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史视野下的清末金融危机

2023-09-15

华章 2023年1期
关键词:世界市场钱庄投机

[摘 要]1910年在上海爆发了“橡胶股票风潮”,这次股票风潮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上橡胶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过度投机等多种因素综合所导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并不是橡胶的主要生产地,橡胶的主要市场也不在中国,但是却在中国上海爆发了这场“橡胶股票风潮”,这不仅体现了上海的区域经济中心地位,而且也说明了中国正在不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并且这次危机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使国内大量钱庄倒闭,压垮清政府财政,也间接推动辛亥革命的发生,导致清王朝的覆灭。

[关键词]全球史视野;世界市场;橡胶股票;钱庄;投机

一、“橡胶股票”在上海兴起缘由

20世纪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已经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急剧发展,汽车制造等新兴产业也随之诞生。190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率先采用工厂流水线模式生产,汽车产量迅速提高,而橡胶作为汽车生产必不可少的材料,自然需求量不断攀升。但橡胶树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原料,它的种植受气候影响且生产周期较长,因此短时间橡胶的供应量很难大幅度提升,这也导致橡胶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橡胶材料不得不靠从东南亚进口来获得。据《北华捷报》报道,在1908年,美国的橡胶进口值为5700万美元,英国的橡胶进口值为84万英镑,仅过一年时间,美国就增至7000万美元左右,英国则激增至141万英镑[1]。橡胶在国际市场的供不应求预示着橡胶价格短时间内必定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橡膠价格即便加上充分的利润在正常情况下来说也不会超过每磅2-3先令,而在1910年4月,伦敦的橡胶价格却出现了每磅12先令5便士的纪录[2]。

二、“橡胶股票”的投机过程

橡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及橡胶的价格不断上涨使国际资本大量转向了橡胶资源的开发,外国投机者意识到这是一个“大捞一把”的好机会,于是将目光转向了中国,而上海作为中国当时的经济中心自然首当其冲。1903年,英国的投机商人麦边在上海创立了兰格志拓植公司,这是最初在上海设立的橡胶产业公司。到1910年初,为开发橡胶资源设立的橡胶产业公司达到122家,而有40余家设在上海[3]。

这些橡胶公司首先是利用舆论打响知名度,他们在各大报刊上宣传橡胶在今后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橡胶在国际上供不应求、价格猛涨的状况,并且多借助一些上海商界的名人、华人董事等一些有公信力的人物进行宣传,以此赢得人们的信任,增加号召力。麦边更是托人代笔在上海中外文报纸上刊登了《今后的橡皮世界》一文,其中写道:“今后几十年激增的车辆少得了橡皮轮胎吗?绝对少不了!想要把握航运业的发展趋势吗?橡皮必将成为造船的最佳材料!多种植些橡树是必然趋势,全世界一定会因此旧貌换新

颜。”[4]一时之间,橡胶股票风靡全上海,几乎所有的社会媒体都在为之造势,1910年上半年,在上海各大报纸都可以看到橡胶股票的交易信息。一些中国商人和官员因“趋利”的本性都争相购买橡胶股票,使股市价格上涨数十倍。上海租界法院大审官关纲之先生的回忆录里也提到过这种情况:“1910年,上海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橡皮股票,并且十分紧俏。有钱人都要四面八方托人竞相购买,一些公馆的太太、小姐甚至转卖首饰以购入橡皮股票,如痴如狂。我因做会审官多年,有一些人脉,费了许多力买到了若干股。买进时价格为30两银子一股,买进后股票天天涨,最高涨到每股90多两。”[5]

在股市急剧升温后,外商银行也纷纷加入到这场橡胶股票投机的过程中来。许多外商银行如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花旗银行等都开始承做橡胶股票的押款、借贷业务,这些外商银行会在橡胶股票的押款、借贷上给予破例,抵押折扣最高可达50%~80%左右。这种做法为人们购买橡胶股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许多资金紧张的人们纷纷向外商银行借贷以购买橡胶股票,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股票市场更加抬高了橡胶股票的价格。据《泰晤士报》估计,位于上海的南洋橡胶公司有40余家,额定资本合计2500万两,其中兰格志股票价格高达每股1625两[6]。

最后中国钱庄的加入更是催化这场危机演变成全国性的经济危机。在清朝,钱庄的投资者多是一些大的买办商人,他们开办钱庄,在钱庄融入资金后,又将那些资金作为本金,用来从事自己的商业活动。也就是说钱庄是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存在的,即钱庄的资金来自其他人,但又会被一些买办商人用来进行商业投资。钱庄在这场“橡胶股票风暴”中是非常积极的响应者,一方面,钱庄向橡胶股票投机者提供贷款,并且为了加大放贷量,钱庄甚至会向外商银行借款放贷。另一方面,钱庄也直接参与股票投机,钱庄主调用钱庄资本大量购置橡胶股票,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正元钱庄的主人陈逸卿,他联合兆康钱庄的主人戴嘉宝和谦余钱庄的主人陆达生,组成了一个超级橡胶股票投机集团,正元、兆康、谦余三家钱庄共发出庄票600万两以此向外拆借资金以购入橡胶股票。钱庄运营资本源源不断向橡胶股票市场流入,这无疑促进了这场危机的爆发。

据一般估计,中国的橡胶股票投资,在上海投入2600万~3000万两,在伦敦市场投入约1400万两[7]。由此可知,中国人在橡胶股票上的投资总额为4000万~4500万两。据东亚同文会报道,截至1910年上半年,橡胶股票的投资总额约为6000万两,也就是说其中有70%~80%的股票为中国人所有。在当时清政府可支配的财政收入不过1亿两的情况下,这样的投资额是十分恐怖的,姚公鹤曾为此感叹:“当时亲友叙晤,除橡皮股票外,无他谈话,抑若早投资而即晚便可获利者。”[8]

三、“橡胶股票风潮”爆发

1910年7月,美国对橡胶实行了限制消费的政策,伦敦橡胶股市急转而下,4月时,每磅橡胶价格高达12先令5便士,到7月就降至每磅9先令3便士。在6月时,一些外国投机者首先意识到风向的改变,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外商银行也停止了一切橡胶股票押款业务,上海橡胶股票价格也开始狂跌,购买橡胶股票的大小商人纷纷破产。在橡胶股票风潮发生之初,上海并没有出现局面大乱的情况,这是因为上海当时银钱业的两大顶梁柱——源丰润、义善源还坚挺着,它们的实力不在大清银行(清中央银行)之下,每当市面波动,源丰润、义善源都会竭力救市,同样,政府也会调动资金投入这两大机构,增强它们的调节能力。7月,橡胶风潮发生后,上海道台蔡乃煌立即向外商银行借款,共筹措资金350万元,替正元钱庄归还140万两欠款后,剩余的210万两都存放在源丰润、义善源,以稳定市面,这一措施暂时缓和了上海股票市场的动荡。

但在9月全国性的大恐慌突然爆发了,起因是1910年9月,清政府按照往年惯例要从源丰润、义善源等上海各大钱庄提取190万两银圆来支付当年的庚子赔款,但是经历了橡胶股票风潮的钱庄已经没有余力按照规定支付这笔款项,于是蔡乃煌将上海股市情况上报朝廷,希望说服中央暂不要从上海的钱庄中支取这笔款项,但是军机处对上海的局势认识不清,认为蔡乃煌的奏折夸大其词,是一种恐吓,于是将此呈报给度支部处理,蔡乃煌遂请求度支部“饬大清银行拨200万两以救眉急”。当时的度支部侍郎是陈邦瑞,他与蔡乃煌素有嫌隙,于是陈邦瑞不仅拒绝了蔡乃煌的请求,并且指使江苏巡抚向朝廷参奏蔡乃煌,说他故意拖欠“庚款”支付,还妄称上海股票市场市面恐慌恫吓政府,此乃不顾朝廷颜面。清政府接到江苏巡抚的参奏后立即将蔡乃煌革职。在革职之后,蔡乃煌仍致电军机处再次表明不可从源丰润等钱庄提取此次的赔款款项,但仍被朝廷认为是恫吓,他不仅遭到严厉斥责,还被勒限在两个月内“将经手款项缴清”。蔡乃煌经历革职、训斥之后,十分气愤,于是他一举从源丰润等钱庄提出200多万两来支付各项赔款,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上海各钱庄资金周转失灵,源丰润当即倒闭,并带倒了9家银号和钱庄,还造成了30多家钱庄歇业[9]。据统计资料,1910年上海共有91家钱庄,在此次橡胶股票风潮冲击下歇业、倒闭的钱庄有48家,占总数的53%。清末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8000万两,而上海钱庄亏欠款总款高达1933万两,可见上海钱庄介入投机程度之深。

四、橡胶股票风潮爆发的影响

私营钱庄的倒闭引发了与外国银行的债务纠纷,因为上海的钱庄因此次股票风潮的冲击,已經偿还不起向外商银行拆借的资金。为防止影响国际贸易,欠款只能由清政府代为偿还。但在这次橡胶股票风潮中,政府已经是损失惨重了,几千万两的白银流失,这直接导致了清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且从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已经与外国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由此背负上了巨额的赔款,为支付赔款,政府已多次向侵略国举借外债,这次上海橡胶股票风潮的爆发,对清政府不堪重负的财政状况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1910年橡胶股票风潮的爆发还间接引发了四川保路运动,推动清政府的灭亡。早在1907年,清政府就宣布将川汉铁路公司由官办改为商办,公司改成商办之后以筹股的方式进行融资。原本川汉铁路公司在上海钱庄中存有大量的股款,但1910年上海橡胶股票风潮爆发后,上海大量钱庄倒闭歇业,川汉铁路公司的大量股款也基本在这次风潮中化为灰烬。1910年12月13日,邮传部派人核查川汉铁路公司在上海钱庄的股款,经核查发现股款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为正元、兆康、谦余等钱庄的欠款,共140万两;其二为利华银行的60万两借款;其三为施典章购买兰格志火油股票485股共银55万两,共计股款250万两。”[10]据此可知,上海钱庄倒闭使川汉铁路公司损失惨重。因清政府对外商银行在此次股票风潮中的损失给予了一定的赔偿,而对国内的股民的损失置之不理,这引发了清政府和川汉铁路股东的矛盾。清政府将此次川汉铁路遭受如此重大损失的原因归结于铁路商办,加之一些大臣的建议,于是在1911年5月,清政府放弃铁路商办,宣布实行“铁路干线国有政策”。清政府将川汉、粤汉铁路收为国有后,又将川汉、粤汉铁路的修筑权公开售卖给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消息传开后引起广大民众的愤怒,最终在四川爆发了保路运动,成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结束语

1910年“上海橡胶股票风潮”的爆发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一场股票投机运动,我们更应该去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思考,橡胶这种材料,在20世纪初的中国并不是被广泛运用的生产材料,并且中国也并不是橡胶的主要生产国家,但是中国却经历这样一次股票风潮,这正说明20世纪初的中国已不可能作为一个被割裂的个体单独存在,而是无时无刻不在与世界发生联系,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从这次的橡胶股票风潮中我们也应该得到一些启示。首先,在全球橡胶股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上海的官员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稳定市场,但是由于部分官员之间的权力争斗,使得大量钱庄倒闭,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清代钱庄较为脆弱并且服务于政权斗争。其次,从这次风潮爆发的整个过程来看,每一个环节几乎都有外商银行的参与,因为外商银行无止境接纳钱庄庄票导致钱庄信用膨胀,危机爆发后,外商银行又立马向钱庄索要拆借款,导致钱庄运营资金不足而崩溃,这说明中国的钱庄过于依赖外国的金融资本,最终受制于外国资本。最后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还是由于清末的金融市场不够成熟、稳定,清末实行的是“金融自由化”,一旦资本可以出现“利好”的势头,投资就会接踵而至,但是一旦利润下降,大量资本又会迅速抽离,这样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清政府对橡胶投资没有进行必要恰当的防范和监督,在投机扩大化的开始没有加以阻止,最终导致这场风潮的爆发。

综上观之,时至今日,1910年的“上海橡胶股票风潮”对我们仍然有警示作用,尤其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我们更加应该以史为鉴,积极发展本国产业,合理使用外国资本的同时应保持警惕,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更加重视预防金融风险,以创造一个稳健的金融市场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菊池贵晴.清末经济恐慌与辛亥革命之联系[M]//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74.

[3]《总商会集议挽救市面事补录》[N].时报(上海),1910-10-12(4).

[4]越非.1910,上海股市的“黑色星期五”[J].档案春秋,2005(06):14-18.

[5]季我努,范裴裴.撼动清朝的股灾:1910年上海橡胶股票风潮[J].世界博览,2009(2):4.

[6]朱海城.上海橡胶股票风潮述论:制度的视角[J].兰台世界,2017(11):118-120.

[7]菊池贵晴.清末经济恐慌与辛亥革命之联系[M]//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76.

[8]姚公鹤.上海闲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20-121.

[9]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钱庄史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87.

[10]盛宣怀.查办四川铁路公司亏到巨款摺[M]//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3辑第122册.台湾:台湾文海出版社,2013:531-533.

作者简介:李念(1999— ),女,汉族,湖北黄冈人,福建师范大学,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基金项目:本文系孟强伟负责的2020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JAS20038)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世界市场钱庄投机
对企业套期保值与投机的思考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重构与发展
靠投机发达亦靠投机败亡的吕不韦
“一带一路”倡议是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新实践
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的提出与理论内涵
赢的最高境界
赢的最高境界
赢的最高境界
赢的最高境界
菲律宾拟提高本国海员占世界市场份额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