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技巧训练在社区合唱中的应用分析

2023-09-12米瑶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3期
关键词:假声音准合唱团

米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也在不断进步。合唱艺术作为音乐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蓬勃发展,我国在合唱领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优秀成果。合唱艺术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地方社区音乐发展条件有限,急需合唱这种方便开展、入门门槛低、活动成本小的音乐社区活动。

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表演形式,与其他声乐活动不同,不仅要求每个合唱成员的歌唱水平达标,还考验整个合唱团体的齐唱能力。但是,目前社区合唱团体老年人居多,大部分老人缺乏基本的演唱技巧,训练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给后续合唱活动的展开带来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如何通过声乐技巧训练推动社区合唱事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力求提高合唱质量与演出效果。

1 社区合唱加入声乐技巧的意义

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促进了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社区退休老人居多,由于他们与社会交流较少,家庭中子女也难以时常陪伴在旁,老年人们因此十分愿意参加广场舞、棋牌、合唱等活动,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陶冶情操,充实自己的日常生活。其中,合唱活动尤其受到老年人的欢迎,越来越多的社区成立了社区合唱团。

社区合唱团建立之后都要进行相关训练,包括歌唱技巧、歌曲编排、舞台站位等,其中歌唱技巧的训练最为关键。在训练中加入声乐技巧的练习,可以让零基础的老人们快速学会歌唱的方法。声乐技巧中对气息的训练还能增加老年人肺活量。聆听歌曲能使人心情愉悦,歌唱也同样如此。老年人歌唱时需要集中注意力,只有融入到歌曲中去,一些负面情绪在这种状态下才会得到调节,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

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来看,合唱中技巧方面的训练,能使老人们更快地掌握歌唱技巧,在社区活动中展示优秀的歌唱能力,提高整个社区的艺术水平。

从社区文化水平看,合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基层艺术的普及,加强合唱技巧有助于合唱艺术的大众化。作为群体性质活动,目前合唱团的演唱水平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完善。要想学习优秀的合唱技术,合唱团的成员必须团结一致,共同进步[1]。

2 社区合唱中加入的声乐技巧训练的具体内容

2.1 气息与哼鸣的训练应用

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沈湘教授曾说过:“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正确掌握歌唱时的呼吸方式,能有效提高歌声质量。气息对于歌唱如同呼吸对于生存,学习声乐首先就要学会对气息的运用。

目前,国内社区合唱团一般是由社区退休老员工和热爱合唱艺术的中老年人自发组织成立,有歌唱基础的只有寥寥数人,懂得运用气息带动声音的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的合唱团成员由于身体原因,肺活量有限,而歌唱时需要演唱者大口地吸气呼气,这容易导致他们肺部的过于扩张,出现缺氧等问题。因此,对成员们进行科学呼吸方式的训练,更加重要。

对呼吸方法的练习要循序渐进、不能急躁。首先要保持情绪平稳,慢慢进行吸气,不要突然吸一大口,要注重感受气息从鼻腔流经呼吸道到达肺部的感觉,此时小腹鼓起并向外扩张,再慢慢将气体呼出,不要一口气全部吐出。长期练习,能更深入体会气息在身体的感觉,有助于在歌唱时形成一种习惯。

除上述举例外,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都是为了能让初學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掌握正确呼吸方式的练习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地训练。

当合唱队员学会了正确的呼吸方式后,就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发音训练,哼鸣训练是最简单的发声技巧练习。通过哼鸣,演唱者可以找到发声位置和其产生共鸣音响的感觉。哼鸣训练首先要全身放松,尤其是面部部位,下巴也要自然松弛,想象并模仿“打哈欠”自然张开嘴,此时可以感受到喉结在下降,整个呼吸道十分顺畅,气息和声音更加流通。此时用气息带动声音发出哼鸣,有一点声音即可,不要用力,因为此时整个喉咙是放松的状态,喉结也不会乱跑动。这种训练方法需要在专业的声乐老师帮助下进行,考虑到成员年龄偏大的问题,训练强度也要适量。

2.2 真假声混合训练

大部分合唱团成员没有经过训练,都是使用大白嗓来进行歌唱,唱出来的歌声音色不够优美,没有良好的共鸣,不能展现合唱声音共性的美。这样演唱还有一个弊端,就是高音会唱不上去,到了高音会发不出声音来。这对合唱队员的嗓子也是一种损害。假声又太纤细、微弱,听起来没有力量感。因此有必要对合唱队员们进行真假声混合的发声训练。

真声就是人类平常说话发出的声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只要不发出高声“破嗓”,听到的都是真声。真声的发声是最简单的。假声一般发出的声音是虚弱无力的,所以歌唱时不能采用纯假声。如果需要用到真声到假声的转换,只需要感受到假声即可。感受假声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要全身放松,先用正确的呼吸方式找到呼吸的支点,保持心态和呼吸平稳,然后呼吸保持住,在叹气的方式下发声,找到高音发出的声音就是假声。多次进行练习,可巩固发声技巧。在歌曲的中低音部分,通常使用较多的真声,找到哼鸣的位置,把声音挂在那个位置来歌唱。在高音部分使用较多的假声,找到叹气的支点来歌唱,保持喉头打开。这样进行练习,可以为后续真假声混合打基础。

想要做好真假声混合,对真假声的运用收放自如,用一点点轻微的力唱很高的音,在真假音转换训练时,要做到声音位置准确地安放,气息稳定,叹气明显。唱高音时,喉头要打开,在打呵欠的状态下唱出假声,同时保持打呵欠的高位置过渡到较低的音区寻找真声。刚开始不追求音量大小,获得真假音混合的真实效果。这个阶段的训练是最难的,大部分学员的身体机能老化,声带也失去了弹性,声音也不再洪亮。在练习曲目上,应选择速度偏慢、歌词较短的歌曲,高音做到适量即可,多注重中低音的训练,打下良好的歌唱基础[2]。

2.3 正确把握音准与节奏

音准是一首歌曲作品的基础,是不可以出现任何偏差的。合唱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部分队员唱错音。因为在合唱中,一个声音的不统一,明显就能听出来,这个问题也是最难纠正的。每个人有其不同的音色特点,合唱声音音色统一十分不易。音准是合唱声音统一的保证。节奏是贯穿整个歌曲的,是歌曲的灵魂所在,对于节奏变换不明显的一些简单的歌曲,合唱起来还是没有压力的。一旦节奏上稍有起伏,队员们把握不住,就会使合唱变得混乱,无法继续下去,而且节奏和节拍是有区别的,要注意区分。在合唱训练中节奏的训练、节拍的训练都很重要。

在一首合唱作品里,每个音都有固定的音高,是不能更改和演唱偏差的,这就要求合唱队员每一个音都要唱准确。合唱对音准要求很高,所以在训练时一开始唱就要准确无误。合唱团一般都使用钢琴或者电子琴作为伴奏乐器来配合合唱练习,先从最基础单音开始,逐步加大难度,慢慢地过渡到歌曲整句的旋律练习。要反复进行训练,多接触不同的音乐,熟悉各种不同的旋律,通过合唱的方式来纠正个人音准问题。除了音准,合唱团队员对节奏的把握也是一个难题,有的人天生节奏感不好,更何况合唱团的老人居多,他们大多已经对音乐节奏不敏感了,更加要从简单的节奏开始训练。打拍子是最简单的训练方法,可以挑選简单的歌曲,让队员们跟着音乐节奏打拍子,熟悉拍子的感觉。对于节奏感实在不好的成员,可以用节拍器来帮助他,让他能准确地找出歌曲中的节奏,保障合唱的准确。

2.4 吐字、咬字训练

歌唱过程中吐字、咬字清晰准确,对于一般合唱团来说是基础,但对于社区合唱团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社区合唱团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因此都有不同的口音,而且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偏大,所谓“乡音未改鬓毛衰”,口音问题很难被纠正。个别老年人因为牙齿脱落,吐字也会不清晰。

人的语言表达是每个语言器官共同努力的结果。歌词是音乐主体思想的表达,字正腔圆表达出歌词的内容是合唱的基本。要想完美展现歌曲,对歌词语句表达必须做到准确无误,需要训练合唱队员的普通话。每首歌在歌唱之前,必须要求每个成员能用普通话熟读歌词,声母、韵母的发音要正确,不可以有口音。生活中对语言的要求,表达清楚即可,音色、音长都不重要,但歌唱的语言训练不同,必须做到语言发音准确、规范。除了普通话规范,歌唱性和生动性也是合唱中需要专门训练的。要做到对不同作品都能进行生动的表达,朗诵是最好的训练方法。朗诵对无论是气息的运用还是吐字咬字都提出了要求,朗诵也是声音的艺术,与合唱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相通之处。通过朗诵训练能使演唱者咬字吐字清晰准确,使歌词语句表达更有想象力,帮助激发合唱队员们的学习热情[3]。

2.5 歌唱情感的表达

大部分社区合唱团的成员,并非专业音乐工作者,其中还有部分甚至完全没有接触过音乐,私下里也没有听歌的习惯。他们由于对歌曲作品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因而没办法体会歌曲情感。

歌曲是音乐与语言高度融合的产物,情感所蕴含的感染力是十分强大的。要想打动、感染观众,演唱者就要融入歌曲的感情中去。先感动自己,才能用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感动他人。歌曲演唱是细腻的思想和浓厚的情感色彩与演唱技巧结合的过程,是对歌曲进行的二次创作。观众通过共鸣合唱中情感的表达,能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获得更好的美的享受。

以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为例,该歌曲旋律优美,将祖国每一座高山、每一条河流所蕴含的历史厚重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和人民勤劳开拓精神的赞美,能勾起大家的爱国热情。在正式演唱之前,合唱团工作人员可以带领成员观看红色电影,让他们能充分理解并代入歌曲情感,怀着崇敬、热爱的情绪进行正式演唱。一首歌曲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副歌部分,需要合唱队员在这段的演唱状态最为兴奋,表达的情感最为饱满。可给队员做适当提点,让他们准确表达歌唱作品的中心感情,将最好的效果呈现给观众。

3 结语

合唱是声乐演唱中综合性最强的音乐形式。针对目前社区合唱团存在的各种问题,“对症下药”,在合唱训练中有技巧、有安排、有目的地加入声乐技巧的训练,能使合唱团成员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使用科学的发声技巧,准确地把握音准与节奏,做到咬字规范、谈吐清晰,同时对歌曲的情感有正确的表达,使社区合唱活动更具有专业性,更加精彩。只有社区合唱活动越办越好、越办越专业,才能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加社区活动,推动社区合唱文化的发展,让社区生活多姿多彩,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引用

[1] 黄河.社区群众合唱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J].文化产业, 2022(9):31-33.

[2] 尚晓晋.声乐技巧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影响[J].戏剧之家, 2023(10):111-113.

[3] 魏劬正.浅淡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训练[J].求知导刊,2022 (6):107-109.

猜你喜欢

假声音准合唱团
谈声乐“真声”与“假声”演唱技巧
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应用
难忘的合唱团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毛茸茸合唱团
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假声的有效利用
假声男高音的鉴别与训练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