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的场域审视
2023-09-08侯志涛周宇轩宋忠良
侯志涛 周宇轩 宋忠良
(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校园足球改革发展是教育和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类型教育和体育改革一样面临着认知价值、利益博弈、文化构建等实践发展困境,需要一个实践性多维度理论工具来阐明发展困境根源。社会是由众多社会小世界构成,每个小世界都有自身特有的运行逻辑和空间架构,即社会运行秩序[1],场域理论就是层层剥离、抽离社会小世界,解析社会小世界隐藏结构并揭示这些架构得以再生产或转化的“机制”,进而回答“社会秩序何以可能”的重要社会学理论。该文运用场域理论,采用圈层和区隔式思维逻辑,抽离“校园足球场域”小世界,阐明“校园足球场域是什么”这一本体论命题,同时基于关系性研究视角,剖析校园足球场域空间结构、资本运行和惯习特征,阐释校园足球改革发展困境的深层机制,为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1 场域理论概述
场域理论是法国学者布迪厄在批判性吸收和继承黑格尔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和现象学等哲学精髓时建构的社会学理论,该理论打破了社会科学研究中“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机械论和目的论、结构必然性和个人能动性”等二元理论长期对立和分裂的格局。布迪厄认为,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之间,以及对社会世界的各种客观划分,与行动者适应于社会世界的看法及划分原则之间,都存在某种对应关系[1],他采用(惯习)×(资本)+场域=实践的等式来概况实践与场域、资本、惯习的关系:实践是一个人的性情(惯习)及其在场域中所处的位置(资本),二者在社会舞台(场域)上,在现行状态中运行而来的结果[2],通过等式自然而然地将场域、资本和惯习3 个重要的概念紧密相联。3个概念工具也具有相应的辩证关系:场域形塑惯习,决定资本价值;资本支配场域,并转译形成惯习;惯习是潜在的行为性情倾向系统[3],建构场域并提供资本价值的逻辑选择原则,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2 校园足球场域内涵
“现实的就是关系的”,场域是独立于个人意识和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关系,校园足球场域属于教育场域和学校场域子场域,基于场域概念研究校园足球就是从校园足球活动中各种教育关系视角来审视。教育场域系指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4]。学校场域系指学校中各种复杂的多元位置之间存在的多元关系网络[5]。依据教育场域和学校场域概念,对校园足球场域做出如下界定:校园足球场域系指足球教育者、足球受教者和足球参与者之间以足球知识为互动媒介形成的多元关系网络。
校园足球本质是基于足球知识的教育性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各种教育关系结构,这也意味着校园足球场域包括以下三大要素。(1)互动性:校园足球场域实体性要素之间并非以互不相干的零散状态存在,而是以各种有形或无形、言语或非言语等互动形态完成足球教学活动。校园足球只有通过教学互动、训练互动、竞赛互动等实现一种教育影响和精神传承,任何静态、孤立的足球教学活动都是不存在的。(2)足球知识:包括足球理论知识和足球运动技能的掌握、运用、传播和传承,其中足球运动技能是支撑校园足球发展的主体性知识,即“无技能,无体育[6],无技能,无足球”。足球知识是校园足球的重要支撑,离开足球知识,校园足球便是无源之水,无从谈起。(3)教育性:校园足球是教育性教学活动,是人格、心灵、个性、思维等精神品质的成长和积极性影响。校园足球以足球知识为载体,以培育青少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锤炼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为发展旨归,培养专业化的足球后备人才。“足球知识”和“教育性”内外兼修,缺一不可。足球运动员不仅要具有丰富、扎实的足球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先成为一位优秀的公民、一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校园足球发展困境审视
3.1 校园足球场域权力利益化运作
场域行动者之间的距离和鸿沟,确定了场域特定资本,形成了资本权力。权力是利益攫取的工具和手段,谁掌握资本数量和类型越多,谁将在权力斗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谁将在利益攫取中占得先机,从而支配场域日常运作和规则。“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享有政策扶持,有所区别分配校园足球教育资源,形成校园足球文化权力再分配不平等和不合理现状。拥有优质球员越多,意味着学校越具有更好的发展和生存空间,最终拥有话语权和更多政策支持。为此,部分学校凭借拥有的社会资本来申报“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导致瞒报、虚报信息[7]、拉关系、靠人情等一些遮掩性不良之风逐渐滋生并蔓延[8]。
授牌学校中重点名校凭借双重象征符号,出台优惠招生政策,家长在择校方面也会不约而同选择双重光环的重点名校,家长和重点名校在此方面的默契共识,再次加剧了文化权力分配不平等和不合理现象,最终将会导致授牌学校中重点名校足球人才济济,普通授牌学校逐渐沦为参与者或陪衬者,普通学校逐渐失去校园足球发展的内在性动力,两极分化现象逐渐严重。考试分数是学校场域万能兑换物,分数利益链驱使校领导、班主任、足球教师、家长和社会培训机构在学生身体和时间方面产生激烈争夺,呈现多样化利益博弈:校园足球支持力度随学科考试压力的增加而下降;随校园足球价值认知水平的提高而缓慢上升;随校园足球“身体资本”内化为文化资本的兑换率的提高而上升。
小学阶段开展校园足球比较顺利,初、高中阶段校园足球发展相对吃力,随着各种教育培优、中考和高考压力,校园足球呈现断崖式发展。校园足球“身体资本”也能兑换成其他资本,但在学校场域内兑换率不高,文化权力下考试分数仍为第一选择,只有少数足球体育生凭借身体资本作为跳板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校园足球“身体资本”受众面过窄。
3.2 校园足球场域资本积累薄弱
每个场域都有特定的实践法则和运作逻辑[9],场域内资本类型、资本数量及转化率决定着场域的发展进程,目前我国校园足球资本还没有达到良性的运行和转化状态。经济资本是社会秩序建构的基础性资本,是其他所有资本的根源。从2015年开始,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48 亿元校园足球扶持基金,带动各省份资金投入累计多达196亿元,但校园足球专项经费的来源渠道相对单一,大多数省、市教育和体育部门校园足球专项资金落实不到位[10],校园足球经费配备呈现地理位置差序化格局:省、市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经费充足且来源多元化,县区学校经费仅靠国家拨款、资金匮乏且不能及时到位,经费使用捉襟见肘[11]。
通过对基层教练员访谈了解到部分省、市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也存在经费紧张和不及时到位等问题。文化资本已成为影响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重要力量,文化资本需要时间积累,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国校园足球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文化资本积累还相对薄弱,如校园足球育人认知局限性[12],师资数量和质量薄弱,缺乏统一技战术训练理念,技战术风格不鲜明,物化或对象化文化资本积累刚刚起步,招生和资格认证等制度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等。
象征资本是表示声誉或威信资本积累策略的一种资本形式,具有被否认和被承认的双重性质。校园足球象征资本与中国足球发展大环境息息相关。2009年足坛反腐打假,中国足球声誉一落千丈,虽有金元足球强势介入、中国足协管办分离、校园足球上升国家战略等一系列正能量事件发生,但足球声誉犹如下降的诚信指数,需要长期正向积累。当前校园足球育人功能还未凸显,以体育人,以育哺体、体育共赢的社会格局还未形成,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双向转化和反哺效率不高。
3.3 校园足球场域结构与惯习的不匹配
惯习和场域相克相生,二者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可持续的动态自平衡式变化进程中。惯习与场域完全匹配时,二者处于动态稳定状态,行动者在场域内如鱼得水,社会秩序井然有序;惯习与场域处于不匹配与聚合状态,二者表现为非同步性,惯习、实践与新场域结构之间就产生错位或迟滞效果,凸显惯习与场域的脱离,导致社会实践在某一进程中进行着缓慢的适配和变迁[3]。教育部技术理性改革贯穿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等各个环节,促进了校园足球场域结构的变革,但是改革深化至学校日常操作层面,总是困难重重,深层原因在于场域行动者惯习的稳定性和惰性,国家教育价值取向(惯习)并未被末端行动者内化吸收,形成了国家和基层行动者认知差距。与此同时,自上而下的技术理性改革忽视了末端行动者主体性,视他们为被动接受者而非谏言者和改革者,割裂了足球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理论方案难以应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忽视了行动者经历、价值、思想等惯习,学校在改革中缺场,教师和学生在改革中缺位,学生成为校园足球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产品,行动者被强制赋予的位置缺乏应有的实践感。
惯习作为各种知觉、评判和行动选择的“母体”,通过原则性选择判断,使自己躲过危机和免遭质疑,确保自己有一个尽可能预先适应的环境,校园足球改革虽有教育部行政外力推动,但行动者为保全舒适的实践环境,必定缺乏主动求变的意识和行为。校园足球真义失真、内容形式窠臼[13],“重申报、轻建设,重命名、轻管理”的形式主义,以及对校园足球相关政策文件误导、误解、误传等发展问题,都是校园足球场域结构与惯习不匹配、非同步性的迟滞效应,校园足球改革缺乏内生性动力机制。
4 校园足球发展的实践选择
4.1 优化校园足球场域结构
我国校园足球发展应构建以教育部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社会协同参与的多元化协同治理模式[14],培育校园足球发展“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社会共同体意识,促进校园足球场域各项资本的流通和转化,优化校园足球场域结构。
首先,促进校园足球布局学校的均衡发展。加大教育经济资本投入和社会经济资本融资,完善城乡校园足球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区域内城乡校园足球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优化城乡足球教师配置,推动城乡足球教师沟通和交流,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差距,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摒弃形式主义,构建校园足球活动参与机制,鼓励更多青少年参与到校园足球活动中,扩大校园足球人口基数。
其次,促进体教深度融合,实现体教共赢格局。坚持“健康第一,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为发展宗旨,实现体教思想认知融合;坚持教育部主抓普及和提高,中国足球协会主抓精英和职业化,促进教育部校园足球五级满天星训练营与中国足球协会青训中心相辅相成以及师资力量的流动,实现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普及—提高—精英—职业”与师资力量培养、交流、轮岗体系的融合;构建新型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基于现有足球竞赛体系,增设多种类校园足球与职业梯队对抗赛和交流赛等,并逐步形成全国性U 系列比赛(学校+职业俱乐部),实现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的融合。
最后,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轮驱动机制。家庭体育是基础,学校体育是中坚、社会体育是延续,政府发展规划是保障。促进校园足球全方位参与,提高驱动主体认知水平,明晰驱动主体责权利,制定驱动主体激励、协同、评价、监督、风险与评估机制等,充分调动政府、学校、社会、市场、家庭等多元主体力量,实现多元化主体的求同存异[15]。建立校园足球发展社会共同体意识,推动各项资本向象征资本有效转化,推动象征资本影响范围扩大至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各领域。
4.2 构建有效的利益表达、沟通和协调制度
“制度的社会巫术,只要得当,就能把各种各样的事情建构成一种利益,而且是一种现实可行的利益,客观上可以由某种特定的经济给予回报。”[1]校园足球改革打破了原有利益格局,利益格局重构以及利益诉求实现需要推行以利益表达、沟通和协调机制为主导的制度化建设才能持续推进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16]。
构建有效的利益诉求、沟通和协调制度,首先,需正视校园足球场域权力关系运作。校园足球权力关系运作是资本使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资本拥有类型和量不同,形成了不平等的教育权力关系运作,必然形成不平等的利益藩篱,产生激烈的利益冲突和矛盾。
其次,理性面对利益冲突。转变传统行政惯习的静态稳定观为动态稳定观,理性对待校园足球发展成果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权力利益博弈,利益矛盾和冲突不能捂盖子、装聋子,需要接纳它、了解它并化解它,而非和谐它。
再次,建立快速、闭合式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通过各层级校园足球联席会议制度、全国校园足球网络平台、师资培训班、夏令营和冬令营等渠道,创建良好的利益诉求环境和反馈路径,形成闭合式行动者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和反馈机制,能够迅捷、公开、理性地解答并解决利益诉求,而非被行政政绩评价和社会稳定所牵制,被格局化。理性的利益诉求表达和及时的反馈能够有效激发场域内行动者的自我反思意识,能够有效提高不同利益主体基于利益理解一致之后的工作积极性。
最后,锐意改革,制度创新。均衡分配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招生名额办法,形成球员资源均衡发展的良性竞争;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让学生课业负担减下来,让学生有时间踢球,同时避免校园足球应试化现象;改善校园足球“身体资本”向文化资本转化形式,与学生升学率和个性全方面发展融合在一起,在招生、考试、选拔、评价、资源配置等制度方面进行大力革新,有效提高身体资本在文化资本范畴内的资本兑换率,切实满足足球教师深层次利益价值需求,促成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利益层面一致性。
4.3 培育个体惯习和重构场域文化
校园足球改革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惯习是实践逻辑策略源头,因此改革起点和落脚点理应落实在个体惯习的改造。惯习是校园足球改革的本质,改造个体惯习,推动校园足球场域文化重构,场域文化对个体产生影响,进一步推动个体惯习的变化,进而实现个人惯习与场域文化的双向互动和建构,实现校园足球内外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惯习是资本的内在化形式,可以通过体制性文化资本的反复灌输完成转译和建构,个体惯习的改造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国家级校园足球校长和师资培训、校园足球发展论坛、校园足球发展研讨会等途径来实现。
通过继续教育学习,提高个体知、能、行的能力,使其转变发展观念,认清校园足球改革的价值意蕴,认清校园足球改革现实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提升思想力量;提高个体开展足球的实操能力,最终落实到校园足球改革行动层面,以阶段性检查评价为依据不断进行修正并完善,并作为新的经验或教训内化成个体惯习,最终实现校园足球改革目标、价值与场域内行动者内在动机的统一。
惯习是社会化了的主观性,社会境遇化的产物,来自于社会制度,寄居于身体之中,是各种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沉淀。社会制度是场域运行法则,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蕴含改革发展价值理念、体制机制、资源与机会等情境要素,拥有什么样的制度体系,就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实践活动的逻辑抉择[17]。因此,改造个体惯习和重构校园足球场域文化,需要各项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和创新。
校园足球改革可视为体教文化走向深度融合的回归之旅,所以制度体系创新应以此为目标,基于新时代国家教育改革大环境,凭借制度执行强制性特征与整个社会群体产生互动,影响和改造整个社会群体关于教育和体育的思想观念,形成制度文化和场域文化,并逐步内化为个体惯习。
5 结语
校园足球场域结构调整、不同资本间的转化以及惯习调适和场域文化重构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或许需要10~20 年,甚至更长时间。校园足球场域结构变革是“外科手术”,资本间良性转化是“健康运行机制”,内在化惯习改造是本质诉求,内外兼修,良性运行,才能高效促成惯习和场域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以“外科手术”的结构改革期望一蹴而就获得成功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校园足球发展切忌急功近利,否则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