酸、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还可能导致胃黏膜发生退化性改变,使机体营养吸收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更恼人的是,慢性胃炎常反复发作,很多患者辗转多家医院、经过数年治疗未获治愈。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慢性感染是主因。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0%都存在胃黏膜慢性活动性炎症,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可以消退。但有些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慢性胃炎患者只针对腹痛、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治疗,未接受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就相当于没有袪除“病根”,病情自然会反复发作。此外,幽门螺杆菌经口-口传染,即使根除后也有再感染的风险,如果家庭其他成員没有一起筛查根除,慢性胃炎患者也容易再感染幽门螺杆菌而使病情复发率增高。
其次,与患者不良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有些慢性胃炎患者在确诊后过分依赖药物治疗,对医生提出的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等建议充耳不闻,或饥饱不定时、暴饮暴食,或继续摄入高脂肪、高盐、高糖和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戒烟限酒,如此势必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从而影响慢性胃炎的治愈。
第三,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我国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故临床较少推荐患者接受自身免疫性胃炎实验室检查,而导致自身免疫性胃炎被漏诊。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一种由CD4+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胃体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常伴肠上皮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为特点。所以如果初期检查显示为萎缩性胃炎,经一段时间的治疗未见好转者,要想到自身免疫性胃炎的可能,进一步完善抗胃壁细胞抗体及内因子抗体检查明确诊断。但由于自身免疫性胃炎与患者的免疫系统异常相关,现临床缺少有效的治愈方式,在治疗上通常以控制临床症状为主,疾病早期阶段的治疗重点是预防维生素B12、叶酸和铁缺乏。
第四,与药物有关。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会导致胃黏膜损伤。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果不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则有可能导致慢性胃炎难以治愈。除此之外,滥用反酸药物也会导致慢性胃炎难以治愈,这类药物虽可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但也会干扰胃黏膜的酸碱平衡和修复过程。
第五,患者存在其他并发症和疾病。比如说,慢性胃炎患者如果合并有胃溃疡,或是本身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如食道炎等,就会提高治疗难度,如果治疗方案不精准科学,病情就难以得到控制。
第六,与患者的心理和精神因素有关。心理和精神压力虽不会直接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但却会加重症状、延缓康复过程,使慢性胃炎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因为心理压力会对胃酸分泌和胃肠蠕动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对于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控制不利。
总的说来,慢性胃炎如果反复不愈,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照排查,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消除病因,才能尽快摆脱疾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