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制度逻辑视角下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纾困研究
2023-09-08纪玉超王豪
纪玉超 王豪
(1.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日照 276826;2.山东体育学院;3.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 山东济南 2501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关于体育层面的顶层设计频出,振兴足球已成为发展体育事业与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任务。校园足球作为振兴中国足球的基础工程,承担着新时代的重要使命。如今,校园足球虽然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但目前存在教练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短板[1],师资是根本,是校园足球发展的“火车头”,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为校园足球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校园足球就难以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为了解决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问题,国家推出了相关措施,但是仍未取得良好的成效,校园足球教练员匮乏已成为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最大问题[2]。多重制度逻辑理论从制度层面出发,为解释制度变迁提供了一种全景式的视角。我国体育发展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亦处在一个更加复杂多元的制度情境中。因此,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类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框架,探索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旨在解决我国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中的多重制度逻辑冲突,为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纾困,为校园足球的引擎提供更强动力。
1 多重制度逻辑
制度逻辑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制度主义学者为了探析特定制度环境下组织行为差异化的原因及其深藏的隐性机制而发展出来的。弗里德兰等人最早提出制度逻辑概念,其认为制度逻辑是由一系列规制、文化和信念等构成的,每种重要制度都含有一个中心逻辑,其形塑着社会的基本运行规范,并为社会行动者提供了行动指南。制度逻辑表现为给予社会行动者一定的规则、价值和实践,在某种程度上为微观主体在不同宏观制度逻辑中所抉择的不同行动作出了一种解释[3]。制度研究者将制度逻辑应用领域从社会层面拓展到产业和场域层面[4],从更为宏观的制度情境出发,认为现代社会所处的制度情境是多元化、复杂化与碎片化的,组织行为因受多重制度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反应与行为抉择,而多重制度逻辑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所形成的。
多重制度逻辑是在早期制度逻辑研究基础上拓展的产物,在多重制度逻辑之间,不存在哪一种逻辑可以统领整个实践空间,即组织场域,其所形成的竞争博弈关系在整个组织场域中会形塑为一种内在的张力,对实践空间中的组织活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组织必须作出准确的战略抉择才可维持可持续的发展。目前,学术界在面对多重制度逻辑内部的冲突时,常常主张以整合式的制度创新予以消解威胁,可见多重制度逻辑理论为分析我国校园足球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多重制度逻辑冲突提供了高效的理论工具:运用制度逻辑对制度对行为的影响进行阐释,即每种制度逻辑有着特定的中心逻辑——行为规则,在复杂多元的制度情境中,组织应采取制度变革的方法以应对相互竞争的制度逻辑中存在的内部张力,创新多重制度逻辑,以选择一种具有折中性的最优发展路径,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该文采用多重制度逻辑的研究范式,旨在系统阐释在政策、市场、教育、体育等多重制度的交互影响下,我国校园足球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校园足球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效的基本思路及治理路径。
2 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困境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校园足球发展实情的调研,发现在校园足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境是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问题,而在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中,提质增效是最主要的任务[5]。校园足球教练员在需求端与供给端未能实现有效搭配,需求端的强烈刺激作用导致了校园足球师资“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动机不足、培训流于形式、培训体系不科学、急于求成以及利益藩篱等种种乱象,这种发展趋势如不及时整改扭转,必定无法实现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的顺利建设,还为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校园足球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深挖其根源,剖析其原因,找准关键点再发力,破除制约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的机制障碍和利益藩篱,为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3 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的多重制度逻辑
Smith和Lewis[6]指出,资源稀缺性是让潜在的制度逻辑显化的触发器,我国校园足球教练员已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稀缺资源,当前所呈现的校园足球教练员资源困境,是由于背后所潜藏的多重制度逻辑与现实需求不匹配造成的。从制度情境上看,2015年之前,校园足球由国家体育总局管理,之后管理主体由国家体育总局转变为教育部,在变革的时代热潮下,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正面临着多重制度逻辑的冲击。
3.1 政策的逻辑
政策制度环境是发展的基础,是其他各项要素的发展动力和决定实施路径。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以政策制度为指引,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在建设中也同样贯穿着政策制度逻辑。目前,在教师录用的环节存在着制约师资队伍发展的瓶颈(学历、资格、编制、薪酬等因素),根据学校师资录用办法,足球退役的运动员由于受到学历、教师资格证书等的制约,无法进入教育系统进行教育教学,导致了一些优秀资源的流失。其次,有些运动员通过继续教育取得了学历与教师资格证书,但因为学校的编制数量较少、每周所安排的工作量较大、较低的薪酬待遇等问题的约束而另谋其路。因此,在此政策制度之下,校园足球教师队伍建设缺乏足够的动力来源,发展缓慢。
3.2 市场的逻辑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体育教师作为社会的普通一员,虽对足球怀有强烈的情怀,但在实用主义思想影响及教育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师同样拥有自己的利益立场,这是个人私利的需要。多元化、复杂化的市场环境催生了许多谋生之路,部分潜在体育教师流入了非教育系统。在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的热潮中衍生出许多足球培训机构,培训机构的诞生给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带来了强力冲击,这些机构通过提供较高的薪酬待遇吸引师资力量,就导致部分退役的专业足球运动员流入了培训机构。此外,对于专业体育院校毕业的足球专业学生来说,由于目前教师考试困难以及编制缺乏,而足球培训机构可以提供学校提供不了的福利待遇,他们中的多数都会选择进入足球培训机构。校园足球在大力开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校园足球师资,但是在市场的冲击下,部分足球专业人员产生了分流,教育系统未能得到有效供给,给校园足球的顺利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3.3 教育的逻辑
自足球回归到校园进入了教育系统,教育部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校园足球的价值旨归,校园足球教练员建设则应贯彻教育系统的制度逻辑。在校园足球火热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就是校园足球师资问题,虽然教育系统中有大量的体育教师,但是这些体育教师远远满足不了校园足球发展的需要,原因在于这些体育教师缺乏相关的足球知识与技能,难以胜任校园足球教师工作。为了弥补这一短板,教育系统组织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骨干师资专项培训等活动[7],但据调查,培训活动大多流于形式,而未根植于校园足球本质,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对象选拔不合理、培训时间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培训效果。总而言之,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科学合理的生产过程,校园足球教练员是校园足球发展的根本保障,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好现有体育教师优势,有利于加速校园足球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为校园足球的发展引擎增强动力[8]。
3.4 体育的逻辑
足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始终以追求更高的竞技水平为根本,以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为指引,专业足球教练一直将这种体育理念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校园足球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及足球、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等为价值追求,其所需要的体育教育理念与体育系统中的专业足球人员所贯彻的体育理念存在差异性。竞技体育运动具有残酷性的特征,竞技体育人才优中选优的选拔特点浮现出金字塔形的人才积累模式,产生了较多被淘汰的专业运动员,导致这些运动员无用武之地,虽然这些运动员具有专业的足球知识与技能,但是欠缺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系统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而被校园拒之门外。遗憾的是,在校园足球发展亟须校园足球师资的节点上,因体育逻辑的冲击,大量的具有校园足球教师潜力的专业足球运动员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既不能解决被淘汰运动员的就业问题,又造成了一种优良资源的浪费。因此,校园足球在资源保障方面存在发展瓶颈,未能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严重制约了校园足球的顺利健康发展。
4 “外力与内力”深度融合
当今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多重制度逻辑冲突,严重影响了校园足球发展所需的资源保障,如何解决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而目前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亟须一种可以突破多重制度逻辑冲突的发展模式,“外力与内力”深度融合,能够创造性地整合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多重制度逻辑[9]。“外力与内力”深度融合,首先需要打通体教融合,使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消除两系统之间的壁垒与利益樊篱,为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10]。
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外力”,是坚持引进来的发展思路,不断壮大校园足球教师队伍,打破教育制度与其他各项制度之间的隔阂,为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引进提供通行证。目前,社会存在大量的具有足球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但因受限于某些进入门槛而被拒之门外,有能力胜任校园足球教练员的人却无用武之地。此外,社会俱乐部中存有较多的足球教练员,在亟须校园足球教练员的情况下,教育系统可以与社会足球俱乐部合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补充到学校足球教练员队伍中。因此,坚持外力的原则将会扭转此局面,充分利用社会存在的闲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11],充实到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中,既能解决就业问题,又能壮大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
内力主要是提高教育系统的校园足球教练员的生产率,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培训体系,完善政策法律等保障措施,培养更多合格的校园足球教练员。教育系统在顶层设计时解决对校园足球教练员的政策支持、评价体系、福利待遇等问题,增加校园足球教练员岗位的吸引力,提高师范院校足球专业学生考取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参与动机。此外,对教育系统现有的足球专项体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与培训,更新传统落后的足球教学理念,达到适应新时代校园足球发展的知识与技能标准,在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中加强动态跟踪监督与评价,消除培训流于形式的乱象,提高足球教练员的胜任力。
在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中,以“外力与内力”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为行动指南,打通体教之间的壁垒及消除两者之间的利益樊篱,有利于为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发展提供充足的“内生动力”,提升校园足球教练员的数量与质量,弥补校园足球发展所需的资源保障,实现校园足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校园足球作为振兴中国足球的基础工程,是中国足球改革的重要一环,配齐配好校园足球教练员则是校园足球发展的关键。目前,校园足球教练员匮乏已经成为限制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瓶颈,校园足球师资的培养必须以“外力与内力”深度融合的建设模式,消解当前所面临的政策、市场、教育、体育的多重制度逻辑冲突,打通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之间的壁垒,建立新型合作关系。提高教育系统的校园足球教练员的生产率,同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拓宽校园足球教练员培养路径,提高校园足球教练员岗位的吸引力,不断创新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培养机制,不断完善校园足球教练员发展的保障机制,切切实实改变当前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发展所呈现的乱象,有效解决现有的师资难题,为校园足球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