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典籍的天冬基源、道地产地、功效主治考证

2023-09-08张立超王嫣斐朱为康朱海青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天门冬本草产地

薛 亚,张立超,王嫣斐,朱为康,梁 爽,马 骏,朱海青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上海 200071)

天冬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是临床常用药材之一,其功效为养阴润燥、清肺生津,主要用于治疗肺燥干咳、顿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渴、肠燥便秘。本研究通过对天冬相关本草典籍以及现代天冬药理文献的梳理,旨在更加全面地认识天冬的功效和应用,为拓宽其临床应用途径和进一步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基源考证

1.1 唐代及以前 天冬作为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葛洪《抱朴子内篇》[2]描述了天冬的形态:“其生高地,根短味甜气香者上;其生水侧下地者,叶细似蕴而微黄,根长而味多苦气臭者下。”其中“根短味甜气香者上”和“叶细似蕴而微黄”的描述与现代所用天冬的特性相符。陶弘景《本草经集注》[3]对天冬基源提出新的看法,认为天冬可能与百部存在相混的情况,并引用《博物志》和《桐君药录》的描述,认为天冬“以高地大根味甘者为好。张华《博物志》云:‘天门冬逆捋有逆刺。若叶滑者名絺休,一名颠棘。可以浣缣,素白如䋐。今越人名为浣草。擘其根,温汤中挼之,以浣衣胜灰。此非门冬相似尔……’”《桐君药录》又云天冬“叶有刺,蔓生,五月花白,十月实黑,根连数十枚。如此殊相乱,而不复更有门冬,恐门冬自一种,不即是浣草耶?又有百部,根亦相类,但苗异尔”。

唐代《新修本草》[4]明确记载了天冬有两种,认为“苗有刺而涩者,无刺而滑者,俱是门冬。俗云颠刺、浣草者,形貌詺之。虽作数名,终是一物。二根浣垢俱净,门冬、浣草,互名之也”。文中所描述的“苗有刺而涩者”更接近今日之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而“无刺而滑者”其实指的是天门冬A.cochinchinensis的幼苗。但也有学者认为这里的“无刺而滑者”与密齿天门冬A.meioclados相似,也就是所谓的四川小天冬[5]。唐代《本草拾遗》[6]认同陶弘景对于天冬和百部存在混用的看法,并指出二者的区别,天冬具有“根有十余茎”以及“根圆短实润”的特征,而百部根具有“五六十茎”以及“根长尖内虚”的特征,其文曰“陶云百部根亦相类,苗异尔。按天门冬根有十余茎;百部多者五六十茎,根长尖内虚,味苦。天门冬根圆短实润,味甘不同,苗蔓亦别”。

由此可见,汉唐时期的天冬在来源上存在与其他植物混用的现象,特别是与百部相混的情况。此外,汉唐时期典籍还记载天冬具有“洗衣”功能这一细节。天冬植物内含有皂苷的成分,而这种皂苷成分与其“洗衣”功能相关,也可以说明当时的“天冬”与今日所用的天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种类近缘的关系。

1.2 唐代以后 宋代的《本草图经》[7]记载了两种天冬的植物形态,其中“高至丈余、其叶如杉而细散、白花者”的描述更接近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形态,而“无刺、叶如茵香、极尖细而疏滑、花黄色者”更接近密齿天门冬A.cochinchinensis。此外,文中还记载了一种产于洛中(秦岭一带附近)地区的植物,据罗向东等[8]考证为西京天门冬。而文中对于西京天门冬的描述与今日五加科楤木属植物相近,文曰“春生藤蔓,大如钗股,高至丈余;叶如茴香,极尖细而疏滑,有逆刺,亦有涩而无刺者,其叶如丝杉而细散,皆名天门冬。夏生白花,亦有黄色者;秋结黑子,在其根枝旁。入伏后无花,暗结子。其根白,或黄紫色,大如手指,长二三寸,大者为胜,颇与百部根相类,然圆实而长,一二十枚同撮。二月、三月、七月、八月采根……洛中出者,叶大秆粗,殊不相类。岭南者无花,余无它异”[7]。

明代《本草纲目》[9]记载了天冬从野生状态开始转变为人工栽培种植阶段的情况,也说明了从明代中叶开始天冬的基源逐步走向统一,文曰“生苗时,亦可沃地栽种。子亦堪种,但晚成”。清末《植物名实图考》[10]记载了天冬有一大一小两种,但对植物形态的描述十分模糊,并不能判断出所载天冬的种类,其文曰“今本草无满冬之名,有大、小二种,曰颠棘,曰浣草,皆一类也”。

1.3 近现代 民国时期赵燏黄的《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11]记载了天冬的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其对于植物形态的描述十分详细,与今日所用天冬基本一致,文曰“其原植物为百合科之AsparaguslucidusLindl,药用部分,系掘取其放射状之贮藏块根,除去外面之粗皮,加工烘制者也。本品为两端尖削之纺锤状体,长6~12 cm,径1~1.5 cm,外面黄色如饴,呈半透明之角质状;横切面皮部颇厚,占半径4~6 mm,其贯穿中轴之中心柱,占居之部分较小,径不过3~5 mm,皮部之色泽及透明度内外略同;木部淡黄白色,不透明,自外透视,可见其中心柱之形影也;质硬如角(新鲜时柔软),易于破折,破折面成歪斜形;味微甘,带黏着性而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 年版):一部》[12]载:“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块根。呈长纺锤形或圆柱形,两端渐细,略弯曲,长5~18 cm,直径0.5~2 c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细纵纹及纵沟,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对光照视,有1条不透明的细心。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气微,味甜、微苦。”

综上所述,在明代之前天冬入药来源比较多样化,除了与百部科的百部、五加科的楤木属植物等相混外,还存在与天冬近缘植物相混用的情况,但通过一些主流本草著作中的形态描述还是能大致分辨出当代所用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r.。上述说明古人所用的天冬与当代所用的天冬是有重合性的,具有参考意义。

2 道地产地变化

天冬的具体产地始载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3],文曰“奉高,太山下县名也。今处处有”。根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3]记载,奉高在今山东泰安县一带。宋代《本草图经》[6]延续了陶弘景的记载,以奉高为天冬主产地,文曰“天门冬,生奉高山谷,今处处有之”,说明天冬的产地很广,但以山东所产者为好。明代天冬的产地则从山东泰安一带开始向南方地区扩展变迁,如《救荒本草》[14]载“生奉高山谷及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汉州(四川省广汉市),今处处有之”。《本草纲目》[9]记载天冬只需沃土就可以栽培,并无地理上的特殊要求。民国时期曹炳章在《增订伪药条辨》[15]中认同“天冬始出奉高”,文曰“天门冬,浙江温州、台州俱出,肥大性糯,色黄明亮者佳……四川、山东、福建、河南、陕西亦产”。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天冬产地已经不再以山东为主,而是以浙江温州、台州所产为最好。《药物出产辨》[16]对不同产地的天冬进行了质量比较:“天冬以产四川为上,云南次之,湖南、广西又次之。”此外,《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11]载天冬“从前北平市品,多来自南方,近年大抵用当地之培植品矣”。三部民国时期的专著都揭示了天冬的产地经历了由北到南的变化过程。《中华本草》[17]总结了天冬古代与近代的产地记载,描述天冬生于阴湿的山野林边,草丛或灌木丛中也有栽培,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实用中药材新编》[18]记载了天冬的三个历史产区,且产地记载都十分详细,但从产区分布来看,以四川所产为主:“①川天冬:主产贵州遵义、湄潭、凤岗、瓮安、赤水、仁怀,四川叙永、古蔺、涪陵、黔江、酉阳等地,所产多向重庆集散,故称‘川天冬’;云南巍山、宾川、漾濞、兰坪、昭通等地所产,过去向四川宜宾输出,亦称‘川天冬’;此外,贵州南部安顺、紫云、册亨、望谟、罗甸、惠水以及广西隆林、都安、罗城、贵县亦产。②湖天冬:主产湖北咸宁、蒲折,其次罗田、英山亦产,都向汉口集散;湖南岳阳、临湘亦产。③温天冬:主产浙江温州、平阳、临海、天台。”相较《实用中药材新编》[18],《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19]记载的天冬产地范围有所缩小,其主产于贵州湄潭、赤水、望漠,四川涪陵、泸州、乐山,广西百色、罗城,浙江平阳、景宁,云南巍山黎族自治县、宾川,以贵州产量最大、品质亦佳,著名的川天冬实际上多来自贵州,销往全国并出口;此外,陕西、甘肃、安徽、河南、江西亦产。

综上所述,天冬的产地始于山东泰安县一带并延续至宋明。至明代天冬的产地开始南迁至福建和四川,明代中叶已经出现天冬的人工栽植。清代的主流本草书籍,如《本经逢原》[20]、《本草从新》[21]、《本草求真》[22]、《本草便读》[23]等均无天冬产地的记载。民国时期《增订伪药条辨》[15]、《药物出产辨》[16]、《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11]则记载了天冬产地的南迁,又以浙江、四川所产为佳。现代根据不同产地,天冬可分为川天冬、湖天冬、温天冬,其中以川天冬最好。见表1。

表1 历代天冬产地变迁表

3 功效主治考证

天冬的功效在历代医药典籍中多有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24]将其归纳为养阴润燥和清肺生津两个方面。但在漫长的历史实践和临床应用中,天冬除养阴润燥、清肺生津外,还有其他的功效记载。

3.1 唐代及以前 《神农本草经》[1]将天冬列为上品,载其“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这其中既包括了天冬的补益之效又有祛湿除痹杀虫之功,特别是“杀三虫,去伏尸”的功效记载是当代文献论述天冬功效所不具备的。魏晋时期《名医别录》[25]载天冬“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久服不饥”。其“保定肺气”的功效基本被后世所认同,同时还提出“养肌肤”之说,这是现行药典未收载的功效。唐代《药性论》[26]对于天冬的临床功效及应用范围再次扩大,“久服”和“煮食”具有美肤美容的功效,认为天冬“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除身中一切恶气,不洁之疾,令人白净”。可以看出,在早期的本草文献中,有关天冬功效的记载比较杂乱,既包含当代药典所载的养阴润燥和清肺生津,还包含除痹、杀虫、美颜养肤等功效。我们认为这与当代临床对天冬的基源以及对天冬的用法用量研究不彻底有关。

3.2 唐代之后 宋代《本草衍义》[27]载天冬“治肺热之功为多,其味苦,但专泄而不专收,寒多人禁服”,其认为天冬的功效是以治疗肺热为主,故患有寒证患者不宜服用。金元时期的医家更是重视天冬治肺、止咳逆的功效。张元素《医学启源》[28]载天冬“保肺气,治血热侵肺,上喘气促”。王好古《汤液本草》[29]载:“苦以泄滞血,甘以助元气,及治血妄行,此天门冬之功也。”明清时期医家对于天冬的滋阴之性和润燥之性更为确定。薛己《本草约言》[30]载天冬“致津液能止燥渴,强骨髓能补精源。肺受火邪而喘嗽可疗,血热侵肺而吐衄可蠲”。其滋阴润燥和养肺生津之性尤为突出,与现行药典记载的天冬功效相符。明末《药镜》[31]则是从天冬的四气五味归经来阐释天冬功效理论,谓其“气薄主升而入肺,味厚属阴而入肾。肾为水脏,平则温且坚,虚则热而软,苦寒功茂,热除而软坚,故骨强;肺为水源,平则声清亮,热则痰逆壅,苦寒力爽,痰散而喘停,故肺静”。清代张璐《本经逢原》[20]载:“天门冬能保肺,使气不受火扰。”清代《本草便读》[23]载天冬“润泽性偏在腻,咳血可疗痈痿愈,尸虫尽化燥痰除,肠滑勿投,胃虚当禁”。此外,作者张秉承还解释了《神农本草经》[1]中天冬“杀三虫”的意义,认为“三虫”为瘀热所致,故用天冬去瘀热则病自愈,其云“本经称其杀三虫。去伏尸鬼疰者。大抵亦为瘀热所化。热退则病除耳”[23]。近现代有关天冬功效的记载基本继承了古代,并加以总结和删减。如《饮片新参》[32]载天冬“清热,养肺肾阴,止劳咳,生津,杀虫”。《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8 年版)》[33]载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综上所述,在早期文献记载中天冬的功效较当代更多,如《神农本草经》[1]中出现的“杀三虫,去伏尸”和“治诸暴风湿偏痹”。但这些功效未在后世医书中得到疗效证实,这可能与早期天冬来源混乱有关。清代张秉承虽为“杀三虫”进行过注解,但可靠性并不强。有关天冬“治诸暴风湿偏痹”,在后世唯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34]言其能“流通血脉,畅达经络”,并在治疗中风的名方镇肝熄风汤中使用本药。此外,汉唐时期多提及天冬具有美容美肤的功效,在后世的本草书籍中也记载不多。宋代以后对于天冬功效的认识更倾向于以滋阴、润燥、清热、止喘为主。同时天冬又能作用于肺、肾二脏,与中医肺主呼吸和肾主纳气理论契合,有助于肺肾两脏协同维持人身气机的升降出入。

4 天冬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

天冬中含有皂苷类、多糖类、氨基酸类、木脂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镇咳平喘、抗菌、抗炎、增强免疫、改善胃肠道功能、降血糖、抗衰老、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其中以天冬总皂苷和天冬多糖的研究最为广泛,目前已发现其皂苷类成分55 种、多糖类成分4 种、氨基酸类成分19种、木质素类成分7种、甾体类成分8种,还发现10余种其他类成分[35]。

4.1 天冬总皂苷 天冬治疗咳喘的功效从古至今都较为公认,这与天冬中所含的天冬总皂苷成分有关。研究[36]发现,天冬总皂苷可以抑制哮喘模型小鼠的气道炎症因子,显著降低白介素(IL)-4、IL-13 和环氧化酶2水平,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还可增加巨噬细胞数量,减少支气管周围血管增生及胶原蛋白层厚度,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Ding 等[37]研究天冬总皂苷对小鼠卵白蛋白诱发的过敏性哮喘的影响,发现天冬总皂苷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浸润,显著抑制气道高反应性,并减轻肺哮喘反应。此外,不同浓度的天冬总皂苷作用于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不仅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其生长,还可显著下调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mRNA 的表达,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 凋亡,对人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可达99.3%[38]。

4.2 天冬多糖 天冬的免疫增强作用以及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等主要的药理作用均与天冬的多糖成分有着密切的关系。天冬多糖是从天冬中提取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抗过氧化活性,且可以刺激猪和小鼠的体外T、B 淋巴细胞增殖,具有免疫增强作用[39]。张红[40]采用化学模拟体系对天冬酸性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研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和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因此,天冬多糖可应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衰老、防辐射等。

5 讨论

综上所述,天冬的基源在早期的文献表述中存在与同属近缘物种或百部科百部混用现象,至明代开始逐步统一,但仍有同属近缘物种作为天冬使用的情况,如清代《植物名实图考》[10]就明确记载了两种天冬。因此,通过文献梳理我们认为天冬来源的统一应该是在当代。

从历史文献来看,天冬的产地分布很广,古代以山东境内为主,直到宋代开始有所改变。明代开始有天冬种植南迁的记载,先是扩展到长江流域再到近现代的西南腹地,其中以贵州所产的川天冬量最大、质最佳。

有关天冬的功效和主治,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认识差异。汉唐时期医家尤其重视天冬的补益功能。宋金元时期强调天冬“保定肺气”“治肺气并嗽,消痰”“治血热侵肺,上喘气促”的功效,并将其作为止咳药物用于治肺疾咳喘等证。明清医家将天冬视为清热滋阴、润燥止渴之要药,用于治疗热盛津亏之消渴、燥证等疾。现代研究发现天冬含有众多化学成分,其中天冬总皂苷和天冬多糖有止咳平喘、延缓衰老等功效,证实了古人对于天冬“保定肺气”“久服轻身”的认识。

此外,古籍中天冬还具有“杀三虫”和“养颜”的功效,但自汉唐之后几乎再无相关记载,我们认为这与天冬早期的基源混乱和产地变迁有关。中药功效的变化与气候环境等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也有可能是对于天冬的现代研究还不够完善,其成分和作用还未被完全发现。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继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天冬潜在的有效成分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天冬的综合利用和开发。

猜你喜欢

天门冬本草产地
“植物消防员”天门冬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天门冬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天门冬栽培技术探讨
警惕“洗产地”暗礁
天门冬新型米酒的酿造及其品质分析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