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3-09-06李钦伟

村委主任 2023年7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实现路径乡村振兴

李钦伟

摘要:乡村振兴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能否如期实现,而红色文化又赋予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战略新的时代价值与要求。临清市李圈村作为省级首批美丽乡村试点、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李圈村也找到了实现乡村产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治理有效的新路子。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乡村振兴;实现路径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7-0010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G127;D422.6      文章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1]。 广大的农村地区留下了大量红色文物和各种红色文化元素,基于此,将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有限衔接,对探寻助力广大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正确路径及共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   乡村振兴战略及临清市李圈村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1.1   乡村振兴战略

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首次提出。这是党在新形势下,面对新时代新发展的新要求,立足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对这一战略进行了具体阐释,“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进一步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3],在党带领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刻,必须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更好地满足人民之需、时代之需和世界之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4]。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更清晰的定位,同时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1.2   李圈村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结晶,是涵盖不同历史阶段红色文化具体形态的综合性、集成性概念[1],经过长期的沉淀与发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李圈村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作为中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一隅,传承着老一辈革命先驱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著名古城临清因古运河一度繁荣,李圈村位于古运河畔,1931年12月,革命先辈李恩荣在李圈村创建了中共临清乡师支部,在其带领下,支部不断发展壮大,仅仅两年时间,支部成员便发展到了21人,并创建了清平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清平县李圈村党支部,位于李圈村中的三间土坯房,作为党支部办公场所,点燃了清平县革命战争的“星星之火”。依托李圈村红色文化创建的李圈村红色教育基地应运而生,包含六大板块,中共清平县委旧址与李恩荣烈士故居作为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李圈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李圈村依托红色资源的强势助力,对红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运用,李圈村入选山东省美丽村居建设试点名单,并且获得山东省“百镇千村”示范村称号,这一成功实践,为研究红色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2   红色文化在李圈村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时代价值

2.1   深挖经济价值,在文旅融合中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5],没有乡村产业的繁荣,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李圈村依托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已成为当地红色旅游一大亮点。依托该基地,李圈村大力开发红色旅游项目,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如今,李圈村红色旅游经济已初见规模,在原有基础上保护性开发的地道、研学基地等极具乡土风情特色的文旅项目深受游客青睐,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参观,并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此外,红色精神所特有的精神气质以及红色品牌创造的知名度,既为建立清明干净的营商环境发挥了积極意义,也为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2   深挖政治价值,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老区干部队伍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先进分子、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取之不尽的丰富内涵与用之不竭的原动力。没有党的领导、没有优秀共产党员的参与,就没有今天的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党的领导,配强配优农村基层党支部成为时代的紧迫要求,新时代更应强化共产党员的“头雁”作用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李圈村依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建立党性教育基地、烈士故居深入挖掘其政治价值,形成集党史教育、党性教育、廉政教育、不忘初心主题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系列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履职尽责,更好地以红色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3   深挖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乡风、家风、民风的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更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李圈村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朴素的革命英雄主义气质、乐观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理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厚植文明乡风、涵育良好家风、培育淳朴民风中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反动势力压迫,李恩荣等革命先辈用双手挖出长达千米的地道,在地道中坚持同敌人斗争的生动实例,通过文化展馆进行生动再现。在这种红色精神的影响下,李圈村的村容村貌发生极大改善、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带动引领本地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为附近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贡献着李圈村的红色力量。

2.4   深挖生态价值,建设美丽宜居文明新乡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5]。美丽,要求村容村貌美;宜居,要求居住环境美。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注重乡村发展的生态价值,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居住环境,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李圈村的革命与改革进程中,非常注重生态保护,通过乡村民俗馆与纪念馆传承历史,深挖红色文化中的生态价值,教育、引导村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乡村生态建设赋能。同时,李圈村还通过打造文旅融合研学产业,让研学之旅在享受文化熏陶的同时,融入绿色生态理念,形成绿色研学产业。此外,李圈村文旅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极大地推动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李圈村在绿化、亮化、硬化等基础工程方面进行了改造提升,各项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

3   地方红色文旅资源融入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3.1   对红色资源认识不足,形式单一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有着特殊的乡土属性,其在培育村民思想上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深入发掘本土资源,不仅能增强当地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还能进一步拓宽思想教化的方式方法。然而,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定位还较为浅显,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还停留在修缮及保护层面,未对文化资源背后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往往停留于表层的人物或事件的简单还原。以李圈村为代表的部分乡村,存在只关注发展红色产业的短期经济效益的问题,此外,农村地区人才资源的局限性也导致了其认识形式的单一,难以对本地乡村文化开展深入研究。

3.2   地方红色资源分散,缺乏整合

位于鲁西平原的临清市及所属地市聊城市,有着极其丰富的红色文化,仅在李圈村所属的革命老区临清,便有着中共鲁西北特委旧址、中共临清特别支部旧址、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旧址、张自忠将军纪念馆等多处革命遗存,产生了“英烈屯战斗”“陈官营战斗”等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丰富的红色资源,影响力大、涵盖范围广,且大都位于农村地区,利用好、开发好这一文化宝库,离不开地方各主体的团结协作,如何将多元化的红色文化主体带入红色资源的传承中,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是地方红色资源整合利用、发挥最大效益的短板。一方面,缺乏长远、有效的科学规划,在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中,不同程度地受着“靠海吃海”“各念各经”的传统思想束缚。另一方面,乡村社会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主体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发展共同体,更加阻碍了资源的整合,难以形成红色文化发展合力。

3.3   红色文化利用率低,特色不足

2016年,李圈村相关文化项目在此背景下开始建设。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经过建设与发展,李圈村打造的红色教育基地投入使用,围绕其建设的一系列基础设施也极大地丰富了当地民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李圈村也成为了极具代表性的地方红色品牌。但是,红色资源助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资源闲置问题。此外,知名度低的问题造成节假日热、平日萧条。以李圈村为例,其知名度往往限于周边地区,受众范围小,往往以学生群体为主,加之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导致市场的影响力不足,难以将红色文化中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此外,红色文化还存在创新不足、缺乏特色等问题。因此,应该在做好红色资源开发的同时,创新宣传方式,深入挖掘资源特色,打造独特的品牌文化。

4   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4.1   多视角研究,拓宽红色价值尺度

针对红色资源认识不足的问题,要拓宽研究视角,弥补对红色资源价值认识单一的不足,通过多渠道、多视角研究,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价值。一方面,可以邀请专业人才,充分研究红色文化,拓宽红色文化的价值尺度。“红色热”的研究热度不减,国内研究红色文化的专家学者亦不在少数,其具有视野开阔、视角多元的优势,可以更精准把握红色文化的发展趋势。各级政府要在只重视物质帮扶的基础上,拓宽以李圈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地与专家学者的沟通渠道,广开言路。另一方面,要挖掘红色文化的深刻价值,推动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加红色文化的历史厚度。

4.2   整合文旅资源,做大做优红色产业

要充分挖掘好、发挥好以李圈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地红色资源宝库。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红色文化+特色产业”,实施好文旅融合这一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将红色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红色产业发展的产业优势。各地红色文化发展主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协作意识,做到资源互享、优势互补,政府也要发挥组织引领的积极意义,牵头下好红色资源开发这盘“大棋”,更好地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另一方面,要延长红色产业链,注重多元化发展渠道。要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红色旅游,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文化创意的融合,开发红色文化周边产品;借助红色旅游,开发农业观光及农业采摘等形式的文化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4.3   延续红色血脉,构建乡村文明标识

红色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记忆,要发挥好当地群众对当地历史、尤其是红色历史集体记忆的独特优势,传播好红色声音,延续好红色血脉。以李圈村为例,在利用好现有地方民俗馆、纪念馆等多种文化传承载体的同时,要让这些宝贵文化遗产走出“厅堂”,以现代化方式传承独特文化,构建特有的乡村文明标识,让民众在红色传承中,自觉将优秀文化涵养转化为精神文化,赋予新时代乡风建设新的内涵。此外,要着力强化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开发培育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红色文化更接地气,带动村民精神风貌提升,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5   结束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时代十年来,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6]。以李圈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地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更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发挥好这一独特优势,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让红色文化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王伟光.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N].人民日报,2023-01-18(9).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4]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3-01-02)[2023-01-02].http://www.lswz.gov.cn/html/xinwen/2023-02/13/content_273655.shtml.

[5]习近平.论“三农”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6]朱隽,贺林平,常钦,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N].人民日报,2023-04-16(3).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资源实现路径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
SWOT理论视域下商洛市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研究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