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与临床融通的基础医学整合实验课程建设探究
2023-09-06吴遵秋孙见飞
吴遵秋,孙见飞,吴 宁
(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
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行了以器官系统为主的整合课程,对我国医学教育产生深远影响[1]。我国也逐步开始了进行各类整合如基础学科内进行整合、学科间进行整合、基础与临床的整合的探索[2-4]。而医学高校开展的医学专业课程主要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类别,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导致学生在基础阶段缺乏与临床的联系,临床医学课程阶段匮乏基础与临床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及能力,影响着医学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5-6]。为解决基础与临床两个阶段之间的鸿沟,我校于2016年参与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和人民卫生出版社举办的《基础医学整合实验》教材编写研讨会,并开启了课程建设与探索道路,为探索地方医学高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的融合相通,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为基础与临床融通的教学及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1 课程简介
我校于2015年,依托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转化为开放性实验进行学生综合思维及能力训练,并自编基础与临床融通的整合性实验讲义。2016年,抓住契机联合全国部分高校参与了《基础医学整合实验》创新型教材建设研讨,同时确定了该课程在我校各专业的定位,并把课程纳入我校特色一流专业必修实验课程,以我校临床医学创新班、基础医学专业、医学实验技术学生为重点培养对象,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1.1 课程待解决的“痛点”问题
痛点一: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基础、临床知识孤立,存在内容纵横向联系较少,思维训练及动手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如何有效整合重构实验内容,打造融合多学科知识、技能,基础知识向临床知识过渡的、重实践训练、思维创新、价值塑造的实验课程。痛点二:课堂、学习时间空间局限,缺乏辐射性、高阶性教与学,如何优化教学模式,拓宽学习培养环境,让学生由学会转化为运用,由技能转化为能力、由分散转化为综合,实现学中学、做中学、应中学。
1.2 课程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巩固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及行为规范,系统梳理分散于基础医学各学科知识、技能;熟知科学研究基本过程;了解相关疾病临床检测、防治方法。
能力目标:整合运用基础、临床等多学科知识、技能与思维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复杂能力,围绕某一科学问题能够自主开展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能力;能自主进行知识、技能、能力在生活中的转化。
素质目标:形成正确的实验室安全观、道德伦理观、医者价值观、生活观;树立团队协作精神;铸造严谨的科学研究作风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2 课程建设与实施
2.1 革新课程教学理念
坚持知识、技能、能力、思维、素养“五位一体化”,创新BOPPPS教育理念,把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重学科内、间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强基础与临床、社会、生活的联通;将研究能力培养与思维创新、价值引领融通;培养学生认知结构迁移,全教育过程进行思政渗透,打破课堂与学习,学科与知识之间的物理边界,多途径、多方式全方位育人[6-8]。
2.2 建造多维度内容、环境及资源
设置层级课程内容:基础内化、思维训练、实验实践(糖尿病整合实验、急性酒精中毒整合实验、急性肺水肿整合实验)、研究论坛、创新实践五个层次,各层次交叉递进、融会贯穿,融合多学科知识、技能、素养于一体,引导学生系统构建相互渗透、支撑的知识体系[6]。搭建中心六大实验平台、各学科功能实验室之间对学生进行交叉培养运行机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联合新华思政网、开放实验室、省科技馆及学习通、微信等工具助力混合式教学,丰富多样化学习渠道。建设课程配套20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资源库,13项微课资源库,30个课程思政题材、PPT资源库,助力高效、高质教与学。
2.3 问题驱动式教学
依托多元化学习环境,从疾病、生活、社会、科研、竞赛、大创等多视觉进行教学设计,以临床案例及科学问题为切入点,成果产出为导向,多学科交叉融合为重心,围绕科学研究实验流程打造这一主线,遵循学生认知与发展规律[9-11],采用问题式驱动教学方法,通过课前问题诱思,形成初案文案;课堂“五学”,构筑新知;课后评价示范,自我发展,分段式开展多元化实施混合式实验教学。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巩固多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自学能力,良好行为习惯、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线上+线下,4学时)。
第二阶段:思维训练。基于临床案例、科学问题,问题风暴、引发思考,优化研究方案,预测结果培养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及实验设计能力,形成科学研究作风、严谨务实、诚实守信(线下+线下,4学时)。
第三阶段:动手实践。基于项目式、研究式、情景式等学习方法,整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开展实践活动,训练整合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爱国情怀、实事求是,合作协作、集体主义精神、科学家精神,弘扬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线上+线下,45学时)。
第四阶段:多重研讨。“预测结果+研究结果+临床报告”师生共同研讨、多重思维碰撞,打通基础与基础、临床学科的壁垒。新闻、热闻、资讯引入,多角色解读,训练严密逻辑思维[12-13],构筑系统知识体系。培养医者仁心、奉献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引导形成正确三观(线下,2学时)。
第五阶段:高阶训练。虚拟实验拓展,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大创、竞赛、学生导师团队、科研团队、教研团队,培养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突破自我的中国精神[14](线上+线下)。
课前:问题诱思,形成初案文案,线上教学。主要是通过学习通发布线上学习资料,有机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资源,巩固实验涉及的多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抛出研究问题,团队围绕问题自主查阅资料、思考,形成实验研究设计方案初稿(简称初案);开展学前测试,测试结果分析与反馈,结合学生提交的初案,整理教师授课文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优化。
课堂:“五学”,构筑新知,线上+线下教学。①科学导学。基于临床案例,多角度引发思考,激发共鸣,强化使命感,觉醒作为以学者构筑扎实、广博、灵活知识基础,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提出科学研究问题。②问题学习。角色转换,初案分享,基于科学研究基本思路,开展系列问题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明确该实验研究设计的关键环节点,联合初案进行问题分析与讨论。方案修订、完善与优化,定案并分享。③探究学习。精讲突破——教师运用虚拟仿真线上资源+课堂实操演示进行重点精讲与难点突破;探究实践——小组合作开展探究式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记录与初步分析。④深度学习。思维碰撞活动论坛,团队研究报告分享,多角色师资共同参与进行预测结果+研究结果+临床报告的综合研讨、总结、启思、感悟,梳理、整理思路思维,形成新知。⑤驱动学习。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包括研究报告撰写(准确、科学地表达研究结果及结论)、绘制思维导图(知识体系构建)、心得体会(学习总结与自我评价)、创新方案及开放实验实践(素质及能力拓展训练)。
课后:评价示范,自我发展,线上教学+线下课外指导。①多元评价。针对授课内容、研究结果进行学习成效检测,综合评价与反馈,便于学生自主及时复习巩固,讨论互动,深化与固化知识。②择优示范。上传优秀、突出的学习成果进行示范性展示与鼓励。③引发深思。联系生活、联系临床,发布趣闻、资讯,启发学生从科学角度审视、评价,并阐述看法,解读医学、生活,跟踪学科前沿,具备明辨是非能力、形成高度使命感。④自我拓展。引导学生利用线上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各类拓展训练与深度学习。⑤个性发展。学生结合自身能力进行创新探索与实践,结合教师协助与指导,参加各类活动与竞赛,培养符合新时代医学领域、社会需要的医学综合人才。
2.4 课程思政建设
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从不同方位出发进行思政元素深挖。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及个人发展需求,从德、智、体、美四个方面进行思政挖掘,全面发展;从教材性质、内容安排等方面进行思政融合,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思政挖掘,从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进行思政有机融入;从实验目的、临床目的、素质目的,动手实践、综合讨论、动物实验等进行思政元素设计,将思政教育融入教材、大纲、教案、课堂、考核及各类活动[15-17]。从创新精神上升到爱民族灵魂,医者仁心上升到无私奉献,团队协作上升到集体主义,科学研究思维训练上升到诚实守信,动手实践上升到学用相长,实验室安全上升到居安思危,历史文化上升到弘扬历史文化,动物伦理、学术伦理、医学伦理上升到人道主义、和谐发展,健康教育上升到生命教育,渗透到整个学习活动过程,营造浓烈的医学素养及文化氛围,培养“又红又专”的医学人才。
2.5 课程成绩评定
从知识、技能、能力、思维、素质等规范化评价内容;线上综合成绩占10%、平时成绩占15%、论坛研讨占10%、方案导图占10%、研究报告占15%、技能考查占10%、期末考核(笔试+虚拟考核)占30%,额外加分项:最终拓展成绩叠加后×80%计算。形成线上+线下“7+1”综合考评体系,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综合全面考评。
3 课程改革成效及影响
3.1 改革成效
依托课程建设参与出版了《基础医学整合实验》创新型教材第1版、第2版。基于课程内容及育人目标,自主进行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研发,其中《基于科学研究思维培养的基础医学虚拟仿真综合实验》于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纳入新华网新华思政课程,师资队伍获省级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荣誉称号。2022年课程荣获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基础医学整合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将进一步推进课程的深度建设与影响。
通过不断的摸索与改进,取得成效显著,并有效解决痛点问题,实现了多学科间知识、技能的交叉融合,突破基础阶段与临床阶段培养的鸿沟,多视觉多维度对医学生实施全面综合素质及能力培养。近三学期,期末平均成绩由81.3分上升到85.1分,课程线上点击量累计351 418余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28项,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8项。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11项,推动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的推广与应用,发表相关教学论文3篇。课程配套研发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与10余所高校达成共建共享协议;疫情期间,配套研发的虚拟实验资源在全国高校使用量达50万余人次,部分虚拟仿真实验内容还编入202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基础医学实验示范教程》课程。
3.2 评价及影响
学生对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平均分为95分,表示对课程教学形式、内容表示认可,自评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获我校保研南方医科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雅医院的毕业学生好评;获国家级教学名师肯定、高等学校基础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专家认可。应邀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就该门课程教学进行经验分享,获同行认可、借鉴;受邀“基础医学实验金课与教材建设高级研修班就‘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基本要求行业共识’会议”“第六届中国转化医学大会暨中国精准医学大会和第十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等汇报与分享。课程获校领导推荐,教学督导专家好评;受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新华思政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得到广泛关注。
4 结语
基础医学整合实验课程围绕科学研究这一过程,将临床疾病与基础医学各学科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虚拟实验与临床案例相结合,构筑了多视角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引发教与学成效的实质变革。