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正散治疗湿热下注型淋证的临床观察

2023-09-13孔玄宇天津市河西区尖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21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8期
关键词:淋证尿常规白细胞

孔玄宇(天津市河西区尖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210)

淋证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小便淋漓不尽、痛引腰腹以及小腹拘急和尿道涩痛属于这一疾病的主要证候特征。从中医辨证分型的角度出发,可以将淋证分为各种不同的证型,其中较为常见和多发的就是湿热下注型淋证,《中藏经》指出“五脏不通、六腑不和、三焦痞涩”均可能导致淋证的出现,其中以湿热下注这一证型最为常见[1]。《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中也有“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这一说法,认为外感湿热或者是过食辛热肥食均可能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积湿生热,从而导致下注膀胱,也就是湿热下注型淋证的出现[2]。现代医学认为淋证这一疾病属于泌尿系感染的疾病范畴,其发病机制为病原微生物侵犯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排尿不适、腰腹疼痛以及尿急、尿频等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在常规实施湿热下注型淋证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均为常规使用抗生素,但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细菌出现耐药性,同时还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就要从中医角度出发,找到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剂。基于此,本次实验研究将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湿热下注型淋证患者68例作为实验对象,分析了在实施湿热下注型淋证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八正散所获得的临床疗效,现分析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将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湿热下注型淋证患者68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实验组(例数:34例)与对比组(例数:34)。实验组包括15例男性患者与19例女性患者,73岁为患者的最大年龄值,20岁为患者的最小年龄值,平均年龄为(55.63±3.41)岁,最长病程值为8天,最短病程值为1天,病程平均值为(3.56±0.42)天;对比组包括14例男性患者与20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值74岁,最小年龄值19岁,平均年龄为(56.03±3.38)岁,最长病程值为7天,最短病程值为1天,病程平均值为(3.41±0.44)天。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后可知,实验组与对比组患者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内科学》中关于湿热下注型淋证的相关诊断标准(小便频繁短涩、溺色黄赤、灼热刺痛且腹部胀痛,或者是腰痛拒按、口苦、呕恶[3])与《尿路感染诊断标准》(存在尿路刺激征和腰部不适感或者是2次中段尿定量培养结果显示为同一菌种,且细菌数量超过105/ml[4]);②患者年龄介于18-75岁之间;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具有相对较高的治疗配合度、依从性;④患者与家属均在医护人员讲解下了解了本研究内容,且持认可态度,在知情并同意的状态下签署了实验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尿路系统畸形或者是结石的患者;②有严重心脑血管、内分泌疾病或者是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的患者;③合并严重感染、恶性肿瘤以及结核等相关疾病的患者;④存在精神疾病、认知异常或者是无法很好配合本实验研究的患者;⑤对本次实验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情况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比组患者所运用的治疗方法为常规抗生素抗感染,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中段尿液的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以更好地实现抗感染治疗,主要运用到的治疗药物包括头孢他啶,每次0.5g,间隔12小时用药1次;头孢噻肟钠,每次1.048g,间隔12小时用药1次;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每次用量100ml,每天用药1次,连续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

1.2.2 实验组患者所运用的治疗方法为常规抗生素抗感染+八正散治疗,其中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方案与对比组患者相同。八正散的方剂组成为车前子、滑石各15g,萹蓄、通草、瞿麦与山栀子各10g,大黄、灯芯草各6g,甘草梢3g,将上述药物放于适量清水中进行煎煮,每日1剂,取适量药汁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观察、评价指标分别为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尿常规白细胞消失率、尿培养菌落消失率。

疗效判定标准[5]:患者相关症状、体征均消失,经过尿常规检测发现其白细胞消失或者数量得到显著减少,尿培养显示尿菌阴性为有效;患者相关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经过尿常规检测发现其白细胞数量有所减少,尿培养显示尿菌阴性为好转;并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为无效。

中医证候积分[6]:证候类型包括淋漓涩痛(无症状为0分,偶尔有轻微症状出现为1分;经常淋漓不已,但是可以忍受为2分;症状持续存在且无法缓解为3分)、腰腹酸痛(无症状为0分;偶尔发作为1分;时常发作,且需变换体位,可以忍受为2分;疼痛剧烈难忍且持续无法缓解为3分)、心烦口苦(无症状为0分;偶尔心烦,口苦并不严重为1分;时常心烦且口苦为2分;心烦且影响睡眠,口苦比较严重为3分)以及尿黄灼热(无症状为0分;尿液淡黄且轻微灼热为1分;尿液色黄、灼热较为明显为2分;尿液呈深黄,灼热难忍为3分)。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所包括的指标类型有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分别于治疗前后在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ml,在充分离心处理后收集上清液并借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实现上述相关指标水平的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相关数据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工具为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别运用%与(±s)实现计数数据资料与计量数据资料的表示,检验工作借助χ2与t完成,如果P值小于0.05则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34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有15例患者治疗效果为好转,有1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7.1%;对比组34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有13例患者治疗效果为好转,有6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2.4%,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后可知,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6.922;P=0.036)。

2.2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淋漓涩痛、腰腹酸痛、心烦口苦以及尿黄灼热等相关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

组别(n=34)淋漓涩痛腰腹酸痛心烦口苦尿黄灼热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2.15±0.350.68±0.191.92±0.290.54±0.172.18±0.400.65±0.252.03±0.440.58±0.30对比组2.10±0.361.04±0.221.90±0.300.92±0.222.14±0.411.06±0.312.00±0.421.09±0.33 t1.5334.3032.3532.4471.3972.2011.7822.145 P0.1240.0410.0920.0420.1520.0370.0890.039

2.3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4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尿常规白细胞消失率、尿培养菌落消失率后可知,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尿常规白细胞消失率、尿培养菌落消失率比较

3 讨论

湿热下注型淋证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这一疾病的出现与患者膀胱湿热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其中湿热蕴结于整个下焦,为整个病机的关键所在。膀胱属于津液之府,如果湿热长期阻于膀胱之中,不仅会导致小便不利、淋漓不畅和小腹急痛,同时也可能导致尿急、尿频、尿痛。湿热下注型淋证这一疾病的出现与进食肥甘、厚腻以及辛辣有着一定关系,同时感外邪而未能及时清解、心火亢盛以及秽浊之物侵入下焦也可能导致这一疾病的出现,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应该以攻补兼施为基本原则,并以清热解毒为主,辅助实现补益气血、健脾补肾以及滋阴补阳[7-8]。

在以往实施湿热下注型淋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西医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案是采用抗生素治疗,虽然在具体治疗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患者所感染的病菌类型,并以此作为基础,针对性地选择治疗药物,但是湿热下注型淋病属于一种复发率较高的疾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对患者的影响也相对较大,无法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单一用药效果有限,为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则需要从中医角度出发,分析一种更为理想的方剂。八正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中,属于湿热下注型疾病应用较多的一种代表性方剂,同时也是祛湿剂的一种,可以达到相对较为理想的泻火通淋、清热利水的功效,对湿热下注型淋证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为理想[9]。八正散的方剂组成为车前子、滑石、萹蓄、通草、瞿麦以及山栀子、大黄、灯芯草和甘草梢,其中瞿麦与萹蓄这两种药物为君药,可以达到清热凉血以及利水通淋的效果,车前子、滑石以及通草则为臣药,具有清热利湿、利窍通淋的效果;大黄与山栀子则为佐药,可以达到通腑泄热、清三焦之火的功效,而甘草梢与灯芯草则为使药,其中前者可以缓急止痛,后者可以导热下行,二者联合应用泄热止痛功效显著[10]。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后可知,八正散中的相关药物具有较为理想的抗菌、抑菌、利尿、抗炎的效果,可以抑制白细胞向出现炎症部位游走,减少了炎性因子的渗出,有助于炎症反应的减轻,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则可以多途径、多靶点地发挥药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与常规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发挥了显著的治疗作用,为湿热下注型淋证患者的更好治疗奠定了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尿常规白细胞消失率、尿培养菌落消失率均显著差别于对比组患者,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一致,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获得了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在八正散药效的发挥下,患者的中医证候、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更为明显,同时尿常规白细胞、尿培养菌落消失率也相对较高。陈丽贞[11]等人的相关实验研究中,将与本研究相同的病例分为了与本研究实验组治疗方法一致的治疗组及与本研究对比组治疗方法相同的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的相关结果基本一致,并证明了八正散有助于减少湿热下注型淋证患者的复发,进一步说明了八正散显著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对于湿热下注型淋证患者来说,八正散是一种相对较为理想的中医方剂,在获得较为理想治疗效果的同时,更好地改善了患者的中医证候、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了尿常规白细胞、尿培养菌落消失率,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并予以进一步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猜你喜欢

淋证尿常规白细胞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张锡纯治疗淋证的药—病—证用药规律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白细胞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五子衍宗丸治疗淋证验案1则
李坤寅教授治疗产后淋证验案一则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