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研究
2023-09-16刘雪峰
刘雪峰
(前郭县第二高级中学,吉林 松原 138000)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确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强调知识点的讲解和应用,到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实验技能的培养,再到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高中化学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学科知识,更要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一)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很多高中化学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简单地将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和激发。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掌握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用更加多元化、更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探索知识,培养其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 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与之相关的实践操作,无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只有将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运用实验教学的方式,学生才能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并熟悉化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此外,开展实践项目和科研活动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一)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
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指,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辨识化学现象的能力和理解化学现象背后微观本质的能力。宏观辨识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和描述化学现象的能力,这些现象通常是肉眼可见的,如溶液颜色变化、气味变化、物质的燃烧等,高中生需要根据这些宏观表现,进行推理和假设,从而形成对化学现象的初步认识。微观探析则是指学生能够通过理论模型、实验数据等手段,深入探究化学现象的微观本质,了解化学反应和性质的基本原理,学生需要知道分子结构、化学键、原子和离子的构成等微观概念,从而深入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相互依存的,通过宏观辨识,学生可以对化学现象进行初步认识,从而引出对微观本质的探究;微观探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以及化学知识的应用和拓展。因此,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建立起化学现象和微观本质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结构,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对未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二) 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
在高中化学学科中,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变化观念包括化学反应的类型、反应方程式及反应过程中物质的数量变化等,是理解化学现象和掌握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而平衡思想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另一种核心素养,它涉及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条件和规律,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在化学学习中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学生需要通过宏观观察和微观探究,建立起对化学反应的基本认识,从而深入理解化学反应本质和规律。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化学反应类型和方程式,并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质量和电荷的守恒原理;通过学习平衡思想,学生能够了解和运用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条件和规律,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探究等方式,全面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认识和原理,同时能够应用化学平衡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证据推理是通过对实验数据和现象的探究和推理,揭示化学本质的规律和本质;而模型认知则是通过对化学现象和反应的抽象和简化,构建一种思维框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这种认知方式不仅需要深厚的化学知识储备,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功底和思辨能力,以便更好地解读化学现象和反应,探究化学本质的奥秘。
(四) 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是高中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正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科学并不是收集事实,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通过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事实,更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思维方法,探究和发现新的化学知识。科学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探讨,深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创新意识则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方法,发现和解决化学问题,为化学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在化学学习中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本质,提高其化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
1.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创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认知需求,通过授课方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其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要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同时需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和质量,以及情境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在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时,教师必须注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从而创造一个多元共存、和谐包容的课堂环境。
2.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
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需求,需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这包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要实施多样化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具体施行:(1) 实施互动式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而互动式教学则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更加活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采用讲授的方式,但现在教师有更多其他的教学方法可以选择,例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演示等。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3)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的授课,但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如让学生自己做实验、自己研究问题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这些手段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便利地获取化学知识。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在高中化学学科授课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 在课堂中引入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和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并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实验器材、化学试剂、实验方法等,引导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性的实验。注重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通过布置小组项目、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让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建立起与学生的良好关系,让学生能够充分信任和尊重教师,进而愿意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推动。
4.强化概念教育
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图像、示例、模型和实验等手段,帮助高中生建立起正确的化学概念和模型,重视概念的联系和运用,让学生能够将不同概念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还应该注重概念教育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理解概念的本质和应用。在强化概念教育的过程中,高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自身积极参与和实践,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开放和鼓励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化学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和品格的培养,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人文素质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
(二)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加强高中化学教学实践
1.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教学
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优化策略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验、案例、问题解决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实操过程中应注重实践和实验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能力。传授新的高中化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从实验数据、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等方面,深入理解化学现象和反应的本质,探究化学模型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2.基于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教学
随着科技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创新意识素养的培养已成为高中化学教育中的重要任务。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创新性的实验设计和科技创新项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热情,从而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素养。
3.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教学研究
开展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教学研究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具备专业的化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科技工程、探究学习、科学论证等,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思考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实际的科学项目和创新性实验,通过模拟和仿真等方式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功。
(三) 积极开展学科活动
高中化学学科活动可以包括课外讲座、科技竞赛、实验研究等多种形式,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学科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兴趣培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和活动,如化学竞赛、科学创新大赛等。通过比赛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开设学科讲座和科普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解化学前沿知识和科技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爱好。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研究和创新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促进学生的探究和发现。
(四) 构建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可以包括课堂演示、实验模拟、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学习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通过构建各种化学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并结合生活实际,构建化学应用情境,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通过各种情境来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应用。比如:化学灾难的应急处理,化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等。
综上所述,传统的知识点讲解和应用教学模式正在向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转变,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也被积极引入,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但是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课程资源不足等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模式需要不断优化和更新,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