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院校跨境电商课程改革研究

2023-09-08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课赛融通

李 彤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管理系, 山西 长治 046011)

“岗课赛证”融通是对“以岗定课、以赛促课、以证融课”的综合概括,是一种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组织职业技能大赛、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方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育人模式。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岗课赛证”融通优化了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课程单元改革的重要标杆[1]。当前,在传统外贸转型、跨境电商升级的趋势下,跨境电商行业领域对从业者的整体素质要求提高,通过“岗课赛证”融通推动跨境电商课程改革,培养专业化的跨境电商人才,赋能企业“出海”“闯关”迫在眉睫。对此,从“岗课赛证”融通的角度,分析跨境电商课程改革的价值,厘清改革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一、“岗课赛证”融通的跨境电商课程改革的价值

(一)顺应了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当前,跨境电商生态发生着巨大的转变,我国跨境电商从获客效率为主进入到“获客+转化+交付+经营”的一体化发展格局[2]。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18年的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11万亿元[3]。越来越多“中国制造”通过跨境电商进入国际消费品市场。随着我国跨境电商规模的扩大,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要求随之提升,精通跨境电商行业运行机制的专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成为跨境电商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将产业界的企业(岗)、教育界的院校(课)、竞赛界的相关单位(赛)、学术界的证书机构(证)四大系统多元主体的生产要素、育人要素、资源要素、实践要素利用起来[4],合力提升人才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实现跨境电商产业需求侧和人才供给侧在数量、结构、质量上的均衡发展。此外,“岗课赛证”融通的跨境电商课程改革从专业理论到技能实践,从日常学习到赛场竞争,从学校教学到企业临岗,延伸了课程教学的深度,严格把控跨境电商人才输出在理论培养、实践培训、技能检验、证书颁发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缓解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技能供需不匹配的矛盾,顺应了跨境电商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二)表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实际特征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和“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二十条措施。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进入到深水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协同育人机制逐渐成熟,细化协同育人的各个环节成为当务之急。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单元,基于“岗课赛证”融通开展跨境电商课程改革,彰显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实际特征,即围绕人才培养类型化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的贯彻落实,实现人才链、产业链和教育链的统筹融合,这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特点之一。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跨境电商课程改革,根据跨境电商岗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重构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案,有效联结高职院校、电商企业、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赛事活动、技能证书等要素融于一体,体现了职业教育“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改革要求。同时,在岗课对接、课赛融合、课证互融的跨境电商课程改革中,打造具有双证书或双职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新技术、新工艺、新案例、新规范等教学内容,实现教师、课程、教材、教学、实训等育人元素的协同发展,无疑都表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实际特征。

(三)助力学生提升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的跨境电商课程改革,使学生在接受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岗位技能、职业标准的洗礼,实现技能竞赛、职业技术的摸底,得到技能鉴定、平台认定的背书,有助于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具体来看,在岗课对接方面,学生除了学习跨境电商课程的理论知识外,还会在校企合作的既定框架下参与顶岗实习,从而真实感受跨境电商相关岗位的工作氛围,丰富工作经验;在课赛融合上,以技能大赛为纽带,参赛学生在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完成店铺运营、物流发货、客户服务、销售推广等操作,不断磨砺专业技能,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就业做铺垫;在课证互融上,依托“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1+X证书”制度,让学生在学历证书的基础上,考取报关员、单证员、高级电子商务运营师等技能等级证书,并将“X证书”贯穿于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中,助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

二、“岗课赛证”融通的跨境电商课程改革的问题

(一)“相互融合”变为“片面整合”,融合机理不明

“岗课赛证”融通是产业界、教育界等不同系统的融合,各个系统的运行逻辑与融通机制各不相同。在跨境电商课程改革的实践中面临着“岗课赛证”的“相互融合”变为“片面整合”,融通环节出现问题。一方面,“岗课赛证”相互融合的逻辑机理不统一。“岗课赛证”相对应的四个系统分别遵循市场逻辑、育人逻辑、竞争逻辑和标准逻辑四种不同的逻辑运行方式,在参与跨境电商课程改革中没有统一目标、明确职责、规范标准,出现了融合不协调的现象,“相互融合”变“片面整合”,例如,产业界较为重视经济利益,而忽略与教育界的配合。另一方面,“岗课赛证”相互融合的运作方式不完善。在高职院校跨境电商“岗课赛证”融通的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细节不明的问题,例如在课证互融过程中出现了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而证书考试内容超前的现象,无法实现课程教学的师资、内容、方法与“X证书”的鉴定方式、考试内容、情境创设的一一对应,降低了融通效果。

(二)“多元参与”变为“多方配合”,组织参与较混乱

“岗课赛证”融通是市场企业(岗)、高等院校(课)、组织单位(赛)、证书机构(证)等多元主体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任务的职业教育过程[5]。在高职院校跨境电商课程融通过程中,面临着“多元参与”变为“多方配合”,组织参与较为混乱松散的现实问题。首先,不同主体对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权责范围并不明确,在强调“岗课赛证”融通的背景下,并未全面搭建各主体的协同体系,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整体融通出现“局部配合、整体分散”的离散型协同格局。以跨境电商报关操作为例,理论知识由高职院校承担,实践操作由企业负责,二者之间由于缺乏有效的衔接渠道,协同性差;其次,多元主体参与到“岗课赛证”融通过程中,主要以利益为链接,但就当前跨境电商课程而言,多元主体并未建立良性稳定的投入产出机制,除了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岗课对接有直接利益关系外,课赛融合和课证互融缺乏有效的利益分配,参与主体多是被动参与,缺乏主动性。

(三)“理实统筹”变为“理实分离”,职业实践水平低

“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提升学生职业实践技能而构建的完整路径,包括了理论学习、实践培训、能力展示、技能认可等重要环节,但无论哪一环节,都应统筹学生理论知识获取与实践技能掌握。但实际上,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跨境电商课程改革仅仅是形式上的“理实统筹”,实质上依旧是理实分离。第一,高职院校跨境电商课程较为注重实践操作,对学生实操水平要求较高,但无论是课程教学、技能竞赛,还是职业证书考核,都是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实战模拟,同时辅以实训室、实训基地和实习岗位,据此对学生课程技能展开培养,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真实的实践环境,仍未脱离纸上谈兵的窠臼。第二,在整个跨境电商课程教学中,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育人模式都是首先进行课堂理论教学,其次参与课程认知实训,然后参赛参与顶岗。这种教育方式使理论和实践处于纵向分离的状态,并未将二者置于水平的时间轴上,所形成的“先理后实,理实分离”的常态化育人模式,与跨境电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并不能实现充分融合。第三,在跨境电商课程中,“岗课赛证”融通并未营造真正的实战环境,大多是模拟软件、仿真实践,无法全面代入客观的跨境电商环境,如跨境电商的营销推广付费操作、国际产品市场动态、境外物流运输跟踪等都是模拟仿真不能比拟的,不利于学生职业实践水平的提升。

(四)“过程导向”变为“结果导向”,融通效果难评估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跨境电商课程改革中,陷入了唯证书论,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从“过程导向”变为“结果导向”,融通效果无法评估。具体而言,一是跨境电商课程评价简单地采取“卷面考试的理论评价+技能鉴定的证书评价”二元评价模式,忽略了学生跨境电商从业能力的“职业性”和“成长性”评价[6],模糊了学生在真实工作情景中的实际职业能力状况,难以得到社会和企业对高职学生“输出”标准的共同认可;二是在赛证融通中,竞赛的平常化与证书的多元化,“功利主义”“奖牌主义”盛行,粗制滥造的跨境电商竞赛、五花八门的职业技能证书充盈着跨境电商课程改革,导致了唯证书论现象加重,“岗课赛证”融通过程无法科学衡量;三是在“结果导向”的驱使下,学生以拿证为最终目的,陷入“学习是为考证”的怪圈,由此形成了非考不教、非考不学的另类教学,“岗课赛证”融通效果大打折扣。

三、“岗课赛证”融通的跨境电商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课程重构,基于岗位能力需求优化课程教学

《意见》指出要“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要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需求开展课程改革。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跨境电商课程“岗课赛证”融合机制不明确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理清“岗课赛证”融通的市场逻辑、育人逻辑、竞争逻辑和标准逻辑,据此重构利益主体在跨境电商课程改革中的参与机制,统一育人目标、明确主体职责、规范运行标准,实现不同主体的参与秩序。例如,高职院校负责跨境电商的课程教学与知识传授,在一个知识点完结之后,将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学生输送到“岗位”环节,使学生投入实践操作中,实现育人逻辑和市场逻辑的紧密衔接。二是根据跨境电商领域的从业需求,将人才培养的理论学习、实践培训、能力展示、技能认可等全过程纳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提升岗位能力。同时,根据跨境电商“商品选品、平台运营、产品营销、跨国物流、海外售后”的产业链进行分段式、分层化的岗位能力培养,例如,教师围绕跨境电商课程中的国际物流相关知识进行讲授,之后专门开展“跨境电商报关模拟竞赛”,引导学生考取报关员证书,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二)对标建设,强化岗课赛证各方主体协同合作

针对“岗课赛证”融通的跨境电商课程改革面临的主体配合参与及协同合作问题,需要采取对标建设的策略,即理清跨境电商课程教学中各主体的职责范围与关系立场,再妥善处理各方主体协同合作的问题。具体而言,一是以“岗课赛证”融通为导向,明确各主体在跨境电商课程中的权责,做好人才培育各个环节的衔接工作。行业企业(岗)要不断提供适配的课程实训岗位,为学生跨境电商实操技能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高职院校(课)要强化理论知识的巩固,通过“双师型”教师衔接与“岗”协同合作;组织单位(赛)要跟踪跨境电商课程的教学进度,并适时组织安排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等,同时完善赛事评分标准,丰富专家裁判资源;证书机构(证)根据跨境电商职业技能要求,制定学习大纲、培训内容、考试流程,创新技能鉴定方式,构建证书认定平台等。二是以整体观为指导,重视政府的居间协调作用,强化“岗课赛证”各方主体协同合作。在明确各主体的权责基础上,借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协同育人机制,将组织单位(赛)和证书机构(证)纳入进来。三是从跨境电商课程改革延伸到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上,提升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明晰利益分配与投入产出机制,形成良性的多主体协同机制。

(三)教学创新,借助第二课堂扩展实践教学形式

根据跨境电商课程改革“岗课赛证”融通需要,从课程教学入手,借助第二课堂扩展实践教学形式,推进理实统筹,提升跨境电商职业实践水平。首先,加强仿真软件的日常化应用,方便学生将课程理论知识迁移到模拟实践中来,同时借助AI技术与大数据,提高软件的还原度,合理分配跨境电商模拟实训室、仿真实训基地以及企业实习岗位等资源,增加跨境电商课程的实践机会。其次,充分发挥专业“岗位群”的带动作用,以跨境电商课程对应的跟单技能竞赛、报关创新创业比赛等竞赛项目以及 X 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等为载体展开[7],围绕竞赛项目、考证任务的标准、内容、过程、评价等方面开辟第二课堂教学,从而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最后,结合跨境电商课程改革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将涉及到课程改革相关的企业大师、学校教师、专家裁判、行业专家等人才进行整合,组建成符合项目式、模块化的教学创新团队,集中力量打造真实的课程实践教学环境。同时,利用校企合作,依托企业提供真实的跨境电商工作岗位,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认知实习。

(四)评价赋能,构建岗课赛证多元维度评价体系

在高职院校跨境电商课程“岗课赛证”融通中,要着力强化对课程教学、学生学习、主体融通的过程性评价,构建岗课赛证多元维度评价体系。第一,在“卷面考试的理论评价+技能鉴定的证书评价”的二元评价基础上,增加过程性评价指标,如职业技能大赛奖项、课程教学平常表现、顶岗实习工作绩效等,纳入到跨境电商课程改革的人才评价体系中。第二,加强思想政治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功利主义”“奖牌主义”对学生就业观的错误引导,避免陷入“学习是为考证”的怪圈。同时,联系政府部门,加强对跨境电商领域的职业技能大赛的甄别,对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进行审核,避免那些缺乏内涵质量的赛事与证书扰乱了学生的视线,影响跨境电商课程的教学效果。第三,在课程实施后对课程的结课形式和标准进行多样化结果评价,通过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的有机结合的方式,切实实现对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综合能力的量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对跨境电商课程商品选品、平台运营、产品营销、跨国物流、海外售后等小环节的学习进行评价。此外,高职院校还需要依据跨境电商课程改革效果和多元评价共同体的反馈,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跨境电商人才的评价标准,杜绝“非考不教、非考不学”的错误理念滋生。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课赛融通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