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策略

2023-09-16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备课组教师队伍教学模式

孙 凤

(辽源市第五中学校,吉林 辽源 136200)

一直以来,辽源市第五中学以“启发·互动·留白” 教学模式为载体,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持续落实新时代对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以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为支撑,依托课堂持续探索和实践“启发·互动·留白” 教学模式,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师资建设向高层次发展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中提出的“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的要求,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围绕“高起点、全方位、多层面、重创新、求实效” 的理念,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向高层次发展。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走过了从注重教师个体发展到关注团队建设、从单纯注重校内培训发展到校外访学、从实施分层推进策略到整体推进策略的过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迅速提高,名师群体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了“高” “大” “上” 的特色。

(一) “高” ——站位高、标准高、效益高

学校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四个三” 目标,即“三爱” “三业” “三比” 和“三查”,对教师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爱校、爱生、爱岗,“三爱” 成为教师执教情怀;敬业、勤业、精业[1],“三业” 成为教师自觉追求;比教风、比学风、比业绩,“三比” 蔚然成风;查备课、查课堂、查批改,“三查” 成为教学管理常态。

领导的学习力就是学校的发展力。校领导每月一次主题培训,培训内容站位高、理念新,充分发挥校领导的高端引领作用。学校先后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教师活动,活动标准高、收效显著。教师集体宣誓,践行契约精神;教师心语交流,讲述感动或被感动的师爱故事,激发教师师者初心,牢记师者使命,体验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举办“最美女教师” 评选活动,激励女教师担当作为;学年度“最具影响力教师” 评选活动,评选 “突出贡献奖”“勇于担当奖” “最受欢迎教师奖” “优秀班主任”“从教30 年” “常青藤奖” 等奖项,激励教师提升业绩,发挥影响力。

(二) “大” ——投入大、数量大、格局大

思想解放的力度决定了学校改革的深度、创新的高度和发展的速度。为了让教师解放固化的教学思想,开阔视野,打开格局,学校采取校本培训、组本培训与域外访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专业观念和行动能力。

2017 年,学校投入大量资金,选派近百名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南至上海,北到哈尔滨,由校长带领高三班主任和学科教研组长外省学习;2018 年、2019 年组织200 余名教师参加新高考改革培训。通过目睹名校的办学实践和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投入大、数量大、格局大的 “移植、嫁接、创新” 和“学习、实践、构建” 的教师学习方式,有效破解了教师课堂教学改革陈旧固化的观念。

(三) “上” ——上档次、上质量、上水平

为教师创设展示才华的空间,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在每学期都会组织35 周岁以下教师参加以“我爱我校” “青春的足迹” “好老师” 等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励志演讲活动。学校还多次举办中层领导干部读书交流会、青年教师读书报告会,每学期组织一次校级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开展青年教师角色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班主任培训会等活动培养教师“七力”,即促进阅读力、提高写作力、激发内驱力、提升远瞻力、发展引领力、增强执行力、发挥影响力。教师准备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认知提升和理念建构的过程。

活动设计上档次、上质量、上水平,受到参赛教师赞誉,并有效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提升。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校持续良性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教师队伍逐步形成,这也成了“启发·互动·留白” 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的底气。

二、学科建设向高水平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和课堂建设的基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教师专业化水平未必具有学科领域高水平领先优势。因此,学校在关注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还把目光聚焦在学科建设方面。

为加强学科建设,强化教师专业技能,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引领教师向研究型学术型转变,学校采取了“以考促学、以学促写、以写促讲、以讲促思、以思促能” 的驱动策略,学科建设形成了新、细、实的特色。

(一) 新——措施新、路径新、形式新

创新驱动才会使教研活动更有活力,学校设计组织研题、创题、说题、讲题大赛。

研题是指研究高考题。每年一次的高考试题分析会,采取指定发言和现场电脑随机派位发言方式,督促老师会前准备充分,成为学校高考研讨新亮点,提升教师的学术素养。

2015 年,为了让习题校本化、原创化、精品化,学校先后三次开展全校教师参加的原创题研讨会,创题比赛成为学校的关注点。研讨会上,创题教师阐述命题原则、命题思路、新题考查点,老教师评题环节给活动增添了创新点。现在学校教师都能独立命制各种类型的试卷。

2016 年,学校举办说题大赛。教师同说一道主观题,也就是同题异析,比的是教师知识的厚度和专业的深度;2018 年讲题大赛,教师同题同讲,却是一人一法,总结会上优秀教研组长做示范,校长亲自点评,给活动增添亮色,有效提高教师讲题的科学性。

(二) 细——要求细、检查细、指导细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只有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才能一步步实现新的跨越。因此,学校提出以写促思“四个一” 活动的总要求,即教师每天写一节课的课后反思,每月写一篇考试后的教学反思,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工作整体反思,每学年写一篇高考质量分析报告。学期末,备课组长和班主任面对全体教师述职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主动寻找常规教学和管理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反思点、坚持点,有效促进教师写作力和思考力的提升。管理者对该项工作亲自检查、亲自指导,评出等级,教师的优秀反思在全校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交流。

(三) 实——内容实、考核实、工作实

学科教学评价和调控指导扎实有序有效。学校从2014 年着手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制订优秀备课组、优秀学科教研组评选方案,方案内容和考核内容贴近教师团队建设的现实需要。每学期备课组长述职,每学年评选优秀备课组并颁发锦旗,优秀备课组组长要在全校团队建设研讨会上做经验介绍。

学校自2008 年至今举办20 次教师专业考试,这种以“考” 促“学” 评价策略,彻底解决了教学专业知识缺失的问题,实现了胜任三个年段大循环教学教师人数比例从50%到90%的跨越。

学校校长每月一次学科指导讲座,教学校长每月一次年级教学调控,备课组长每周一次组内集备指导,高考前优秀教师专题讲座,这样的培训指导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常态。

在“以考促学、以学促写、以写促讲、以讲促思、以思促能” 活动中,彰显学校学科建设新、细、实的特点,实现了教师专业技能高水平跨越式发展,提升了教师持续进步的学习力,保证课堂教学模式运行良好。

三、教学模式向高质量发展

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必定迎来课堂教学模式的高效落实和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李雁冰教授曾说过: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理论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学校“启发·互动·留白” 的基本内涵[2]即教师采用问、导、议、探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完成教师事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互动” 是师生、生生、组组互为主动、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留白” 是指教师针对某一目标,有意给学生留出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探究和思考,自己消化知识、内化方法、生成智慧的一种教学技巧。

“启发·互动·留白” 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指教师在教与学基本环节的微环节中相对固定的一次或重复,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讨论对话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总结问题,养成主动参与、善于思考、乐于表达、勇于实践良好学习品质的一种教学方式。

自2013 年举办区域课堂教学模式推介现场会以来,学校持续推进“启发·互动·留白” 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高品质课堂。教师通过运用以“启发思维、带动思考,互动思辨、主动参与,留白思索、灵动达成” 为特征的“启发·互动·留白” 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富有弹性和活力的课堂中质疑、探究、争辩。通过导、研、赛等策略,在备课、议课、研课、讲课、评课、说课、赛课活动中推动教师运用“启发·互动·留白” 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一) 导——导备课、导语言、导模式

在“启发·互动·留白” 课堂教学模式推动之初,学校就要求教师做到“五改”: 改观念、改认识、改语言、改设计、改教案,即教师要在语言上下功夫、在设计上下功夫、在备课上下功夫,实行“一课三备,一案三段”[3]的策略驱动,还要求教师课堂上显性启发、互动留白,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4]、评价前后衔接的五个环节。理答内容要环环紧扣,引发学生思维逐层递进,理答语言要生动、激趣、导思。教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一课多次磨,多人磨一课。校领导分科深入一线跟人、跟班、跟科听课指导,并选人、选班、选科进行示范,反复跟踪,让教师对“启发·互动·留白” 教学模式形成初步认知和建模。

(二) 研——研说课、研讲课、研评课

改课之初,为加快教师运用“启发·互动·留白” 教学模式的进程,学校提出管理者要提高评课水平,不能做无效评课,校长提出: “一团和气的评课改不了课堂,必须改单一评课为互评,将课后评课改为当场评课,将泛泛评课改为点到点评课。用专业的高度和批判的眼光找出哪些语言是启发用语,哪些处理是留白,哪些情形是互动,哪些是有效的启发互动留白。评课者必须让授课教师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成。” 要求“四课型” 即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均要运用“启发·互动·留白” 模式上课,充分发挥该模式简明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和目的性特点。

(三) 赛——组内赛、年级赛、学校赛

学校、年级、备课组上下联动,以 “赛” 促“推”,先后举办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研讨课、微课大赛、中年教师示范课、一师一优课等活动,每次赛课对参赛教师都提出高要求,如同课异构、启发互动留白、变式教学、学科素养、学生素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自2018 年起,学校提出在每学期内,学校每位教师都要上一节公开展示课: 2018 年要求年级内展示,2019 年要求在学校层面展示,全校248 名一线教师共同完成一轮、二轮全员“晒课” 活动。活动具有“四全” 特点,即: 全体领导全程听课,全体教师全程听课,全体教师全部参加赛课,全体备课组长全部参加评课。赛课中,学校发现,知识奠定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思考和写作给教师带来了灵气,一个有底气和灵气的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大气,表现出教学的机智[5],这种机智创生出课堂的高品质。在启发引导中,教师悄悄培养了学生素养;在互动交流中,学生牢牢把握了教学难点;在留白思考中,学生轻松突破了教学重点。

在课堂模式推进过程中,学校经历过从开始的激情投入,到当中的迷茫困惑;从思想的激烈碰撞,到最后的拨云见日。可以说全过程是在备课、议课、研课、讲课、评课、说课、赛课的量变中蕴含和孕育着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水平上质的变化,从而使教师从建模、用模到出模形成了教学能力质的飞跃。也使学校深刻认识到: 因预设愤悱并以问题呈现的启发才是高效的启发,因理性思考并以感性呈现的互动才是高阶的互动,因刻意准备并以随意呈现的留白才是精准的留白。这正是“启发·互动·留白” 课堂教学模式高品质的特征。

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启发·互动·留白” 教学模式校本研究与实践,教学模式的推进带来了教师知识底蕴与能力兼备、学生素养与成绩双得、学校学科建设与师资建设等方面高质量发展的效能。

猜你喜欢

备课组教师队伍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备课组长的定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