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3-09-16高亮
摘 要:传统的初中历史教育模式以传授历史知识、讲解做题技巧为主,强调对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忽略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更缺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弥补这些不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融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使学生形成问题探究意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素质教育已成为重中之重,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提高课堂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高亮(1995—),男,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1]。传统的历史课程注重知识灌输,侧重于历史知识识记,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对历史的兴趣和深层次理解,采取了错误的历史学习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历史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使历史學习更具吸引力和乐趣。
(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合作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进行合作交流,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这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突破传统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三)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只有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这种互动和合作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有助于渗透核心素养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要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和体现。历史解释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不仅将其描述出来,还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在历史学习中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表达观点,并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探析
(一)教师缺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由于历史课程课时有限且任务繁重,教师往往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般是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或阅读教材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找答案,而较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种教学偏重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传统的教育观念抑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历史课程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值得我们重视[3]。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将历史课程视为“副科”,认为通过死记硬背便可获得高分,只有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理科的学习才需要逻辑思维和问题意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课程不再仅仅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而更强调考查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材料解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传统的教育观念滞后、陈旧,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问题意识培养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但部分一线教师对此关注程度不足。
(三)不恰当的教学模式阻碍问题意识的形成
教学方法不仅是手段,也是教学原理和法则的具体体现。研究教学模式有助于我们综合研究和认识各种教学因素的表现形态和相互关系,对实际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教学模式不仅影响教学效率,也影响课堂质量。如果只采用信息单向传递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没有机会提出问题。这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降低课堂积极性,对后续的教学工作不利。
(四)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对历史教学的期望存在个体差异,受个性、成长环境和所受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候,教师在教学时选择学习难度较大的材料,虽然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理解,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采用符合大多数学生学习水平的材料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趁势导入课堂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疑问。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导入新课,并在导入环节提出问题,让学生比较自己的问题和教师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选择教学资源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差异和年龄特点,选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的资源。
例如,在学习《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与宋元都市繁荣相关的影视资源,在课前播放,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宋元时期都市的繁华。视频结束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繁荣的表现有哪些?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都市和文化二者之间有何关系?教师在授课时应着重梳理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是联系、发展的,存在历史逻辑。例如,在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商业繁荣为市民阶层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而这些新兴市民阶层需要开展一些符合自身阶层品位的文娱活动,为宋词元曲等新文学体裁的出现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传统的知识讲解方式容易让课堂变得乏味,导致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课质量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探究问题为主导,使他们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避免对学生指手画脚。问题情境可与生活相关,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情境,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创设让学生感到陌生的情境。
例如,在讲授《秦统一中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战国时期,一位秦国女子在本国定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行时又找齐国的裁缝定做一条同样尺寸的裙子,但取货时她却发现自己拿到的是超短裙。付款时,齐国裁缝拒绝接受秦国的货币,要求用刀币付款。最后,她决定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发现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通过情境导入,学生可以得知在秦統一六国之前,各诸侯国存在度量衡不统一、货币不统一和文字不统一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怎么做?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秦始皇统一文字,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为加强交通往来,还统一了车辆和道路的宽度。
(三)开展合作学习,提升探究能力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历史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更好地交流。小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讨论和思想碰撞,形成新的想法和观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探究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维持好纪律。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性发言,表扬那些思维活跃、表现优异的学生,并指导学生得出合理结论,做出适当补充。
例如,教师在讲解《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时,可以将班内学生分为两个历史小组,一组找出隋炀帝杨广的功绩,另一组找出他的过失,然后两个小组共同讨论隋炀帝杨广到底是“功大”还是“过大”。在小组讨论中,为了取胜,学生会积极搜集史料,设计各种问题来考验对方小组。双方辩论的过程也是思想交锋的过程,这一过程会提高学生的史料搜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搜集所需资料,同时注意维持课堂纪律。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发言,让学生了解到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讨论的目的在于培养问题意识、锻炼思维能力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不是追求胜负。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证明。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研学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纪念馆、红色革命基地以及与历史相关的旅游景区和古建筑等,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调节学生的身心压力,激发其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逐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讲解关于近代战争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让学生感受那段历史。通过导游的讲解和虚拟现实技术,学生能够体验到战争的残酷,感受革命先驱们不畏牺牲、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从而树立珍惜生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意识,并自觉将自己的学习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提前安排好活动流程,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防范突发事件,坚决维护学生的权益。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进行观察和思考,而非走马观花。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让学生撰写活动心得,总结经验教训。
(五)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发问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历史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历史基础,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各种问题[5]。学校应创造一个鼓励学生发问的环境,让学生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勇于猜想并进行验证。只有在学校层面大力鼓励质疑和提问,整个校园才能形成敢于质疑的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并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发问,通过课前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合作学习、组织研学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校应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环境,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发问氛围。教师和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方针,在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世珍.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5):62.
[2]于友西,赵亚夫.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48.
[3]胡捷.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才智,2020(9):73.
[4]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4.
[5]葛峰.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