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低年级《生活适应》特点解析与教学建议
2023-09-06郭丽娜马金晶杨屿航王雨飞
郭丽娜 马金晶 杨屿航 王雨飞
【摘 要】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适应》内容具有灵活融入新时代精神与要求、编排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知识呈现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等特点。通过对教科书的深入解读分析,总结出以下教学实施建议:教师应基于目标和学情,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运用学习进阶理论,由浅入深呈现知识;立足学生生活实践,促进知识有效迁移;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培智学校 《生活适应》 教科书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0-81-04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生活适应课程是在培智学校开设的一门立足于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需求,以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为目的的一般性课程。”课程标准颁布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适应》(以下简称“教科书”)投入使用。本文通过对第一学段教科书的内容编写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教学实例,提出教学建议,以期为教师开展特殊教育提供参考。
一、教科书体例结构
生活适应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知识、必要的适应性技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一至三年级是启发智力障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一至三年级的教科书每一学年分为上下两册。一年级上下册均编排四个单元,分别为“学校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二、三年级的教科书每册则在此基础上增加第五单元,二年级上册增加“我是中国人”,二年级下册增加“节日”,三年级上下册均增加“自然与社会”。从纵向分析教科书,每一册教科书都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内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逐步延伸,从最开始的学校生活出发,到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从横向分析教科书,六册教科书中,每一单元的内容都是在前一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从最基础的认识层面,逐渐上升到培养实践意识,到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实践。
二、教科书特点解析
(一)灵活融入新时代精神与要求,与时俱进
第一学段教科书编写充分贯彻了党的育人方针,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科书内容编排以人為本,立足于学生生活,与时俱进。内容选择上注重对培智学校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引领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与要求。内容编排依次从学校、个人、家庭、社会到国家与世界,从日常生活场景中选择实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年级至三年级是培养培智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正向情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关键阶段。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的“我是少先队员”“我是中国人”单元中,让学生通过学习少先队知识,热爱少先队,认识我国的首都、地图、国旗、国徽、国歌等,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教科书编写灵活融入新时代要求,关注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一学段教科书还涉及我国的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如端午节、国庆节、建军节和党的诞生纪念日等,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精神。再如三年级上册第12课“党的诞生纪念日”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让学生认识党旗与党徽,加深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意识教育。此外,教科书还涉及了解家乡、亲近邻里关系、尊老爱幼等方面知识,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和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等教育内容。
(二)内容编排遵循学生认知发展,循序渐进
培智学校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一至三年级的培智学校学生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学习迁移困难且个体障碍程度差异大。由于缺乏综合技能和运用技能,他们的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与环境中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儿童积极参与活动,不断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1]一年级至三年级的教科书按照螺旋上升式的顺序编排,分为四大主题: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内容为从对周围的人和物的基本认知,到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再到自觉培养意识。每一册教科书的内容编排都结合实际,从学校生活出发,拓展到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认知层面也逐步提升。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教科书在原本四个单元的基础上新增了第五单元,进一步拓展内容。教科书内容的编排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近及远。
例如在“个人生活”部分,把一年级教科书内容看成是第一个螺旋节点,二年级、三年级的教科书内容则为更上一级的螺旋节点。第一个螺旋节点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基本认识,旨在让他们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自理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第二个螺旋节点的内容从基本的认识上升到社会生活参与,让学生通过学习,会表达自己的身体感受,会自己穿衣吃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三个螺旋节点的内容则是意识的养成,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熟悉生活环境,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好奇意识。相邻的两个螺旋节点之间既有重复的部分,又有质的区别,且各个螺旋节点之间有一定的层次性。螺旋上升式的教科书内容编排体例综合考虑了学生思维发展和理解水平发展的阶段性,能够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需求,但同时也对教师的知识整合能力、以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知识呈现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生动活泼
《生活适应》知识内容编排符合学生生活成长环境,从个体生活的初始阶段,依次扩展到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再到国家与世界。正如学生的成长,从最初关注自己的阶段,逐步发展为关注外部环境,最后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习得知识。
教科书的知识呈现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出发,形象具体的主人公贯穿整本教科书。教科书把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学生是生活的参与者,同时也变成了生活的旁观者。学生在了解主人公生活的同时,与自身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又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教科书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将生活概念化、知识化,在每一课中都呈现了大量直观形象的生活场景。例如一年级下册“爱惜学习用具”中,以图文引导学生要将不同的学习用具装进不同的文具袋,爱惜学习用品。又如三年级下册“分担家务活”一课的“家务活真不少”插图中,介绍了家务活一般有擦桌子、扫地、拖地、摆餐具、洗碗、将垃圾装入垃圾桶等。“家务活我帮忙”“我劳动、我快乐”“我再学一学”等模块,几乎包含了学生在家里能接触到的各种家务活。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内容,加强教科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此外,第一学段教科书的课后练习部分,除了题目均采用直观图片的呈现方式,既贴近生活,又有助于学生理解,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基于目标和学情,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在课程总目标的引领下,教师要根据教科书的具体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如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行为习惯、知识接受能力等,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置既要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教师在制订目标的过程中要遵循可行性、发展性、连续性、统一性与差异性协调等原则[2],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设置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可设置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课程标准对教科书学习的要求层面,第二层是通过教科书内容的学习,学生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应该达到的要求。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10课“美丽大自然”时,教师可以根据教科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分层教学目标,第一层教学目标: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知道基本的自然景物,如蓝天、白云、高山和森林等;第二层教学目标:在学习教科书知识后,学生要初步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同时还要设置教学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通过达成多个短期目标,一步步实现长期目标,而长期目标又作为总方向指引着短期目标的实现。例如针对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的学习,教师设置长期目标,即学期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学校、家庭和个人生活形成基本的常识,认识常见的文具和食物,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等。短期目标则可以根据每一课的具体内容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前,要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现状,立足其兴趣设置可调节的弹性化教学目标,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有效教学。
(二)运用学习进阶理论,由浅入深呈现知识
学习进阶指学生学习核心概念时所经历的一系列复杂而连贯的思维进程。“学习进阶通常由较为具体、简单的生活现象出发,逐渐发展为复杂、抽象的概念理解,在呈现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同时,它也揭示了哪些日常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程内容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根据学习进阶理论,首先把教科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可以列举生活中与教科书有关的事例,以生活事例作为导入,再引入教科书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将生活与学习相结合,从简单具体的生活事例到抽象内容的学习,由学习直接经验过渡到学习间接经验。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第9课“学穿衣服”时,教师在导入环节可设计学生独立穿衣服的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独立完成穿衣服,亲身体验穿衣过程。再引导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教科书的内容中,让学生在学习教科书内容之前积累一定的直接经验。最后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任务,把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实际的经验。这样的教学形式既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又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三)立足学生生活实践,促进知识有效迁移
“知识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学习者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从而高效快速地完成新知识的学习。”[4]生活适应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生活,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并最终能融入社会,即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要达到这些目标,只停留在教科书学习的层面是不够的,还要注重知识迁移,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首先要强化新旧知识的连接,在学新知识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联想,从而形成一个简单有效的知识编码系统。其次要从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实践,学生在掌握了新知识后,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来促进学生完成知识遷移,例如向学生提供观察记录表或实际操作手册,让学生在教师和父母的协助下完成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迁移。最后在任务完成后还要注意总结概括,进一步强化迁移。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第5课“我的三餐”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下册学过的“常见的蔬菜”“常见的餐具”“良好的用餐习惯”等内容,将新知识与旧知识串联起来。教师可以拓展教科书提供的图片,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提问图片中有哪些蔬菜、餐具,在饭前、饭中、饭后分别要怎么做等,促使学生在以后的一日三餐中真正学会运用这些知识。
(四)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也应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的推进。[5]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针对生活适应课程的生活性和实践性特点,教师在制订评价方案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多个维度,对学生是否向教师表达感谢、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认真听课、其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多元评价。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大,教师在制订评价方案时首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在达成相应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学生原有的能力水平和通过学习达成的能力水平进行比较评价。其次对学生评价的维度应多元化,不应局限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课后任务完成情况,还可以从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知识迁移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每个学生都有对应的个性化教育计划,可将学生的评价方案包含在计划中,上一学期结束时学生的评价结果可以作为下一学期教学前学生的知识水平起点。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以后,再次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同时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相对比。此外,在完善评价方案时,教师应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置单元评价。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校园生活”的主要单元目标是:通过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认同教师的工作,从而自愿地听从教师的安排。因此,教师可以将该单元的评价维度设计为:学生是否认同并自愿听从教师的教导,积极回答问题,按要求完成课后任务,等等。评价主体包含教师、家长和同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多主体评价。
培智学校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低年级的教学需要教师倾注更多耐心,教师应基于教科书的特点,从教学目标、知识呈现方式、生活实践、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开展更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琳.认知发展理论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运用[J].现代特殊教育,2002(6):34.
[2]肖洪莉,王和平.浅谈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目标设计[J].现代特殊教育,2017(7):36.
[3]刘晟,刘恩山.学习进阶:关注学生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J].教育学报,2012,8(2):85.
[4]李凡.促进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探讨[J].数学教学通讯,2022(13):67.
[5]成亚楠.以多元化评价促进培智学校学生个性化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2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