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民歌教学研究
2023-09-13江苏省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莫法娟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 莫法娟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教学实施要求,同时还提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总目标。贯彻落实这些教学目标,成为当前音乐课堂的重中之重。民歌作为人们劳动、生活实践的产物,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财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歌的纳入有效促进了对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对学生提升音乐核心素养,增强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一线教师必须立足课堂,在民歌教学中,使学生在“欣赏” “表现” “创造”和“联系”四类艺术实践中,掌握、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与传承意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一、欣赏:捕捉民歌曲调韵味
民歌来自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受到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民歌的风格曲调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西北高原有“信天游”,长江流域有“号子”,华北平原有“小调”,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捕捉民歌的曲调韵味,为学生学好民歌、唱好民歌打下扎实的基础。
苏少版音乐教材中收录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民歌,并以单元形式呈现。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丝竹流韵”收录了《姑苏风光》《卜算子·咏梅》等民歌,其目的就是把孩子带入烟雨朦胧、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在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江南水乡民歌的委婉、清丽,感受其中独特的韵味。教师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江南地区民间音乐活动、风俗习惯等,通过生活化、情境化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到江南地区民歌表达的情感和江南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如在教学《姑苏风光》时,可以用苏州方言的范唱等音像资料进行呈现,让学生仿佛穿梭在如诗如画的苏州,捕捉江南音乐一字多音、含蓄缠绵、婉转绵延的韵味,使之能恰如其分地体会歌曲的韵味。同时,教师要建立大单元教学概念,联系《紫竹调》《茉莉花》《无锡景》等江南民歌进行赏析,让学生体会江南人的细腻,感受江南民歌明朗妩媚、柔婉多情的曲风韵味,从而使学生能识别江南音乐的风格。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教师在民歌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进行聆听、演唱,并给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推荐,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还要具有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前后联系学习内容,让学生深刻体会各个地区民歌曲调的独特魅力,找到其独特的音乐元素,加深学生对民歌的理解,从而爱上民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
二、表现:探寻民歌风格情感
民歌,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一种凝练式的表达,具有独特的审美性、民族性和传承性。民歌来源于劳动生活,由于科技的发展,有些民歌内容与现在学生生活的环境有着很大的距离,导致学生对这类民歌缺乏兴趣,这就需要师生一起追根溯源,找寻其存在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麦号子》是一首靖江民歌,表现的是劳动人民打麦的场景。教学中,笔者找来了以前农民丰收后在麦场打麦的视频让学生欣赏。在课间拿着连枷,带着学生在室外尝试用连枷打麦子,让学生走进劳动,感受劳动的辛苦。课堂上,当《打麦号子》的音乐响起,加上富有特色的靖江方言,学生的热情立马被激发,学生很开心地参与到了民歌学习当中。学生边唱边演,高亢嘹亮、有号召力的音调,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很好地体现了歌曲中的“唱得干劲更加足”,表现出了劳动者的干劲以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之后,又带领学生拓展欣赏了《打夯号子》《船工号子》。各种劳动号子元素的融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号子产生于劳动,有着最直接、最简朴的表现方法,坚定、粗犷有力的音乐风格特点让劳动者缓解了疲劳,提高了劳动效率。
表现,是能让学生感知与接受音乐的各种方式与行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体力劳动逐渐减少,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民歌中饱含的过去岁月里人们开拓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以此满足学生对民歌风格的审美要求,理解民歌文化内涵的生成。
三、创造:体会民歌传承乐趣
民歌世代传承,凝聚着各民族的质朴情感和智慧,包含着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民歌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怎样创造性地用好、用活教材,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行之有效的内容渗透、铺垫,打开学生的思路,开展各种有意思的“再创造”的创编活动,让学生体验民歌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一首歌曲,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对所学民歌进行适度的“创作”,注入各种新的元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创编活动中。六年级下册的《什么结籽高又高》是一首广西壮族的民歌,采用了一问一答、领唱齐唱的形式,充满了乐观的情绪和淳朴诙谐的风格。歌曲学习任务完成后,笔者在拓展环节融入了“本土文化”的教学,提出让学生来创编山歌,而且要求创编材料必须融入家乡的特色:我们的家乡——宜兴,素来就有“陶的古都” “洞的世界” “茶的绿洲” “竹的海洋”的美誉,想一想该如何用刚刚学的山歌的形式来展现我们家乡的特色。学生对此兴趣盎然,分组进行合作、创编、展示,最终经过集体商议,集合全班的力量,一首“宜兴版”的《什么结籽高又高》呈现在大家面前:
什么一壶融乾坤哎? (紫砂壶一壶融乾坤)
什么地方万年成哎? (宜兴溶洞万年成)
什么醒脑又提神哎? (阳羡茶醒脑又提神)
什么高风又亮节哎? (竹子高风又亮节)
这样的创编过程,是学生对所学民歌的认知的表达,是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提升表现,能让学生感悟到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音乐创编带给他们的成就感,加深了他们对山歌体裁的理解,让他们能更主动地去表现,也增强了其民族意识。教师在创编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表达个人想法和创意,在歌曲中用不同的形式创造表现,使学生真正成为民歌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四、联系:感悟民歌文化内涵
民歌来源于生活,真实生动地反映着当地人民的风土人情。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地域文化等,都影响着当地民歌的形成,从而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都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风格特点。在教学中,要想学生学好、唱好民歌,教师需要对民歌背后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唱腔特点等进行适度的发掘。
以蒙古族民歌为例,由于不同的生活方式(游牧生活和农耕生活),较大的文化差异使之形成了长调民歌与短调民歌两种不同的典型风格,保留着悠久的、绚丽多彩的风格特征。在六年级下册“碧野金山”这一单元,收录了《牧歌》和《小黄鹂鸟》这两首不同风格的蒙古族民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欣赏《牧歌》这一类节奏自由、嘹亮悠扬的民歌时,能很快地感受到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感受到其辽阔的草原气势以及宽广的牧民胸怀。但学生对《小黄鹂鸟》这类短调歌曲无法有准确的判断。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学重点应该放在短调歌曲《小黄鹂鸟》上。在学生初听歌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揭示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让学生联系对比:这首民歌和《牧歌》让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通过强烈的听觉对比,学生初步感知长调与短调的区别,而后通过学习演唱,逐步感受歌曲细腻、爽朗的情绪,教师再引导学生用齐唱、轮唱的形式,进一步感受短调歌曲曲调简洁、节奏规范的特点。通过教学,学生明白了民歌是文化的缩影,由于牧区和半牧区的关系,产生了两种蒙古族风格的曲调,但无论是长调民歌还是短调民歌,都深深烙下了民族性格的印记,他们在自然环境中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
教师要善于将音乐与社会生活、其他学科融合,在实践中结合相关文化,辐射民歌文化的内涵,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以文化激活审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歌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功能,提升学生艺术表现素养和文化理解素养,让其深切感受民歌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只有让孩子在传统文化中得到快乐和收获,传统才能进入他们的心田。艺术课标为音乐课堂中的民歌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教师要将民歌教学厚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在课堂上让学生深情欣赏、真挚表现、深度创造、深入联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民歌真正流淌在学生的心中,实现一代代的民歌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