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文创”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策略实践研究*

2023-09-10周婧妍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馆藏文创图书馆

周婧妍 王 毅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上海 200444)

1 引言

自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许多公共图书馆开始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作为提升其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2021 年8 月,文化旅游部等八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鼓励图书馆等文化文物单位利用馆藏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 此外,图书馆还应开发既有艺术性又实用、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1]。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回顾国内外对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充分肯定了图书馆文创开发对增强图书馆文化功能、创造馆藏资源转化、宣传形象、增加馆务资金、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价值[2]。不少学者将目光投向国外,总结归纳了国外图书馆文创的启示,从产品种类和文化创意设计思路[3]等角度进行总结。 同时,图书馆学者们也分享了自身文创开发的经验[4]。 例如,在文创开发策略方面,国内学者提出了文创设计策略的开发类型和创意来源等建议,探讨了自主、合作、授权、采购等文创开发模式。 在宣传推广方面,学者们认为公共图书馆应结合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力量,建立相对完善的文创产品营销推广体系[5]。 在保障体系方面,学者们提出应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创开发的保障策略体系,包括完善管理制度、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多方合作等[6]。

当前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信息扩散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数字技术的普及以及5G 技术网络媒介终端的泛在化。 2022 年5 月,《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7]。 图书馆用户的实际需求逐渐由实体扩展到虚拟,由此催生出图书馆新型文化创意形式。 这些新型文化创意形式和数字技术为图书馆文创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满足大众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 因此,本文在图书馆传统文创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并整合当前图书馆新型文化创意形式,提出泛文创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三体系+两赋能”的开发路径,打造图书馆文创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未来图景。

2 图书馆文创概念界定

2.1 泛文创概念

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泛文创”概念解释,本文在参考学者提出的相关观点基础上,界定图书馆“泛文创”概念。 胡钰(2019)首次提出“文创理念”,其根本在于“文”(文化),关键在于“创”(创意),目标在于“新”(基于文化传承与文化融合的文化创新)。该理念在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文化馆的实践逐步形成,体现了新时代新发展理念[8]。 耿涓(2022)以宏观视角看待文化创意产品,提出的“泛文创化”概念,认为在社会生活与消费环节中,文化与精神要素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有形的固态产品,文创化体现在商品可见的肌理和形态层面;而对于无形的服务,文创化则表现为流程优化和系统性设计,以创造富有情感关怀的用户体验[9]。

根据上述学者的观点,本文对“泛文创”进行了界定。 泛文创是指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或通过创意设计,以图书馆为主体提炼馆藏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核,形成的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文化创意形式。 这些文化创意形式包括图书馆数字藏品、文化游戏体验、文化创意展览以及文化活动推广等。

2.2 泛文创特征

泛文创概念重塑了图书馆的文化创意策略开发的方向,能够满足读者更多元化获取文化信息资源的需求。 与图书馆实体文创相比,泛文创在开发导向、开发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如表1 所示:

表1 泛文创与传统文创特征的比较

“泛文创”视角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主导,着重构建多元化的文化创意体验环境。 为提升图书馆文化传播水平,泛文创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创意产品形式,通过融合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打破传统文化体验的限制,让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体验到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沉浸式的文化创意体验。 例如举办图书馆线下展览、剧本杀等各类创意主题活动,以及利用AR/VR 等数字技术丰富读者的多感官体验,同时还可以通过高校文化创意竞赛等形式,不断拓展创新活动的版图。 相比之下,普通文创主要以馆藏资源为主,呈现静态立体形式,而泛文创则拓宽了资源来源渠道,并通过数字化技术处理后,呈现出更丰富、更动态的多维形式,从而提升了图书馆文化传播的水平。 此外,在泛文创的概念中,读者不再被局限于文化服务对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自主选择文化传播的时间、地点、方式,成为文化体验的主导者,体验方式更加多元化,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更具弹性。 在实体文创中,用户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文化创意转化的成果,而泛文创则具有更强的沉浸感和灵活性,能够更好地增强用户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3 国内外图书馆泛文创视角下的实践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通过自主策划或与其他机构合作的方式,从泛文创的视角出发,推出了例如文化创意展览、文化活动推广、数字藏品等诸多创意形式,深受大众喜爱。 其中,以上海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的实践更具代表性。

3.1 上海图书馆

去年9 月,我国最大的单体建筑面积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式对外开放。 该馆运用AR/VR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实体/虚拟空间与资源/信息服务相融合,创造了全新的阅读和学习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延伸出了名为“红色VR 骑行”的项目。 该项目整理了上海图书馆馆藏的红色文献资源,并按主题分类,提供了千余种红色景点供读者选择。 读者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不同的红色路线,例如“国歌的诞生”“海派文学中的红色基因”“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等,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深入了解上海的红色文化,领略其独特魅力。 此外,读者可以通过头显或大屏幕与项目互动,通过调整骑行速度来控制视频播放速度,在沿途欣赏揭示上海红色建筑和红色历史的同时,发现更多的上海红色资源[10]。 这种交互式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提高学习效果和阅读体验。

总的来说,“红色VR 骑行”项目通过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将虚拟与现实紧密结合,为读者打造了独特的上海红色文化体验,让他们在虚拟现实中探索和发现丰富的上海红色资源。 此外,上海图书馆还与阅文集团合作,推进“数字阅读推广计划”,响应全民阅读倡议,将阅读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为此,上海图书馆东馆于2023 年2 月5 日至4 月30日举办了名为“阅文IP 宇宙装置艺术展”的展览,致敬中国网文20 年的成就。 展览的重点在于展示“让好故事生生不息”的理念,通过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传递优秀的中华文化,为大众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参观者可以通过五大展区的场景模拟,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故事。

3.2 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是一座拥有独特泉水文化、非遗文化等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名城。 为了推动图书馆服务的现代化和多样化,济南市图书馆自2018 年开始积极探索和实践各种泛文创活动。 其中,2022 年5月,济南市图书馆首次推出了主题互动体验活动,名为“剧本杀——书消失的那天”。 这项活动通过在图书馆各楼层设置不同的任务点,读者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完成任务,顺利通关并获得礼品奖励。 这种全新的互动方式不仅让读者在游戏中体验阅读的趣味,还有助于他们发现更多优质的书籍,重新唤起对纸质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这项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手机碎片化阅读对人们的影响。 研究表明,虽然手机碎片化阅读可以满足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但相比传统纸质阅读,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碎片化阅读难以保持读者长时间的专注力,也不利于深入思考和理解。 因此,剧本杀这种游戏体验活动不仅培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还提升了他们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尽管剧本杀与图书馆看似不相关,但实际上它们有许多共通之处。 从历史角度看,推理小说一直被视为解谜游戏,而剧本杀也被形容为“多人互动的小说阅读过程”。 在游戏中寻找线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阅读过程,读者通过个人主观能动性梳理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阅读体验。 这种互动性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还将本来单向的阅读转变为集体的狂欢,促进了读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这种背景下,剧本杀与图书馆的碰撞擦出了精彩的火花,将文学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全新的方式为读者带来阅读的乐趣和体验。

3.3 英国国家图书馆

作为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之一,英国一直致力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11]。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图书馆扮演着文化和创意领域的关键角色,也是英国文化和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源之一。 该图书馆拥有丰富多样的馆藏资源,涵盖了古代到现代各个领域的文献和资料,包括书籍、手稿、地图、图片、音乐和影像等多种形式的文化遗产。此外,英国国家图书馆也是英国文化和文学研究的重要机构之一。 它通过自助策划或与其他机构合作,举办各类主题展览,如“爱丽丝梦游仙境”系列和“莎士比亚”名作系列等。 这些展览不仅展示了英国文化和文学的珍宝,还为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展览的内容,不同系列的文化创意产品得以推出,包括书籍、艺术品、音乐、电影等,为读者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也为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大英图书馆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合作举办了多场主题展览。其中,“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展览较为知名,通过两馆的合作展览,不仅加深了读者对展品的了解,还提升了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 同时,这种文化交流也为两国在文化和文学领域的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

3.4 其他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者,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 然而,这些静态的馆藏资源如何与时俱进、创新转型成为文创产品是当前公共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一些公共图书馆开始探索数字化手段,创意开发馆藏资源,例如应用3D 扫描、动画演绎等数字手段,从而让其焕发新的活力。 在这方面,国家图书馆是一家典型的代表。通过对馆藏的甲骨文物“北图4453”及“北图4454”拓片进行再创作,利用信息技术结合现代国潮美学,成功地打造出了“璇花”与“玉絮”两款古朴典雅的数字藏品[12]。 这些数字化的文创产品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更是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创意设计的展示。 除了国家图书馆,其他公共图书馆也开始重视数字化手段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比如,通过3D 打印技术,可以将馆藏文物进行还原,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文物的历史沉淀和文化魅力;通过数字展览,可以将展览内容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呈现,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文化感受;通过互动游戏,可以将文化知识进行娱乐化的呈现,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

然而,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如何平衡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保证数字化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如何确保数字化手段的可持续性和合理性等等。 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在数字化手段应用的同时,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从而实现对馆藏资源的挖掘和文化价值的创新提升。

4 “泛文创”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文创可持续性发展对策

相比传统文创,由馆藏资源、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等要素的支撑固然重要,但结合了科学技术、创意人群和创意环境等要素的泛文创的发展更应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三强化+两发力”的开发模式,不断强化资源收集机制、创新合作机制、动态管理机制,并注重技术和品牌两大发力点,构建“泛文创”视角下图书馆文创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框架。

4.1 深度挖掘馆藏要素,提供资源支持

作为公共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肩负着向大众传播文化知识的使命。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文化资源的积累与梳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注重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系统整理,并建立起完善的资源收集体系,为泛文创的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在这些资源中,古籍、字画、地方历史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 在整理、挖掘独特馆藏资源的过程中,应抽取地方特色的组成元素,并将其作为泛文创开发的重要支撑。 以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为例,深入挖掘馆藏红色文献资源,在近代目录大厅举办了“星火繁花”——徐家汇红色赵巷主题馆藏文献展。 该展览深度挖掘了馆藏文献与先烈后辈的记忆,讲述了赵巷如何成为上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地下党组建红色堡垒的革命历史,深化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的形象特征,并向公众展示了这一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深入挖掘馆藏特色资源、古籍典藏,或者从经典文学作品、名人名言中汲取灵感,以泛文创视角进一步提炼其阅读文化内核,从而更好地向大众传承和推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4.2 融合多元业态,助推创新发展动力

为了实现图书馆泛文创的跨界融合,需要提倡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的思维,秉持“图书馆+文创+科技+N”的理念。 这种新模式通过一系列的产业融合,构筑跨界融合多元业态,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例如,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与徐汇区、上海地铁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主办了“海派之源中的红色基因”主题展,充分展现了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潜力与发展方向。 通过展览上海图书馆馆藏上海历史发展相关文献、历史老照片以及修复的音、视频数字资源,深度还原徐家汇地区的历史风貌,揭示红色血脉。 这个展览旨在展现以徐家汇海派为原点的革命精神如何从上海传播到全国各地,并在新时代继承与发扬。 此次展览不仅挖掘了文化资源,还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传播,使得更多人了解上海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创意产品实践中,与创意机构、互联网公司等跨界联合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这种联合可以以特色IP 为基础,利用互动屏幕、AI 识别、在线直播等创新手段,开发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通过这些创新手段,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服务受众,实现泛文创的体系化。

4.3 实施动态管理,保障可持续性发展

无论是传统文创还是“泛文创”视域下的文创开发都存在寿命周期[13],其中的品质管理是一个复杂工程,一般包含设计、制作、销售/展示等阶段,这一性质决定了图书馆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此外,随着公众消费偏好、收入水平等因素存在波动,其对图书馆文创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 因此,图书馆不仅要在泛文创设计开发过程中把控品质,还要接纳大众的需求反馈,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有组织、有计划地提升管理水平,保障泛文创的可持续性发展。 例如故宫文创产品频频“迈出宫门”,从线上网店深入线下,开发出“快闪”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创意形式,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多次不同主题的文化创意展览,同时也能更加近距离倾听大众的声音,实现可持续发展。

4.4 技术赋能,打造多维度感知体验

在公共图书馆的泛文创开发中,科学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科学技术不仅会影响到文创的表现形式,也关系到用户的交互方式和体验。 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将技术创新、感知体验和内容创意相融合,以充分利用数字孪生、区块链、AR/VR 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以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为读者提供多维度和职能化的感知体验服务。 这不仅可以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还可以增加图书馆的使用率和吸引力。 例如,数字孪生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技术,它可以将实体物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模拟,使得读者可以在数字环境中更好地了解物品的构成和结构,进而加深对物品的认识。 在公共图书馆中,数字孪生可以用来制作虚拟场景,使读者能够以更直观的方式感知图书馆的内部结构和资源分布,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效率;AR/VR 技术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图书馆中的文化资源。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AR/VR 技术来打造虚拟展览,使读者能够在数字环境中浏览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兴趣和认知。 腾讯公司在数字创意产业领域是引领者,在数字文创产业与城市建设方面也有广泛的合作[14]。 公共图书馆可以借鉴腾讯公司在该方面的经验,通过加速传统资源和文创产品的技术转化,为读者打造泛文创视角下的多维度感知体验。

4.5 品牌赋能,提升图书馆影响力

公共图书馆在泛文创开发过程中,品牌塑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品牌是一个组织或企业的形象与文化的表现,是传递组织的内涵与价值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的基础。 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当注重品牌的塑造,传递出品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情感,以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品牌传播方面,关键在于让读者产生深刻印象,或产生相同的价值情感与共鸣,逐步构建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塑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来实现这一目标,将“文化创意活动”作为泛文创开发的重要形式,鼓励大众积极参与。 例如,公共图书馆可以举办文艺展览、文化讲座、音乐会等活动,吸引更多读者的参与,并利用新媒体传播形式,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不断扩大泛文创受众覆盖面,提升图书馆品牌影响力。 公共图书馆的品牌影响力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品牌影响力的传递,可以使得图书馆在服务理念与服务行动上保持一致,同时强化图书馆的公共服务形象,提升读者的信任度,这也是公共图书馆实现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在泛文创开发中,应当注重品牌塑造,并通过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新媒体传播等手段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共图书馆职能。

5 总结

图书馆文创事业是一项参与社会创意创新发展的社会性工作,需要充分认识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提出以“泛文创”的整合视角展开探索,不仅可以推动文化信息获取方式的变革,同时也为今后图书馆文创产业的多元发展与实践提供了方向,但以该种整合视角下的研究并未深入,未来还需专家学者们不断探索与突破。

猜你喜欢

馆藏文创图书馆
馆藏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