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额部入路下微创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较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对比

2023-09-12王果王倩党利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额部引流术血肿

王果 王倩 党利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HⅠCH)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临床脑血管性疾病,且其具有明显的高发病、高致残、高病死等特点[1]。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死率居高不下,且患者多伴随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对患者预后质量产生严重不良影响[2]。近年来,微创血肿清除术因其具备定位准确、局部损伤小、降低脑组织损失风险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使用[3]。但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HⅠCH 患者采取何种合理的入路方案仍存在一定争论[4]。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对比额部入路下微创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较开颅术治疗HⅠCH 疗效优缺点,为今后HⅠCH 患者术式选择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0 月间收治HⅠCH100 例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开颅术,50 例)和观察组(额部入路下微创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50 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 例,平均年龄59.92±6.28 岁,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61±1.61 分,术前出血量53.82±4.59 mL,出血部位脑叶出血12 例、丘脑出血10 例、基底节出血28 例。观察组男31 例、女19 例,年龄59.84±6.17 岁,入院GCS 评分8.57±1.59 分,术前出血量53.94±4.15 mL,出血部位脑叶出血11 例、丘脑出血9 例、基底节出血30 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确诊HⅠCH;发病后24 h 内入院接受治疗;入院GCS 7~12 分;术前出血量大于30 mL 但小于60 mL;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合并脑干或小脑出血,或出现脑疝;患者存持续性出血倾向;非高血压导致脑出血;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因血管畸形、创伤或肿瘤等因素导致脑出血;随访资料缺失。

1.2 手术方法

开颅血肿清除术:选择马蹄形状上颞叶骨瓣,在与血肿较近距离颞中回或颞上回切开,在达血肿腔后吸除积血,若患者出现粘连紧密残存血肿,则无需强行清除,仅将2/3 清除即可,对血肿穿破脑室则尽可能吸除脑室内积血,后行去骨瓣减压治疗。

额部入路下微创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术:先行头颅CT 定位扫描血肿区确定头皮穿刺点位置及穿刺针走向,在额部钻孔,穿刺点皮肤处做15 至20 mm 切口,且在穿刺点处做钻孔,使用引流管穿刺避免损伤大血管和脑区功能区,以皮质与血中边缘最近距离与穿刺方向血肿径线长度作为最佳的穿刺深度,达血肿腔拔出带芯引流管针芯,抽出原血肿50%至60%后引流血肿,血肿清除后拔除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治疗结束3 m 时,参照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量表[5]对疗效进行评价,共包括优、良、中、差四项,其中优:患者恢复良好,神经障碍轻微,且并未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良:生活可正常自理,但中度病残;中:意识清楚,重度病残,生活长期无法自理;差:死亡或已成为植物人。

1.3.2 血肿残余量

术前及术后第3 d 及第7d,对患者行头颅CT扫描检查,计算患者血肿残余量。

1.3.3 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术前及术后3 m,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 National Ⅰ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ⅠHSS)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Clinical scoring system,CSS)对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进行评价,以上两个量表均用于评估患者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评分越低,神经损伤越轻,评分越高,神经损伤越重。

1.3.4 生活质量

术前及术后3 m,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The Barthel index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Barthe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得分越高,独立生活能力及生活治疗越高,反之亦然。

1.3.5 血清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

术前及术后3 w,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收集血清,并采用ELⅠSA 法检测血清中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用于评估术后神经损伤情况。血清S100B 及NSE 数值越高,反映神经损伤越重[6]。

1.3.6 并发症

对患者随访3 m 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 行统计学分析,采用%表示计数资料,mean±SD 表示计量资料,后行卡方、t检验数据差异,若P<0.05 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疗效评级(优18 例,良24 例,中7 例,差1 例)优良率为84%,对照组疗效评级(优11 例,良23 例,中等14 例,差2 例)优良率为72%,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4.196,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并发症4 例(其中肺部感染2 例、再出血1 例、其他1 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1 例(其中肺部感染3 例、再出血2 例、消化道出血2 例、肾功能不全1 例、其他3 例,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χ2=13.55,P<0.05)。

2.2 两组的颅内血肿体积对比

术前及术后7 d 时两组血肿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 d 时观察组颅内血肿体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颅内血肿体积对比(±SD,mL)

表1 两组颅内血肿体积对比(±SD,mL)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3 两组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生活质量对比

术前两组NⅠHSS、CSS 及ADL-Barthel 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 m 两组NⅠHSS 及CSS 评分明显降低,ADL-Barthel 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NⅠHSS 及CS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DL-Barthel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生活质量对比(±SD)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生活质量对比(±SD)

注:与术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4 两组的S100B 及NES 水平对比

术前两组S100B 及NES 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 d 两组S100B 及NES 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中S100B 及NE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S100B 及NES 水平对比(±SD)

表3 两组血清S100B 及NES 水平对比(±SD)

注:与术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

3 讨论

近年来微创血肿清除术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利用该术式对HⅠCH 患者治疗时如何确定钻孔引流位置仍是现阶段的研究热点,采用去合理的微创钻孔引流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可有效提高血中清除效果,避免损伤椎体束等组织。术后3 d 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由于微创手术仅可实现将部分血肿一次性清除而无法一次性彻底清除,但需要注意的是术后7 d 时两组血肿体积无明显变化,证实采用经额部入路下微创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随着反复液化治疗,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相较于传统开颅术,采用额部入路下微创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HⅠCH 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临床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HⅠCH 患者血肿堆积在颅腔内,导致颅内压力升高,损害脑组织,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可直接抽出血肿,减少颅内压力,改善脑组织灌注。HⅠCH 患者血肿堆积后会引起神经元损伤和炎症反应,加重脑损伤,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和组织坏死的程度,减轻脑损伤。相较于传统的开颅手术,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额部入路下微创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HⅠCH 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开颅术,HⅠCH 患者采用额部入路下微创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后可显著提高治疗临床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额部引流术血肿
改良发际内切口在额部脂肪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自体脂肪填充额部术后是否间断冰敷对术后效果的影响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A型肉毒毒素联合Lux1540-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额部皱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额部扩张皮瓣法半鼻再造术修复部分鼻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