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乔韩窗口理论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的应用分析

2023-09-15李晓兵蔡丹静

华章 2023年1期

李晓兵 蔡丹静

[摘 要]为构建和谐融洽的大学生宿舍关系,文章基于学生实际个案,结合乔韩窗口理论,通过案例概述、案例分析、案例处理以及案例感悟等方面详细分析,探索提高大学生宿舍构建和谐融洽的关系的策略。在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中可通过把握谈话重点,充分拓宽开放区;个别谈心分享感受,适当减少隐藏区;集体座谈反馈信息,有效缩小盲目区;教育跟踪回访,合理挖掘未知区等方式,推动化解矛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乔韩窗口理论;宿舍人际关系;学生工作案例

一、乔韩窗口理论及其运用

1955年,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和哈里·英厄姆共同提出了乔韩窗口理论[1]。该理论是一个认知自我和人与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彼此相互了解、相互反馈的模型,包括性格、经历、观念和技能等个人交流信息。乔韩窗口理论围绕自我意识的洞察和理解,与他人交际形成的人际关系、信息反馈管理机制等这几个研究层面,将个人的自我认识以2×2关联窗口形式,划分为开放区、盲目区、隐藏区、未知区,四大区域各有自身含义:一是开放区,指基于“我”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班级和性别等,是自身和其他人掌握知悉的信息基本点,比如,大学生宿舍成员大部分来自某一个专业或班级;二是盲目区,指其他人从第三方视角发现“我”的闪光点和缺陷点,而“我”或毫无知觉,或浑然不知;三是隐藏区,指只有“我”察觉和意识的部分,亦是为了自我保护,“我”的小秘密,不愿向其他人泄露[2],比如,羞愧的旧事、不堪的家庭情况和内心的煎熬;四是未知区,指“我”与其他人都不知道的信息部分,属于潜意识领域。虽然不可捉摸,但会影响大家的思想行为。这一未知领域如引导好,可通过某些合适的契机激发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最大潜能。人际交往距离如整个方框所示,其中四个区域反馈的是自我与他人的互动变化,人际交往中暴露与反馈的因子直接影响人际交往的持续有效性[3]。

二、案例概述

迈入大学校园,因学校宿舍楼划分,学院学生入住构造为“两室一厅”的大号宿舍。其中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1号大宿舍A-F的六位同学和2号宿舍A1-F1的六位同学共同入住了一楼的大宿舍。大一刚开始,两宿舍关系比较融洽。大一下学期,1号和2号的这两间因思维、家庭背景、地域文化和处事方式的不同,慢慢在值日打扫卫生、关灯时间、浴室使用时间和客厅共同使用地方等日常琐事上产生矛盾。

2021年9月底的一天晚上,A打电话给笔者,哭诉着要求换宿舍,反馈两寝室的宿舍成员相处不来,她感觉两宿舍在生活习惯、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原本不缓和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笔者通过与其谈心谈话,倾听目前她跟另外一个宿舍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相处感受,后开导A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情况很有可能就会迎刃而解。A慢慢觉得心情舒畅,并表示愿意回到宿舍利用国庆假期与另一宿舍的舍友缓解一下。但是在国庆假期结束时,A又找到辅导员进行二次谈话。在这次谈话后,A表示两宿舍的矛盾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缓和,反而矛盾升级成了宿舍六人全体想要调换宿舍,并且这件事情已经严重影响到A的日常生活,经常感到很郁闷。在A找过辅导员后,B、C、D、E和F也相继找到辅导员,表示目前宿舍已达到无法与另外一个宿舍成员共同生活的地步,一定要换到不同宿舍。通过聆听和引导,两寝室的宿舍人员都积极进行调整配合,派出代表多次交涉,暂拟制订符合双方的文明宿舍公约,事情暂告一段落。

最后,因F1由于转专业而退出2号寝室时,两间宿舍因大厅柜子的分配、宿舍电费均摊和空间利用分布等问题爆发了矛盾,原本制订的宿舍规章制度无法修改和执行下去。

三、案例分析

首先,该案例与一般的一寝室同住五六位同学的宿舍人员矛盾不同,此案例反映的是两寝室因转专业学生搬迁引发宿舍公约发生变化而无法谈妥的宿舍矛盾问题。

其次,问题关键点包括:一是帮助两寝室的每位成员更新自我认知,加以改善;二是重新制订令13位宿舍成员都信服的宿舍公约;三是缓解该宿舍的矛盾,引导该宿舍的同学正确处理好宿舍问题,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四是引导宿舍成员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形成团结友爱、和谐融洽的共住环境。

最后,案例矛盾成因。宿舍人际关系的氛围感、紧张感和危机感发生后,宿舍成员之间的过激思想行为、极端情绪宣泄和负面反馈、情绪抑郁等不良影响伴随而来。从乔韩窗口理论出发,以上案例矛盾爆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

一是尽管两寝室成员都是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分别住在不同寝室,成员们的沟通原本就会偏向于同寝室,甚至是与自己拥有共同爱好的伙伴,那么两寝室成员的隐藏区域就会往上下左右方向扩大,导致开放区域面积紧缩,成为成员之间深度沟通和广泛认知的障碍物。两寝室的舍长A和A1在大一未曾一同策划团建活动,两寝室成员未曾有机会共同交换过多的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成员们也会过度隐藏自己的家庭情况、价值追求和情感输出等。隐藏区因不对称的交流信息而不断拓宽,寝室成员谈心无法深入进行,双方的认同感、同理心和共情力一再缺乏,那么成员之间信任危机、磨合不佳,甚至针锋相对的问题暴露无遗。通过多次谈话,经核查,两寝室成员共同交流机会寥寥无几,导致双方缺乏信息交流环节。由此可见,这些都会导致开放区域仅限于成员之间最基本的情况,如姓名、性别和外貌基本特征,至此会引起开放区无法扩张,不利于双方的顺利交流,甚至会出现“以貌取人”“先入为主”的不良现象。

二是同一个屋檐下的两寝室由于两个不同空间,盲目区有形无形地扩大,导致A-F,A1-D1自我认知出现偏差,形成“先入為主”的偏执思维,过度消极假设。第一次2号寝室E1转专业学生搬迁宿舍,两宿舍公约未及时发生更改,此时矛盾种子已经埋下;第二次2号寝室另外一位转专业F1同学搬迁时,1号寝室全员认为此时公用空间和桌子需要重新安排,而2号寝室成员对此只字不提,认知上偏差—行为误解—判断失误—消极假设一系列不良现象出现,所有不利于双方的信息被无限夸大,无意之举被无限放大,猜疑、不满、愤怒等不良心理迸发,两宿舍的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感。通过多次谈话,经核查,笔者发现其实矛盾点是2号寝室的A1、B1成员存在语言暴力,对1号寝室成员的语言使用存在不得体、不规范现象,导致1号寝室成员无法承受。A1和B1属于性格刚烈、有任何不满直接表达,而未过多考虑身边人感受。与此同时,A1和B1反馈1号寝室也存在行为挑衅现象,如大声关闭客厅和宿舍的房门。但是经沟通解释,其实大声关闭客厅和宿舍房门有时候只是风吹,并未针对某人或某事件。由此可见,双方存在认知上的偏差,盲目区扩张,且双向影响。

三是由于2号寝室转专业成员的搬迁,新公约迟迟未談妥,加快成员之间的互相猜疑,负面假设。当潜能意识未知信息收到宿舍矛盾冲突时,两寝室不能更新自我认知,导致未知区充满未知数。一方面,自我调适的缺乏和心理资本的阻碍,不确定的未知区使寝室成员之间的信任破裂,自尊得不到自足,产生极其不好的负面反馈。另一方面,减少甚至不沟通、回避消极对待等做法慢慢成为双方的主要做法,这样对于解决矛盾没有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多次谈话,经核查,笔者发现宿舍文明公约在刚执行阶段,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后期阶段因有些细节未经沟通和调整,在履行公约制度的过程中,大家互相认为对方执行力度存在不足,比如在清扫公共区域时,1号寝室成员认为2号寝室成员清扫力度不足,倒垃圾不及时等,或情况相反。经双方反馈,其实大家都希望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原则,选择非暴力沟通,但是双方又不愿过多交涉,久而久之,未知区紧缩,盲目区和隐藏区扩大,未知区充斥着不信任、不体谅。

四、案例处理

(一)建立沟通意识,充分拓宽开放区

首先,鼓励两寝室的舍长A和A1要积极交流,双方都需要树立主动沟通意识,充分拓宽开放区。由于2号寝室F1和E1相继搬迁,1号寝室对于宿舍公约调整修改的想法,及时进行沟通,坦诚公开己方诉求,通过真诚的言语交流,表达1号寝室成员对于宿舍公约修改的需求,比如,关于客厅柜子调配、洗手台空间划分和打扫卫生安排等问题。另外,对方多次的语言暴力,也要及时反馈,对此表示怀有不好的心理体验,起到共情作用。与此同时,观察2号寝室成员的情绪、感受与态度,诚恳真挚的交流必能拉近双方的距离,以促进彼此的沟通与理解,建立共享信息区域,扩大开放区。因此,A作为1号寝室成员代表前往2号寝室进行沟通,将1号寝室对于重新划分宿舍共同空间的想法告知,经第一轮代表谈话,2号寝室成员似乎没有这一想法,A没有多说其他事情,就回寝室将该信息反馈给1号寝室其他成员。矛盾的解决,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营造和谐的宿舍关系都需要付出一定时间和精力,围绕非暴力沟通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大关键要素,两寝室成员需经过几轮迂回式谈话,双方既要观察客观事实、体悟对方感受,也要诉说相应的需要和诉求,大方表达个人看法,扩大开放区。

(二)个别谈心分享感受,适当减少隐藏区

通过分别约谈,深入了解矛盾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宿舍矛盾出现时,每个学生都会成为受害者,因此,每个人的情绪和感受被无限扩大,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没有及时沟通时,这些事情汇集在一起时,就会释放出无比巨大的负面力量。如正常力度关闭客厅和自己寝室的门时,这看似平常的动作,为什么往往成为双方心中的一根刺,慢慢埋下种子,越来越牢固,双方都先入为主认为这是对对方表达不满的表现之一,甚至称之为“行为上的挑衅”。如何拔掉那根刺,则需要在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分别约谈宿舍的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在谈话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耐心倾听,又要做到感同身受。学生们自我暴露的信息,需要及时记录,并且结合乔韩窗口理论,整理材料剖析各学生的性格特征,为后期的二次谈话,引导他们主动披露个人动态信息,如某些事情的所想所感所悟,积极与他人分享感受,披露信息并不是暴露个人所有隐私信息,而是有选择性、目的性地公开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开诚布公,这样才有利于让其他人了解自身,避免猜疑误解,彼此打开心扉,适当减少隐藏区,为后期解决问题和学生成长成才做好充分准备。

(三)集体座谈反馈信息,有效缩小盲目区

结合“圆桌会议”理论,通过集体座谈方式,增强反馈信息,实现共向发展[4]。把两寝室所有成员集中在同一个会议上,进行面对面交谈,其座谈原则是每位寝室成员就目前宿舍矛盾情况一一进行发言,保证兼顾每位学生的发言权利得到保障,与此同时,也需要认真倾听其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因为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不只是单方面的输出信息,而是通过信息多向传递,关注他人的反应,如言语表态、表情神态等,了解其他成员输出的正向反馈,明确自身没有关注到的认知盲区,有效缩小不受自身控制的盲目区。

(四)教育跟踪回访,合理挖掘未知区

严抓学生痛点,注重疏导教育,紧扣立德树人,借助乔韩窗口理论,并根据个人谈话部分分析的性格类别记录,分门别类、条块结合、朋辈互助,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制订科学性、针对性和持续性的帮扶计划。同时,谨记基于“圆桌会议理论”的集体座谈会议只是搭建来解决问题的舞台,始于圆桌会议,止于跟踪回访,在动态变化的四区域窗口中,需要重视未知区的潜在影响。在矛盾处理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自我认知、交往能力和处理能力会得到或多或少改善,那么在新环境或新机遇中就能转换成有效信息,激发出暂时未被现阶段自我和他人所发现的潜能。适度挖掘未知区需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大学生的生活,扛起“精神文化引航”这个旗帜。一方面,在两寝室共同制订的新宿舍公约下,经常下沉学生宿舍、课堂和食堂,多与学生谈心,积极引导他们把更多心思放在提升自我思想、学业学习和校园社团等方面,积极与自己进行和解,搭建合理自我认知调适机制,促使他们建立沟通和换位思考意识,提高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共建精神文明宿舍,如,大力开展“宿舍装扮”美化、“星级宿舍”评比、“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心有所期,忙而不茫”等主题活动,并且再借助一站式学生社区,在书院开展特色素质拓展活动,引导他们一起开展纸牌、唱歌等团建活动,增加他们对自我认知的进一步剖析。

五、案例感悟

乔韩窗口理论可作为大学生宿舍矛盾处理的理论基础,我们在开展学生思政工作时可借用此理论来分析、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引导教育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接受正负面反馈,提升自我,达到育人目的。

巧用结合个别谈话和集体谈话方式,稳步推进大学生思政工作。在进行个别谈话时,结合非暴力沟通技巧,耐心观察、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事情和特殊的学生,不能一蹴而就,只能循序渐进。只有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地进行有效疏导教育,不能急于为学生做出选择,要让学生自行去挖掘自己的潜能,才能让结果合理化和满意化。

结束语

因材施教,建立长期跟踪回访机制。事件苗头被压制下来时,并不表示该事情终止,除了引导学生解决此时此刻矛盾时,还需要教会学生解决那时那刻矛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立动态跟踪回访机制,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更多未知潜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曾爱华.约哈里窗口模型下高校办公室管理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20(8):191-192.

[2]方怡君.基于约哈里窗口理论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探析[J].高教论坛,2020(2):84-86,104.

[3]郭婷.“约哈里窗口”对高校办公室人际沟通的启示[J].现代交际,2018(7):167-168.

[4]时韵.“圆桌会议”理论在处理宿舍关系中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7(24):131-132.

作者简介:李晓兵(1994— ),女,汉族,广东茂名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志愿服务等。

蔡丹静(1986— ),女,汉族,广东陆丰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意教学等。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