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狮运动项目的内涵分析及校园推广方案的研究

2023-09-08张功煌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3期
关键词:校园运动学生

张功煌

(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公共安全教学部 广东广州 510000)

武狮运动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重价值,在校园推广武狮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研究法和数理分析法等科研方法,以武狮运动的内涵分析为出发点,以武狮运动的价值和功能研究为立足点,以校园武狮运动推广方案为落脚点,从多角度分析武狮运动在校园开展和推广的重要性、可行性,从多方面阐述武狮运动在校园推广的具体方案,并提出武狮运动在校园推广的若干建议。

1 武狮运动的相关概念及由来

武狮运动是指将武术套路运动与醒狮这两项传统体育项目有机结合,集二者之所长,融合为一项具有健身锻炼、娱乐表演、文化教育、商业经济等多功能的新型传统体育项目。

武狮运动不是新时代才有的产物,据文献和实地考究,佛山是中国南派武术重镇,诞生了众多武术大师。自清至民国时期,武馆林立,每间武馆都设狮会。武馆成员在练习武功之外,还要苦钻舞狮的技艺。其舞狮的身形、手势和步法,必配合自己一派的武技动作,从而将“武”和“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新一派醒狮风格[1]。

武狮运动的开展不仅限于佛山,岭南地区和其他省市地区也早有武狮的存在。其中福建省晋江市的武狮阵一般由36、72或108名成员组成,他们的服饰一律窄袖扎脚,腰束丝带,全副武行打扮。手中武器也全是真刀真枪,如刀、枪、剑、戟、钩镰、盾牌等十八般兵器,甚至有锄头、扁担等农具,为南少林武术与舞狮综合的表演形式,内容丰富,气势磅礴[2]。

河北省石家庄赵县盛行何庄武狮,且武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狮表演保留着一些传统武术节目,如舞钢叉和舞流星等[3]。

湖北省襄阳市卧龙镇一直传承着吴式武狮,卧龙吴式武狮为北派狮,2009 年被列为襄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方法则属武狮成双成对,有成狮、崽狮,吴氏武狮着重武术技艺,在锣鼓音乐的伴奏下,由一武士下场,先打一趟大劈山拳,或由武士下场耍一通大刀,引诱狮子出场,装扮成狮子的两武士,配合着钗、锣、鼓的节奏,边走边舞边跑,表现扑、跌、翻滚、跳跃、擦痒各种形态的动作,让人们在愉悦中获得享受,获得启示[4]。

由此可见,武狮运动这项传统的体育技艺或民间技艺在我国多地流传已久。

2 武狮运动项目的内涵和价值分析

2.1 武狮运动项目的内涵分析

2.1.1 传统内涵

(1)联谊叙情,喜庆热闹。武狮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常用于喜庆的节日和场合,例如春节、宗族团聚、公司门店开业等,武狮祝庆是民间联谊叙情的重要纽带,也是传统的娱乐方式,能够给人们带来热闹、喜庆、欢乐的氛围,深受中华人民的喜爱。

(2)求吉辟邪,吉祥旺财。武狮被认为是求吉辟邪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和重大活动必有武狮活动,通常会通过采青和口吐对联(瑞狮献福)的方式表达吉祥旺财的美好愿望,希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3)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之一,武狮运动的运动形式、表演特征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完全契合,武狮运动承载着勇敢无畏的精神追求、奋发有为的精神寄托和坚强刚毅的精神理念,这些精神符号在武术的攻防技击、狮子的勇猛彪悍和乐器的响亮雄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4)崇拜英雄,文化认同。随着武狮的盛行,聪明的民间工匠把刘备、关公、张飞等《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扎进狮头,借鉴戏剧艺术中的脸谱来打造狮子的五官,还绘制了丰富多彩的纹样,从而使得仁厚、忠勇、忠义、乐观、进取等理想人格在热闹的武狮运动中得以彰显和传承。另外,醒狮将英雄崇拜和尚武精神融合在一起,将采青中的娱乐喜庆、求吉求财和迎难而上的斗志凝结在一起,通过狮子不怕艰险、机智勇敢、永不退缩的精神来展现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其精神力量是巨大的,具有广泛的文化认同作用。

2.1.2 新时代内涵

(1)强身健体,促进体育强国建设。武狮运动中,不论是武术表演者,还是乐器鼓手,不论是舞狮人,还是引狮人大头佛,都要参与不同程度体能消耗的体育活动,通过武狮活动来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他们都是促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践行者。

(2)和谐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习练武术和舞狮的习俗及其技艺在我国多个省份和民族一直保存并流传至今,武狮既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聚集人气,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形式,武狮表演传递着和谐团结、努力拼搏、携手共进的精神内涵。

(3)弘扬传统,彰显文化自信。武狮运动既是传统优秀文化的象征,也是传统技艺的代表之一,各族人民在武狮运动的习练、表演、传承和发扬的历史进程中,既展示了我国人民对武狮的热爱,也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力,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4)勇毅前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醒狮在出洞、探食、过桥、采青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勇猛坚毅、团结拼搏、和平温善,与中国人的性格和脾气具有一致性。新时代“采青”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代表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始终为之奋斗的方向[5]。武狮运动展示了中国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状态,这正是中国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生动缩影和真实写照。

2.2 武狮运动项目的价值分析

2.2.1 社会价值

推行全民健身,提倡传统体育创新发展,舞狮运动对于社会文化的传播有着巨大贡献,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更有着重要价值[6]。武狮运动是民众休闲娱乐、寄托希望、抒发感情的重要方式,是社会推崇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理念的有效表达方式,也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的重要体现,其社会价值举足轻重。

2.2.2 健身价值

武狮运动训练和表演时会穿戴专门服饰,携带专用器具,完成各类跳跃翻滚、闪展腾挪等动作,此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舞狮运动不仅能增强练习者的身体素质,提高其心肺功能,也能锻炼练习者对动作节奏的把握能力[7]。另外,表演者在舞狮的过程中会模仿狮子的神态动作,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在学习、训练和表演的不同阶段,教练会通过创设多种场景或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想象、揣测和模仿狮子,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增智健脑的目的。

2.2.3 教育价值

武狮运动以专项技能和体能训练为基础,在训练的过程中,可将武术和醒狮的奋斗历史、工匠精神、实践成果等劳动教育素材,有机融合在武狮训练中,从而形成弘扬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正确理念。

武狮在服装道具、动作造型和鼓乐伴奏等多方面富有美学艺术,武狮运动的过程具有极强的视觉震撼和动态美学,具有极高的娱乐观赏价值,从训练和观赏的不同角度,都可以提高学生的知美、审美能力,从而达到美育的效果。

在武狮运动中,无论是日常武德武礼、器材保护、礼仪程式等行为准则,还是“请狮送狮”“三拜狮”“点睛”等形式,都能深刻体现出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2.2.4 商业经济价值

舞狮自带喜庆热闹、吉祥纳财、平安有福、蒸蒸日上等文化标签。近些年来,武狮的商业演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商家开业、节目开场和庆祝宴会等仪式上,越来越多的商家或企业邀请武狮前来助威喝彩,祈求开业大吉,财源滚滚,武狮运动的商业价值日益突出。另外,与武狮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也被带动起来,与其相关的文创和衍生产品也受到民众的喜爱。

2.2.5 文化艺术价值

广东醒狮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武狮运动中蕴含并彰显着中华儿女自立自强、拼搏向上、生生不息的精气神,这种精气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不可估量。另外,与武术和醒狮相关的文创作品、艺术作品、手工艺作品和古董艺术品,从多角度全方面展示了武狮的艺术价值,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

3 武狮运动在校园推广的意义分析

3.1 增强体质,培养意志

武狮运动需要练习者具备强大的力量、飞快的速度、灵活的反应和协调能力,也需要搭档和团队的默契,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脚踏实地的体能、技能训练,不论是单个技术动作的练习,还是套路的练习,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学生在习练过程中不断地挑战精神意志,从而有效地提升体能水平,增强身心素质,培养学生形成吃苦耐劳、敢于拼搏、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3.2 培养德育,立德树人

武术和醒狮的习练、训练和表演都需要身体力行,在此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形成付出才会有收获,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的理念,从而达到劳动教育的效果。另外,武狮训练注重武德武礼教育,学生在演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外在的规范言行举止和内在的尊师重道思想,从而促进德育发展,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3.3 全面发展,多彩校园

武狮的教育价值辐射面是多维度的,有理论知识和战术运用的智育,有体能和技能训练的体育,有武狮动作造型和乐器节奏的美育,有武狮礼仪和尊师重道的德育,有实践训练才有进步的劳育。因此,武狮训练对学生的教育是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展开的,在此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丰富了多彩的校园生活。

3.4 传承技艺,弘扬文化

教育部相关部门一直重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代的活态呈现,要在积极融入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上,做到保护、传承和推广。武狮运动在校园实施推广,既是对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和推广,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4 武狮运动在校园推广的方案

4.1 武狮运动在校园推广的主要保障

4.1.1 政策与制度支持

武狮运动在校园推广的前提条件是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为学校层面的推广奠定基础。另外,各校应制定校园推广工作制度,落实职责分工和责任主体,以保证武狮运动在学校层面可以落地生花。

4.1.2 场地与器材

武狮运动项目在校园推广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体育馆或运动场之外,还需要常规的醒狮服装、道具、乐器、武术器材等。为了更好地实施推广工作,还应配备电脑多媒体、录音录像等信息化设备。

4.1.3 师资配备

配备专业的师资是武狮运动项目在校园推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条件,专业充足的师资是保证推广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教师和教练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武狮运动在校园推广的成效。

4.2 校园推广武狮运动的主要形式

每天的体育大课间和午后的课余时间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黄金时间,可利用上午的大课间开展武狮运动,下午参加武狮社团或俱乐部。根据实际情况,可在体育普修课或选修课中增加武狮运动项目,开展武狮教学。定期开展校园武狮比赛或体育节,学生通过视频打卡和分享武狮训练的高光时刻等方式,切磋和展示技能,增进友谊。

4.3 校园推广武狮运动的动作套路

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武狮套路的难易程度,可以选择单人单狮、双人单狮、多人群狮,按照年级由低到高的顺序一一对应,分别为低年级学生统一习练单人单狮(融合一套初级南拳套路),中间年级学生统一习练双人单狮(融合一套打练南拳套路),高年级学生统一习练多人群狮(融合一套集体咏春拳套路),这些武狮套路都是规范统一的规定动作、路线和难度,便于教学,利于在校园实施推广。

4.4 校园推广武狮运动的可行性

武狮运动是一种新型的传统体育项目,具备场地器材和师资的基本条件时,在校园开展与推广是完全可行的。此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体质,促进了学生对民族文化自的认同,促使学生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达到了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的任务。

4.5 武狮运动在校园推广的优势分析

首先,武狮套路规范统一,且有简洁全面的图谱和乐谱,便于教学和推广。其次,武狮套路难易程度适中,各学龄段的学生均可习练和掌握。最后,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设备,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从而助力武狮运动项目在校园的推广。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武术和醒狮都是自带流量密码且深受国人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二者融合且流传已久,武狮运动兼具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新时代内涵,且富含多重价值,在校园实施和推广中具有多重重要意义。武狮运动校园推广方案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和制度上支持,学校配备相应的场地器材和专业的师资队伍,上下齐心,多方协同,才能终有作为。

5.2 建议

首先,在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上,给予武狮运动在校园推广和实施的坚实保障。其次,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和武狮管理部门持续重视,在学生训练、竞赛、演出等方面提供平台,给予表彰,并加强宣传,提高武狮运动项目的影响力。再次,在校园社团、俱乐部、选修课、运动队、兴趣小组等方面,持续重视,给予师资指导,保障场地设施,宣传和建设武狮校园文化。最后,各方协调配合,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将武狮运动项目打造成校园文化符号,将传统技艺和优秀文化传承和发扬开来。

猜你喜欢

校园运动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不正经运动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生写话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