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六融合”诗意教育点亮乡村孩子生命底色

2023-09-12丁耀昌

中小学校长 2023年4期
关键词:诗意诗词活动

□丁耀昌

2014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塔吉克斯坦时对记者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1]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学校是重要的力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整个过程中,更能持续地、以生动多彩的形式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信心,浸润学生人生,厚植爱国情怀。

山东省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龙山路小学是2013 年由三个学校合并迁建的乡村小学。十年来,学校立足乡村教育实际,创新发展思路,确立“腹有诗书,胸怀天下”的教育理想,秉持“让生命诗意而高贵地生长”的发展目标,在深入推进以诗词、书法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六融合”诗意教育模式,努力办一所有温度、有诗意、有未来的学校。

一、与党建引领融合,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

教育要发展,人是关键因素;人的发展,关键在精气神。文化能催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学校将诗词推进与党建引领融合,丰富党建活动内涵,滋养党员初心,发挥旗帜力量,推动校园教育风清气正。

(一)以党员为核心成立诗意社团,凝心聚力

基于学校地域文化和教师年龄结构,学校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诗词入手,打造一支有共同文化信仰和价值追求的教师团队。

学校成立以党员为核心成员的龙山诗社、兰亭书法社团,有40名教师参加。学校党支部引领教师将红色研学与采风、诗词创作研讨与诗词教学、诗词书法与基本功提升相结合,在活动中凝聚精神,提升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号召力;在国庆、“七一”等重要纪念日和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以及文明城市创建、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大节点,创作诗词达一万多首,分别发表在 《中华诗词》《历山诗苑》 等刊物上;在巾帼文明岗、青春建功岗、老骥伏枥奉献岗争创过程中,教师以初心、廉洁、奋斗等为主题,或挥毫泼墨,或赋诗吟咏,表达坚守育人初心、不忘教育使命的豪情。

浸润诗词,习练书法,共同的志趣和价值追求,凝聚起师生奋进、向上的力量,师生从内心深处生出优雅、高贵的气质,工作生活更加从容、自信,促进了学校风清气正教育教学生态的形成。学校被授予日照市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二)开展诗意党建活动,打造品牌

国魂凝处是诗魂。学校以“诗心凝心·雅韵铸魂”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将诗词、书法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中,丰富党建活动载体,形成党建引领学校发展、传统文化助推党建共融的工作特色。学校党支部把师生撰写的党建诗词编辑成册,形成校本教材,进一步激发了师生诗心,坚定了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情怀。在全市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学校以“传统文化进校园,诗书凝心促党建”为题做了党建工作经验交流,获得日照市“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的称号。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富有诗心的党员队伍,引领教师诗意教育情怀,推动高尚师德形成。学校以党员、团员为主要成员形成的“小雨滴”志愿服务队,在帮扶学困生、关注留守儿童、美丽乡村建设、义务献血、文明城市创建中贡献力量、奉献爱心。

二、与文化创建融合,建设温馨和谐诗意校园

学校坚持诗教与文化创建融合理念,整体构建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一)建设诗意场馆,留住校园这份“乡愁”

学校充分利用每一个空间,以诗词为主线、学生书法展示为贯穿,使校园充满诗意。学校建成了“致童年”毕业馆、“致未来”学校馆、“致远方”教师馆、“致梦想”荣誉馆等场馆,让学校留住“校园乡愁”;建成了龙山书院、龙山诗社、小海豚绘本馆和室外树下“偶遇书架”,让学校成为书院式校园;建设中的“百草园”“百果园”“百花园”“百蔬园”,让学生在季节轮回中感悟生命,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珍爱生命的成长乐园。

(二)打造诗意校园,让环境“讲述”故事

每个楼层活动空间、各班教室、楼梯走廊,分别建有诗教园、词作轩、书画长廊。学生书写的教师诗词、经典诗词书法作品、诗配画,师生活动的精彩瞬间触手可及,随时可阅;校园里、灯柱上是诗人介绍、学生书法作品;花草树木名片,是花木介绍和相关诗词……这种立体化、多层次诗意氛围的打造,让学校的每个时空都有自己的品质和故事,师生可以凝神静思、闲庭信步,时时感受诗词的魅力。

三、与课程研发融合,丰厚诗意教育有效载体

基于诗意文化构建,学校聚力架构诗意生长课程体系,包括融入诗意元素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具有“诗意特质”的学校品牌性课程。诗意课程以经典、愉悦、生长为核心要素,滋养师生阳光、灵动、文雅的诗意气质。

(一)建构诗意生长课程体系

学校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基础上,构建了“三级诗意生长课程”,并拓展研发了晨诵课程、舒展儿童生命的仪式课程、传承美德的传统节日课程、主题鲜明的纪念日课程、诗意飞扬的二十四节气课程等。

(二)家校协同开发诗意课程

结合大单元教学实践,将传统节日课程研发与家校协同育人结合,丰富教师知识结构、拓宽家长文化视野,引领教师和家长共同挖掘中华传统节日和中华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智慧,研发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主题实践课程,举办四大节日诗会,学生践习俗、吟诗词,生活与诗词发生联系,爱上诗词更有动力源泉。

(三)跨学科研发诗意课程

围绕传统节日主题,语文、美术、音乐、劳动、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各学科教师共同研发跨学科诗意主题课程,设计主题实践作业。比如,中秋节以“月”为主线,以“中秋月·中华情”为主题,学生“识月”“画月”“唱月”“吟月”“讲月”“研月”“做月饼”,诗意地感知、体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文化自信。学校跨学科诗意主题作业做法,被山东省教育厅网站推介。

(四)编写诗意校本教材

教师编写了 《“朝诗夕画”小学生诗词鉴赏与创作》 《赏诗意节气 探劳动之美》 《小学生书法》 等校本教材,使日常活动有载体、成系列,让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血脉,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根。

四、与课堂构筑融合,提升诗意课堂艺术魅力

诗意课堂是践行教育艺术的实践,它是一种理念,一种导向,一种怀揣美好积极向上的情感。而情感是教材的生命力,也是课堂的生命力。

学校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将师生情感融入课堂程度作为评价一堂课的指标之一,主导教师将情感融入课堂,在教师中强化这样一种信念: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气氛,创造一种意境,教师身心融入其中,学生跟随教师思路,品味教师语言,接受教师熏染,师生、课堂、知识融为一体。为打造这种情感交融、富有诗意的课堂,学校以“诗情”激发“师情”。

(一)诗词诵读,激发情感

学校教师都会写诗。是,也不是。其实,写诗不是目的,激发诗的情感、涵养诗心才是初心。学校经常性地举办教师诗词朗诵会、自创诗词分享会,就是引领教师在体味诗的韵律、语言、意境之美的过程中,体悟诗人情感表达,涵养诗情,激发热情,从而塑造课堂诗意之美。

(二)主题教研,提升素养

学校营造教研分享氛围,精心设计温馨的“教师读书吧”,每周每学科固化2 小时研讨交流时间,分享诗词新作、读书心得。此外,课堂的语言艺术、意境创造的艺术、问题设计的科学性、教学设计的巧妙性等都成为教师交流的主题,诗意的种子在交流中萌芽,诗意课堂水平在分享中提升。

(三)实践磨炼,体验升华

有诗意情感的教师打造的课堂是智慧、灵动的。学校通过示范课、磨课和课堂观察等活动,引领教师在学习、体验、实践的过程中追求诗意课堂的灵活性范式:诗意的导入激趣—诗意的情境呈现—诗意的互动答疑—诗意的体验升华,构筑起学校教师的诗意课堂范式。这样的课堂,是充满感染力和生命力的。

五、与活动开展融合,激活校园主题教育张力

“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2]校园活动中融入诗意元素,活动内涵更丰富,育人效果更深入。

(一)诗意融入,在诗意浸润中高贵

学校实施师生素质提升工程,共同的达标项目有: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会写一手漂亮的字、擅长一项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教师还要会完美的诗意教学设计,集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的诗意作业设计等,每一项活动在推进过程中,都融入诗的元素,如字正腔圆诵诗词、端端正正写诗词、音律高低唱诗歌等。诗意的融入,提升了教师的审美情趣,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意境界,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二)诗意点燃,赋予学生成长力量

在校园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劳动节五大节日中,以诗为媒,引领师生找寻节日活动与诗的融合点,串起这些校园节日里的活动项目,赋予活动内涵和诗意;运用诗词中的教育因子,如在吟诵“慈母手中线”中学会感恩,在吟诵“锄禾日当午”中学会珍惜粮食,在吟诵“北国风光”中感受祖国的壮丽、伟人的博大情怀。

(三)诗意舞台,彰显诗意教育魅力

学校确定了小学阶段必背诗词360 首,每学期进行诗词考级,确定了12 个诗词考级等级和“诗词新秀”“诗词明星”“诗词达人”“诗词超级达人”4 个诗词达标称号;搭建舞台,每学期举行2 次经典诵读比赛、1 次诗词大会、1 次跟着诗词去旅行活动,把传统节日活动与诗词吟诵融合,在诗意的活动中滋养儒雅气质,使诗意教育更有活力和魅力。

六、与家校共育融合,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

你或许拥有好多好多的钱,

有好多好多的玩具和新衣服,

但你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和我一起写诗的妈妈。

这是学校一年级学生仿写的诗歌。孩子天生就是诗人。家长和孩子一起写诗,就是保持孩子的诗意天性,奠基孩子诗意人生。

学校积极倡导诗意家庭建设,改变了一个个乡村家庭的精神面貌,打造了“引领新父母,和孩子一起奔跑”的家庭教育品牌,推动家校共育、双赢。

(一)撰写亲子日记和漂流日记

学校设计印制了亲子日记本和漂流日记本,亲子日记引导家长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和孩子相处的点滴故事,反思教育行为;漂流日记使家长在交流育子心得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行为。小小日记本,成为家长、孩子、教师之间沟通联系的有益桥梁。

(二)引领家长参与诗意活动

学校引导家长参与学校中华传统节日、纪念日和中华二十四节气课程研发与活动开展,使孩子更深刻地体验到蕴含在中华传统节日、纪念日、节气中的诗意和智慧。

诗词,如一股清流,滋润着学生茁壮成长,让更多的乡村孩子充满文化自信。几年来,“六融合”诗意教育实践,给孩子提供了更多体验的舞台,参与活动获奖无数。“六融合”诗意教育模式从探索逐渐走向成熟,诗意教育,为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泉和动力。

教育兴,文化兴,乡村兴。今天,我们怀一颗诗心,以诗意教育为犁,在学生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让他们拥有热爱并植根乡村、走向未来美好世界的知识和能力。明天,他们必定诗意地走向远方,成为国家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大的精神与文化动力。

猜你喜欢

诗意诗词活动
诗意地栖居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冬日浪漫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被耽搁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