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培训模式,探索校长专业成长新路径
——以“哈尔滨市校长发展共同体”项目为例

2023-09-12史咏梅刘春英徐慧颖刘国权

中小学校长 2023年4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研修课题

□史咏梅 刘春英 徐慧颖 刘国权

校长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校长培训是提高校长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措施。教育部印发的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新时代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在此背景下,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培训机制,提升培训质量,乘势而上创建“校长发展共同体”,成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创新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促进校长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一、“哈尔滨市校长发展共同体”项目缘起

2011 年,哈尔滨市实施“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共培养了100 位未来教育家型校长。接下来,应如何进一步发挥未来教育家型校长的辐射作用?校长培训如何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服务?新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围绕这些新问题,哈尔滨市教育局、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于2017 年对全市3106 位中小学校长进行了全方位调研。数据显示,校长们认为培训中的名校访学(占比74.07%)、案例教学(占比66.51%)、体验式教学(占比62.82%)、参与式讨论(占比60.88%)、专家讲座(占比57.53%)更为有效;培训机构应重点在创新培训模式(占比73.55%)、转变培训思路(占比61.74%)、强化师资力量(占比60.66%)、提升科研能力(占比59.60%)等方面加大力度。为解决上述新问题、满足中小学校长对培训的需求、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哈尔滨市教育局、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于2018 年制订了《哈尔滨市基础教育干部培训工作行动计划(2018—2020 年)》(以下简称 《行动计划》),提出创设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培训项目——“哈尔滨市校长发展共同体”。

校长的专业成长既与培训内容和方式有关,也与其自身已有的经验、主观努力和成长的环境密切相关[1],校长培训要充分激发校长个体的内在动力并推进其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项目创建的“校长发展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是由未来教育家型校长(即领衔专家)牵头,多方教育专业人士参与,以促进成员校长专业发展、协同进步、共同成长为愿景目标,依托体系化课题研究、学校特色发展、校长智库创建,开展综合实践性研修活动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的创建,旨在激发校长内驱力,助推校长发展由“个体优秀”走向“群体卓越”。

二、“哈尔滨市校长发展共同体”项目的实践探索

(一)工作思路与建构方式

《行动计划》 针对“哈尔滨市校长发展共同体”项目,确定了“以一带十、区域联动、牵动全员”的培训工作思路,并从2018 年开始创建共同体。2018—2020 年为第一个建设周期,采用“1+10”的建构方式,由1 位领衔专家牵头(共同体以领衔专家名字命名),10位来自各区(市、县)名优校、薄弱校、新建校、农村校的校长组成共同体,成员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特殊学校以及教师进修学校;每年组建10 个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之上组建“卓越校长联盟”;以3 年为一个建设周期进行共同体成果梳理,周期结束后进行重组。2021 年,项目进入第二个建设周期,探索推进建构方式从“1+10”向“1+N”过渡,成员校逐步拓展至校外教育机构、劳动教育基地等,扩大项目受益面,逐渐实现“全域、全员、全面”覆盖,以未来教育家型校长带动成员校长的专业成长。

(二)培训模式与研修路径

“哈尔滨市校长发展共同体”项目培训(以下简称“共同体培训”)秉持“需求导向、效能优先”的宗旨,历经多年探索,形成了“一题统领、一体多元、一谋多参”的“三一”培训模式。

“一题统领”即基于共同体研修的需要,在总课题的带动下,通过课题研修促进校长专业成长的研修方式。2018 年11 月,项目总课题“区域联动,构建哈尔滨市校长发展共同体的实践策略研究”正式立项。在总课题下,各共同体围绕课程、教学、德育、科研、教师成长、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某一亟待破解的问题确立研究子课题,形成“各共同体课题横向并行,市级总课题、校长发展共同体主课题、成员校校级子课题三级课题纵向推进”的课题体系。基于“一题统领”的研修方式,共同体通过“聚焦问题—课题立项—靶向诊断—一题多研—反思应用”的研修路径,增强校长的理性思考,将其感性的管理经验转化为科学理性的教育主张,促进校长特别是薄弱校和农村校校长的专业素养提升,从而推动学校产出特色化、多样化的教育成果。

“一体多元”即由共同体引领校长推进学校特色发展,通过学校特色建设促进校长专业成长的研修方式。具体而言,“校长要在学校价值追求的指导下,具体制定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方式、服务形式等,即塑造办学特色”[2]。在领衔专家的引领下,每位校长都经历了“浸润、发现、参悟、改进”的学习过程。基于“一体多元”的研修方式,共同体通过“特质剖析—专家引领—集体诊断—校际深研—特色提炼—成果转化”的研修路径,帮助校长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文化建设、持续改进等方面探索出新思路,旨在从不同角度、以多种方式满足校长专业成长需求,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一谋多参”即由一个主话题引发成员校长个体的智慧表达,通过校长智库创建来促进校长专业成长的研修方式。该研修方式要求基于共同体研修内容,提炼出一个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修主题——“主话题”,而各校在求解自身发展困惑的过程中形成“子话题”;主话题是“谋”,成员校长个体的智慧表达为“参”,共同体通过“主题定谋—群体参悟—思想凝练—成果展示”路径开展内部研修活动。其间,每位成员校长都是主人、主角,既是资源的建设者也是资源的使用者,既是出谋者也是践行者。“谋”和“参”将校长的思想、经验和策略汇集并升华为学校领导与管理的实践性知识,对校长成长与学校发展产生广泛的指导、复制和迁移作用。“一谋多参”还是一个校长智库创建的过程,以2018 年组建的第一批共同体为例,10 个共同体3 年里共开展千余个研修活动,积累形成丰富的主题培训案例,为校长智库建设储备了海量资源。

(三)实施策略与评价机制

项目以“以人为本、满足需求”为培训理念,以“四架引擎”为核心实践策略实施研修培训。同时,采用智库评价机制实现对共同体的动态管理与成果固化。

1.实施多维实践策略,促进同频发展

项目的核心实践策略是“专家引领、课题带动、团队互助、自我反思”,即带动共同体开展多维研修的“四架引擎”。“专家引领”是指以领衔专家为主、外聘理论专家为辅进行专业引领。专家引领让所有成员校长超越原有管理认知,借鉴、融合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不断产生专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思路。“课题带动”是指在每个共同体中,依托项目课题体系,各校将独立开展课题研究与共同体课题协同研究相结合,以体系化的优秀研究成果带动学校持续创新。“团队互助”是指在领衔专家的组织下,成员校长集体针对某一成员校亟须解决的难点问题或发展困惑进行研讨、诊断并设计改进方案,支持该校及其校长、教师破解难题、走出困境。“自我反思”即铺设以需求为导向的问题情境,促使成员校长对既往的工作问题等进行省思,并将总结的经验提炼升华为实践性知识。在“四架引擎”核心实践策略的基础上,项目还延伸出目标牵动、问题驱动、同伴互助、团队会诊、体系化课题研究、学校特色发展、校长智库创建、课程体系建构等实践策略,以进一步促进共同体研修的实践深化与理论升华,实现成员校长的同频成长。

2.建立智库评价机制,强化培训效能

项目研制出独有的评价工具——“校长发展共同体智库评价”,开展对各共同体及其成员校长的评价。在共同体层面,把每个共同体3 年的实践研修成果(包括一个课题成果、一篇发展报告、一本论著或成果集、一场活动展示)作为此共同体的“四一”评价指标。在成员校长层面,建立以自评为主、他评为辅的智库评价机制,设置“一自+四一”评价指标。“一自”即成员校长自主评价,“四一”即以“一观点,一对策,一方案,一论文”作为成员校长评价的主要指标。智库评价依托哈尔滨市校长发展共同体协同创新服务平台运行,实现了智能评价,保证了项目效能的持续性,同时汇集了培训成果。

三、“哈尔滨市校长发展共同体”项目的经验成效

经过近5 年的实践,“哈尔滨市校长发展共同体”项目已经形成了“一校牵头、多校协同、上下联动、同生共进”的研训格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探索形成“一二三四五”运行发展机制

在集体研修过程中,各共同体运用行动研究法,遵循“计划—实施—反思—再行动”的路径,逐渐形成系统科学的“一二三四五”运行发展机制。

一是坚持“一个带动”,体现共同体研究的目标性。项目形成的课题体系发挥目标引领作用,以实践为导向,围绕解决校长成长、学校发展中的真问题,促进校长和学校共同发展。

二是采取“两种组建方式”,彰显共同体组建的灵活性。项目采取“他组织”和“自组织”两种组建方式:部分共同体采取自上而下的“他组织”方式,由项目组统一组建;其余共同体采取自下而上的“自组织”方式组建,即先由领衔专家明确研究课题、自主招募校长组建团队,开展研修活动半年后,由项目组根据工作效果予以命名。灵活的共同体组建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校和校长的发展需求。

三是划分“三个阶段”,体现共同体研修的渐进性。共同体的研修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促进成员校长、成员校之间的相互了解、思想融合、互助成长。例如,“宋春生校长发展共同体”是一个包含城乡学校、少数民族学校的异质性较强的共同体,其通过分阶段研修逐步取得良好成效。第一年为启动实施阶段。领衔专家宋春生校长带领成员校长形成共同体章程、方案、计划并确立课题,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交流互动、共享资源,形成第一阶段成果。第二年为深化提升阶段。宋春生校长将梳理学校办学思想作为重点内容,帮助成员校长明晰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学校发展愿景,提升理论认识,剖析实践问题,结合研究课题形成第二阶段成果。共同体多次深入哈尔滨市南岗区满族小学校、哈尔滨市王兆新村小学校、宾县平坊镇中心学校等成员校,结合学校实际把脉问诊,开展共同研讨,针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三年为总结展示阶段。在深入走访、汇报交流中,宋春生校长带领专家团队帮助成员校长剖析问题、反思提炼,逐渐形成办学特色,并开展“一校一品”特色展示活动,逐步形成第三阶段成果。

四是实现“四个再发展”,体现共同体研究的带动性。第一,实现了领衔专家专业再发展。项目通过组建“卓越校长联盟”、举办校长高峰论坛、建立对外合作关系等方式,进一步促进未来教育家型校长的专业发展。第二,实现了成员校长专业再发展。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调查显示,经过共同体研修,66.67%的成员校长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65.36%的成员校长办学理念得到提升。成员校长共完成了263 项立项课题研究,其中,省级规划课题占65.30%。第三,实现了教师队伍专业再发展。研修中,共同体依托学科教师开展面向课堂教学的交流互访活动:领衔专家所在学校开展教师备课、听课、说课、议课、赛课的多元展示交流活动;成员校教师进行访学并参与互动,有效提升专业素养。第四,实现了成员校再发展。领衔专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聚焦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管理、校本研修等,引领成员校向优质、特色、品牌学校迈进。截至2022 年底,已有155 所农村学校形成了办学特色。例如,哈尔滨市大同小学校的“菱形十字格”写字教学法获得国家专利,该校校长、共同体领衔专家李文学通过共享此研究成果,帮助成员校快速掌握和运用此教学法,使其在成员校生根发芽并形成“写字育人”的学校文化。

五是落实“五个保障”,体现共同体工作的整体性。项目组依托 《行动计划》 等文件提供的政策保障,制定共同体工作方案、工作章程、管理办法、评估细则等,为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由哈尔滨市教育局、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相关领导组成项目领导团队,省内外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干训部及区(市、县)教师进修学校干训部组成管理团队,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教研部门及区(市、县)学科教研员组成指导团队,以上各团队核心成员组成研究团队,强化了项目建设的组织保障。管理团队及时总结共同体培训工作经验并广泛推广,大力做好宣传保障。每年,哈尔滨市财政局及时拨付专项经费,为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二)不断推动互惠共进、广域交流

项目组积极探索群体自主研修的校长培训路径,鼓励校长“抱团”成长,形成了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协同共进、持续发展的校长培训新格局,提升了校长研训质量,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1.区域联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截至2023 年3 月,项目已形成由55 所优质学校带动650 多所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成员校长已占全市校长总数的50%,直接受益的校长达2520 人,受益教师近7 万人,受益学生77.1 万人。疫情期间,各共同体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应急“云研修”,共培训450 场次,涉及300 余个主题,参训者达2.9 万人次,推动全市教学工作稳步运行,助推农村校、薄弱校、新建校网络教学提档升级,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课题引领,实现研训一体化

共同体培训以课题为统领,研训合一,基于学校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通过研修、实践、反思强化培训实效,并将丰富的研修成果汇集于哈尔滨市校长发展共同体协同创新服务平台。项目研究成果丰富,已出版呈现整体成果的著作《新时代校长专业化,范式转化与模式创新:以哈尔滨市校长发展共同体为例》;已陆续出版反映不同共同体研修成果的著作7 部。项目总课题结题等级为“优秀”;科研成果“实施课题牵动策略——推动哈尔滨市校长发展共同体建设”荣获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期间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此外,项目的培训创新模式获得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共同体工作成果入选“新时代十年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案例”。这些成果说明,基于研训一体化,哈尔滨市校长培训工作、校长专业发展迈向了更高的台阶。

3.丰富课程,建立优质资源库

项目组探索构建了共同体课程观,即“过程—关系”课程本体观、“事实—意义”课程价值观、“预设—生成”课程实践观。形成了6 类特色课程,即研究型课程、共享型课程、交流型课程、访学型课程、引进型课程和线上课程,为共同体的长远发展和校长培训工作积累了宝贵的课程资源。依托共同体研修,共开发课程文本资源360 部、录像活动类课程360 节以及大量网络课程资源,构建起优质资源库,实现了共同体内外课程资源的融合与辐射推广。

4.加强合作,推进广域交流

一是开展教育帮扶。例如,“谭彩英校长发展共同体”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刘国权校长发展共同体”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组建校长发展“龙泰联盟”;哈尔滨市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和桑珠孜区分别签订培训合作协议;共同体常态化帮扶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助推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二是跨域交流,辐射推广。项目成果相继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六届“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等平台进行经验介绍,并被多家媒体报道。2019 年,时任哈尔滨市副市长陈远飞赴俄罗斯,在“中俄中学联盟2019 年年会暨国际化办学校长论坛”上介绍了项目成果。2022 年,哈尔滨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泉以“‘校长发展共同体’ 建设的机制和价值”为题,在首届教育局局长高峰论坛上进行经验交流。由此,项目的海内外影响力不断扩大。

2020 年12 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院长陈锁明在“哈尔滨市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现代化路径策略研究”和“中小学校长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论证会上评价,“哈尔滨市校长发展共同体”项目成果是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转型的哈尔滨表达,是转变干训工作机制的创新型校长培训经验。新发展需创新激活力,新挑战需抱团增动力。未来,项目将不断优化研修机制,积极开展共同体内涵建设,探索更加立体化、更具灵活性的校长研修活动,满足校长持续性专业成长的需求,助推区域内外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研修课题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