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三有”教学思考与实践
2023-09-06刘世珍
刘世珍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跨学科学习,对于学生语文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何“跨”出效果、“跨”出新意、“跨”出精彩,值得教师进行深入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构建“三有”模式,即坚守语文学科本体的立场,坚持贴近学生生活的立场,做到跨而有“根”;在内容选择、目标定位、活动设计方面,做到跨而有“度”;创设真实情境大任务,构建高度关联活动链,做到跨而有“融”。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 小学语文 “三有”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3275(2023)10-69-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和实践创新能力。”广阔,是指学习的内容、场域及形式有了新的变化,是从碎片化学习向整体化学习过渡的必然要求。就语文教学而言,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可行性。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连接和叠加,能够更好地助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一、落到实处,跨而有“根”
(一)坚守语文学科本体的立场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可见,无论怎么“跨”,语文学科本体的立场不能变,听说读写这一基本功的提升过程不能丢弃。语文教材紧扣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进行编排,决定了语文实践中的跨学科应该牢牢抓住“语文”这个根基,做到跨而有“根”。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针对这一语文要素,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可结合课后阅读链接《七子之歌(节选)》开展语文与音乐相结合的跨学科学习。当学生深情地唱起《七子之歌》时,他们的心中升腾起强烈的爱国之情,较好地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二)坚持贴近学生生活的立场
小学语文课堂既要强调语文要素,又要凸显人文主题。人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与成长,关注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将观察融于生活,跨学科才是有意义的,才能落到实处。当跨学科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关照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思维才会好好地延展,才能生发出解决现实问题或面向未来的力量。
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的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就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跨学科活动。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有的信息不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如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思想。教师不妨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跨学科学习,让职业理想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联系起来,与服务社会联系起来,与祖国建设联系起来,从小在学生心中播撒良性的职业启蒙种子。这样的跨学科学习基于学生实情,指向学生未来的生活与成长。
例如有的一年级学生在吃饭时有挑食、偏食、浪费食物等行为。针对这一生活问题,可进行“设计我的蔬果表情包”跨学科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可结合一年级上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日积月累”栏目,选取《悯农(其二)》进行诗朗诵;体育教师可引领学生进行“和蔬菜水果一起做游戏”活动;音乐教师可进行关于蔬果的儿歌演唱活动;科学教师可通过“一周食谱小记录”活动,进行营养膳食教育;美术教师可引领学生观察蔬果,开展“给蔬菜水果设计表情包”活动;道德与法治教师可结合“吃饭有讲究”,进行勤俭节约教育。这样的跨学科学习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特别贴近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现实;这样的跨学科学习有根、有形、有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生成。从课后实际效果看,学生树立了正确的饮食观、生活观、价值观。
二、有序推进,跨而有“度”
高质量的跨学科学习能减少学科作业中重复的那一部分,做到整体上的减负增效。这就要求教师增强跨学科学习的规划性,不同学段的跨学科学习在内容、目标及方式上应该有所区别,以学段特点为依据制订进阶性目标,注重有序推进,取舍有度。
(一)内容选择有度
在跨学科学习中,区分小学不同阶段的内容维度很有必要。如第一学段因为针对的是低年级学生,因此应该以学习习惯、阅读习惯、观察习惯的养成为主,不可增加有难度的跨学科学习资源,学习场域尽可能限制在校内。第二学段针对的是中年级学生,则可以采取校内外结合的方式,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与社会,关注优秀传统文化,聚焦语文要素,并通过生活中的现象与话题进行拓展。第三学段针对的是高年级学生,则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通过深度调研设计活动方案,解决现实中的真实问题并探索未来的智能时代。三个阶段有序推进,环环相扣。
例如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迫切想融入集体的心理,教师设计实施“‘解锁新校园”的任务。此活动关系到许多学科,需要多门学科教师共同合作。如何“解锁”新校园呢?包括班级或校园打卡、结交新朋友、熟悉新课程。学生在此任务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挑战一分钟”活动,验证学生在一分钟中内能写几个生字,能做几道数学算式,能跳多少次绳,能说多少个英语单词,等等。这些跨学科活动都基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做到了选择有度。学生熟悉了新校园的环境,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效率,采用了新的学习方式,获得了新的成长。
(二)目标定位有度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目标定位应该有适切性与进阶性。适切性,就是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目标不能过高。进阶性,就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为例,低年级重在感受文化现象,中年级重在获得文化体验,高年级重在文化分享。感受、体验、分享三个过程,应该是一个拾级而上、逐步过渡的过程。
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端午粽的形状大探秘”活动。关于端午节,其文化意蕴十足。应从认识端午粽的形状切入,制订教学目标:①引领学生围绕活动主题进行阅读,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培养质疑问难的精神。②引领学生对端午粽的形状产生好奇心,进而产生实地观察的欲望。在了解粽子的形状特点的基础上,语文教师与美术教师合作教学,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③引领学生与家长一起动手操作,制作自己最喜欢的端午粽。可拍照,并将成果分享到家长群中,通过晒一晒、比一比的方式,评选“粽子形状之最”。
(三)活动设计有度
跨学科学习的最终落脚点是学习活动,是扎扎实实的实践过程,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中做、做中学”。观察、调研、记录、参观、体验、改进等都是跨学科学习的主要形式。可见,跨学科学习中,落到实处的活动设计不可或缺。当然,活动设计也应该体现由易到难的序列化特点,切不可拔高要求,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例如利用电脑制作跨学科知识方面的思维导图,撰写科学而全面的实施方案等,这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就是负担。设计针对性强、难易适度、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应该成为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中的重要策略。
以“端午粽的形状大探秘”活动为例,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关于端午的习俗、屈原的精神、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等,不应要求学生直接上网查阅,不要求一定掌握,可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在不经意间渗透传统文化。如“聊聊端午的记忆”就是一个轻松而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融合了多学科:①科学——做成粽子状的香包戴在身上,防御蚊子的叮咬;②劳动——探究端午粽中的糯米、枣与粽叶分别有什么作用;③道德与法治——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样的活动轻松有趣,其中的“聊”可以在生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以及自媒体平台上的多元互动。
三、自然贯通,跨而有“融”
跨學科学习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解决真实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找到一种自然贯通的方法去解决学习中的真实问题。真实问题与驱动型任务有关联,而这种驱动型任务或子任务之间应该相互作用、协同发力,应该是内部的一个自然而然的融合过程,应该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互生的存在。
(一)创设真实情境大任务
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大任务解决真实问题的方式能够避免碎片化学习,达到多学科自然融合的目的。以问题为导向,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调动多学科知识,运用相关经验与方法,开发高阶思维,经历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反馈调整等过程,获得迁移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以“长大后做什么”跨学科学习为例,可进行驱动型任务设定:参加一场理想职业分享会。这个任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吸引力的情境任务。围绕这个任务,教师让学生进行以下活动:调查自己周围人群的职业及选择情况、结合自己兴趣暂时进行生涯规划制订、统计全班学生的理想职业并分类归纳。这样的真实情境实践活动需要数据分析、表格制作、绘画设计,因此需要数学、美术、信息技术及劳动课程的多维融合。
(二)构建高度关联活动链
构建高度关联的活动链能够避免形式主义、融合不紧密的问题,从而让跨学科学习落地生根。活动链是指一环扣一环的具有连续性、递进性的一系列活动。构建高度关联的活动链应该成为跨学科学习的基本形式。
仍以“长大后做什么”跨学科学习为例,可以设计三个活动:
一是“身边职业小调查”活动。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以小记者的身份进行调查。调查之前,学生从兴趣出发,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方向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意义的采访,使之真实而有普适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汇总与视野扩大,再以观察者的身份进一步了解与生涯规划的相关情况,实现观察的延伸。这个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增加一定的职业选择知识储备,为接下来的选择埋好伏笔。
二是“设计我的生涯规划”活动。在调查、拓展与思考之后,学生对未来的自己将要干什么有了更多思考与憧憬,从而进行新的自我建构,试图描绘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与未来。低年级学生形象性思维比较发达,不妨让他们以写写画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为自己喜欢的职业写几句话,画一画职业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全部学生的职业愿景进行整理与分析,归纳种类与特点。
三是“理想职业分享会”活动。分享会有学生、教师及部分家长参加,先由小组代表分享,再安排典型个人进行分享。分享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允许提问、辩论、交流。在此过程中,理想或职业有多么美好并不是最重要的,学生现场表达的应用考查、信息提取与分辨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开阔及沟通能力的提高才是分享中更加重要的目标。在分享中,学生意识到职业的背后不仅有热爱与憧憬,而且还有坚持与勇气、责任与担当。这不仅是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考查,也是对学生道德成长的考量。
以上三个活动高度关联,都基于学生视角、基于生活实际,实现了学科的融合、语文能力的提高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有“根”、有“度”、有“融”的跨学科学习是学生心智成长的重要学习方式。语文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够发现学科间的渗透性和干预性,恰到好处地让多门学科融合在一起;要有一种善于合作的意识,时时刻刻注意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全面的大教育观;要有一种学习、实践和创造的整体观,引领学生获得能力的迁移与运用,获得丰富的综合学习经验与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