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优融合”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2023-09-12

好家长 2023年6期
关键词:园本骨干教师青年教师

文 闵 舒

“教无涯,研不止”。教研工作是每一所幼儿园不断向前和不断发展的内驱力。我园以《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引领,以《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估与提升手册》为准绳,积极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一、“优育”教师队伍,打造阶梯式团队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却可以走得很远。我园团队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携手同行,让这支队伍越走越轻快,越来越有活力。

(一)分层培养,专业提升

我园根据工作年限、骨干称号等因素分层搭建了不同的梯队:米兰成长营(教龄1~3 年青年型教师)、蔷薇联盟(教龄4~15 年成长型教师)、紫藤工作室(教龄15 年以上成熟型教师)。每个梯队由一名中层教师带领,安排好队内成员的理论学习、平台对话、劳动实践等活动。大家共同商量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对话主题等,明确梯队的目标和方向,在专业发展上不断提升。

(二)青蓝协议,师徒对话

近年来,我园教师队伍日渐年轻化。为此,我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师徒结对是阶梯式呈现的,这样能让青年教师的成长更有核心力。另外,我们再从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这样的维度组织师徒结对。我园3 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每个人都兼具着“师傅”和“徒弟”的双重角色。师徒结对,是对新教师的一种勉励,也是对骨干教师的一种推动。

(三)多样活动,助力成长

为了加强新教师培养,帮助新教师较快适应岗位要求,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我园制定了《幼儿园青年教师三年培训方案》,通过基本功考核、半日活动观摩、专业研读以及青年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

1.半日活动抓常态

观摩半日活动,不仅能看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的配合,还能透过班级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看到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青年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最容易出现让幼儿等待现象,对幼儿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关注并予以解决。因此,观摩半日活动后能让青年教师在组织一日活动中做好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例如,教师组织不同活动时需要搬动小椅子,关注提醒幼儿饮水的时机,备齐活动材料的时长,等等。

2.骨干教师齐指导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我园紫藤工作室和米兰成长营多次组织“花匠论坛”研讨活动。紫藤工作室骨干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在家长工作中,骨干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对如何获得家长的信任这一主题进行分享研讨;在集体活动中,青年教师观摩骨干教师的优秀教育活动现场,从活动的准备、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中教师的状态等多方面进行研讨;在班级管理中,针对青年教师在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骨干教师能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答疑解惑。

3.活动调研促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磨炼,教龄3 年内的新教师“羽翼渐丰”。在学期结束前,我园针对新教师“三年过三关”的考核要求,开展一系列汇报活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引导青年教师针对不足自我剖析,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二、“优质”园本教研,促进开放式体验

我园一直把园本教研作为助推课程游戏化,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园所发展、教师成长需求出发,继续扎实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一)大小教研同推进

我园教研活动有两种形式,即大教研活动和小教研活动。大教研主要是从园所发展和教师的共性需求出发,采用“预设+生成”的形式;小教研主要是结合3 个团队教师的需求来开展的,主要形式有专业研读、对话等。以专业研读为例,我园采用“1+1”式的专业阅读模式,前面一个“1”指全园共读的一本书,如《有力的师幼互动》;后面一个“1”指3 个团队教师分层阅读的书。

(二)教科教研同携手

我园教科教研不分家,教研活动在教科引领下逐步推进。我园结合课题“立足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区角活动组织策略行动研究”,开展多次多形式的园本教研活动。在教科研活动中,有前期小组内的探讨,有现场教师的经验分享,有年级组间的思维碰撞。这样的园本教科研活动能够让教师“研有所思、研有所获、研为我用”。

(三)园内园外同引领

我园邀请园外专家来园讲座,对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

三、“优生”课程建设,创造一站式蓝本

教育是无痕的,源自生活,渗透生活;教育是有痕的,记载着幼儿成长的足迹。为进一步推进课程园本化建设,提高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我园致力于园本课程以及特色课程的开发,让课程遍地开花。

(一)审议课程,“本”在幼儿

我园以实施园本课程“爱的童话”为主线,组织课程审议活动,让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园每周都会开展定时、定点的课程审议活动,教师根据审议情况,对园本课程实施进行调整优化,组织实施,做到“周周有预设、周周有生成”。

(二)追随幼儿,“现”出课程

我园追随幼儿的视角,抓住生活中的兴趣点,蹲下来仔细倾听,与幼儿一起探索、一起发现课程。例如,小(一)班班本课程“我们班有对双胞胎”,源于教室里的双胞胎。又如,开学初,幼儿园门口的路坑坑洼洼,没有改造完成,大(一)班生成了“幼儿园‘新’变化”课程,从课程的产生到课程的实施都是那么真实、自然、有趣。

(三)立足特色,“乐”享童年

1.草木滋味,亲近自然

我园开展“草木滋味”自然生成系列活动,以亲子活动呈现,结合季节分别以桂花、菊花以及落叶为主题,充分挖掘附近生态园的现有自然资源。九月,桂花开得晚,我们的观察活动就有了小小遗憾;在“落叶”主题活动中,大家一边捡拾落叶,一边进行观察和记录。

2.乐玩足球,足下生辉

我园积极推进“乐玩足球”课程开发,一次次足球游戏的开展、一次次的体能训练,以及一个个鲜活的足球课程的交流,都看到了教师的聪明与智慧。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挑战,成就了丰富多彩的足球课程。为了激发幼儿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我园还组建了“足球爸爸”团队,开展“足球嘉年华”活动。

3.融合教育,关爱个体

我园有这么一个地方,它秉承“爱”的核心理念,以“爱心浇灌、守候花开”为信念。在这里,每一个幼儿都能“共度爱时光、共沐爱阳光”。这里就是“爱时光”融合资源中心。我园在今年获得了苏州市“特殊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的殊荣。同时,我园的融合教育工作先进事迹还作为案例在市级巡回百场演讲。九月,我们又迎来了几位小班特殊需要幼儿,这个学期里,我们以“科学的评估、双向的融合、个别的强化”等教育方式来关注特殊需要幼儿的发展,用爱心、真心、耐心、恒心来守护他们的成长。

四、“优学”教育环境,营造互动式氛围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陶冶幼儿情操、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幼儿园环境不再局限于装饰和美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被作为一种鲜活的课程和教育载体。

(一)增添新材料,开拓游戏场地

为了让环境连接幼儿的生活,让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我园着力营造互动式环境氛围。西园区由于建园时间相对较长,室内外环境建设滞后。为此,教师不断创新,利用洞洞板、毛毡板、铁网架等新式材料进行环境改造,让西园区环境重新焕发光彩。东园区因为刚开园不久,教师注重将室内外环境融为一体,让幼儿园的表征呈现丰富性与多样性。同时,教师保留幼儿的学习、生活痕迹,并在环境中为幼儿留白。

(二)深挖园资源,丰富游戏内容

户外游戏一直是幼儿的最爱:大操场的创意拼搭、东草坪的竹林探秘、后花园的泥土乐园、塔楼边的绘画长廊、沿河长廊的趣探种植园………幼儿园的角角落落都是户外游戏的场所,每次户外游戏活动中都能看到幼儿忙碌的身影。在户外游戏中,我园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如洗车、送快递等。我园还制作了户外游戏清单,让幼儿能根据游戏清单自主管理和合理放置材料。

(三)设置区域标,助力幼儿游戏

区域材料的投放一直是我园所关注的。每个班级都将每个区投放的材料与课程主题、关键经验相匹配、相融合。教师和幼儿一起从材料的属性、难易度等方面做出标识,鼓励幼儿在区角游戏中自主选择。同时,我园每周结合班级情况及幼儿发展情况,以材料为抓手将区域材料进行复盘和调整。我园还多次组织区域材料观摩活动,取长补短,让材料更好地为幼儿的区域游戏服务。

猜你喜欢

园本骨干教师青年教师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