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传融入高职院校美育教学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以婺州窑为例
2023-09-12金晨鹭
□金晨鹭
本文以金华地方本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婺州窑为实际案例,通过开展婺州窑社团课的美育活动,分析和研究基于地方文化背景下,以及学生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情怀下,高职院校美育活动的实践成效和现实困境,为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并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提供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
为深化美育,更好地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校特引入了婺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进校园。婺州窑作为金华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审美与美育信息,在我校美育教学实践中凸显出独特价值。然而,美育的实践活动中有不可回避的现实困难以及易被忽视的美育价值问题。
一、美育的含义及高职院校美育的现实困境
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构想了用理想国来完成“理想人”的塑造。他是第一个把“美”提升到理论高度的人,认为各种美的事物都是对“美本身”的模仿。之后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教导人们如何审美,以审美促进个人德行的养成,进而以德执政。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对美学思想进行诠释,既解释了美学的一些基本特征,又道出了审美的性质。而席勒作为审美教育的集大成者,第一次把审美同教育联系起来,成为后世美育研究的奠基人。他认为“审美教育成为实现人自由的唯一途径。”此后,黑格尔、马克思对审美问题也有相当大篇幅的论述。黑格尔指出审美使人获得解放,马克思也十分重视美育对人格形成的作用,提出人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塑造,其观点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基础。
美育在我国的发展虽晚于西方,但它的起步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周代开始我国就有了“六艺”教育,包含丰富的文学和艺术教育的内容。20 世纪初,随着西方美学的传入,美育在我国开始了漫长的本土化活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美育的研究更趋成熟。滕守尧在《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对美育进行了详细阐述,既上升到宏观框架建构,又涉及微观具体方法途径。目前,我国美育理论研究的主要人物曾繁仁教授、仇春霖教授、杜卫教授都编写了多部美育著作,通过对古今中外美育观念的融合与剖析,研究出更系统的理论内涵,为加快美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追本溯源,现学界普遍认可的观点是美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是以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审美知识、审美兴趣和审美情操为主的教育。在2019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高职院校中,美育课程的开展却十分困难。
首先,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艺术课程属于边缘化课程,学生的重点课程除了专业课程就是语、数、英等公共课程。事实上,艺术课程的开设对美育的开展有直接作用,除了保证户外运动的体育课程外,学生可以在音乐课程中,徜徉在古典乐器和西洋乐器间,感受跳动的音符;可以在舞蹈课程中,舞动曼妙的身姿以释放或热情或失意的灵魂;可以在美术课程中,寄情于西方油画艺术的浪漫或中国传统艺术的洒脱。值得庆幸的是,教育家和领导们已经关注到了艺术课程在高职院校的缺失问题,并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进行改革,要求将一些通识性的艺术课程纳入学生课程体系。这对美育工作的开展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美育课程包括但不等于艺术课程,只想要在艺术课程中完成美育并实现质的提升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美育同时还涉及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等课程。
另外,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展中,德育明显处于领先并更受重视的地位。德育的本质是关于道德理性和道德能力的教育。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德育遵从规则,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循规蹈矩。而美育在一定的程度上要求解放思想,追求人的自由。高职院校教育常常会将德育的榜样力量当作美育的理性教育,而美育则成为艺术课程的代名词,常被理解为美学课程的普及教育或者音乐、美术课程的经典艺术教育。美育、德育、智育、体育应该是相辅相成并独立的四大体系,彼此之间不可相互替代。
二、婺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在高职院校美育中的价值意蕴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学校在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艺术教育时,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基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婺州窑作为金华本土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然而,婺州窑的生存与发展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下,遇到了迟缓乃至停滞的传承困难。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产业的生力军,应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做一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对此,我校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婺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在校园内打造婺州窑工坊,开设婺州窑选修课和社团课,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开展美育活动,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审美意蕴以美育人的功能。
(一)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我校美育活动以婺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为载体,在艺术形态上呈现以物性特征、实用价值为主的物质审美形态。在婺州窑的制作过程中,学生从仅有所耳闻到完成成品,中间经历了拉坯、修坯、装饰、素烧、上釉以及最后烧制而成等多道工序。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将婺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融入专业建设,将爱国主义、责任担当、人文情怀、团结协作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学生的专业、特长、兴趣有机融合,激发他们多元的艺术审美兴趣,吸引他们挖掘更多艺术可能性。通过对婺州窑作品的物化形态表现,学生还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风格、内涵、意蕴及思想的多种感知,力求在艺术实践中“共情”,构建学生“主位”立场,提升高职学生的艺术审美辨别与识读能力。
(二)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价值认同感
随着人类文化的日益丰富以及全球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的传统技艺正逐渐被遗忘。学生通过学习婺州窑的文化和历史,能够认知、理解、尊重、共享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观念和生活趣味,增强对金华本土审美生活的深层次认同感。另外,在婺州窑的美育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我校“金手指”志愿服务实践,为优秀老党员、优秀合作企业送去了纯手工制作的婺州窑器皿并加强婺州窑文化的传播,推动当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他们的优异思想政治品质和娴熟的制作技法持续跟踪报道,既有力地提升了高职学生的专业自信和综合素质,又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
(三)有助于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在形式样态、内涵意蕴和风格个性等方面与传统的美术审美教育又有所不同。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面临着现代社会实用和审美观念的双重挑战,正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回顾建党百年历史,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趋向个性化、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传统文化复兴、传统工艺振兴最根本的动力。如何继承婺州窑的艺术传统,重塑婺州窑瓷器的艺术魅力对丰富我国现代陶瓷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婺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与学校美育课程的融合,为其活态化传承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和教育支持。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和直接参与婺州窑美育实践活动,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发自内心地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最大限度地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婺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渗透高职院校美育的路径
(一)推进婺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与美育课程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人一代代的坚守与创新才发展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作为学术领域的后起之秀,在理论研究方面还相对滞后。关于金华婺州窑的史论资料记载并不多,在知网上能查询到的关于婺州窑的文章也是沧海一粟,而其作为美育资源的研究也尚处于探索阶段。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育课程的融合,不是简单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编写进教材,而是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及其专业特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进行提取、整合并加工,开发出适合高职院校的校本教材。例如,在婺州窑与美育课程的融合中,以金华的地方文化为背景,在传统的技艺制作中穿插介绍金华特色的婺州窑作品,并将制作的婺州窑作品与数字影像专业结合,要求该专业学生对婺州窑作品进行拍摄与后期制作,以实现专业带动产业,“授业”与“美育”有效结合。
(二)推动婺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教学模式改革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上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技艺上有独特的学习技巧和韧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传统手工艺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金华婺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人陈新华老师之子也是从小学习婺州窑,也许是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爱上婺州窑,并守护和传承金华婺州窑文化。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中常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来完成教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美育教学中,可以转变传统的师生授课制,参考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使婺州窑的传承更规范、系统、科学。在开设婺州窑美育课程时,学校应安排教师和专业的婺州窑技艺师联合传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扩大教学规模,打破家庭制的传承模式,使更多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推动婺州窑传统手工技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同时,提高美育课程的育人质量。
(三)加强婺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育价值,就要提升其在教师群体中的文化传播度。教师要对金华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了如指掌,对学校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如数家珍,对婺州窑的历史文化知识头头是道。同时,教师要将本土的婺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融入教学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等。另外,学校要对校内教师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并聘请校外的婺州窑技师为学校荣誉教师,进行授课和讲座,还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师资人力资源中心,整合学校的人力资源。例如,将烹饪专业的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婺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和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进行资源整合,提升学校的美育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优秀民族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院校美育的融合成为促进高职学生美育新载体、新形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婺州窑为实际案例的美育课程,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美育活动,促进学校美育主体的重建,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方面。通过参与地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州窑的实践活动、技能周婺州窑作品的展示活动以及志愿者服务队的婺州窑推广活动,学生在提升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又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对家乡的价值认同,并产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坚定不移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