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区林下侵蚀劣地次降雨土壤及碳氮养分流失对恢复措施的响应:基于7Be示踪技术
2023-09-07陆朝阳王洪雨薛婷婷刘文祥陈晓光于寒青
陆朝阳 王洪雨 薛婷婷 刘文祥,2 陈晓光 于寒青,*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重庆分院,重庆 400026)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特殊的地形、气候以及土壤质地极易引起水土和养分流失[1-2]。尽管近期该区域森林面积逐年递增,平均森林覆盖率达52.87%,但约77%是马尾松,单一林分结构导致林下水土流失仍然存在[3],林地水土流失引起土壤结构恶化和植被生长受阻,进一步导致林地退化[4],“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
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加强,已有许多学者在该区水土流失防治、低效林改造、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来减少水土流失及土壤碳氮养分流失、恢复植被和提高土壤质量[5-12]。因此,考虑本土先锋植物的乔、灌、草复合配置结合水保工程措施可形成最优资源配置,从而有效提升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效益[13]。
如何经济、有效的快速定量评价不同恢复措施的有效性对区域生态效益评估和水保措施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方法上也是一个挑战。径流小区法[14]、稀土元素示踪法[15]、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17]等传统方法均存在物力成本高、环境破坏严重和需要其他数据支撑等问题。环境放射性核素(fallout radionuclides,FRNs,137Cs,210Pbex和7Be)示踪技术是通过比较研究区域与背景值点的核素差异来反映土壤侵蚀的一种方法,具有便捷的一次性野外调查、量化程度高、结果可靠等特点[18]。其中,7Be 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核素,由大气宇宙射线的轰击产生(半衰期53.3 d),随降雨稳定地沉降于地表景观。鉴于红壤区137Cs环境本底值低,以及210Pbex不适用评价短期侵蚀速率,7Be在评价次降雨或季节性短期土壤侵蚀速率的优势尤为突出,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并证实7Be对土壤养分变化有一定指示作用[19-20],但基于7Be技术的红壤区林下劣地恢复措施的有效性评价研究仍鲜有报道。
本研究以江西宁都典型红砂岩地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7Be 示踪技术及野外小区监测,明确不同恢复措施下林下劣地次降雨土壤及碳氮养分流失的变化特征,定量评价不同恢复措施的有效性,通过7Be 与土壤养分元素和植被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土壤侵蚀对土壤碳氮养分的影响,以期为红壤区林下侵蚀劣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制定与生态效益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石上镇(116°02′31″E,26°41′46″N),见图1。该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海拔1 454.9 m,年降雨量1 500~1 700 mm。4到6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40%~70%,7到9月降雨明显减少,这一时期易形成伏、秋旱,年均气温14~19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 938.8 h、无霜期为279 d。区域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主要为花岗岩和红砂页岩发育红壤,土壤肥力较低,可蚀性较强。试验区主要植被类型为马尾松、铁芒萁,植被覆盖度低,基岩裸露,林下水土流失严重。
图1 试验区位置示意图Fig.1 The location of study site
试验区土壤基本理化性质:pH 值4.72,有机碳含量2.96 g·kg-1,全氮含量0.22 g·kg-1,碱解氮含量24.07 mg·kg-1,土壤砂粒(0.05~2 mm)、粉粒(0.002~0.05 mm)和黏粒(<0.002 mm)含量分别为83.77%,10.63%和5.60%。
1.2 试验设计
以2012 年飞播马尾松治理的红砂页岩红壤区林下劣地作为试验样地,选取水土保持工程和本地典型先锋植被复合配置措施,在2018 年4 月布设随机区组试验,试验共设置7 个处理:无恢复措施(CT)、鱼鳞坑+乔草(FG)、鱼鳞坑+乔灌(FS)、鱼鳞坑+乔灌草(FGS)、小水平沟+乔草(FGP)、小水平沟+乔灌(FSP)、小水平沟+乔灌草(FGSP),每个处理小区规格为15 m×15 m(图2)。
图2 各处理试验小区布设示意Fig.2 Schematic layout of experimental plots
以等高线为基准挖掘小水平沟(规格:长4~5 m,宽0.4 m,深0.4 m),用挖穴土在下方拍实作埂(规格:埂顶宽0.3 m,埂高0.4 m),每个坡位设置1 个小水平沟;鱼鳞坑开挖面呈半圆形(规格:直径约0.8 m,深0.5 m,埂顶宽0.1 m,埂高0.15 m),按“品”字形分布设置鱼鳞坑。在全坡面地表裸露处挖小穴种植本地先锋植被,灌木包括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Turcz.)、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草本包括宽叶雀稗(PaspalumwettsteiniiHackel.)、百喜草(Paspalum natatu)、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在鱼鳞坑内引种乔木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Hemsl.)、木荷(Schima superb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引种乔木和灌木前分别在鱼鳞坑种植穴内施入复合肥和有机肥0.2、0.5 kg和0.1、0.2 kg;引种草种前按1∶2.5∶5的比例将草种、钙镁磷肥和表土等物料混匀,然后撒入种植穴,覆土填平[13]。
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1.3.1 样品采集 布设试验前(2018年4月),利用分层随机采样法[13]进行土壤背景值样品采集。即将每个试验小区按5 m×5 m 的规格分为9 层(格子),每层(格子)重复采集3个土壤样品(A、B 和C)。每个试验小区共布设27 个点位,采用随机方程赋予每层(格子)采样点坐标,并命名为A1、B1、C1、…、A9、B9、C9,根据当地土层厚度用直径为50 mm的土钻采集0~10 cm土层土样,相同字母编号样品混合,7个试验小区共21个混合样品,以降低分析成本并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风干后,一部分土样沿土体结构轻轻掰成直径约1 cm 的小土块,把干筛分取的风干土壤样品按比例配成100 g 的水沙混合物,用于水稳性团聚体的测定;剩余土样一部分过2 mm筛,用于土壤pH值、速效氮含量的测定,另一部分过0.15 mm筛,用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测定。
2022年6月17日至6月22日(总降雨量63.4 mm,最大降雨量为30.4 mm,最小降雨量为3.2 mm,6月17日平均雨强为4.34 mm·h-1)降雨结束后,利用表土层取样器采集0~2 cm 土壤样品。同样采用分层随机采样法,每层(格子)重复采集3个土壤样品(A、B 和C)混合为1个样品,7个试验小区共63个混合样品,去除杂物后过2和0.15 mm筛,分别测定7Be比活度(Bq·kg-1)、土壤速效氮和有机碳、全氮含量。
1.3.2 参考点 准确的7Be 参考点(reference site,RS)是利用转换模型估算土壤侵蚀速率的关键,在试验地坡顶部平坦部位建立3个1 m×1 m小区作为参考点,不做任何处理,在降雨期前去除杂草以防止其对7Be的拦截。每个小区采集3 个0~2 cm 土壤剖面,同时采集0~20 mm 剖面分层样品:在0~10 mm 剖面中以2 mm 一层采集分层样品,以5 mm递增采集10~20 mm剖面分层样品,以确定7Be转换模型中的剖面轮廓质量深度(h0)[21]。通过计算得出参考点7Be 面积活度为(212.08±43.23)Bq·m-2,剖面轮廓质量深度h0为5.90 kg·m-2。
1.4 植被盖度、土壤养分及7Be活度测定
植被覆盖度(vegetable coverage,VC)的测定采用样带法[22],将每个试验小区划分为9 个5 m×5 m 的样地,沿样地对角线设置1条调查样带,在样带内以0.1 m为间隔连续采样,记录接触样带线植物个体数,按植物类型分成乔木(F)、草类(G)、灌木(S),其中出现植被样数占总样数的比值即为总植被盖度(VC),共调查63 个样地。土壤理化性质参照《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测定[23],其中,土壤pH 值采用PHS-3C 玻璃电极pH 计(雷磁,上海)测定,土水比1∶2.5;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采用K2Cr2O7—H2SO4外加热法测定;土壤全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速效氮(available nitrogen,AN)含量采用1.0 mol·L-1NaOH碱解扩散法测定。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采用湿筛法测定,分离出>2、2~0.25、0.25~0.053、<0.053 mm粒级,按公式(1)计算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质量百分比(R)。
式中,MTi为第i粒级团聚体质量(g);MT为团聚体总重量(g)。
7Be活度利用配有高分辨率高纯锗(HPGe)探测器的BE5030 伽马能谱仪(美国Canberra 公司)测定,该检测器的效率为42.75%,分辨率为1.92 keV。在能量峰477.6 keV 下测试7Be 的质量活度,其计数时间为43 200~86 400 s,测量结果的分析精度约为±10%。
1.5 7Be面积活度残留率
式中,CBe为坡面采样点7Be 面积活度;CRS为参考点7Be面积活度。
1.6 利用7Be 评价土壤侵蚀速率与碳氮磷养分流失速率
本研究所选取的试验区域为林下侵蚀劣地,计算模型选用Walling 的7Be 土壤剖面分布模型(profile distribution model,PDM)[24-25],计算公式如下:
该转换模型是基于假设:7Be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可用指数函数描述:
式中,x为质量深度(kg·m-2);CBe(x)为x处7Be 质量活度(Bq·kg-1);CBe(0)为地表(即x=0)7Be 质量活度(Bq·kg-1);h0为剖面轮廓系数(kg·m-2)。
7Be 背景值Aref(Bq·m-2)为未发生土壤流失和沉积的平坦地面上7Be的面积活度,计算公式如下:
质量深度x以下7Be 面积活度ABe(x)计算公式如下:
对于侵蚀区,转换模型假设侵蚀作用使厚度为h(kg·m-2)质量深度的整个薄层土壤流失掉,且h = RBe,土壤侵蚀速率RBe(t·hm-2·event-1)计算公式为:
土壤养分流失速率Ceros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eros为次降雨土壤养分流失量(t·hm-2·event-1);C 为受侵蚀原位表层土壤养分含量(g·kg-1);P 为养分富集系数(enrichment ratio,ER)。流失细颗粒泥沙对养分物质的强烈吸附可造成流失泥沙养分物质含量高于原位土壤,这种富集作用可用养分富集系数P表示;但大多数研究中将P 默认为1,即不考虑富集作用[26],本研究试验区域土壤机械组成中细颗粒泥沙占比较低,其富集作用可忽略不计,因此本研究将P赋值为1。
1.7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 2019 处理试验数据。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不同处理间RBe、SOC、TN和AN 变化的差异显著性(Duncan,α=0.05),采用Pearson 法对SOC、TN、AN、VC 和7Be 作简单相关性分析;并运用SPSS 26.0 软件构建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碳氮养分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使用Origin 2021b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恢复措施下7Be 面积活度和土壤侵蚀速率变化
由表1可知,FGSP、FGS处理7Be面积活度较高,分别为197.58、196.35 Bq·m-2,显著高于CT(P<0.05)。与参考点相比,FGSP、FSP、FGP、FGS、FS、FG处理的7Be残留率分别为-6.84%、-33.13%、-22.06%、-7.42%、-13.40%、-23.70%,表明均发生了土壤流失。各恢复措施土壤侵蚀速率均小于对照,从小到大依次为FGSP<FGS<FS<FGP<FG<FSP,其中FGSP、FGS 处理侵蚀速率较低,分别为4.43、4.94 t·hm-2·event-1,显著低于CT及FSP 处理(P<0.05),与其余处理差异不显著,同时,FGSP、FGS 处理的减蚀率也较高,分别为85.49%、83.81%。上述结果表明,两个工程措施区组中乔灌草复合措施(FGSP 和FGS)减蚀效果较好,但不同工程措施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1 不同处理土壤7Be面积活度、7Be残留率、土壤侵蚀速率及减蚀率的变化Table 1 Variation of 7Be inventory, 7Be residual percentage, soil erosion rate and percentage of sediment reduction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2.2 不同恢复措施下土壤碳氮磷养分含量及流失速率
试验实施4年后,不同恢复措施SOC含量为5.35~7.09 g·kg-1。各恢复措施SOC 含量较CT 的增幅均高于20%,其中,FGSP、FGP 的SOC 含量显著高于CT(P<0.05),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图3-A)。除FSP外,各恢复措施SOC 流失速率较CT 的降幅均高于30%,其中FGSP 和FGS 的SOC流失速率(28.71、31.67 kg·hm-2·event-1)较CT 显著降低(P<0.05)。此外,小水平沟和鱼鳞坑工程措施区组中乔灌草复合植被措施的SOC流失速率最低,即:FGSP<FGP、FSP,FGS<FG、FS,说明复合植被结合不同工程措施对SOC 流失速率降低效果好于单项植被措施(图3-B)。
图3 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及速效氮含量及其流失速率的变化Fig.3 Variation of SOC, TN and AN concentration and its loss rate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由图3-C、D可知,除FSP、FS外,各恢复措施TN含量较CT 的增幅均高于30%,其中FGS、FGSP 的TN 含量较高,分别为0.70、0.69 g·kg-1,显著高于CT处理(P<0.05)。相较于CT,各恢复措施TN 流失速率均有所下降,FGSP 降幅最高,为81.64%,FGSP 和FGS 的TN 流失速率较低,分别为2.73、3.33 kg·hm-2·event-1,显著低于CT(P<0.05)。综上,TN 整体变化趋势与SOC 一致,两个水保工程区组内乔灌草复合植被措施减少TN流失效果最优。
由图3-E、F 可知,不同于SOC、TN 含量变化特征,除FGP 外,各恢复措施AN 含量相较于CT 均有所下降,其中,FG 降幅最高,为30.68%,FG、FSP 的AN 含量(18.48、18.80 mg·kg-1)显著低于CT(P<0.05)。AN 流失速率变化特征整体与SOC 一致,FGS 和FGSP 的AN流失速率较低,分别为0.09、0.12 kg·hm-2·event-1。与CT 相比,各恢复措施AN 流失速率有明显下降,除FGP、FSP 外,各处理AN 流失速率均显著低于CT(P<0.05),且降幅均高于60%,说明鱼鳞坑工程措施能够有效抑制坡面林下土壤中AN的流失。
2.3 不同恢复措施下植被盖度的变化
各恢复措施下坡面植被盖度变化特征显示(图4),与CT 相比,各恢复措施的植被盖度均有明显提升,FGSP、FSP、FGP、FGS、FS、FG 分别提升42.50、29.06、49.60、11.22、25.19、39.69 个百分点,其中FGP 植被盖度最高,为79.63%,FGSP(72.53%)和FG(69.72%)次之,此外,FGS 的植被盖度显著低于小水平沟区组(FGSP、FSP、FGP),而FG和FS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图4 不同处理植被盖度的变化Fig.4 Vegetation coverage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2.4 7Be与土壤养分及植被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碳氮流失回归分析
为研究林下劣地水土流失速率对恢复措施的响应,分析了7Be 面积活度与土壤养分含量和植被盖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图5),7Be 面积活度和SOC、TN、AN 含量及VC 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7Be 与SOC、TN、TP、AN是同一物理运移。
图5 土壤7Be面积活度与土壤养分含量及植被盖度的线性拟合及相关性分析Fig.5 Linear fitting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7Be inventory with soil nutrients and vegetation indicators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表2),RBe和VC对SOC流失速率变异的综合解释为94.7%(P<0.001),说明RBe和VC是SOC流失速率差异的主导因子;RBe、TN和VC能共同解释TN 流失速率98.3%的变异程度(P<0.001),说明RBe、TN 和VC 是控制TN 流失速率变异的主要因子;而RBe解释AN流失速率变异的85.6%(P<0.001)。
表2 土壤碳氮养分流失与各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Table 2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OC, TN and AN loss with various factor
3 讨论
3.1 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7Be 面积活度及土壤侵蚀速率的影响
采取恢复措施4年后,各恢复措施的7Be面积活度均小于参考点值,定性表明不同恢复措施仍有土壤侵蚀,但7Be 面积活度在乔灌草混交模式(FGSP、FGS)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一方面小水平沟的边行优势可优化植物生长环境,鱼鳞坑能很好地促进坡面植被和措施内植被的自然恢复,拦截更多降雨和7Be 沉降并吸附到土壤,另一方面复合植被措施的冠层结构优于单一植被,7Be拦截效果更佳。
研究表明,植被对7Be 的吸附拦截会对土壤侵蚀速率估算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27],虽然本研究各恢复措施植被总盖度最高可达到70%以上,但裸地占各坡面总面积的百分数平均为37.09%,总体坡面近地表植被呈斑驳分布,基于分层随机采样法的样品大多来自于裸地和少量草地,这与Porto 等[28-29]的研究一致,即在不连续的、斑驳的地表植被覆盖坡面上采集7Be 样品并结合7Be 侵蚀量估算模型获得的结果是可接受的。张风宝等[30]以坡面生长期内的植物为研究对象,发现7Be 截留率与单位面积植物量成正比,坡面7Be 的植被截留吸收率为3.35%~8.44%,处于较低水平。本研究引种的乔木均是3~4 年林龄的幼林,近地表植被覆盖斑驳,因此单位面积植物量相对成熟林较小;此外,本研究所引种乔木为杜英等阔叶乔木,相比单一针叶林的冠层比表面积小,对7Be 截留量小,降雨透流率高,7Be 更易通过树干径流进入土壤[31],综上所述,冠层截留对土壤侵蚀速率估算的影响不大,在本研究中可忽略不计。
本研究基于7Be示踪技术估算的次降雨土壤侵蚀速率为4.43~24.04 t·hm-2·event-1,与三峡库区(23.50 t·hm-2·event-1)[19]和广西红壤区(3.40~26.20 t·hm-2·event-1)[21]利用该技术估算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土壤侵蚀估算结果受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以及人为干扰程度的影响,如巴西Serra Verde河流域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牧场,土壤以粘土为主,导致土壤侵蚀速率相对较高(42.20 t·hm-2·event-1)[32]。本研究中乔灌草植被混交模式土壤侵蚀速率最低,减蚀量最高,说明该模式下水土保持效益最优。究其原因,首先,小水平沟坑体蓄积降雨以消减洪峰[33],鱼鳞坑分段、分片切断径流[34];其次,植被地上部分削弱雨滴溅蚀力度[10,35],地下根系部分增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36-37],综合减蚀效果优于单一植被。土壤侵蚀速率在FSP 处理下显著高于FGSP、FGS 处理,这可能是由于FSP 处理坡面与试验地坡顶小道毗邻,试验期间存在预埋电线杆等人为活动扰动,因而导致土壤侵蚀速率显著升高[38-39]。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不同工程措施区组的土壤侵蚀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相较于恢复措施的短期效应,实施恢复措施4 年后,植被覆盖对减少林下劣地土壤流失起主要作用。这与陈洋等[40]和Huang 等[41]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在低雨强、长历时的降雨下,植被截留与削弱雨滴动能效果最好,是侵蚀发生的首要控制因素。
3.2 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碳氮含量及流失速率的影响
林下侵蚀劣地采用恢复措施后,土壤SOC、TN 含量相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这可能是由于乔、灌、草恢复模式下,植被生物量和多样性的提高使土壤养分输入途径增多,地表凋落物分解产生的有机质和氮磷元素含量增加[42],植物根系分泌有机酸促进土壤养分周转[43],土壤肥力和结构得以提高和改善;此外,试验初期所施用的有机肥、复合肥和钙镁磷肥也有利于土壤碳氮积累。本试验前期研究结果也表明,本土先锋植被与工程措施复合配置可在短期内提高林下侵蚀劣地土壤SOC、TN、AN 含量,且土壤碳氮含量在小水平沟区组显著高于鱼鳞坑区组[13]。而随着恢复措施实施年限的增长(4 年),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工程措施区组之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与Li等[44]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在三峡库区实施生态工程中长期(8 年)后,土壤碳氮流失被有效控制,但养分含量在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与养分含量变化特征不同,SOC、TN 及AN 流失速率变化特征一致。在实施恢复措施4 年后,SOC、TN、AN 流失速率在两个工程措施区组乔灌草复合模式下(FGSP、FGS)较低,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主要是由于小水平沟、鱼鳞坑工程措施结合乔灌草复合植被措施能最大程度上抑制土壤养分流失[45-48],而区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乔灌草复合模式的作用尤为突出。
3.3 7Be 与土壤、植被因子的关系及碳氮养分流失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7Be 面积活度和SOC、TN、AN 含量及VC 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主要是由于土壤碳氮养分和7Be 都紧密结合于表层土的土壤团粒结构中,尤其土壤细颗粒(<63 μm)是侵蚀驱动的土壤碳氮养分和7Be 发生同一物理机械运移的主要载体[49];随着植被盖度的显著增加,植被冠层和林下植被对降雨侵蚀有所消减[34],地表凋落物覆盖增强了土壤表面的粗糙度和渗透率,减少了地表径流和泥沙输出[37],同时,植物地下根系及其分泌物对小粒径团聚体的凝结作用进而提高了土壤团聚体总含量[50],增强了吸附核素沉降;此外,土壤侵蚀速率、植被盖度和土壤养分是影响土壤碳氮流失的主要因素。说明土壤碳氮养分流失受植被-土壤-水土过程耦合互作的影响[40,51],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结构,间接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加了降雨入渗,减缓了土壤侵蚀的发生,从而减少土壤碳氮养分流失。而AN 含量在各处理上的积累主要是来自养分归还、大气氮沉降和引种豆科固氮灌木,且容易被植物根系吸收[52],土壤AN 含量和植被盖度无明显相关性。综上,本研究中土壤侵蚀是导致AN 流失的主要因素。这与陈晓安等[53]的研究结果一致,即红壤区坡耕地泥沙携带的速效氮养分流失很大程度上受泥沙流失量的影响。
4 结论
本研究发现,与参考点相比,FGSP、FGS 恢复措施下7Be面积活度损失最小,土壤侵蚀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减蚀率分别为85.49%和83.81%,说明乔灌草植被复合配置结合水保工程措施减蚀效果最优;随着部分处理植被覆盖度的显著增加,地上空间立体配置(林冠层、灌草层和枯枝落叶层)和地下根系(尤其是草灌细根)对减少林下劣地土壤流失起到主要的控制作用,土壤侵蚀速率在工程措施区组间差异不显著;与CT相比,SOC、TN 含量在FGSP、FGS措施下显著提升,而AN含量变化不显著;小水平沟和鱼鳞坑区组中乔灌草植被复合措施(FGSP、FGS)对土壤碳氮流失的控制效果最好;土壤7Be 面积活度与土壤养分含量和植被盖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7Be 与SOC、TN、AN组分在坡面上同一物理运移;土壤侵蚀速率、植被盖度和土壤养分是影响土壤碳氮流失的主要因素。综上,乔灌草复合植被措施与水保工程措施复合配置是林下侵蚀劣地减蚀增效的有效措施,土壤碳氮养分流失受植被-土壤-水土过程耦合互作的影响,7Be 技术可有效评价基于次降雨林下劣地恢复措施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