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课堂乐器口风琴教学研究
2023-09-15李彦姝
【摘 要】在国家对基础阶段艺术教育越发重视的大背景下,全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艺术教育也随之开展学校普及活动,艺术课程的改革与研究显得愈发重要,器乐教学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口风琴音高固定,便于携带、易上手,在国内艺术大环境下,课堂乐器口风琴的学习日渐普及,集体课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显得格外重要,集体课授课模式也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课程组成。在口风琴集体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实践操作至关重要,尤其是启蒙阶段的规范学习更为关键,良好的基础能让琴童在乐感、音准、技术等方面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的音高感、节奏感、和声感。
【关键词】口风琴;集体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J624.4;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0—151—03
“器乐进校园”相继走进中小学,各器乐教学形式遍地开花。音乐学科课程内容将“器乐表演”嵌入到“表现”这一艺术实践中,旨在通过“表现”,学生掌握声乐、器乐、综合性艺术表演所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艺术表现中表达思想和情感,丰富音乐活动经验,提升艺术表现素养。
艺术教育的育人功效日益凸显,而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但是,艺术教育仍是当前学校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其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首当其冲便是生源过多、师资匮乏的问题,而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大量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在《新课标》中,对于器乐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分学段设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而“独奏与合作演奏”则占据3—9年级学段音乐的重要学习任务。为了使器乐课堂的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器乐课堂需要改善现有教学设计和模式。
校内器乐集体课的教学模式节省了教师资源,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问题,能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的普及,有助于学校美育的实施。根据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文件(教体艺〔2015〕5号),测评指标体系中的基础指标包含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而器乐集体课则充分体现了艺术课程学习和艺术实践活动,课堂乐器演奏将成为我们音乐学科素质抽测的必测内容之一,优化器乐集体课教学模式,研究美育背景下教学设计的刻不容缓。
口风琴集体课授课模式在不断受到肯定与推广的同时,其劣势这一方面也影响着教学的发展。比如第一,口风琴集体课人数多,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学习进度会逐渐呈现出多层次的发展水平,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这与学生的课后练习程度、自我接收能力等方面密切相关。第二,口风琴集体课教材选择需要全面得当,既要浅显易懂,又要能体现出集体课的特征。目前明确区分的口风琴集体课教程较少,大多数需要教师从大量教程中自己选择和提炼出教学内容,一些市面上有名的口风琴集体课教程不一定适合所有口风琴集体课不同阶段的学情。第三,口风琴集体课的常规管理不好把握。口风琴集体课人数偏多,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尤其需要组织好教学常规等等。
一、课程大纲规范化
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學改革的需要,助力小学艺术教育的积极发展,西南大学附属小学紧密结合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和学生特征三个方面,开设了课堂乐器口风琴集体课课程。口风琴集体课作为课堂乐器课程,对课程大纲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规划做了细致规范、有针对性、且多方面的分析。教学大纲分别从教学宗旨、学情分析、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说明。教学规划以第一学期为例,依次从九个部分层层递进进行阐述(如表1、2)。
二、教学目标合理化
为了解决口风琴集体课教学过程中的差异性问题,笔者首先需要对口风琴教学是根据学情划分学习阶段,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情况,根据不同阶段规划合理的学习目标,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分阶段制定合理的阶段性教学目标,再制定出有效的实践策略。依据《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的核心素养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笔者为四年口风琴课堂乐器集体课程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如表3)。
三、教学内容多元化
集体课上学生人数多,学生学习进度参差不齐,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状况,跟进学生学习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的教学内容,宁可进度慢,也要打好基础,扎实基本功。在教学内容上尽量选取能与音乐课堂融合的曲目,结合音乐教材的理念、呈现方式、教学机制、评价体系,采取活跃的游戏化教学方式,会有效激发孩子们积极参与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在欣赏、乐理、视唱练耳等常规性内容基础上,糅合一些集体性的律动、节奏、游戏、倾听等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加入更多一些的活动因素在内,采用听、说、仿、唱、游、奏等方式,让孩子在这种轻松和放松的互动状态上学习,有利于合作能力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这是小课学生所没有的。
最初的集体课教学阶段,如何开始呢?笔者选《闪烁的小星星》作为启蒙曲目,是学生熟悉、喜欢的歌曲,学生学习热情度高。由于学校课程的实施开展有局限,如上课时间零散,不充裕,不稳定;学生无法保证足够的课后练习时间;家长重视度不一;集体课人数多,仅个别学生课后有一对一辅导课并坚持练习……这些原因导致教学进度慢,分层多。笔者根据学情分析,选择加强吹奏的气息、按键的指法等技巧的教学,选出更适合的练习曲加以练习,以加强基本功,顺应学生的能力。
四、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
在集体课在开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个性发展”与“集体教学”之间的矛盾,教师需要全面兼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及时关注全体学生对每一知识点的接收度,对演奏技术的掌握度,尽力保证让绝大多数学生能达到及时消化和反馈的水平,在克服差异性的同时,要照顾到个性化,做到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为了解决口风琴集体课教学过程中的差异性问题,笔者首先需要对口风琴教学是根据学情划分学习阶段,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情况,根据不同阶段规划合理的学习目标,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分阶段制定合理的阶段性教学目标,再制定出有效的实践策略,对教学进度有着微观与宏观的实时分析,在按原教学计划进行的同时,要照顾到进度慢、基础弱的学生,需要花课余时间和更多精力在这些学生身上,由难及简地把课堂知识的重难点进行指导,深入浅出地将教学内容的进行提炼与融合,多角度、多维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优生帮助进度慢的学生克服心理与生理困难,扎实学琴基础,缩小分层差距。
尽管共性与个性这一问题有待解决,可如今的教育理念已与往日不同,现今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推崇学生的独特创造力,力求实现学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针对这一现实矛盾,解决的方法可以采取按不同的学习进度分组,在最优小组里选出小组长分配到其余小组,对组员的练琴情况进行检查和帮助,或者根据不同小组的进度情况给小组布置同首乐曲的不同声部,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强化练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奏、重奏练习,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课堂中找到自信,获得成就感,寻求更大的空间与进步。
最后,在教学评估上,笔者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分教学阶段和教学对象采取有针对性地评估方法。课堂乐器口风琴集体课的学习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性,不断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之更加重视团队默契和技能提升,也有利于促进口风琴教育的普及以及综合素质提高,为艺术教育的普及做点力所能及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肖玲.口风琴班级合奏之音色训练实践浅谈[J].教育界,2019(9).
[2]汪鎏娜.小学班级器乐合奏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张婷.口风琴教学与小学音乐课堂的整合探析[J].黄河之声,2020(2).
[4]铁梅,郭茗淇.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教学研究[J].乐器,2020(12).
[5]甘宗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乐器学习模式探究[J].华夏教师,2022(1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北碚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招标课题(课题编号:BZ2022—2—075)。
作者简介:李彦姝(1994—),音乐教育硕士,西南大学附属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音乐教研组长,研究方向为小学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