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双碳”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023-09-16李健
摘 要:为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需要积极探索和构建“双碳”领域的人才培养机制。该文基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在梳理“双碳”领域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五个方面来构建“双碳”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双碳;人才培养;新工科;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6-0011-04
Abstract: In order to serve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and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iversities need to explore a mechanism for cultivating relevant talents. Based on discuss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is field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this paper proposes five suggestions to construct a system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double carbon" field, namely, to update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talent cultivation, to define the specifications of talent cultivation, to innovate the mode of talent cultiva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ar system, and to strengthen curriculum-based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talent cultivation;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internationalization;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双碳”目标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成为社会各界最关心和热议的话题之一。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1年3月,人社部将碳排放管理员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完善行业准入标准,各地碳市场管理部门积极响应并推出碳排放管理员培训课程。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为“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碳中和相关专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多校联合共建低碳研究中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1]。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体系,鼓励高等学校增设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随后,教育部印发的《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的原则和方向。由此可见,高校探索“双碳”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来改进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双碳”战略意在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全球竞争力。在我国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下,国内高校积极探索和构建“双碳”领域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履行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为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的新工科建设也为“双碳”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更多的路径,在此背景下,梳理我国“双碳”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和人才培养现状,并结合新工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提出改进人才培养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拟在借鉴国外高校的“双碳”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我国高校“双碳”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从培养理念、培养规格、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和国际交流等维度,探索将“双碳”理念融入到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 “双碳”领域人才培养的国内外现状
早在十多年前,国外已有高校将“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资源利用”“绿色环保”等理念融入到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之中,如英国爱丁堡大学在2011年便开设了“碳金融专业”,培育和储备低碳领域人才。欧美发达国家大多已将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培养基础,不只是单纯开设“双碳”相关的专业课程,而是将“绿色”“可持续”“碳排放”等理念融入到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程之中,通过此举储备“双碳”人才,涵盖各行各业,助力不同领域的企业有效进行发展战略转型。欧美英等发达经济体通过强化“双碳”人才培养战略部署、夯实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体系、健全“双碳”技能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加强“双碳”人才培育资本支撑等措施,大力培养“双碳”人才并取得明显效果,为我国完善“双碳”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有益借鉴[2]。因此,国内高校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国际科研合作等平台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助力我国高校“双碳”领域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国内高校在国家“双碳”目标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而言,我国在“双碳”人才培养中仍存在“各高校学科配置对低碳人才培养的限制;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跟不上低碳产业的发展步伐;国家、企业、高校在低碳的产学研合作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等诸多问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双碳”领域人才培养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国内各高校已经在“双碳”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做出了积极响应,如中国矿业大学对于“双碳”目标驱动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有关培养模式的探讨[4]、西安科技大学关于产教融合驱动“双碳”背景下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5]等,但高质量“双碳”人才缺口依然很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双碳”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培养方案设计不够合理;第二,在“双碳”人才培养体系中,国内高校往往针对特定的几个专业,多数是在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第三,部分高校对“双碳”人才培养的关注不够,尚未开展深入研究;第四,产、学、研没有紧密结合,高校的教育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出现脱节,导致“双碳”人才在企业和学校之间流动性差,无法助力企业抓住“双碳”战略契机实现快速转型。面对上述现状和问题,需要积极构建“双碳”领域人才培养体系,扎实推进“双碳”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
二 “双碳”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双碳”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行业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积极配合,有赖于顶层设计、相关政策的跟进和各种配套支持,需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注重人才培养的融会贯通。国家层面上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构建“双碳”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新工科教育应该根据国家“双碳”需求设置教学培养目标,解决传统工科培养与实践滞后于国家需求、特别是产业发展的问题[6]。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应当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匹配、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链相衔接。此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大学的重要特征和内在需求的时代背景下,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会议、短期交流、长期交流、联合培养”等多平台来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7]。因此,高校需要深入研究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与要求,明确“双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及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与综合素质,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工科教育滞后于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的局面,从人才培养理念、学科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多层面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构建“双碳”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一)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要以教育理念为先导,新工科是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新工科的建设目标是面向产业和未来发展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素质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而新时代的产业发展和技术革新呈现出高度融合的特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也日益凸显,因此,高校需要不断更新工程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推进学科交叉,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卓越工程人才。“双碳”目标也是我国在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目标与定位必须要呼应国家的重大战略以及随之而来的人才需求。我们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各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首先就要树立起全面发展、综合化、国际化的工程教育理念,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强调“教”的同时,更要强调“育”,强调对于“人”的塑造。其次,要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作为高校环境类新工科建设的理念[6],以科学基础、工程能力、人文素养的有效融合为目标,全面对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再次,还要注重借鉴国际经验,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工程教育理念,加强国际合作,打造多元化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中外贯通融合的培养方式,方能培养出既掌握扎实的工程专业知识,又具备文理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还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二) 明确人才培养规格
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双碳”人才的核心内涵发生了变化,“双碳”高质量人才禀赋特征包括具备良好品德与爱国精神、良好的基本科学素养、良好的创新实践和跨领域合作能力[5]。因此,有必要从素质、知识、能力和职业精神四个层面细化该领域的人才培养规格。在素质层面,“双碳”人才应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人文与科学素养、工程伦理素养、批判性思维、跨学科和系统思维、追求卓越的态度、社会责任感及创新精神。在知识层面,“双碳”人才应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还要掌握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经济管理等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在能力层面,“双碳”人才应具备分析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职业精神层面,“双碳”人才应该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工程伦理。此外,鉴于国家“双碳”战略对于该领域的多元化人才需求,高校要根据各自的办学底蕴、办学特色来定位不同的人才培养类别,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共同培养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端研究型人才和实践应用型人才。通过差异化人才培养的成效来打造各自的办学特色,既是新时代高校提升办学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落脚点。
(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新技术和新业态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新工科建设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知识整合、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因此,“双碳”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借鉴发达国家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更要立足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破除传统学科壁垒的基础上,改变过去那种局限于某一特定专业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出一种产学研协同育人、国内外双轮驱动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此,高校要善于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要通过举行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讲座)、教学(科研)工作坊、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引进境外专业前沿课程和参加境外长短期学习(实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夯实专业基础,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外方的先进教育理念、教学团队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境外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四)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课程设置体现了高校的教育理念,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双碳”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建设。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处理好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课程的育人功能。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注重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合专业前沿知识,实现科研和教学的良性双向互动。此外,可以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从国外高水平大学引进几门专业核心课程,创造条件实施国际交流项目、海外学习(实习)项目等,将国际化教育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识教育课程要能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思维训练和创新意识等提供多维的知识结构,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开放性、交叉性。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开设校企共建课程、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充分发挥行业和企业在工程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也可以借助各类实验室,形成开放共享、研学一体的实验育人平台,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要保持课程体系的开放属性,建立一个可以根据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时进行课程调整的动态机制。要紧跟产业发展和学科专业发展的形势,定期对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选用教材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讨和论证。再次,面对新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迭代,要不断丰富课程形式,比如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满足各类学生在各种条件下的学习需求。
(五)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通过课程思政来强化“双碳”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就需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主渠道,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中国政府提出“双碳”目标,把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旨在引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升级。中国近些年在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就,为我们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专业课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育部有关课程思政的文件精神,不断强化课程思政意识,自觉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的目标。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全面梳理“双碳”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知识点,深入挖掘每一门课程教学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比如将案例分析与中国的绿色发展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再次,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要素融合起来,通过体验式教学、沉浸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自愿接受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切实做到课程思政的入耳、入脑、入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同时要尽量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探索课内与课外相融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延伸课程思政的时效。最后,在教学评价方面,要精心设计课程思政的考核形式,逐步健全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既要考察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提升课程思政的学习效果,也要考核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投入和产出,不断改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三 结束语
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双碳”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这是现阶段我国高校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我国目前对“双碳”领域的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建设方案尚处于探索状态。如何立足各个高校的现有学科特色、产教融合基础、国际教育资源,借助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多元化的合作平台,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层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套“双碳”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做出了初步尝试,意在抛砖引玉,期待学界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moe_784/202107/t202107
28_547451.html.
[2] 张怡,焦石,尚桐羽,等.双碳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全球视线,2022(3):69-71.
[3] 戴桂林,于晶.低碳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与研究[J].北方经贸2011(5):28-29.
[4] 胡堃,邓先明.“双碳”目标驱动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煤炭高等教育,2022(2):128-132.
[5] 来兴平,张云,李超,等.产教融合驱动双碳背景下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2(2):135-140.
[6] 陈斌,方艺萍.“双碳”战略背景下环境类新工科“双创”人才培养与实践探究[J].高教学刊,2021(S1):29-33.
[7] 叶方,李一兵,张琳,等.基于多平台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學刊,2015(18):30-31.
基金项目:2022年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南京工程学院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多平台‘双碳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CNT202204);2022年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教育专项研究重点课题“工科院校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SKLA202209)
作者简介:李健(1982-),男,汉族,安徽临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